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张艳

司天方治疗耳后瘘医案

司天方治疗耳后瘘医案

韦某某,男,17 岁(2002 年 3 月 22 日出生)。2019 年 10 月 10 日初诊。

双耳后肿物 2 年余,术后流血水 1 月余。

初诊:患者约于 2016 年起出现双耳后肿物,大如蚕豆,按之柔软如囊,疼痛不甚,溃破后长期渗出脓水,久不收口,听力不受影响。1 个多月前在我市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病理检查为良性,术后不结痂,术口一直流血水,无疼痛。伴看书思考时头胀,娱乐时无头胀,曾因有幻觉在专科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奥氮平,近期改为舒必利。病后无发热,无恶心欲吐。就诊时精神可,不喜主动与人接触,言语流利,对答切题,语音如常,无倦怠乏力,纳少,二便正常,夜寐可。

查体:舌泮胖,苔薄腻,脉细软,尺细小。

中医诊断:耳后瘘 脾虚气陷

西医诊断:皮肤瘘管、精神分裂症

治法:健脾补气举陷

方药:苓术汤加减

中药处方:茯苓 15g、草果 10g、白术 10g、青皮 6g、姜厚朴 10g、法半夏 6g、炙甘草 10g、干姜 6g、生姜 6g、升麻 6g、北柴胡 6g、黄芪 30g、桂枝 6g,水煎服,日 1 剂,连服 10 剂。

二诊(2019 年 11 月 12 日):服药后双耳后瘘口已干爽愈合,瘢痕缩小并与周围皮肤基本平齐,瘢痕下按之结实无波动,不看书不思考时无头部不适,无幻觉,因医嘱忌辛辣而纳少,二便可,舌淡胖,苔白腻,脉细软,尺细小。中药续上方,剂量微调,处方:茯苓 15g、草果 6g、白术 10g、青皮 6g、姜厚朴 10g、法半夏 6g、炙甘草 10g、干姜 6g、生姜 6g、升麻 6g、北柴胡 6g、黄芪 30g、桂枝 6g、生鸡内金 6g、焦神曲 6g、制远志 15g 先煎,水煎服,日 1 剂,连服 7 剂。

三诊(2019 年 11 月 19 日):三诊前 2 天自行外出吃酸笋加辣螺蛳粉,双耳后肿物又胀起如半粒蚕豆,略红,按之柔软如囊,右耳后肿物少许溃破流脓,左耳后肿物未溃破,不看书不思考时无头部不适,无幻觉,清淡饮食则纳少,二便可,舌淡红胖,苔腻,脉细,软右尺偏弦。医嘱忌食辛辣发物,中药更予升明汤,处方:炒酸枣仁 15g 先煎、青皮 6g、炙甘草 10g、檀香 5g 后下、生姜 6g、法半夏 6g、车前草 10g、黄芩 10g、北柴胡 12g、皂角刺 6g、生鸡内金 6g,水煎服,日 1 剂,连服 10 剂。

四诊(2019 年 12 月 17 日):服药后双耳后肿物再次缩小与周围皮肤基本平齐,瘢痕下按之结实无波动,不看书不思考时无头部不适,无幻觉,因医嘱忌辛辣而纳少,二便可,舌淡红胖,苔薄,脉细软,右尺偏弦。医嘱忌食辛辣发物,中药更予苓术汤合升明汤,处方:炒酸枣仁 15g 先煎、青皮 6g、炙甘草 10g、檀香 5g 后下、生姜 6g、法半夏 6g、车前草 10g、黄芩 10g、北柴胡 12g、茯苓 12g、白术 12g、草果 3g,水煎服,日 1 剂,连服 14 剂。

五诊(2020 年 1 月 14 日):服药后双耳后肿物缩小与周围皮肤平齐,瘢痕结实按之无波动,不看书不思考时无头胀,无幻觉,因医嘱忌辛辣而纳食不香,二便可,舌淡红胖,苔薄,脉细软,右尺偏弦。医嘱忌食辛辣发物,中药续以前方微调善后,处方:炒酸枣仁 15g 先煎、青皮 10g、炙甘草 10g、檀香 3g 后下、法半夏 6g、车前草 10g、茯苓 15g、炒白术 10g、草果 10g、姜厚朴 10g、干姜 6g,水煎服,日半剂,连服 15 剂。

