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全身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侵入肝,如病人抵抗力弱,可发生肝脓肿。细菌可经下列途径侵入肝:①胆道:胆道蛔虫症、胆管结石等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时,细菌沿着胆管上行,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②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如化脓性骨髓炎、中耳炎、痈等并发生菌血症时,细菌可经肝动脉侵入肝;③门静脉:如坏疽性阑尾炎、痔核感染、菌痢等,细菌可经门静脉入肝内。此外,肝毗邻感染病灶的细菌可循淋巴系统侵入。开放性肝损伤时,则细菌可直接经伤口侵入肝,引起感染而形成脓肿。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 liver abscess)的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属等。单个性肝脓肿容积有时可以很大;多个性肝脓肿的直径则可在数毫米至数厘米之间,数个脓肿也可融合成一个大脓肿。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是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肝肿大。体温常可高达 39~40℃,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周身乏力。肝区钝痛或胀痛多属持续性,有的可伴右肩牵涉痛,右下胸及肝区叩击痛,肿大的肝有压痛;如脓肿在肝前下缘比较表浅部位时,可伴有右上腹肌紧张和局部明显触痛。巨大的肝脓肿可使右季肋呈现饱满状态,有时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性水肿。严重时或并发于胆道梗阻者,可出现黄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左移;有时出现贫血。超声检查可明确其部位和大小,其阳性诊断率可达 96%以上,为首选的检查方法。X 线胸腹部检查:右叶脓肿可使右膈肌升高;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左叶脓肿,X 线钡餐检查有时可见胃小弯受压、推移现象。必要时可作 CT 检查。肝右叶脓肿可穿破而形成膈下脓肿,也可向右胸穿破,左叶脓肿则偶可穿入心包;脓肿如向腹腔穿破,则发生急性腹膜炎。少数情况下,胆管性肝脓肿穿破血管壁,引起大量出血,从胆道排出。在临床上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超声和 X 线检查,即可诊断本病。必要时可在肝区压痛最剧处或超声探测导引下施行诊断性穿刺,抽出脓液即可证实本病。
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必须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1. 全身支持疗法: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必要时多次小量输血和血浆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等。
2. 抗生素治疗:应使用较大剂量。由于肝脓肿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为常见,在未确定病原菌以前,可首选对此类细菌有作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药物。然后根据细菌培养(以原发化脓病灶的脓液或血液作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
3. 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适用于单个较大的脓肿。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第二或数日起,即可用等渗盐水(或加抗菌药物)缓慢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待治疗到冲洗出液体变清澈,超声检查脓腔直径约小于 2cm,即可拔管。
4. 切开引流:适用于较大脓肿,估计有穿破可能,或已穿破胸腔或腹腔;胆源性肝脓肿;位于肝左外叶脓肿,穿刺易污染腹腔;以及慢性肝脓肿。现在常用的手术途径为经腹腔切开引流:适用于多数病人,但手术中应注意用纱布妥善隔离保护腹腔和周围脏器,避免脓液污染。脓腔内安置多孔橡胶管引流。手术治疗中必须注意:①脓肿已向胸腔穿破者,应同时引流胸腔;②胆道感染引起的肝脓肿,应同时引流胆道;③血源性肝脓肿,应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灶。病期长的慢性局限性的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多发性肝脓肿一般不适于手术治疗。
5. 中医中药治疗:多与抗生素和手术治疗配合应用,以清热解毒为主,可根病情选用柴胡解毒汤等方剂加减。
文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郑秋立
住院医师
新野县人民医院
文章 糜烂性胃炎
郑秋立
住院医师
新野县人民医院
文章 糜烂性胃炎-3
郑秋立
住院医师
新野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