向谭剑辉医生问诊
谭剑辉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儿童青少年发育 情绪 行为问题,成人抑郁 焦虑 睡眠问题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精神心理的诊断 治疗
患者评价
99%好评率
回复质量
100%好评
服务态度
100%好评
回复速度
100%好评
j***d
评价详情:谭主任,很和蔼可亲孩子愿意说话,只是通过一周多谭主任跟踪治疗,孩子愿意出门,开始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了,谢谢谭主任!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3-25
h***y
评价详情:医术高明,平易近人,叛逆的孩子对别的医生不信任,就只相信谭主任,愿意敞开心扉,愿意听取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感谢!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2-09
j***2
评价详情:很感谢谭医生的诊疗,在元日节也能耐心解答,谢谢谭医生,祝您元旦快乐!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1-01
j***z
评价详情:超级好的医生,认真负责,效率很高,会给予病人带来希望的鼓励,能很快看出问题所在,并且从不夸大病魔,给心里方面有问题的病人很大的希望,让病人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我认为能给病人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是心理医生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最好的医德。
我现在很好,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虽然偶尔会低沉,会受到生活的打击,但我和谭医生一样相信我会越来越好,这个世界会越来越爱我。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0-12-16
u***2
评价详情:专业、贴心,兜兜转转终于找对人了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5-18
科普文章
文章 了解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致残性、可治疗的生育并发症,对母亲、婴儿及其家庭均可造成沉重的影响。 任何针对产后妇女的诊疗场景中,均应对女性的精神症状保持敏感;若存在心境低落或兴趣缺失等抑郁核心症状,则应开展全面的精神科评估。 临床医师应警惕那些提示潜在双相障碍或产后精神病的症状,因为针对这些状况的治疗不同于一般的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的治疗视症状及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而定。轻度抑郁可通过社会心理策略加以干预,包括同伴支持或非指导资讯等;针对中度抑郁,建议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SSRIs 通常为一线治疗)推荐用于严重抑郁或非药物治疗应答不佳者,以及倾向于使用药物的患者。 大部分 SSRIs 在乳汁中的药物水平不及母体的 10%,母乳喂养对于健康足月儿而言总体是安全的。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怎么了?我抑郁了吗?
常常有人问以下的问题: 做事提不起兴趣 感到心情低落 入睡困难或睡眠太多 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 食欲不振或吃太多 对自己有负面情绪 对事物专注有困难 动作变慢或烦躁不安 出现伤害自己的念头 觉得自己很笨,没有用处等等 遇到这些问题,请到精神心理科找医生就诊,根据这些表现,说明患者有抑郁情绪,如果病程超过二周,可以诊断抑郁症。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得病了?这种病可以好吗?不吃药可以吗?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告诉大家: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得病了,至于为什么会得病,目前找不到病因。但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疗效果很好。可以使用药物治疗,还有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有:盐酸氟西丁、盐酸帕罗西丁、盐酸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等等;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疗法、还有森田疗法等,另外,运动晒太阳对改善抑郁情绪也很有帮助。 注意:如果病程中出现兴奋话多,自我感觉非常好等,就不一定是单纯的抑郁症了,而且用药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和医师详细沟通哟。 对于一般人来说,为了对抑郁障碍有更简单、直接的判断,也有一些筛查量表可以使用,下次再给大家推荐。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挤眉弄眼、做鬼脸是怎么回事?
