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年轻患者出现胸闷,胸疼要小心
男性,33 岁,工人 【主诉】 胸闷 1 周,加重 5 小时 【现病史】 患者 1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位于心前区,呈游走性,可自行缓解,未给予特殊处理,未予重视。 5 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闷,位于心前区,持续不缓解,程度较前加重,伴出汗,伴后背放射痛,自行含服 “ 保心丸 ” 未见明显缓解,无黑曚晕厥,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今为求进一步诊治,家属遂送至我院急诊就诊,行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梗( V1~V6 导联 T 波高尖, V1~V6 导联 ST 段抬高) , TnI < 0.163ng/ml↑ 、肌红蛋白定量 234.8ng/ml↑ 、 CKMB4.03↑ng/ml↑ 、 NT-proBNP142.0pg/ml↑ , D 二聚体正常,血糖 9.4mmol/l↑ ,血常规 +CRP : WBC13.40x10^9/l↑ 、嗜中性粒细胞 82.6%↑ 、淋巴细胞 11.7% ,余大致正常,淀粉酶、脂肪酶、肌酐、 ALT 、 AST 、电解质(血钾 3.94mmol/l )凝血常规大致正常,立即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负荷量,急行冠脉造影见冠脉呈左优势型; LAD 、 LCX 双开口,开口处未见明显狭窄; LAD :近段完全闭塞,远端血流 TIMI3 级; LCX :内膜不光滑,近中段可见 50-60% 弥漫性狭窄, OM1 、 OM2 、 OM3 开口及近段均可见 70-90% 弥漫性狭窄,血流 TIMI3 级; RCA :发育细小,近中段可见 50-80% 弥漫性狭窄,血流 TIMI3 级。经家属同意后予以干预 LAD 闭塞病变,送入 3.0*20mmSYNERGY 支架至 LAD 近段病变处,复造影支架内无残余狭窄,血流 TIMI3 级,手术顺利后以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收入 重症监护室 治疗。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 10 余年,最高血压 168/96mmHg ,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1#qd po 控制血压,自述血压控制可(具体不详)。 【查体】 T: 36.6℃ ,P: 101 次/分,R: 19 次/分,BP: 139/78/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瘀斑。双侧颈部、锁骨上、腋下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 浮肿,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 0.3cm ,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窦区无压痛,鼻唇沟对称。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扁桃体不大。颈软,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胸壁无压痛。两肺呼吸运动度基本对称,语颤正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 101 次 / 分,律齐,心音无亢进、分裂,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扪及水冲脉。腹部平坦,未见肠形及胃肠蠕动波,全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叩诊鼓音,肝区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不亢进。直肠、肛门、外生殖器未检查。脊柱呈生理性弯曲,棘突无压痛。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 V 级,肌张力正常。腹壁反射、双侧膝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梗( V1~V6 导联 T 波高尖, V1~V6 导联 ST 段抬高) , TnI < 0.163ng/ml↑ 、肌红蛋白定量 234.8ng/ml↑ 、 CKMB4.03↑ng/ml↑ 、 NT-proBNP142.0pg/ml↑ , D 二聚体正常,血糖 9.4mmol/l↑ ,血常规 +CRP : WBC13.40x10^9/l↑ 、嗜中性粒细胞 82.6%↑ 、淋巴细胞 11.7% ,余大致正常,淀粉酶、脂肪酶、肌酐、 ALT 、 AST 、电解质(血钾 3.94mmol/l )凝血常规大致正常 . 【初步诊断】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PCI 术。 心功能 Ⅰ 级( killip )。 高血压 2 级,很高危组。 【诊断依据】 1.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 I 级( Killip 分级):患者 62 岁男性,因 “ 胸闷 1 周,加重 5 小时 ” 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梗( V1~V6 导联 T 波高尖, V1~V6 导联 ST 段抬高) , TnI < 0.163ng/ml↑ 、肌红蛋白定量 234.8ng/ml↑ 、 CKMB4.03↑ng/ml↑ 、 NT-proBNP142.0pg/ml↑ ,造影见 LAD 近段完全闭塞, LAD 病变处植入支架 1 枚。患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目前血压正常,故考虑此心功能分级。 2. 高血压 2 级,很高危组:既往高血压病史 10 余年,最高血压 168/96mmHg ,长期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1#qd po 控制血压,自述血压控制可。患者老年,有心肌梗死,故考虑该分组。 【鉴别诊断】 1. 急性肺动脉栓塞:可表现为胸闷、心悸、气促,但常伴有胸痛、咯血、紫绀、低氧血症,患者无此表现, EKG 未示 SITIIIQIII , D- 二聚体:正常,可能性小,行全胸片、肺 CT 以排除。 2 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腰腹部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偏瘫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但无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等表现。该患者表现不符,基本可排除该诊断。 