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由体位变化而诱发症状的前庭半规管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 Schuknecht 提出本病症状源于后半规管壶腹嵴功能异常。本病为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患之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在前庭外周性疾病中列为首位。发病年龄与病因有一定的关系。约半数病人的病因仍不明确,半数病人的病因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头部外伤:头部外伤、特别是多发于轻度头颅外伤后数日及数星期,或乘车时突然加速,减速运动致颈部“挥鞭伤”等。病毒性神经炎,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内耳血循环障碍。
耳部其它疾病,如中耳及乳突炎,耳部手术后,药物性耳中毒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功能异常的半规管多见于后半规管,但外半规管和前半规管亦可受累。
症状:发病突然,病人在头位变化时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常持续于 60s 之内,伴眼震,恶心及呕吐。症状常发生于坐位躺下、或从躺卧位至坐位时、或出现于在床上翻身时,患者常可察觉在向某一头位侧身时出现眩晕,常于睡眠中因眩晕发作而惊醒。眩晕的程度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部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漂浮感及不稳定感。整个发作的病程可为数小时至数日,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本病症状的出现,可呈现周期性加剧或自发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有时可 1 年或数年不发病,甚至可长达 10~20 年不发病。
2.检查:
Dix-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为后半规管 BPPV 重要的常规检查方法,后半规管 BPPV 的眼震有下列特征:①眼震为旋转性,眼球上极之眼震方向为朝向下方之耳的方向,左耳在下时的悬头位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在下时则出现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性眼震;②有潜伏期,一般为 2~10s,多为 2s;③持续时间短,一般为 5~10s,不长于 1min;④有疲劳性;⑤眼震迅速增强而后逐渐减弱;⑥从悬头位恢复至坐位时,可出现逆向低速的极短暂眼震,称为典型性位置性眼震。
(3)听力学检查一般无听力学异常改变,但半规管结石症如合并某种耳
病,则可出现患耳听力异常。
(4)前庭功能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 CT 或 MRI 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或病因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史的特征性极为重要,间歇期无异常发现,结合病史,Dix-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听力学等检查可确诊,但变位性眼震检查最好在发作期进行。应与中枢性位置性眼震,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脑血流疾患致眩晕等相鉴别。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已存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迷路也存在缺血性改变,从而使诊断更为复杂。区别诊断在于本病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于 1min,而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则长于 1min。且应根据激发头位不同而尽可能明确是后半规管病变,还是外半规管。
【治疗】虽然 BPPV 是一种有自愈倾向的疾病,但其自愈的时间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严重的可致工作能力丧失,故应尽可能地进行治疗。
1.抗眩晕药桂利嗪(脑益嗪)或氟桂利嗪,异丙嗪(非那根)等有一定的
效果。
2.头位变位管石复位法近年来,因头位变位手法操作简便,不需特殊仪器,
且有较好效果而得到广泛的重视,常用方法为 Epley(1992)管石微粒复位法。
3.其他前庭康复治疗训练。
4.手术疗法如上述疗法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质量者,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或半规管阻塞术。
文章 关于反流性咽喉炎
李国立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中心医院
文章 小儿鼻出血
李国立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中心医院
文章 小儿鼾证您了解多少?
李国立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中心医院
孩子咳嗽、头晕,怀疑是鼻窦炎引起。患者男性10岁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总交流次数:63
李国立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中心医院
患者因鼻窦炎引起的眼眶神经疼咨询用药建议。小时候就有此症状,近期疼痛加重,想询问止痛药物推荐。患者男性28岁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总交流次数:51
李国立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中心医院
干燥气候导致鼻出血和嗓子痛,询问治疗方案。患者男性25岁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总交流次数:18
李国立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