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易凡

医生头像
执业证:2011*********416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神经外科

可加号 可处方
98%
好评率
48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向易凡医生问诊
服务图标
图文问诊
¥50
/48小时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电话问诊
¥50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门诊加号
¥0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私人医生
¥200
/1个月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服务图标
视频问诊
¥100
/15分钟
小程序医生主页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易凡医生介绍
专业擅长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睡眠障碍以及青少年学习障碍、适应障碍的诊治。
个人简介
从事临床工作26年,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患者评价
98%好评率
回复质量
100%好评
服务态度
100%好评
回复速度
100%好评
腿***爸
评价详情:非常好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2-24
d***2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2-05
h***N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8-31
2***t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健康咨询
2021-02-25
腿***爸
评价详情:
问诊类型:图文咨询
2021-03-13
科普文章

文章 我们是人口大国,也是抑郁症大国

你是否常常不想应酬、不想聚会、连家都不想回、甚至已经习惯了孤独。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抑郁症人口大国。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018年 5月份发布数据称,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惊人了9000万,每年 20万人因抑郁自杀!62.9%的患者在出现抑郁症状后从未就医。 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 1、排斥各种社交活动,不管是团体聚餐还是公司应酬,宁愿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发呆,沉浸在世界里,也不愿意出门。 2、睡眠障碍,经常熬夜,不是工作忙,就是睡不着。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也经常会因为一些小的动静惊醒,更严重的甚至还要靠吞服安眠药入睡。 3、看似平常不温不火,可是一旦生气发起火来,会非常暴躁,心情平息后又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4、长期心情压抑、心慌,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很多人由于压力大,比如负债累累,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情长期处于压抑心慌的状态,久而久之,对自己缺乏信心,心情低落,极易造成抑郁。 5、很在于别人的意见,经常会因其他人的一些碎言碎语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不自信,经常的否定自己。 6、不太愿意或者抗拒与他人交流,在外人看来对人冷漠,独来独往。 7、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厌世,甚至有轻生的现象。 如何帮助患有抑郁症的亲朋好友? 1、给予抑郁症倾向的患者心理鼓励和支持。抑郁症说直白点就是一种精神类疾病,抑郁症患者常见的现象有自我否定、心情低落、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等自杀企图或行为。作为朋友和亲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关心和鼓励,不要强迫其做不感兴趣的事情。 2、药物辅助。药物治疗法主要适用于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现在主要用的是以舍曲林、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等药物为代表的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还有的是以度洛西汀和文拉法辛为代表药物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的抗抑郁药,这类药物安全性和效果都大大改善。 3、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增强身体健康,同时会让精力充沛,整个人都会充满活力。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从而达到减轻抑郁的情绪。 4、多吃有助于改善抑郁的食物。科学研究发现每周多吃几次番茄,是可以起到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同时可以让患者的心情更加舒畅。日本的科研团队以近千名 70岁以上的日本老人为样本,分析了他们饮食与心理健康状况后发现,和那些每周吃1次或不吃番茄的人相比,那些每周吃 2~6次番茄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竟然降低了46%,而每天都吃番茄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更是下降了 52%。 抑郁症不可怕,只要有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抑郁症是可防可治,我们要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耐心,让我们的社会多一点爱心。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15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让抑郁变得不那么重要