【诊治经过】 入院后予以内护 I 级,低盐低脂饮食,心电监护,监测血压;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临时予以替罗非班微泵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瑞舒伐他汀);目前多巴胺应用中,暂不予 ACEI 、 CCB 、硝酸异山梨酯类药物;营养心肌(丹红);预防应激性溃疡(泮托拉唑)等综合征治疗。 入院后 冠脉造影见冠脉呈左优势型; LAD 、 LCX 双开口,开口处未见明显狭窄; LAD :近段完全闭塞,远端血流 TIMI3 级; LCX :内膜不光滑,近中段可见 50-60% 弥漫性狭窄, OM1 、 OM2 、 OM3 开口及近段均可见 70-90% 弥漫性狭窄,血流 TIMI3 级; RCA :发育细小,近中段可见 50-80% 弥漫性狭窄,血流 TIMI3 级。经家属同意后予以干预 LAD 闭塞病变,送入 3.0*20mmSYNERGY 支架至 LAD 近段病变处,复造影支架内无残余狭窄,血流 TIMI3 级,手术顺利 ,患者症状逐渐缓解,住院 9 天,上级医师查房后予以带药出院。 【临床诊断】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PCI 术。 心功能 Ⅰ 级( killip )。 高血压 2 级,很高危组。 【分析总结】 此例患者,有高血压史,有胸闷、胸痛症状,入院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异常,行冠脉造影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予以支架植入后症状缓解,顺利出院。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的临床症状,就是剧烈胸疼,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样疼痛,或闷痛绞痛感,程度重,发作时还伴随有大汗,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疼痛还会向肩部,背部以及上腹部放射。急性心梗最重要的检查首选心电图,既经济实惠又有效,此外确定有无心梗,还可借助肌钙蛋白检查,肌钙蛋白属心肌内一种蛋白质,心肌细胞出现坏死,则蛋白释放至血液当中,通过肌钙蛋白检测可发现心肌梗死或有助于判定病情,其他还可进行心脏彩超、血常规、血糖检查辅助诊断,条件允许者还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判断狭窄或堵塞部位,为治疗提供依据。心梗患者出院以后建议在 2~3 个月是不要上班,三个月以后可以半休,半年以后可以全天的上班。还要定期的进行复查,在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十二个月都要进行复查。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心脏的评估情况来制定患者的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在饮食方面要忌暴饮暴食,要少食,不要吃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要吃富含营养的食物。
袁振武
主治医师
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130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癌合并出血治疗
乏力、上腹痛 1 周 【现病史】 患者 1 周前无诱因出现乏力,伴上腹隐痛,伴腹胀、纳差,无反酸、烧心、嗳气,无头晕、出汗、晕厥、心慌,到我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示 HGB 35g/L,考虑诊断为“贫血”,予输血治疗后,患者乏力较前缓解纳差。现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可,大便每 2-3 天 1 次,为褐色便,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 贫血病史 1 年,具体不详;高血压病史 1 年,间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胃溃疡病史 1 年,自诉已治愈;5 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个人史】 无特殊 【查体】 T: 36.2℃ ,P: 71 次/分,R: 19 次/分,BP: 169/8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 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下肢无浮肿。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膝腱反射正常存在,双巴宾斯基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88.00g/L,红细胞压积 28.7%,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25.80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07.00g/L。铁蛋白 7.67ng/ml。便常规+OB(-)。N 端脑利钠肽 639.00ng/L。生化:总蛋白 53.90g/L,白蛋白 33.10g/L,尿酸 422.00umol/L。肿瘤标志物筛查(男性):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2.93ng/ml。胸部 CT 平扫 右肺中上叶散在小结节影,,双肺慢性炎症可能性大,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含气囊肿 右肺下叶钙化灶 心腔及大血管密度减低,提示贫血可能,双侧胸腔积液(少量)。上腹部 CT 平扫:胃窦部胃壁略增厚,胆囊未见明确显示。下腹部 CT 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盆腔 CT 平扫:前列腺钙化灶。除外禁忌后行胃镜检查:胃体后壁巨大溃疡。病理为胃腺癌。 【初步诊断】 1.胃癌并出血 2.缺铁性贫血 3.肺结节 4.胆囊切除术后 5.高血压 【诊断依据】 1.乏力、上腹痛 1 周 2.既往史:贫血病史 1 年,具体不详;高血压病史 1 年,间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胃溃疡病史 1 年,自诉已治愈;5 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3.查体:贫血貌。 4.辅助检查:入院前 HGB 35g/L。入院后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88.00g/L,红细胞压积 28.7%,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25.80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07.00g/L。铁蛋白 7.67ng/ml。肝功能:白蛋白 33.1g/L。上腹部 CT 平扫:胃窦部胃壁略增厚。胃镜检查:胃体后壁巨大溃疡。病理为胃腺癌。 【鉴别诊断】 1.