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贾春廷

个体存在感

个体存在感

丛中 北大六院  丛中精神分析

个体如何获得自身存在感?

通过认同他人,以他人的存在作为自身的存在;或者,通过让自己变得不同于他人,彰显个性,来获得自身的存在。这两种方式,都是个体以“有”的方式来存在。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存在,是以“无”的方式来存在,比如,去掉“我执”,放空心灵,这时,内心会获得一种“无形无色”的存在。

个体具有肉身,需要吃饭才能存活。所以,出生后,睁开眼睛看世界,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映入眼帘,内化到个体心中。这时,个体就跟环境融合在一起了。随着年龄长大,心理发育,个体逐渐地把自身与环境区分开,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自体。这时,自体的存在,受到了“有形有色”的环境影响,个体以“有”的方式获得自身存在感。

“我是什么,我有什么”,以此作为自身的存在,这是人们惯常使用的获得个体存在感的方式。相反的,“我不是什么,其实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样以“无”的方式作为个体存在的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或存在方式,往往不太习惯于被人们所接受,尤其是当把自身拥有的一切都拿掉之后,个体可能会找不到自身的存在感,会感到内心发空、发慌,甚至会发疯。

多数人会是执着于“有”,少数人会执着于“无”。有和无,是相反的两个极端。在意识层面,我们的内心会想着“我有什么”,获得外在、具体的个人存在感;在潜意识层面,我的内心其实是什么都没有,属于“无”,或者叫做抽象的终极人性。外在的“有”与内心深处的“无”,构成了人类根本的心理冲突。

人类的终极困惑:以“有”作为自身的存在?还是以“无”作为自身的存在?

如果以“有”作为自身存在,那么,人的抽象、终极人性能否被现实的“有”全部表征出来?抽象的终极人性是否会被蒙蔽、被“替换”?

如果以“无”作为自身存在,那么,个体还能在心灵中找到自身存在感吗?还能在现实中找到可以吃的东西,让自己活下来吗?

比较滑头的说法,只能是:心灵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生命,要学会在“有”和“无”之间往返游荡。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您的情绪觉察过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每个人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每个人难免都会遇到一些不开心、不如意的事情,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这些都是自然。有的人,每当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只会感受到“我难受”、“我不开心”、“我的身体不舒服”,却不知道这些负性情绪具体是什么,更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这些情绪。心理状态比较好的人,不是没有情绪波动,而是当负性情绪来临的时候,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内心最深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能够变成现实有效的积极行动。一旦这样做了,那些让人烦恼的情绪,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对自己情绪的觉察、识别、分辨和语言描述表达的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心理功能。缺乏这种能力,他就难以进一步处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情绪或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时的态度体验。当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内心体验到的是正性情绪,如,高兴、愉快、幸福等;当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内心体验到的是负性情绪,比如,痛苦,烦恼,愤怒等。在每个人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应该问问自己:“我的需要是什么?我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解决情绪问题,不仅要首先觉察情绪,还要查找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么,那些需要就一直都处于“未觉察而又未满足”的状态;那么,这些负性情绪就会一直存在下去。即使使劲压制这些负性情绪,也无法消除它,甚至会引发更多更大的负性情绪。很多神经症的病人,就是这样炼成的。 情绪,是对需要的反映,是人性的反映。情绪是自然人性。所以,每当出现负性情绪的时候,我们无法直接战胜它、消灭它,而只能是觉察它、接纳它,然后,查找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并最终把愿望和需要变成现实可操作的具体行动。从“需要未满足”到“需要得到满足”,这其中包含很多环节,比如,负性情绪,鼓动人去觉察、思考,形成动机和目标,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去积极行动,最终满足需要,负性情绪消除,并出现正性情绪体验。有的人,只停留在情绪阶段,没有对情绪的觉察;有的人只停留在愿望阶段,缺少意志力和行动力。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不仅要依据自身内在的需要,还须有外部环境的配合。如果一个人,不考虑客观环境,固执地坚持认为自己所有的愿望和需要都应该得以实现和满足,坚持认为必须“天随人愿”,而又缺少积极有效的行动,他的愿望就一直都无法实现,他的需要就会一直得不到满足,他就会一直痛苦下去。对于“负性情绪”,很多人会采取内心排斥的态度,强行压抑这些负性情绪;对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当无法实现的时候,有的人也会采取排斥的态度和强行压抑的办法,而不采取有效行动。这些办法,都会导致内心冲突,导致自身心理内部的对立,结果会更加的痛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一个人患上神经症。 有的父母,对自身的负性情绪采取压抑和排斥的态度,同时,对子女所出现的情绪,也会采取打压和排斥的态度。父母跟孩子之间,变得只有理性论辩,只论“谁对谁错”,没有情感沟通。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未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共情,也会逐渐疏远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最终变得缺少共情和情感表达能力。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会在恋爱中受伤,担心孩子一旦失恋,会承受很多痛苦,就不允许孩子去恋爱。为了不让孩子承受失恋的痛苦而不允许孩子去谈恋爱,这样的父母,其实是很缺少生命热情的,是胆小和恐惧的,对孩子是过度保护的。爱情是美好的,恋爱中的幸福与痛苦,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被爱,是荣幸。爱上别人,是自身的幸福,是自身成长的表现,与被爱之他人无关。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我对你的爱,与你无关。我可以类比地说:花开,不是为了蜜蜂。