抑郁症,最重要的是去就医,吃药。我已经强调得很清楚,抑郁症首先是一个有生理基础的疾病。有人还是不满意,说:抛开生理的干预,它也有心理学成因。你是心理咨询师,应该多讲一点心理学的方法,不要光是让人吃药。 大多数提问的人,并非当事人,而是家属和亲友。看着身边的人饱受病痛折磨,很着急,使不上劲儿。看病吃药这些事没法替代,不知道自己还能帮上什么忙。所以特别想拿到「吃药」以外的建议。我可以怎么帮他一点呢? 所以谈一下,如何从旁观者的角度应对抑郁。 一说到这个,很多人就会想到一些积极的概念:爱啊,温暖啊,陪伴啊。好像多一点「正能量」,就可以抵御抑郁的寒冬。我要讲的,刚好与之相反。 作为身边的人,如果我们想做一些事,帮助促进抑郁症状的疗愈过程(或者最低限度地,让抑郁症状不那么容易自我维持),最好遵循一条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叫做:让他感觉到,你跟他的关系里,有没有抑郁症没那么重要。 有点抽象?没关系,先把它记下来。 想看具体建议的,可以直接拖到文章最后。但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我认为有必要做点解释。 我讲的这个原则,目的不是为了让人不抑郁,或者保持笑口常开(那是德云社的专长)。我要讲的是,假定一个人抑郁了,同时正在接受专业治疗,身边的人可以做点什么,大概率地有助于他的抑郁好转得快一些,或者好转后的复发率低一些?一些人可能分不清这两种思路的区别,所以接下来的说法也许会造成他们的困惑。但你最好先看下来。 准备好了吗?以下是详细论述。 重申一遍刚才的原则:在你跟他的关系里,抑郁症没那么重要。 不是不提抑郁症,也不是否定抑郁的存在。首先要搞明白,「抑郁症很重要」的关系是什么样?一个简单的描述是:在那段关系里,【抑郁】是被高亮的词汇。 一个人有了抑郁症之后,相比于他不抑郁时,会获得明显的优待,这就叫「抑郁症很重要」。这个待遇差别越大,康复就越困难。 这个差别,往往来自于人们朴素的善意。 但它会起到反效果。比方说,一家公司规定:公司员工请假要扣薪水,但如果是抑郁症患者,(特别善良的领导)可以给你特批一周带薪假,薪水照发。有这样一个区别对待,事实上就造成了【抑郁症】在这家公司的重要性。 这家公司抑郁的比例,就会比其它地方更高。 为什么这么做?表面上是为了关心你。 但关心你,不是因为领导有爱心,也不是因为你有任何值得关心的价值。仅仅是因为你有病。换言之,你并不重要,只是你的这个病很重要。 别误会,我绝没有想批判这位领导的意思。很显然这位领导有着一颗金子般高贵的心。但他的善心,的确为抑郁赋予了某种优于其它情况的特殊性。为什么别人不可以享受同样的关照呢?因为那会耽误工作,给公司带来损失。公司不是福利机构,公司发放福利,是有选择地发放的。如果你是因为【犯懒】耽误了工作,不要指望公司买单。但如果你拿出【抑郁症】来,公司就认了。 这背后隐藏了几种假设:第一,抑郁被暗示为是一种特殊的属性,其他人理应为它做出某些让步。第二,抑郁可以「合理地」损害一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除非他的症状完全彻底地消除,否则他可以无须为此负责。第三,我们假定,如果大家都对此不予追究,将有助于这个人的康复。 这些假设背后,反映出这个环境对「病人」某种共通的态度:他病了,就合理地成为了一个弱者,就值得少负担一些责任,多获得一些怜悯。 所以啊,得病就变得格外重要。 我们小心翼翼地对待抑郁的病人,不断安抚他们:你们已经很棒了,就算哪里不棒我们也不敢计较,事实上你们什么都不做也行,只要活着就好。 常有人留言问我,朋友抑郁了,是不是有些话不能当着他的面讲?——我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大家正在谈笑风生,忽然「他」出现了,大家立刻心领神会地转移开话题。不能吐槽,不能嘲笑,不能悲情,不能负能量,更不要触及死亡……就算他让我们生气了,我们也最好在心里消化这些感受。他都病了,大家多给他一点爱吧! 长此以往,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我有一个抑郁的来访者,表达过一个很惊人的思想:假设有一个按钮,按一下就能「治好」抑郁症。她说自己就算要按这个按钮,也要悄悄地按,瞒着男朋友。因为男朋友一直想跟她分手,是靠着对抑郁症的不忍才拖到现在。 假如「治好」了抑郁症,她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总说要多给病人一点爱,但这个逻辑背后有一点问题:爱是很好,但每个人都值得被爱,而不是为了治病才爱。