胃癌并出血:很少大量出血,多为少量持续出血,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有时溃疡型胃癌可引起大量出血。多见于中老年,可伴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及贫血等。体检可触及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晚期)。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2.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骤然起病,以大量呕血伴黑粪为突发症状,出血量大(一次可达 500-1000ml)时伴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呕血可反复发作;多有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体检可有贫血、脾大、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肝掌、蜘蛛痣、黄疸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等。 3.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常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出血前数日疼痛加重,部分患者出血后疼痛可缓解。主要表现为黑便,少量出血仅表现大便潜血阳性,量大可呕血。胃镜检查可确定溃疡部位、大小,结合病理学检查可鉴别良恶性溃疡。 4.急性胃粘膜病变:起病急骤,常以出血为首发表现。多有诱因,如大量饮酒、严重创伤、颅脑疾病、烧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服用用激素或 NASIDs(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等。胃镜下病变呈多发性糜烂或多发浅表溃疡。出血可在短期内反复发生,但短期内迅速愈合,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5.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多有剧烈呕吐或干呕病史,胃内压急升,继而贲门、食管远端粘膜、粘膜下层纵向撕裂引起大出血。急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诊治经过】 1.完善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为小细胞性缺铁性贫血,肝功提示白蛋白稍低。上腹 CT 提示胃窦部胃壁略增厚,胃镜提示胃癌。因此诊断考虑胃癌并出血。 2.禁饮食,给予奥美拉唑 20mg bid iv 抑酸、补液、输红细胞、蔗糖铁 100mg iv qod 等对症支持治疗 6 天。患者乏力较前好转,无腹痛、腹胀,大便转为黄色,逐渐过渡至流食。胃肠外科会诊建议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故转入胃肠外科治疗。 【临床诊断】 1.胃癌并出血 2.缺铁性贫血 3.肺结节 4.胆囊切除术后 5.高血压 【分析总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也属这一范围。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等。 当出血量在短时间内超过 1000mL 或超过循环血量的 20%时,可引起周围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争取在 24 小时内行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原则上应该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针对病因及出血量、出血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抢救治疗,首要治疗措施为积极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治疗。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乏力、上腹痛 1 周。既往贫血 1 年,胃溃疡 1 年,具体诊治经过不详。追问平素大便 2-3 天 1 次,为褐色便。辅助检查提示重度贫血,为小细胞性缺铁性贫血。上腹 CT 提示胃窦部胃壁略增厚,胃镜提示胃癌。因此诊断考虑胃癌并出血明确。该患者经禁食水、抑酸、补液、输血等支持治疗后,复查 HGB 稳定。转入胃肠外科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袁振武
主治医师
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128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消化系统为首发HIV诊治
男性,22 岁,学生 【主诉】 厌食、恶心 1 月余 【现病史】 患者 1 月余前因白细胞较低服用“咖啡酸片”后出现厌食、恶心,伴呕吐 1 次,为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发热,无反酸、烧心等。于当地医院查肝功: ALT 518U/L,AST 733U/L。考虑“药物性肝损伤可能”,给予天晴甘美护肝治疗。3 天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Tmax 38.5℃,自行用地塞米松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纳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 6 年,曾激光治疗,于 2014 年、2015 年、2020 年服用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2 月,具体不详。 【个人史】 无特殊 【查体】 T: 36.7℃,P: 72 次/分,R: 19 次/分,BP: 128/73/mmhg。神志清,精神可,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肛门、直肠、外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脊柱正常,活动度正常,四肢正常,全身关节无红肿、强直、压痛、活动受限,肌肉无压痛及萎缩,无下肢静脉曲张,无杵状指、趾。腹壁反射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 5 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无肢体瘫痪。 【辅助检查】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4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0.97*109/L,淋巴细胞计数 0.14*109/L,血红蛋白 124g/L,血小板计数 94*109/L。尿液分析:蛋白 1+。粪便常规+隐血试验(-)。