常常听一些妈妈抱怨,说孩子经常挤眉弄眼,形象很差,打骂也不改,你越说越来是,还给你做鬼脸;有的家长还说,刚开始揉眼睛,说眼睛痒,去眼科看来,怀疑结膜炎,滴了眼药水,好了几天又不行了,还有的是吸鼻子,清嗓子,耳鼻喉科检查,考虑过敏,抗过敏的药物吃了一大把,好一阵又犯了,让家长头疼;在学校也不省心,老师在前面讲课,孩子就在后面扮怪相,还不停的发出“咳咳”声,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这是怎么回事呢?孩子真的就这么不听话、惹是生非吗? 非也!孩子可能得了一种疾病,叫做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由于运动和(或)发声抽动使患者缺乏自尊,导致家庭生活、社会形象及学习和工作表现受损和环境适应困难。 抽动障碍的抽动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运动抽动为首发症状,而后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常由简单发展到复杂。部分患者在运动或发声抽动之前有躯体不适感,如:感到压迫感、痒感、冷热感等。抽动具有不可克制的体验,均可在短时间受意志控制,通过自身努力可自我控制或推迟发作一段时间。由于环境的变化抽动发作也会有很大的波动,在几周至几个月里,抽动症状的消长变化也很常见,在情绪紧张、激动或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遇到有这些表现的孩子,作为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要责骂、批评呦,应该去医院精神心理科、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4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挤眉弄眼、做鬼脸是怎么回事?(二)
家长常常会问:出现抽动障碍的孩子多吗?是精神病吗? 在这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抽动障碍不是精神病,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其中又以 7-11 儿童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年龄多见于 3-8 岁,到青春期可以缓解。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伴有发声抽动分为 3 种类型: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 Tourette 综合征。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一过性障碍、习惯性痉挛、暂时性抽动,是儿童期一种最常见的抽动障碍类型,常见的运动抽动为脸部、头颈及手臂的抽动,发声抽动为吸鼻子、清嗓子。病程短暂,最多不超过一年,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尽管有些没有家族史,但目前无良好的方法预测什么样的抽动会逐渐减轻或不治自愈,什么样的抽动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和恶化。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病程长,抽动形式相对单一,持续、刻板为特点,起病于儿童早期,抽动症状相对不变,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发声和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又称 Tourette 综合征(TS)、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干扰和损害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功能,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迁延致残。是抽动障碍中最有代表性,临床表现最复杂、最严重,诊断和治疗最困难的一种类型。在青春早期最为严重,到成人早期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但与抽动相关的一些症状如强迫、焦虑、注意缺陷等可能长期存在。 抽动障碍常共患多种疾病,如:强迫观念、强迫行为、注意缺陷综合症伴多动障碍等,罹患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神经心理损伤(如精细运动协调、视觉运动统合及执行功能)的风险增高,也会伴发自伤行为、偏头痛、睡眠障碍等。 可见,抽动障碍非常常见,表现多样,如果病程持续,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应该引起重视。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5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挤眉弄眼、做鬼脸是怎么回事?(三)
孩子得了抽动障碍,怎么办?可以治疗吗?能好吗? 首先,要对儿童青少年抽动障碍的临床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不仅要对症状进行评估,还要评估抽动的性质、病程、当时的功能状态以及对社交、家庭、学校生活的影响程度。 目前临床对抽动症状的评估常用的是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还有儿童行为量表、多动障碍评定量表、儿童强迫症量表、焦虑及抑郁量表等。 其次,还要做一些相关检查,如检查血沉、抗 o、类风湿因子、铜蓝蛋白,还有脑电图等等,和一些疾病如:小舞蹈症、肌痉挛、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急性运动性障碍、迟发性运动性障碍、癔症转换障碍等进行鉴别。 抽动障碍确诊后,就可以考虑治疗了。 如果抽动症状不严重,是短暂性抽动障碍,只需要观察,带孩子去运动、晒太阳,增强体质,培养乐观豁达的良好性格。 如果抽动症状达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及以上,就需要干预啦。一方面要进行支持、教育和心理治疗,因为患儿除了抽动症状外,常常伴有焦虑、自责等症状,这就要告诉孩子、家长、老师,抽动障碍的表现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不要曲解为是孩子故意的挑拨或发狂。慢性抽动障碍并非由心理因素所致,但情绪紧张和激动常常会加重抽动症状,反过来,抽动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心理治疗不能缓解患儿的抽动症状,但在缓解患者压力、解决缺乏自尊、缓解由抽动引起的家庭和内心冲突发挥重要的作用。常用心理转移法、心理支持及认知行为疗法等。 另一方面就是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起始剂量尽量小、保持最低有效剂量、最小程度合并用药、加或减药物时每次仅能改变一种药物、缓慢减药防症状反弹加重。药物一般包括:氟哌啶醇、哌迷清、硫必利、可乐定、胍法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等,如果有伴随共病症状,还要联合用药啦。具体如何使用药物,应该和医师进行沟通了解。 再者就是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还应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让孩子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中。另外,尽量避免使用食物添加剂、色素、咖啡因和水杨酸等。 最后告诉大家:抽动障碍大多数可缓解,预后好。少数迁延,积极治疗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一般到少年后期大部分好转,部分可持续至成年,甚至终身。
谭剑辉
主任医师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461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