如果没搞明白这一点,把爱当成一种【药】,就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想吃药的人,就只能【病】下去。 倒不是说会骗人或者装病。生病是很痛苦的,抑郁的人当然盼望解脱。但同时,这份痛苦又被暗示了别的意义。比如说,把痛苦的主人作为大家心中的【弱者】,这样就与其他【正常人】产生了区分。抑郁变成抑郁者的身份标签,现有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关心爱护,都与此密不可分。什么时候把身份改回到【正常人】呢?解脱的同时会失去什么?他们没有想过,可能也不愿意设想。 如果爱成为了一种特供品,抑郁就会成为唯一合理的,表达需要的渠道。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表达需要」,而在于「唯一合理」。 人人都可以有脆弱的时刻,都可以要求关心(当然,没做好的事也要承担代价)。这是最正常的人性需求:累了想要请假,烦了想要拒绝,孤独的时候想要有人陪(再次强调,要承担代价)。这都是人之常情,与生病无关。但如果不能承担这些脆弱的存在,只剩【抑郁症】作为其唯一合法的通行证,那就可想而知会出现什么后果了。 最后举一个例子,来结束这部分论述: 一对夫妻,妻子曾经有过产后抑郁。在抑郁已经痊愈之后,有一天跟丈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丈夫无法忍受妻子的指责,努力克制情绪之后,他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又犯病了。是病的话我可以忍,否则我没办法接受!」 你看,不光病人觉得【抑郁症】重要,身边的人也会呼唤【抑郁症】的标签。 所以,再重申一遍这个原则: 在你跟他的关系里,有没有抑郁症没那么重要。 具体建议如下: 1,对抑郁症患者,像所有鸡汤文章说的一样:爱他,理解他,陪伴他,支持他。 2,不要只爱他的病,而要爱他整个人。 3,生病的时候爱他,病好了也一样爱他。 4,如果评估过自己,发现做不到上面几条要求,那就承认做不到好了。不要硬做。 对别人怎么样,对病人就怎么样。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人。病了又如何,谁没病吗?凭什么他们就不一样?别人不需要怜悯,就不要怜悯。 多交流,但不是为了治病。否则,听着听着你就忍不住要讲道理,劝他们想开点(「你就是病了,才会那么想」)。他们是会带给你很多负面感受,包括对人生的悲观和绝望。但请你认真对待这部分感受,它的价值跟抑郁无关。它同样是来自一个真实的人的真实情感,而不只是教科书上的「症状」。 一视同仁地对待抑郁和不抑郁的人,该提要求的时候不用客气,该给回报也不要手软。如果你是抑郁者的上司,请对他施以常规的管理制度,千万不要额外开小灶。他作为一个职场人,干得好就拿奖金,干得不好就想办法改进,天经地义,跟抑郁与否无关。如果他累了想休息,没问题,但你也应该允许其他任何人休息。有一天他抑郁好了,问你:「以后还可以休息吗?」你告诉他可以,「亲爱的,按规定请假就好,有没有病都一样。」 当然,要是给不起这样的福利,就实话实说。 也不是什么都不管。在你和他的关系里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感受很重要,诚实很重要,爱很重要,工作和运动很重要……但抑郁症不重要。不要给他这种暗示:「你已经完了,除非先治好你这个病,否则其它的事都不重要。」 病了就是病了,但其它东西还可以有。 需要先转变自己的心态:把抑郁当成一个病,一个东西,而不是一曲苦大仇深的命运悲歌。非要痛哭,非要去刨根原生家庭,非要关爱照顾。仿佛这些人已经是一类特殊人群,后半生的幸福被判了死刑,今后只能靠别人施舍的同情过日子。 没那回事。该吃药吃药,除此之外该怎样过就怎样过。后半生还长得很。想获得关心,就去认识朋友。想赚钱,就工作。想心情舒畅,就出门跑几圈,回家冲个澡。这些法则对谁都一样,不会因为谁病了,就可以得到额外的特权。 他值得这样的关系。你也一样。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154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青少年抑郁的10个典型表现

