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晏铁峻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5********188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3.0万
接诊人数
189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晏铁峻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16
/5次提问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电话问诊
¥75
/15/20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视频问诊
¥80
/15/4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私人医生
¥200
/1个月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晏铁峻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各种心身疾病、脑器质性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抑郁、焦虑、恐怖、强迫、疑病、癔症、神经衰弱、失眠、功能性躯体不适)和记忆障碍(老年痴呆等)的诊治。
个人简介
基于近12年的内科及精神科临床经验,擅长精神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预防复发指导,对于躯体疾病伴发的失眠、抑郁、焦虑等疾病的诊治颇有心得。(科普公众号:晏铁峻医生)
患者评价
99%好评率
回复质量
99%好评
服务态度
99%好评
回复速度
98%好评
j***5
评价详情:这是我在这个平台遇见最耐心的亲切的医生了,很棒!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4-05-04
j***6
评价详情:医德高尚,为患者考虑,切实为患者负责!👍👍👍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12-02
j***6
评价详情:本着为病人负责的职业精神,细心解答患者疑问,非常感谢!!!
问诊类型:电话咨询
2021-12-02
p***0
评价详情:非常负责。给出的建议非常的好。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11-14
6***4
评价详情:医生很耐心负责,好评!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11-14
科普文章

文章 疫情又反复了,你还睡的好吗?

今天再和大家说说,关于失眠的事情。   原本一个暑假,却因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工作、休息的节律,改变了很多人度假和生活的方式,原本应该热闹的街头却十分冷清,很多地区都不得已开启了“一场关门闭门宅居在家中的旅程“,疫情来临之际,焦虑、担心、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成了人们心头的常客,在这种不安全感和心理应激的作用下,急性失眠症状非常常见。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没有了热闹的聚会,也没有了喧嚣的庙会,取而代之的是整天蜷缩在家里面,和外界隔绝。“宅”成为一件理直气壮的事情,很多人选择在家看电视、打游戏、看手机等方式消磨时光。而大多数年轻人更是昼夜颠倒,白天黑夜肆意挥霍。熬夜、睡懒觉、运动减少、无节制赖床等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加了失眠障碍发病的可能性。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白天黑夜都无法入睡了,你开始醒悟,我失眠了???   那一旦出现了失眠,应该怎么办?   可以参考以下专业建议:   1、关于服用镇静安眠药。   如果原来曾经遵医嘱服用过镇静催眠药物,近期又再次出现失眠的症状,可以再次服用。但需遵从药物剂量最小化,短期服用、间隔用药原则,还需关注家中药品的有效期。。   2、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同一时刻起床,一周7天都如此,这能帮助我们的身体拥有稳定的生物钟。尤其是目前疫情期间,不要熬夜到深夜,白天睡到中午,一直在床上呆着,这样会加重失眠的症状。   3、建立良好的午睡习惯。   白天尽量不要睡觉,做到只有晚上上床时间才睡。如果白天确实疲劳不能忍受,小睡的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   4、适当的运动,坚持每天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进行体育运动,比如广播体操、垫上运动、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每天不少于30分钟。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4点之前,不要在睡前1小时内做激烈运动。   5、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1小时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者是看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避免边玩手机边睡觉、开灯睡觉、喝酒助眠等影响睡眠的行为。   6、适度关注疫情。   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避免睡前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的失眠。睡前可以做呼吸放松练习、健康冥想、身体扫描等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   7、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当睡眠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短暂、按需使用助眠类药物,请勿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及褪黑素类保健品。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有了“黄马褂”,做好心理疏导不要怕