按:耳后瘘是乳突局部或邻近组织的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破坏所致的一种少见疾病。多因脓肿破溃、乳突手术、外耳道疖肿、结核、肿瘤等,创口穿破皮肤,经久不愈形成。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本案患者生于壬午年二之气,起病于丙申年,就诊于己亥年。壬午为太角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二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少阴君火;丙申为太羽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己亥为少宫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张子和云“病如不是当年气,看与何年运气同,便向某年求活法,方知都在至真中”。壬午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故而食减、不喜交际、疮口难愈;丙申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少阳在上,炎火乃流,阴行阳化,故生疮疡;己亥岁土不及,风乃大行,故食少失味、术口不收。

因此,初诊时方选壬午年的天干方苓术汤加升阳举陷之品,其中亦含有己亥年的天干方白术厚朴汤。发生之纪,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当用肝病实脾法,治以苦甘。白术、甘草,一苦一甘,补脾之本;佐以草果、厚朴,辛香消滞,宣脾之用;臣以茯苓、半夏通利阳明,补脾而去其湿;风淫所胜,青皮之酸泻之,甘草之甘缓之;合之炮姜,焦苦醒脾,且以制金之来复;姜、枣调营益卫,治中所需。再加入升麻、柴胡、黄芪、桂枝,助补气、举陷之力。

三诊时因过食发物,耳后瘢痕再次肿胀成脓,耳后为少阳之地,与起病之丙申岁上同气,方选丙申年地支方升明汤加托毒排脓之品。岁上为相火,下属风木,经谓风热参布,云物沸腾,枣仁味酸平,君之以泄少阳之火;佐以车前之甘寒,专泄肝家风热,上治在天之因,下疗在泉之疾,一火一风,咸赖此耳;合之青皮、半夏、生姜、甘草平肝降逆和胃;加柴胡、黄芩助泄少阳之力;皂角刺、鸡内金助托毒排脓之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庚子年补肝汤治疗慢性胃炎医案

林某某,女,55岁(1964年10月12日,甲辰年五之气生),2020年9月10日首诊。患者有慢性胃炎、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多年。从2020年2-3月份开始出现疲劳、全身乏力感明显,以双下肢软困为主,不能参加社团跳舞活动,动辄汗出,怕冷,喜温饮,胃空不适,进食易胀易返酸,纳少,大便少,寐差。舌淡红,苔薄干,脉沉。2020年9月9日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提示中度慢性活动性胃炎。神经电生理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虚劳病肝气虚证;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处置:予中药小补肝汤口服。处方:桂枝40g、干姜40g、五味子40g、大枣30g去核,共10剂,每日1剂,以水3斤,煎取1斤,分3次温服。二诊2020年9月21日,患者疲劳乏力感已明显好转,汗出和睡眠情况亦明显改善,进食后返酸现象减少,但有胃饱胀感,大便前段干。遂将小补肝汤改为大补肝汤,因患者诉上方口感偏酸辣,予调整五味子和干姜用量,处方:桂枝40g、干姜25g、五味子25g、大枣20g去核、旋覆花12g包、牡丹皮12g、淡竹叶12g,共7剂,每日1剂,以水4斤,煎取1斤半,分为昼3次、夜1次,温服。用药后患者诸症消,可正常参加社交活动。 【按】:今年是庚子年,主运太商,金运太过,下半年又逢阳明燥金在泉(同天符),因此出现燥金克伐风木太过,致肝虚。 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患者疲乏无力、汗出、寐差、脉沉等表现,均符合肝木虚的特征;结合《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小补肝汤是“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症象相符,遂于首诊时选用小补肝汤。患者用药后疲乏无力、汗出、寐差等症状获明显改善,但胃腹胀、大便前段干,再根据《辅行诀》之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进行调整,依照大补肝汤的另本,用牡丹皮替换有收涩之弊的代赭石。药后即效。

张艳

主任医师

柳州市中医医院

13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辛丑年,如何防疫?