很多儿童及青少年都有悲伤或低落的时候。偶尔出现的悲伤是成长的一部分,但如果孩子表现得很悲伤、易激惹、不再感到快乐,且持续多天仍不见好转,则可能是抑郁症(MDD )的危险信号。 一些人认为,只有大人才会抑郁,「小孩儿懂什么」。然而事实上,儿童及青少年完全可能罹患抑郁,且研究显示发病率正在升高。每年,每7名十多岁的孩子中就有超过1 人经历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 一、典型表现 根据美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会(AACAP)的观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常见表现与成人略有差异,包括: 1. 自己感到或外人观察到抑郁、悲伤、容易哭泣及易激惹。 2. 从事情中得到的快乐不像过去那么多了。 3. 与朋友在一起或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过去少了。 4. 食欲和/或体重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 5. 睡眠比过去更多或更少了。 6. 容易感到疲劳,或不像过去那样精力充沛了。 7. 感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错,或自己一无是处。 8. 比过去更难集中注意力了。 9. 对上学不如过去那么上心了,或者在学校的表现不如从前了。 10. 有关于自杀的想法,或想死。 此外,儿童青少年抑郁还常常伴有更多的躯体不适,如频繁头痛或胃痛。深陷抑郁的青少年还可能尝试饮酒或使用其他药物,从而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二、关于儿童青少年抑郁 针对抑郁的病因,我们其实并不十分清楚。有时候,孩子的抑郁看起来毫无缘由;其他一些时候,当孩子压力很大或失去亲友时,抑郁悄然而至。欺凌与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可能与儿童青少年抑郁相关。抑郁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很多家人均受到过抑郁的困扰。其他一些状况,如注意缺陷、学习困难、品行障碍或焦虑障碍等,也可能升高孩子罹患抑郁的风险。 有时候,父母并不确定孩子到底有没有抑郁,只是看着像。如果怀疑孩子存在这方面问题,可以试着问一下他们感觉如何,是否有什么事困扰着他们。直接询问时,一些孩子会说,自己很不高兴或者很悲伤;还有一些孩子会说,他们想伤害自己,不如死了算了,甚至想自杀。一旦听到这种话,周围的人应高度谨慎,因为儿童青少年抑郁患者的自伤风险很高。 另一种确定孩子是否抑郁的方法是临床筛查——儿科或儿童精神科医师会询问孩子一些有关心情的问题,并让他们完成简单的问卷。 无论如何,家长的求助非常重要。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15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你需要了解的求助常识