最近全国疫情反复, 很多人健康码突然变黄了,不免惊慌失措。 甚至还会被隔离,这时候就更需要做好心理疏导。 疑似病人隔离期,必胜信念要坚定; 隔离处境要接纳,抗争病毒需动力。 主动交流情绪好,呼吸运动减压力; 不良习惯须改变,严重及早求助医。 ——钮文异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较长,有这样一群人会在治疗中被重点关注,他们就是疑似病人。对于出现疑似症状的病人,目前都予以隔离观察。在被隔离期间,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孤独、愤怒,甚至出现拒绝治疗、暴力等行为。那么此时此刻,疑似病人在隔离期间的心理疏导就变得尤为重要。 1.积极调整自我认知,坚定战胜病毒信念 疑似病人不等同于确诊病例。人的情绪往往受到认知方式的影响。当坏情绪来临时,请告诉自己停下来,此时需要避免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否则就会陷入到负面的认知和情绪循环中难以自拔。不仅如此,此刻正在经历的发热、缺氧、咳嗽等感染症状也会加重负面情绪。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彬教授指出,我们曾经战胜了“SARS”,此次疫情,其诊断、治疗和防控技术都有了长足进步,国家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有信心再次赢得最终胜利。 2.接纳隔离处境,强化与病毒抗争动力 隔离会导致心情低落、难受,这是人面对困难处境或逆境时自然出现的一种反应,不要因此自责或怨天尤人,而首先要接纳它,并把这种痛苦升华为与病毒抗争的动力。被隔离不仅是为了他人、是我们与病毒抗争打赢这场战争的必要措施,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和保护自己(非传染性疾病住院治疗期间,与平时相比也是一种相对隔离状态)。 3.主动打个电话,通过交流互助改善情绪 实在不能面对面接触,可以给信任的亲人、朋友或社区中的支持性资源打一个电话;或给你认为可能有需要的朋友、家人打一个电话,通过与他们聊天来转移注意力。有时候,主动打电话给予别人支持或者打电话求助,都是帮助自己改善情绪的好办法,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阻断了爱的连接。 4.勤做呼吸运动,降低压力提升注意力 尝试让自己慢下来,可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有意把注意力带到腹部,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这有助于降低压力,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注意力。 5.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舒缓改善情绪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经常站起来或者下床,伸展一下身体,走动走动,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找寻其中的乐趣,以此来改善自己的情绪。 6.及时寻求专业精神心理人员帮助 如果不良情绪情况持续两周以上仍不能缓解,或者感到越来越严重,请尽快向治疗管理人员提出寻找精神心理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免不良心理或情绪带来严重后果。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抑郁——这是疾病不是情绪

这个话题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   产后抑郁症是特发于女性产后这一特殊时期的抑郁症,主要是由于性激素、心理变化和社会角色变化三个方面导致。我国产后抑郁症患病率14.7%,这是一种疾病而非简单的情绪问题。   多项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数据已显示,女性抑郁症状在产后发作的频率更高。对于既往曾有抑郁障碍病史的个体,产后时段抑郁再发的风险同样更高。也有证据显示,很多产后抑郁个案中,抑郁症状从妊娠期即已出现,并迁延至产后。躁郁症的女性在产后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极高,约一半的产妇都有临床典型产后抑郁发作性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特点有哪些呢?第一是患病率高。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数据为 10%―15%,有的甚至达到了30%。中国的一些数据结果差异较大,但平均为14.7%,结果与国际上的患病率一致。第二是识别率低。很多产妇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并不认为产后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绪问题。此外,病耻感也是一只“拦路虎”,承认自己患了抑郁症,在大多数人看来,就如同承认自己疯了一样。而在国内来说,医生主要关注的是产妇的身体回复状况,产妇的心理健康则往往被忽视。临床医生对产后抑郁症的知识掌握不多,也是其识别率低的原因之一。第三是后果严重,抑郁症的最大危险便是自杀,产后抑郁症也一样,发生自杀的事件比比皆是。而最惨的,莫过于产后抑郁症继发的“扩大性自杀”,即产妇自杀前,先将自己的孩子杀死,然后自杀,这类惨剧也屡屡见报。   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是情绪低落:常无缘无故哭泣,心情一直处于低落的状态,并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   2、是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3、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   4、是疲乏感,即使长时间卧床也不能恢复。五是自责,自我评价低,负罪感,悲观。   6、是活动减少,不愿出门。   7、是对未来不抱有希望,甚至有轻生或扩大性自杀的念头。   8、是入睡困难,容易惊醒。食欲、体重、性欲降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等。   为何处出现产后抑郁,首先是生物学因素,女性在分娩后可出现剧烈且独特的生理学变化,对于抑郁症状的出现起到了触发因素作用。其次是心理及社会因素,成为母亲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随着婴儿的到来,社会及经济限制也接踵而至,尤其对低收入家庭而言。   明确了成因、临床先后,该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治疗方法多样,从一般的心理咨询到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或者人际心理治疗,再到使用抗抑郁药物缓解重度患者病情发作。产后女性可能不愿服用抗抑郁药物,特别是哺乳女性。做出母乳喂养或使用抗抑郁药的决定,必须要做针对个人的的风险-效益分析结果。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说说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一、病因   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三、检查   对疑为抑郁症的患者,除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注意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因此,目前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物质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有2种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TRHST)。   四、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是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五、治疗   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2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咨询治疗?