肝炎全套+HIV+TP:丙型肝炎抗体 1.73S/CO,丙肝核心抗原 0.24S/CO,HIV 抗体 待确认。生化:总蛋白 61.90g/L,白蛋白 34.00g/L,谷丙转氨酶 279.10U/L,谷草转氨酶 248.70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 358.00U/L,碱性磷酸酶 187.00U/L,乳酸脱氢酶 338.00U/L。免疫球蛋白 IgE: 1012 IU/ml。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总 T 细胞(CD3+) 54.82%,T 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3+CD4+) 0.18%,T 抑制/细胞毒细胞亚群(CD3+CD8+) 44.13%,CD4/CD8T 细胞比值 0.00%,B 细胞(CD3-CD19+) 19.82%,活化 T 细胞(CD3+HLADR+) 11.10%,静止 T 细胞(CD3+HLADR-) 20.98%,CD3-HLADR+活化 NK 细胞 20.42%。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测定(-)。丙肝 RNA(-)。疾控中心 HIV 阳性。胸部 CT 平扫:双肺散在斑片、结节影,炎症可能性大,建议治疗后复查。上腹部 CT 平扫:肝内钙化灶 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消化系统超声:肝脏实质回声略粗糙,肝内钙化灶。 【初步诊断】 1.肝功能不全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4.肺部感染 【诊断依据】 1.厌食、恶心 1 月余。 2.既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尖锐湿疣 6 年。 3.辅助检查:入院前:肝功: ALT 518U/L,AST 733U/L。入院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4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0.97*109/L,淋巴细胞计数 0.14*109/L,血红蛋白 124g/L,血小板计数 94*109/L。生化:总蛋白 61.90g/L,白蛋白 34.00g/L,谷丙转氨酶 279.10U/L,谷草转氨酶 248.70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 358.00U/L,碱性磷酸酶 187.00U/L,乳酸脱氢酶 338.00U/L。免疫球蛋白 IgE: 1012 IU/ml。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总 T 细胞(CD3+) 54.82%,T 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3+CD4+) 0.18%,T 抑制/细胞毒细胞亚群(CD3+CD8+) 44.13%,CD4/CD8T 细胞比值 0.00%,B 细胞(CD3-CD19+) 19.82%,活化 T 细胞(CD3+HLADR+) 11.10%。疾控中心 HIV 抗体阳性。胸部 CT 平扫:双肺散在斑片、结节影,炎症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 1.药物性肝损伤 有明确的药物使用史(中药、对乙酰氨基酚等),停药后肝功逐渐恢复。该患者曾有中药服用病史,曾口服咖啡酸片升白细胞治疗。因此考虑药物性肝损伤可能。 2.病毒性肝炎:急性及慢性病毒性肝炎表现为乏力、纳差,肝功异常,检查肝炎相关抗体(甲肝、戊肝、乙肝、丙肝)阳性。该患者丙肝抗体阳性,但 HCV-DNA 阴性,并不支持。 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表现为乏力、纳差,皮肤巩膜黄染等。检查提示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M2 亚型阳性。该患者肝病相关自身抗体阴性,并不支持。 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影像学检查提示典型的胆管狭窄。病理提示胆管纤维性组织学改变。该患者影像学检查不支持。 【诊治经过】 1.入院后完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下降。肝功提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免疫球蛋白 IgE 升高。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CD4/CD8T 细胞比值、活化 T 细胞明显下降。HIV 抗体阳性。胸部 CT 平扫:双肺散在斑片、结节影,炎症可能性大。因此诊断 HIV 感染,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 2.治疗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 2.4g qd iv、天晴甘美 150mg qd iv qd 保肝治疗,邦达 4.5g q8h iv 抗感染治疗 7 天,患者症状缓解,无恶心、纳差、发热等。患者疾控中心 HIV 抗体阳性,转入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临床诊断】 1.肝功能不全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3.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4.肺部感染 【分析总结】 HIV 在感染者肠道黏膜的 CD4+T 淋巴细胞内大量复制,并导致 T 淋巴细胞耗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完整性受损,因此消化道常常是 HIV 入侵后感染的最主要系统之一。表现为消瘦、纳差、贫血、腹泻、发热、腹痛、淋巴结肿大、肝功异常等。检查提示白细胞、淋巴细胞减少,以 CD4+T 细胞减少为主。因机体免疫系统破坏,HIV 患者常合并肺部和消化道机会性感染。该患者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发热等。检查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下降。肝功提示转氨酶、胆管酶升高。CD4/CD8+T 细胞比值、活化 T 细胞明显下降。HIV 抗体阳性。胸部 CT 平扫提示肺炎。因此诊断 HIV 感染明确。治疗上,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天晴甘美保肝,邦达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因确诊 HIV 感染,转入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治疗。
袁振武
主治医师
灵寿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128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