对大多数人来说,得了病,用不着知道具体怎么治,只要看医生,听医生的话就好。但是抑郁症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有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治疗」手段,网上还有不同的言论。 到底该不该看医生,该看什么医生?自己调节是不是也可以?这方面一直存在比较多的误解。 所以,我想换一个简单点的题目:一个普通人,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他怎么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我介绍一点我知道的情况。 请注意我这个说法:不是「得了」抑郁症,而是「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人要「确定」自己得的是抑郁症,就已经需要一种专业服务了,叫诊断。理论上,一个人只知道自己不舒服,情绪不好,「感觉不对劲儿」,但他没法确定自己是不是得了病。有人上网看文章,做问卷,说自己得的是抑郁症。这个结论不一定可靠。可靠的结论,必须去医院精神科,请专业的医生下判断。所以怀疑自己得抑郁症的,先去看医生。这是第一步。 医生认为我是抑郁症,这叫诊断。 拿到这个诊断有什么用?代表着医生认为,我的痛苦很大概率是有医学解释的,可以尝试医学手段的帮助。有人很害怕被诊断为抑郁症。要我说,应该反过来,诊断代表我是可以治疗的,这是好事。我因为痛苦去看医生,假如医生说,不是抑郁症,回去吧。我一样痛苦,而且这份痛苦还无药可医,不是更糟吗? 痛苦的人常有,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医学的帮助。 正规的医学治疗,不管别人怎么说,从数据来看,多数是有帮助的。医学集合了目前被证明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生物化学方法,包括吃药和MECT治疗。广义地讲,也包括心理治疗,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目前,主流的治疗还是吃药。 针对抑郁症状的药物有很多种。据我所知,医生刚开始也不确定哪种药最适合你,也需要尝试。有的人吃第一种药就见效了,也有的人要换好几种药。所以要跟医生配合,刚开始的时候隔一两周就去复查。有的人看一次病,开了药回来吃一段时间,效果不好,觉得医生帮不到他,自己就放弃了。这是很可惜的。如果他了解这个知识,多试几次的话,产生效果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所谓效果,不一定是奇迹般的治愈。一个人吃了药,立刻神清气爽,浑身是劲。——出现这种情况,小心,可能是转成了躁狂。 据我了解,好转的过程一般是缓慢的,小步叠加的。吃完药可能没有太大感觉,或者变好一点,不像最难受的时候那么难受,或者也难受,但是难受的时间短了一点。这就是药物在起作用。当然了,也有人是对药物完全没反应的。 抑郁症当中最难受的一段时期,叫做抑郁发作,短的有几天,长的可能有几个月。我们知道一个人心脏病发作的时候很危险,需要马上治疗。度过这段时间以后,他还有潜在的风险,但可以过基本正常的生活,只是最好在生活方式上注意一些。抑郁症的病程有一点类似。它在抑郁发作的时期非常危险。医学治疗可以帮助他度过这段时期。之后他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同时有复发的风险。他就要在生活方式上特别注意一些,降低这个风险。 网上有一些说法,会让我们对这个过程造成误解。有人说,我抑郁过,当时不懂,也没吃药,后来自然就好了。还有人说,医生让我吃药,我没吃,我就通过自我调节,跟朋友聊天,或者看书,书上讲了一句话,我一下想通了,抑郁症就痊愈了。所以医生没有用,得了抑郁症也不用吃药,靠自我调节就好。我要说一下,他们说的有可能是真的:一来,有些人没有看医生,他以为自己抑郁了,但其实并不是;二来,任何疾病都有不药而愈的概率。所以那可能是少数幸运儿的经验。你要赌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吗?那个概率很低,风险又大,我们赌不起。 吃药当然也是赌,不一定能好,但好转的概率无论如何高于自愈的概率。这是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的。你可以不相信医学,但你最好相信统计学。 为什么这些幸运儿的故事流传这么广呢?搞得生活中处处都是「不吃药也能好」的奇迹。很简单,这些故事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期待。我们忌讳吃药,所以我们更愿意听到那些「不吃药也能好」的传说。 如果我生了病,医生告诉我要做手术才能好,而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也得过这个病,练气功就练好了。我肯定愿意信这个朋友,练气功。但愿意归愿意,成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得看数据。 相信一个东西,不要只是因为「你愿意相信它」。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心理咨询。这方面的误解就更多了。有人说「吃药不治本,要做长期心理咨询才能根治抑郁症」,还有人说「吃药有副作用,心理咨询没有副作用」。