今天,和大家说一说,临床上经常会有的疑问。 选择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咨询治疗!   一些有抑郁症或睡眠障碍的患者常常会咨询,我这个病到底是用药好还是不用药好。也有一些人会公开表示不想用药,只愿意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认为心理治疗没有用处,不吃药不可能治得好。而这样的误解其实就连精神专科医生自己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在过去,相当一部分精神科医生在工作是分成“两派”的——生物学派(占我国内地的主流)更倾向于药物治疗,并不承认心理治疗的作用;而动力学派则更倾向于对患者的心理动力的探索,以至于会将幻觉妄想也看作是内心的投射加以分析而拒绝给予药物治疗。   当然,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开始学着“两条腿走路”,同时接受精神药理学和心理学的培训并在工作中运用多重技术综合施治,这会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康复途径,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两种治疗各有什么作用呢?   1、药物治疗:   精神类药物主要是一类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递质,从而改变人的大脑的思维活动的药物。听起来挺吓人的哈!好像药物可以控制人的思维一样。其实不然,因为现在的医学发展还没有那么精确到找准哪根神经代表着你在想什么。药理学家只是发现了,类似抑郁症的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的不安全感等等这样的背景心态与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化学递质有关,用药物相应提高或降低相应递质在中枢神经纤维的突触间隙间的浓度时,这种背景心态就会被改变,相应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等就可以缓解。其他各类药物的研制原理也是如此。所以,各种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抗焦虑药等便应运而生。   所以,药物是跳过了产生情绪的外部原因,直接通过化学的方法来改变脑功能。一些患者可以很清楚地告诉我服用了药物后的感受——那些让自己心烦的事还在,但是自己低落的心境却被药物给生生地提起来了。在传统医生眼里,这样的治疗就算到位了。“过去,你深陷在抑郁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现在我已经帮你拔出来了,解决你生活中剩下的烂摊子就是你自己的事了。”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当代都市人群中其实是大部分)患者,即便情绪改善了,生活中的很多困扰还是没法解决。我会做这样的比喻:生活的很多困扰,包括一些患者自己的性格基础本身就是会产生抑郁情绪的,就如同一片会滋生杂草的沃土一样,抗抑郁药就像是除草剂,虽然除掉了草,但只要这个性格还在,那么药一停杂草还会继续长出来。这就使得不少患者似乎根本就离不开药了。一些患者会误以为这是自己对药产生了依赖,结果陷入两难的境界:吃药怕上瘾,不吃药又怕被抑郁缠上。那么好,心理治疗这时就派上用场了。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其实比药物治疗更为古老。经典精神分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世界上第一种抗精神病药——氯丙嗪问世还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没有抗精神病药的过去,精神病人要不就接受繁杂到听不懂的精神分析,要么就是被囚禁在精神病院里“生扛”自己的症状。这也给老一辈的精神科医生以“心理治疗无用论”的深刻印象。其实,这实在是冤枉了心理治疗。因为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心理治疗必须有患者对自己问题的“自知力”和“自我改变的愿望”作为依托,治疗才能奏效。而不会像药物那样,管你怎么想,我都可以强行改变你脑内的化学环境。   但是心理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更为人本。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实是拉远了患者是医生之间的距离,一旦开始服药,无论是医生和患者都开始关注症状的改善和药物的副作用上,而忽视了“在精神科领域里,任何一个症状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心理意义”这个特点。心理治疗则是一个拉近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的个性化的服务。通过一对一的深入交流,理解、共情、澄清患者的产生心理问题的实际原因。相比药物治疗,患者完全没有发言权,心理治疗更像是患者主动参与,医生更像是一个挚友在指导、分析,有时甚至是一同去研究患者的问题。这样的治疗达到的效果都是患者亲自调整的结果,这对于患者的收获要远比药物来的重要。   一句话,药物是让别人来替自己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问题太多,压力太大,药物的确有快速减轻症状的作用。但也有的时候,我们只是缓解了症状,而并没有解决问题,甚至因为我们本身问题很多,却完全没有自我改变的动机时,就会对药物有过多的期待。心理治疗是自己在别人的支持下亲自解决问题,如果症状已经基本控制,若想彻底在生活中摆脱困境,可能还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心理治疗。