贾春廷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147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考试焦虑症是什么?

考试焦虑症的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胸闷、恶心、出汗、腹痛、尿频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影响考试正常进行。一旦考试焦虑出现,自信心开始动摇,学习成绩会严重下降。由此可见,减轻学生的考试焦虑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而考试焦虑程度却因人而异。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个体身心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此因素占比重较大。二是外部因素,即外部环境对个体焦虑水平的影响。(1)遗传方面。有些考生因受父母遗传基因影响而使神经类型强弱不同,使一些人对环境刺激较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2)成熟水平不同。不同年龄段,个体的考试焦虑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生理成熟水平对个体焦虑的影响。(3)健康状况。身体健康与否,也影响考试焦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正确面对考试;而身体状况不好的人,对面对的考试尤其是重要考试产生的焦虑几率要大。 考试焦虑对临场发挥的影响,一是不良情绪对脑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其大脑不能正常思考问题。二是因震颤和运动不安使考生坐不住,想起来走动,手抖不停,出汗,影响视线。这类严重的考试焦虑通常称为怯场。 因此,对于有考试焦虑的学生应给予心理治疗,以改善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提高对情绪应激的应对水平。有时要克服考试焦虑还有赖于多参加考试,使之可以为常焦虑的减轻焦虑程度。对于难以控制的考试焦虑学生,在参加重大考试之前,可在心理医生指导帮助下以减轻焦虑。

贾春廷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145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的安全感,您给了吗?

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地基坚固而牢靠,房子也会矗立良久,不怕风吹雨打。反之,如果地基不牢固,那么房子就会摇摇欲坠。人的生命也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的生活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后头几年建筑起来的,它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它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对于儿童来说,什么是安全感呢?就是对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儿童必须怀揣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以信赖的,这样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内心坚信:我是可爱的,我是被爱的,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有能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孩子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养育者。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可以依赖的,同时儿童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 有了这两个基本信任,儿童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可爱的、受到保护的,从而建立起生命的意志力。给孩子安全感不仅要给予他们恰当的爱,也要给予孩子恰当的规则,他们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坚实可靠的、可信赖的。 安全感充足的儿童才能发展自己,不会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也不会遇见困难就轻易放弃。一旦确认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儿童就可以继续发展自己,不会再浪费精力和时间去获得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总是感觉到世界是有危险的、父母是不爱自己的,觉得会被抛弃遗弃。他总是在想尽办法证明:父母会照料我、不会抛弃我。 安全感稳固的儿童有以下特点:他们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也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进去。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来确定自身的价值,不怕和别人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不刻意讨好逢迎他人。 安全感缺乏的儿童则是这样的:他们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一致。 父母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安全感呢? 父母有以下几件事情要做到: 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不批评、责骂、惩罚孩子,而是用更多欣赏、鼓励的话语给予孩子支持。 不威胁孩子(例如: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或者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类的话)。 鼓励孩子独立,接纳孩子的个性。 给孩子树立恰当的规则。 修炼自己,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事实上,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贾春廷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14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