五一假期这些天,全国各地天气反常。《素问·五运行大论》有云:“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反常气象与疫情防控的关系。 本来,今年二之气是少阴君火加临少阴君火,两火相加,温疠大行。可是惊蛰的天气大家还记得吗?至少柳州没打雷,却刮起了大风,而与此同其时,全国多数省市都是大风天气(气象说是强对流天气)。俗话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倒春寒压制了火气,温疠未行,也是天气帮了咱们一把(印度就没那么幸运了,喜马拉雅山脉没给它倒春寒的机会!)。 从物象上看,春行秋令。今年春见秋象,很多绿植出现黄叶,出芽、开花都较晚,近期才见厥阴风木的生发之象,这也是少阴君火郁发之象。 回到这几天各地的反常天气,说明少阴之火被压抑太过,郁发也会强,水火相争必当厉害。火气郁发,那么后面的疫情需要注意了,防控!必须严防死守! 下面推荐龙砂医学流派的辛丑年防疫内服和外用处方: 1、预防内服方:干生地 10、淡竹叶 10、川泽泻 6、川桂枝 6、淡干姜 6、北五味 6、制苍术 10、西防风 10、炒甘草 6。 【按】:辛丑运气因素:寒伤肾,湿伤脾。 此方以《汤液经法》大补肾汤强肾御寒,妙在方中桂枝、干姜、五味子是小补肝汤,可助春生之气扶阳抗寒(且治新冠疫的伏燥戕木引起的严重乏力等症已证明有良效),而生地、竹叶、泽泻则补肾之外又兼清了庚子岁的余火残燥。 配合王好古《阴证略例》的神术汤化湿散寒,兼俱了静顺备化之义(寒水运宜静顺,湿土司天需备化)。 从《辅行诀》药性理论,此一方而水(生地、竹叶)木(桂枝、干姜)火(泽泻)土(苍术、甘草)金(五味子)五行俱全,且药性平和,适宜预防。 2、预防外用方:《理瀹骈文》的辟瘟囊方: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萸。六药各等份,做成香囊,佩于胸前。 【按】:吴师机在方后注云:“用羌活(太阳)、大黄(阳明)、柴胡(少阳)、苍术(太阴)、细辛(少阴)、吴萸(厥阴)……药备六经法也。”六味药分司六经,临床效果卓然。

张艳

主任医师

柳州市中医医院

13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庚子年补肝汤治疗重症肌无力医案

薛某某,女,66岁(1954年1月26日,甲午年初之气生),2020年10月29日首诊。患者有“重症肌无力”病史3年余,长期服固定剂量溴吡斯的明维持。从2020年5月份后开始出现汗多,活动、睡醒均全身出汗,每天换数次衣服,伴有活动略气紧,易疲劳软困,怕风,双膝以下怕冷明显,喜热饮,腹胀气,矢气多,大便不成形,纳寐可。舌淡红略暗,苔薄干,舌底略瘀,右脉缓和,左脉细小,左关弱于右关。 中医诊断:虚劳病肝气虚证;西医诊断:重症肌无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处置:原维持量溴吡斯的明不变,加予中药大补肝汤口服。处方:桂枝40g、干姜40g、五味子40g、大枣30g去核、旋覆花12g包、代赭石12g、淡竹叶12g,共7剂,每日1剂,以水4斤,煎取1斤半,分为昼3次、夜1次,温服。 二诊2020年11月7日,患者诉出汗已明显减少,仅睡醒和长距离行走时颈项及前胸有少许汗出,无需更换衣服,无气紧,疲劳软困已不明显,双下肢已不怕冷,也不怕风,喜温热饮,腹胀明显减轻,但矢气还多,大便较前成形,舌淡红,苔薄略干,脉象较前有力。守方续服10剂。2周后随访,诸症已基本消失,拟行冬膏调理。 【按】:今年是庚子年,主运太商,金运太过,下半年又逢阳明燥金在泉(同天符),因此出现燥金克伐风木太过,致肝虚。 陶弘景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提到“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而大补肝汤为“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结合患者,虽其患病多年,但就诊所诉诸症实为庚子年三之气后出现,正逢金强木弱之季;所诉汗多、怕冷、疲乏无力、腹胀矢气、便溏等症,脉象也相应表现出左关(厥阴)明显弱于右,症象俱契合大补肝汤。据此,可断定,患者“虚”之所起,是慢病又遇“年之所加、气之盛衰”导致,故用大补肝汤原方。 大补肝汤中,根据《辅行诀》中的药味五脏五行归属,桂枝为肝经之木,干姜为肾经之木,五味子乃脾经之金,大枣乃肝经之土,旋覆花为肝经之火,代赭石为肝经之水,竹叶乃肺经之水,以上药味补泻配合转化之机,补木中生发之气又无一毫之妄,故可迅速获效。

张艳

主任医师

柳州市中医医院

13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