所以这样我就会说:如果你想缩短治疗的周期,不那么长时间地依赖药物,那么如果你愿意的话,心理治疗也许是一条捷径。有研究发现,无心理治疗的情况下,抑郁症自然康复的进度要远远慢于有心理治疗的情况下(也许这个时间是5:1)。当然,心理治疗不会像药物治疗周期那样明晰,比如患者开始心理治疗时问我“我们需要做多长时间”,我往往很难回答他这个问题。我一开始总以为这个过程可能得需要一年的漫长时间,但实际情况是好像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也许半年甚至三个月),患者的心态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以至于他在短时间可以不再需要心理医生的支持而独立应对自己的生活了。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我在京东遇到你

故事的开始:一个脱落的患者 我叫晏铁峻,名字比较特别,是一名精神科医生。 我的患者小宇,今年春节后的一天,来我门诊就诊。 小宇30岁了,长着一张娃娃脸,给人一种高中生的感觉。 有点像演员刘昊然。 小宇经常被家人奚落, (这是患者的感受,和事实未必是一致的) 有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状态不是很好, 开具一些药物后,我告知他,两周后来复诊。 两周后,没有见到他, 一个月后,也没有见到他。 精神科的患者脱离率比较高, 患者可能一段时间心情得到了改善, 便觉得自己已经好了。 也不愿意再复诊再治疗了。 其实我也很担忧的, 可是没有办法。 你好,京东! 你好,晏医生! 因为偶尔自己会在京东买药, 偶然看到有医生可以在上面给患者在线看病, 我也就注册了京东医生, 工作之余,开始在京东医生上面接诊看病。 我是一个比较细致的人, 回答问题之余, 会标记患者的目前状态, 也会跟进患者后续的情况。 在京东医生上的好评也越来越多。 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接诊提示, 因为在查房,没有立即打开。 打开时, 发现一个有点熟悉的名字——小宇。 “你好,晏医生! 我是小宇,你还记得我吗?“ “去年在四院找你看过病,能帮我再开些药吗?” “帮我开3个月的药吧!” 平台开不了3个月的药,我问他为什么要开这么久的, 他说自己工作原因被调到四川边境小城工作, 回成都,交通费比药贵。 小城这边其它的电商平台买不到药, 只有京东能买到。 在京东上买药时,又找不到之前的处方单,就想起我。 “晏医生,你的名字比较特殊,没想到,能在京东找到你。“ 我问小宇最近的心情如何, 小宇说之前已经感觉好了,后来工作调动到了小城, 小城里民风彪悍,他生性胆小, 被当地同事取笑和欺负,于是情绪时常会崩溃。 病情的反复是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于是我和小宇约定好, 在京东医生上保持联系。 “你好!晏医生,我今天又特别难受了。” “那我们电话聊会儿吧。” 因为我也做心理咨询, 就和小宇约了时间电话咨询, 后来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状态, 也进行过视频的咨询。 我会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来鼓励他, 也会给他分享一些释放压力的技巧, 小宇在持续的引导下, 一直坚持服药(这点对于精神科的患者非常重要!) 也定期在线上复诊,和我沟通分享自己的事情。 就这样, 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故事的最后: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是爱德华·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们并没有能力使患者痊愈,这是我们的无奈。 更多地,我们总是去帮助和安慰病人,尽可能使患者心理上更舒适一些。 还有, 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医院的产生, 让患者即使身在远方,也能有药可用,有医可问。 我们也能和患者一起努力把病情缓解和稳定。 小宇最近一次找我复诊是在昨天, 目前他养成了稳定的生活方式, 病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 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也都恢复了正常。 写在最后, 因为精神科患者的隐私保护, 我不能过多的描述和小宇沟通诊治的细节。 (小宇也是化名) 京东的品牌、口碑很好, 患者更信任这个平台。 京东大药房、京东物流,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感谢京东。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21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相 II 型与单相抑郁症的鉴别——了解「3法则」| 专家视角

