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中 北大六院 丛中精神分析
个体如何获得自身存在感?
通过认同他人,以他人的存在作为自身的存在;或者,通过让自己变得不同于他人,彰显个性,来获得自身的存在。这两种方式,都是个体以“有”的方式来存在。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存在,是以“无”的方式来存在,比如,去掉“我执”,放空心灵,这时,内心会获得一种“无形无色”的存在。
个体具有肉身,需要吃饭才能存活。所以,出生后,睁开眼睛看世界,形形色色的外部世界,映入眼帘,内化到个体心中。这时,个体就跟环境融合在一起了。随着年龄长大,心理发育,个体逐渐地把自身与环境区分开,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自体。这时,自体的存在,受到了“有形有色”的环境影响,个体以“有”的方式获得自身存在感。
“我是什么,我有什么”,以此作为自身的存在,这是人们惯常使用的获得个体存在感的方式。相反的,“我不是什么,其实我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样以“无”的方式作为个体存在的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或存在方式,往往不太习惯于被人们所接受,尤其是当把自身拥有的一切都拿掉之后,个体可能会找不到自身的存在感,会感到内心发空、发慌,甚至会发疯。
多数人会是执着于“有”,少数人会执着于“无”。有和无,是相反的两个极端。在意识层面,我们的内心会想着“我有什么”,获得外在、具体的个人存在感;在潜意识层面,我的内心其实是什么都没有,属于“无”,或者叫做抽象的终极人性。外在的“有”与内心深处的“无”,构成了人类根本的心理冲突。
人类的终极困惑:以“有”作为自身的存在?还是以“无”作为自身的存在?
如果以“有”作为自身存在,那么,人的抽象、终极人性能否被现实的“有”全部表征出来?抽象的终极人性是否会被蒙蔽、被“替换”?
如果以“无”作为自身存在,那么,个体还能在心灵中找到自身存在感吗?还能在现实中找到可以吃的东西,让自己活下来吗?
比较滑头的说法,只能是:心灵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生命,要学会在“有”和“无”之间往返游荡。
文章 您的情绪觉察过吗?
贾春廷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考试焦虑症是什么?
贾春廷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
文章 孩子的安全感,您给了吗?
贾春廷
副主任医师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