这是最大的误解:心理咨询是用来治病的——错!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经常被人拜托,得了抑郁症,能不能给他做咨询?每一次我都说:生病了就看医生。心理咨询不是医学服务,无法承诺能起到治病的效果。 的确,可能有效果。抑郁症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心理学的方法会有一些帮助。能治病的心理学方法,叫心理治疗。它和心理咨询又是不同的概念。我们俗称的心理医生,应该叫心理治疗师。 在中国,按照《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心理治疗都在医院里进行,受医学体系的监管。如果医生判断病人需要做心理治疗,会让他们在医院购买这种服务。它跟药物一样,是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心理咨询不一样。在中国,凡是你在医院之外获得的心理学服务,都只能叫咨询。它是什么概念呢?它不属于医学,不能诊断,也不能治病,只是帮助来访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关系范畴内做一些改变。可以类比成健身,或者食疗。对健康有没有帮助?肯定有一些。也有人通过健身,身上有些小毛病的,慢慢就好了。但你要是真的得了大病,就不要指望只通过这些方法就能治愈。 得了抑郁症,可不可以做心理咨询?可以。但心理咨询师不承诺它有治疗作用(如果有谁在医院外面提供心理服务,同时声称可以治病,你可以起诉他)。 那心理咨询可以帮抑郁症患者什么忙呢?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一个来访者,在医院诊断抑郁症,现在一边服药,一边还在学校学习。她做心理咨询,是因为她得病之后压力很大,想找一个人聊聊。我们最近聊的话题是,她不知道怎么跟父母谈起这个病,她想改变跟父母的这种关系。这是我们咨询的一个目标。 我们不治病,只是讨论这个病对她和父母的关系有什么影响。假如咨询有效果,她跟父母可以谈论这个话题了,病就好了吗?不一定。如果真的好了,也是因为医生的治疗起到了效果,跟心理咨询关系不大。当然你要说,她跟父母的关系改善了,可能对她的治愈间接地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那也有可能。 但它最多只是促进作用。看书也有促进作用,聊天也有促进作用,运动有促进作用,休息有促进作用,心理咨询也有促进作用。它们都不是治疗。 如果病人度过了抑郁发作期,想在平时做心理咨询,改善一下情绪状态和人际关系,起到保健的作用,完全可以。就像一个慢性病患者平时接受食疗,对他是有好处的。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必需品,更何况做咨询的成本那么高,不是所有人都承受得起。 如果还在抑郁发作期,不去医院,不吃药,也不接受医院里的正规心理治疗,只想通过外面的心理咨询来治病,那就非常危险了! 但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排斥医院里的治疗,反倒幻想着非医学的服务更有效,甚至更「安全」。总有人会说他们通过心理咨询治好了抑郁症,这种故事永远不缺乏市场。甚至有一些胆大的心理咨询师,不怕被起诉的,会宣称自己就有这种能力。——不要轻信。那就像有人建议你通过食疗和健身来治疗急性病一样。不值得冒这种险。 好,时间差不多到了,我不知道说清楚没有。可能还是有点乱,但我想到的差不多就是这些。 诚实地说,对抑郁症这种病,现在我们了解得还很少。上面这套程序,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有用。只是以目前这个时代的知识来说,这是相对最有保障的一套程序了。只能先用它。有时候想一想,这个时代得抑郁症的人也是很不幸,得病已经够难受了,还没有一套理想的治疗方案,只能让他们反反复复地试错,经年累月受折磨。但这是现实。现实很无奈,不过,在现实的基础上努力,总比沉浸在「可以轻松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幻想中要好。 最后,把刚才讲的内容再做一个总结: 1,怀疑自己有抑郁症,第一步,去医院诊断。 2,诊断是抑郁症,就听医生的话,该吃药吃药,该复查复查。要坚持一段时间才有效果。不管有多少人告诉你,医学还不成熟,也不管有多少人传说,不看医生就能治好病。你要相信医学已经是目前被检验过的,最有效的方法。 3,如果要做心理治疗,在医院做。 4,医院以外的心理学服务(心理咨询),都不治病。有钱有闲的人,在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可以多一种尝试,可能有一些促进作用。 5,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的自我反思,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的文体活动……都可能有一些促进作用,都不治病。 6,不在抑郁发作期,各种方法都可以试试。一旦抑郁发作,不要抱有幻想,选择医学。 谢谢大家。这些知识请转告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153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患者第一次就诊读物