双相 II 型障碍的诊断是精神科最常见的挑战之一。双相 II 型经常被误诊为抑郁症(MDD),因为短暂的轻躁狂发作要么没有被充分地追问,要么相当模糊。然而,很多有价值的传记(biographical)线索可以加快双相 II 型的诊断。 Hagop S. Akiskal博士于2021年1月去世。他是国际公认的心境障碍专家,也是我数十年来的挚友。他是人类行为的敏锐观察者,对抑郁患者的人生故事进行过深刻的研究。通过「跳出DSM框架」的思考,Akiskal博士第一个认识并编纂了以抑郁为主诉的双相谱系患者的各种行为及传记线索。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立的心境障碍门诊被视为美国第一家心境障碍专科门诊;在那里,他仔细探究了患者的生活经历,并提出了一套针对大多数双相 II 型患者的丰富多彩的行为征象。 通过回顾1,000多名就诊时存在抑郁症状并最终确诊为双相 II 型的患者,Akiskal博士强调了这些患者中被他称为「行为激活、浮夸及奢侈」的行为,并将这组颇具特征性的行为称为双相障碍的「软症状谱」。他发现,此时基于DSM的结构化临床访谈等工具往往派不上用场,经常将双相 II 型误诊为抑郁症,导致患者经历多轮失败的抗抑郁药单药治疗,病情迟迟无法改善,失业、人际关系受损甚至自杀的风险升高。 三十多年来,Akiskal博士研发了心境临床数据问卷(MCDQ),旨在将针对抑郁主诉患者的非结构化观察系统化。这一工具将患者理解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揭示其在复发性抑郁背景下与发作性「情感增盛」(hyperthymia)相一致的个人和行为特征,从而加速双相 II 型的诊断。这些「社会及行为表型」在单相抑郁患者中很少见到。 通过对很多双相 II 型患者的检查,Akiskal博士在患者的生平及部分近亲中发现了一些行为特质的「三联征」。他还注意到,就气质而言,双相 II 型患者精力旺盛,并亲切地以「活动成瘾者」自居,其中一些人可以达到「工作狂」的程度。 提示潜在双相 II 型的迹象 以下总结了Akiskal博士所描述的暗示双相 II 型诊断的生平特征: 说多种语言 在美国,说3种及以上语言的人并不多,但在双相 II 型患者中经常可以遇到。 出众 在新闻、媒体、娱乐等需要人际魅力及口才的领域内,双相 II 型患者及其家人经常可以扮演领导角色,并有着优秀的表现。这些都是「情感增盛」气质的常见特征。 创造力 艺术家、诗人、画家、音乐家如果存在抑郁症状,双相 II 型的可能性高于单相抑郁症。 人生动荡不稳或异常丰富 例如,上过三所大学却没能获得学位,或者经常改变职业轨迹或居住城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名医学教授不仅同时从事着法律工作,还定期出演歌剧;一名医生拥有三个截然不同的专科的行医执照。 活动成瘾 例如,有的人精力无限,比如一年写三本书的小说家;或者,一个人每天工作12小时而不感到疲惫,但却因抑郁发作而寻求治疗。 多种物质滥用 例如,尼古丁,酒精,兴奋剂,阿片类药物。 共病多种精神障碍 例如,同时罹患三种焦虑障碍(如惊恐发作、社交恐怖、强迫症),或贪食症、季节性抑郁等。 五花八门的享乐或出格行为 例如,强迫性赌博、性瘾、赛车或跳伞。另一个例子是,一名因抑郁就诊的患者曾入店盗窃,有性欲倒错史,还曾因参与暴乱而被捕。 性亢进 例如,同时与≥3个人约会或发生性关系,有时甚至在同一天,或一天内数次要求伴侣与其性交。Akiskal博士认为,「性方面的才华」(sexual prowess)可能是一种进化优势,让双相 II 型得以长期存在。 婚姻史 例如,≥3段婚姻;或者,在不同的城市拥有≥2个家庭,但都没有结婚。 衣着浮夸或修饰繁复 例如,穿鲜艳的衣服(尤其是红色),戴≥3枚戒指,或≥3个不同的身体部位有穿环(如,舌环、乳环等)。全身上下布满纹身已不再是「情感增盛」的双相 II 型患者所独有,但有些患者的纹身极其夸张。 Akiskal博士将上述行为线索归纳为「3法则」(the rule of 3),如表1。 表1 Akiskal「3法则」——双相 II 型与单相抑郁症的鉴别 图片 显然,并非所有双相 II 型患者都符合「3法则」的所有要求;然而,精神检查的第一项,即外表,就可能带来一些线索,如花里胡哨的衣服、红色的运动鞋、满手的戒指、诡异的染发,以及各种「环」。这些线索可以促使医生进一步询问有关轻躁狂发作及其他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及早确诊双相 II 型,最终改善患者的转归。 就原创性、创造性及临床意义而言,Akiskal博士对精神病学的贡献堪称传奇。「3法则」仅仅是他其中一个有助于识别双相 II 型患者的临床概念之一,而这些概念使很多患者得以免于误诊单相抑郁,进而接受无效甚至可能恶化病情的治疗。 从转诊至我所在心境门诊的「难治性」患者来看,美国有数不清的双相 II 型患者(可能数以百万计)被错误地贴上了单相抑郁症的标签,并因此接受了错误的、无效的治疗。这些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可以为他们真正的精神心理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见解,这将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计划。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17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强迫症的表现及治疗原则

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obsession)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强迫症的表现 1、强迫性怀疑 是对自己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加以怀疑。儿童常常怀疑自己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了没有、做错了没有,怀疑自己有没有将上课需要的书带齐。在成人则常表现为怀疑出门时门窗是否关好,虽然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放心。怀疑的同时病人往往伴有焦虑和不安,因而促使病人产生反复核查的行为。病人亦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2、强迫性对立观念 病人每出现一种观念,立刻又出现跟它完全对立的另一个观念。例如想起“和平”,立即联想到“战争”;一看到“拥护”,立即想到“打倒”,等等。对立观念内容多为不好的,若涉及父母、老人、伟人则感到非常恐惧。 3、强迫性回忆 强迫症的人呢会经常的反复的回忆自己之前所经历的一些事情。如在回忆过程中被各种因素打断,则该回忆必须从头开始进行回忆,否则内心烦躁,焦虑不安。有的则表现为反复呈现形象性的内容,如脑内经常出现生殖器或性行为的形象。少数病人的表象外向投射形成假性幻觉。 4、强迫性穷思竭虑 病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固定思考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问题,如:“人为什么会说话”、“人是从哪里来的”、“1加1为什么等于2”、“为什么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有些学生会反复的思考某一题目或知识点,等等。病人有时候明知这种思考是无意义的,但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思考。 5、强迫联想 当病人看到或听到某一事物或字句时,就出现与此有关的联想。如,看见异性就会联想对方会不会喜欢自己,或者想到自己和他(她)进行性行为等;见到钞票,立即想到这张钞票经过多少人之手,会带有多少病菌,会不会传染疾病等等,越想越紧张,而且反复联想,不能控制。在买东西付款时必须带上手套,倍感痛苦。严重者,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带手套。 强迫症的治疗原则: 1、建立有效的医患治疗联盟。强迫症的治疗往往需要药物和心理协同来治疗,治疗过程包括急性期和维持期,对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要求比较高,因此,要保证治疗计划的实施,建立良好的医患治疗联盟至关重要。 2、定期评估。全面定期评估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既要评估强迫的严重程度、共病情况、安全风险、生活质量,也要评估患者的治疗效应、不良反应、耐受性、影响症状的各种因素,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或联合治疗。从循证证据来看,认知行为治疗联合一线抗强迫药物治疗对是强迫症最为有效。 4、个体化治疗。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具体症状条目可多达50多种,临床类型与症状维度也各有不同,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特征、以往治疗情况、社会心理因素等,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5、全程治疗原则。大部分患者需要8~12周才能充分起效,病情缓解之后(症状无临床意义并且社会功能完全恢复至少12周)尚需维持1~2年。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18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双相情感障碍:一种残酷的心理疾病

人们常说,真理和荒谬只有一步之遥,其实天才和疯子也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撇开“因病获益”的“天才”艺术家们,事实上躁狂抑郁症会改变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打乱正常的睡眠及性生活,有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他们的家人朋友及其所生活的社会。现实中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研究表明,平均有五分之一的躁狂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 双向情感障碍,以前也称做躁郁症,是一种心境(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该病的特点是情绪反复出现兴奋和低落,大部分时间里,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候这种转换无明显间歇期,也可表现为在数小时内交替发作。抑郁时,患者出现情绪低落、了无乐趣、自责、毫无动力做事情、甚至消极轻生;而躁狂时,又会表现为情绪乐观、精力充沛、自负自满、冲动易怒,患病时直接损害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能力。患者出现过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自觉感觉良好的状态,也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如不想说话,不想动,甚至有跳楼想法,一般来说,当抑郁持续两周、躁狂持续一周左右,医生就会考虑是否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高达5.5%-7.8%,据统计,双相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倍,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所以特别需要引起重视。 平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判断身边的人是否患有双相障碍, 一是抑郁发作时,兴趣丧失、无愉快感;自我评价过低、或有内疚感等;躁狂发作时语量增多,思维甚是活跃,精力旺盛;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发生如挥 霍、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二是社会功能受损,如难以维持学业,无法继续工作等。