要点: 单次抑郁发作应该在临床痊愈后继续治疗至少6~9个月。 抑郁症的复发风险高,且复发风险随着复发次数增加而增加。 有过多次抑郁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治疗多年。 坚持服用抗抑郁药能大大增加患者保持健康的机会。 抗抑郁药:有效;不成瘾;已知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丧失疗效;已知不会引起新的长期不良反应。 药物需要以治疗剂量继续服用。 若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有可能找到更合适的替代药物。 如果决定停药,一定不能突然停药,因为会导致令人不快的停药反应,并带来较高复发风险。 药物需要在医生监督下逐渐减少。 常见问题解答: 1、抑郁症到底要吃多长时间的药?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病情评估。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大的原则是:单次发作,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至少6-9个月。既往已经有2次抑郁发作,并存在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至少治疗2年。目前没有确定疗程的上限是多长时间。 2、为什么抑郁症已经好了,还要继续吃药? 抗抑郁药物除了能够治疗抑郁症状,在抑郁症状完全缓解后继续服药有预防抑郁症状复发的作用。 对于第一次抑郁发作的患者来说,如果病情缓解之后马上停药,50%的患者在3~6个月内又会出现抑郁症状。为什么是继续服用6~9个月呢?因为研究发现继续服用6~9个月带来的获益最大。 对于已经有过一次发作的患者来说,50%~85%会出现第2次发作;在有过2次发作的患者中,80~90%还将出现第3次发作。因此对于多次发作的患者来说,在完全缓解后继续服药足够长的时间能够明显降低再次复发的风险。 3、哪个药治疗抑郁症最好? 没有什么办法告诉医生在众多的抗抑郁药当中哪个对你来说疗效最好。即便是目前一些公司提供的基因检测的结果也仅仅能提供非常有限的参考信息。通常医生会根据你的病情和具体情况来优先选择某一种药物,比如对于一个比较胖的人来说,避免体重增加就会是一个考虑,那么就会先把最容易增加体重的药物排除掉;对于经济状况有限的人来说,价格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等等。 因此,药物的选择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不是邻居吃什么药特别好,那我也要吃那一种药。但是确实可以参考亲人的用药情况,例如母亲吃某一种药效果很好,那么孩子患病可以优先考虑该药。 4、抗抑郁药副作用大不大?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同一个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异很大。一方面了解常见副作用,有个心理和行为准备。例如有些药物刚开始服用时引起困倦,那么可以请假歇几天躺着(如果可以的话);药物可以调整到睡前服用;从更低剂量起始治疗;加用抗副反应的药物等等。大多数副反应在服药几天后会逐渐减轻、消失。如果副作用持续导致难以坚持用药,则考虑换另一种药物。 5、为什么要定期抽血化验? 用药前要有一个全面的精神科常规化验检查,一方面排除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症状,避免误诊;另一方面,因为不同的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副作用,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有些副反应只能通过抽血化验来及时检测,例如肝肾功能等。开始治疗的阶段,通常2-4周复查一次化验,以确定药物是否有严重副反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年龄、躯体疾病等)以及特定的药物特点,确定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化验以及重点复查的项目。 6、抗抑郁药是不是会依赖? 常有病人担心一旦吃药就必须吃一辈子,无法停药;有时病人漏服一顿药就感觉浑身难受不舒服,更加确定了自己依赖上了药物。突然断药出现不舒服是可能的而且不少见,称为"停药反应"。所有的抗抑郁药均可以导致停药症状,也就是说,停药之后会有一些不舒服甚至很难受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体验上和成瘾是类似的。 但是这不是依赖,而是在药物停用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的一个情况。一方面和某些特定的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时间短有关,常见的有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有时一顿忘记吃就会难受,头晕头胀等等,吃上了就好了。因此需要规律服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设置一些提醒来避免漏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逐渐减量的方式来逐渐停药,以减轻快速断药引起的停药症状。当然,也有人宁可选择"长痛不如短痛",也不是不可以。 7、的确有些精神科药物容易导致药物依赖。 对于部分患者,在抗抑郁药物使用的同时,医生会处方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短期使用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这一类药物通常连续使用不超过两个月,随着焦虑症状的缓解、抗抑郁药物的起效而逐渐停用。同样需要严格遵医嘱服药。 8、"我吃了很长时间的药,但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为什么?"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精准确定某一种药物对某个患者一定有效。我们判断药物是否有效通常是在开始用药之后的2-4周,也有的病人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大约1/3的患者使用第一种抗抑郁药无效。可选的策略包括增加剂量、换用另一个抗抑郁药或给予增效治疗。所以第一次服药治疗效果不好不要放弃,还有很多办法和策略! 9、服药的同时抽烟喝酒的危害: 抽烟会加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相当于药吃少了,难以判断疗效。酒的危害无需多言,吃药不喝酒,也不要为了喝酒而不吃药。健康要紧,生命第一。 10、其他药和抗抑郁药一起吃有没有关系? 答:服用其他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同时服用需要咨询医生,医生可以通过脑子里的知识或者专业软件进行查询不同的药物同时服用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一定要记住正在服用的药物的名字,而不是"蓝颜色的药片""长条的""什么什么胶囊",这样的信息无法帮助医生来判断你到底吃的什么药。 11、抗抑郁药会增加自杀风险是怎么回事? 抗抑郁药治疗被认为增加了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和青年人)出现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部分抗抑郁药的说明书上有黑框警示:可能增加自杀风险。可是抗抑郁药难道不是治疗抑郁症的吗?具体的机制或者影响因素并不清楚,可能和抑郁症本身的病情波动、青少年和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初始治疗副反应的出现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绝望感,这些可能会使得自杀风险的增加。 应该注意的是: 1.尽管对一些患者而言,自杀风险相对于安慰剂有所增加,但绝对风险仍然很小。 2.避免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最有效的措施是治疗抑郁症。 3.抗抑郁药是目前所有措施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12.需要多长时间看一次医生? 在刚开始治疗的阶段,第二次就诊应该在第一次就诊之后2周左右。治疗开始往后3个月,每2-4周复诊一次。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更加频繁的复诊。 为什么要这么频繁的看医生?看一次开了药吃不就完事儿了吗?有的人抱着这样的想法。 通常抗抑郁药物起效的时间需要2-4周,而药物的加量也多以周为单位。复诊时医生要看病情变化的情况,当前的药物剂量起了多大效果,有没有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等等,以决定下一步药物治疗的方向和具体方案。 在症状完全缓解之后、病情平稳时,维持之前的治疗剂量继续服药,此时可以2~3个月看一次医生,评估病情是否稳定,维持治疗的效果以及还需要维持多长时间。 无论什么时候想减药或者停药,一定在动作之前先咨询医生,听取医生的建议后再做决定。和医生一起评估停药的时机是否合适,了解停药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做好准备。 参考资料: 《Maudsley 精神科处方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15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问诊记录