当然还得排除因躯体性疾病用药产生的原因。    双相障碍没有单一的病因,虽然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是每个有遗传易感性的人都会发展成疾病,外界的很多因素也可以引发此病的发生。 所以调整心态提高抗压能力是我们永远要做的功课,以避免在应激事件出现 时被击倒。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同时,我们采取自我调整方法还可以有: 获取知识:尽可能多学习,了解双相障碍有关的知识,帮助自己恢复。 寻求支持:寻求帮助和获得鼓励,对患者来说很重要的。求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尝试加入一个支持团体或与能信赖的朋友进行交流都是有利的。 规律生活:健康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助于情绪稳定,保持有规律的睡眠显得尤为重要。 检测情绪:保持对症状跟踪,并观察自己的情绪,尽量寻找情绪失控前迹。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18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你分得清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时候突然面对生活/工作内容的变化,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对于未知的恐惧,我们往往会表现出焦虑情绪,而面对生活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却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焦虑情绪和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比如我们在面对考试、面对棘手的问题时,通常会感受到压力、紧张,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激发个人的内在动力,积极寻求资源,做好准备,应对困难,解决困难。 所以说,焦虑情绪是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 对于正常人来说,适度的焦虑感/焦虑情绪,可以让人具有生机和活力,调动起人体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生活的时候,才可称之为焦虑障碍,属于一种神经症性障碍。 病理性焦虑是指持续地、无原因地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基础地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难临头感,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不安,自己也感觉到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病理性焦虑有以下特点:焦虑的程度没有现实基础或与环境不相称;焦虑导致个体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焦虑并不随着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往往与人格有一定的关系。 焦虑情绪和焦虑症主要有以下区别 时间:焦虑情绪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一般在一天到数天就能缓解,且极少重复。 出现;焦虑症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 诱因:焦虑情绪一般都是因为某个事情而引起的,一般人都清楚知道问题所在; 焦虑症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 症状:焦虑情绪是暂时性的,身体没有病态症状;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一旦被确诊就要积极配合进行专业护理和治疗,相比于焦虑情绪的正常人,焦虑障碍的患者还是在少数。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心理过程有清晰的认识,积极调整心态,不要把焦虑情绪误以为是焦虑症的症状往自己身上乱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而对于焦虑障碍的患者,切莫讳疾忌医。由此,有焦虑情绪不一定就是焦虑症,而焦虑症也不仅仅是表现出焦虑情绪。

晏铁峻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11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晏铁峻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09360 次
总文章 68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6155 次
患者评价 27882 个
获得锦旗 189 个
入驻时间 2020-05-07 17:20:59
晏铁峻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189 个
医德高尚
161个
感恩有您
2个
济世良医
5个
医者仁心
21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