焦雨彤疑似抑郁症,症状包括心烦、厌学、内向等。寻求医生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患者女性14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31

医生建议:建议:根据医生开具的药物进行治疗,特别是舍曲林需要长期服用。同时,家人应给予关爱和支持,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需注意:药物需按医嘱服用,定期复诊。心理辅导不是必须的,不能代替药物。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心情不好,失眠,担心是否患有抑郁症。患者男性26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20

医生建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等,并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焦虑症状,服用百优解28天,部分缓解,仍有恐惧情绪。患者男性28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焦虑症治疗需持续6-9个月,目前症状有所缓解,但需继续服用百优解。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需要可复诊。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停药后出现不适,询问是否需要继续服用原药。患者女性19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患者因某种疾病停药后出现不适,建议继续服用原药,并前往医院复诊。生活上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我总是心情不好,入睡困难,脾气变差,自我评价低,是否患有抑郁症?患者女性17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6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可能存在抑郁症的风险。建议你到医院心理科就诊,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恢复神经递质的平衡,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疏导。请记住,抑郁症不是心情不好,而是大脑功能的改变,需要认真对待。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查看详情

恐怖症状表现及应对方法咨询患者男性28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34

医生建议:建议服用百优解进行治疗,这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同时,每天下午进行慢跑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分泌,改善大脑功能。治疗初期可能会有些轻微不适,如头痛、恶心等,但通常继续服用后症状会逐渐减轻。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我总是心情低落,失去兴趣,睡眠不规律,甚至有轻生念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四年,最近越来越严重。请问我是否患有抑郁症?患者女性21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22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和症状,初步判断你可能患有抑郁症。这是一种大脑功能障碍,需要通过抗抑郁治疗来恢复正常。同时,建议你与家人分享你的病情,获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保持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社交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情绪低落,晚上胡思乱想,白天没事。有时候脾气急躁,易怒,入睡困难,兴趣丧失,回避集体活动。也经常被周围干扰,精力旺盛,做事虎头蛇尾。是否需要用药?患者女性14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56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描述和测试结果,目前你只表现出轻度的抑郁情绪。我们可以先尝试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每天下午的慢跑和晒太阳,这有助于提高大脑内的五羟色胺水平,改善情绪。同时,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如果一个月后症状没有改善,我们再考虑是否需要使用药物。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服用药片后,排出体外的药片大小未变,担心药物未被吸收,询问医生解决方法。患者女性50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10

医生建议:药物的大小和形态并不能反映其有效成分是否被吸收。药物吸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被完全吸收。建议患者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指示正确服用药物,并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来确认药物是否起作用。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合理饮食和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都是有助于药物吸收和身体康复的。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青少年出现厌学、社交障碍等情绪问题,需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患者男性14岁

就诊科室:神经外科

总交流次数:8

医生建议:根据医生判断,青少年情绪问题可通过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生活中,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其参加喜欢的活动。如症状持续加重,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治疗不仅仅是药物,理解和支持同样重要。

易凡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

查看详情
易凡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450 次
总文章 5 篇
在线服务患者 37 次
患者评价 48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9-14 16:37:09
易凡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37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