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陈美英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3********410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临床心理科

可处方
99%
好评率
268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脑中为何有挥之不去的“幽灵”? ----谈谈强迫症的识別与治疗

【案例】 小熊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从小性格急躁、好胜、任性,但做事特别认真,谨慎细心、过份注意细节、好思索、做事总不放心, 犹豫不决、要求十全十美,喜欢幻想,常常过于刻板、固执、缺乏灵活性。 有一天中午,躺在床上的他,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些不合情理、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人为什么是二只眼睛一个鼻子呢?” “人的头上为什么会长头发?”“人为什么要吃饭?” “天为什么会下雨?”“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 从此,他总是无休止地反复思索,刨根问底,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毫无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不能控制地去想,始终无法摆脱,脑中的“幽灵”总是挥之不去,就像有个"心魔"控制了他的大脑,搞得他不能安下心来学习,由此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明显,常常睡不着觉,好几次曾想过自杀。 最终,心急如焚的父母带着小熊来到心理门诊就诊。他诊室里,他痛苦地对医生说,自从脑子有了那个怪念头,自己的思维就像进入一个怪圈一样,在死胡同里原地打转,就会不听使唤的想下去,尽管不会有结果,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走不出来也停不下来。“我宁愿缺胳膊断腿也不愿得这种病啊….”说着说着, 小熊苍白的脸上流下了泪花….. 脑中挥之不去的“幽灵”为何这般痛苦,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病呢? 【分析】 其实,小熊患的是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这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本病通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多数为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在一般人群中约占0.05%。 强迫症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之一。小熊刚进入重点高中,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大,争强好胜的他不容自己落后于同学,加上他性格主观、任性、急躁、自制能力差,强烈的精神因素为起病诱因,故易患此病。强迫症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的异常性,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无法摆脱。 患有强迫症的病人,有的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一件往事、某一句话、某一段歌曲(强迫回忆);有的对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日常琐事无休无止地思索(强迫性穷思竭虑);有的对业已完成的事情总也放心不下,疑虑不安(强迫怀疑);有的在想到、看到、听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外一个词或观念,甚至产生与原来相对立的词或观念(强迫联想及强迫性对立观念);有的表现对某些事物不合情理的担心、厌恶等情绪反应,明知不必要如此,却无法克服(强迫情绪);有的反复体验到内心里违背自己意愿的冲动,如走到高处则产生往下跳的冲动(强迫意向)。 上述的这些病症会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使病人十分痛苦。 那么,如何治疗强迫症呢?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常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心理医生要帮助小熊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其次,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这是对强迫症治疗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行为治疗主要运用暴露疗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方法。行为治疗第一步是对病人症状的形成做行为分析,包括分析使强迫症状形成和持续存在的条件刺激因素;第二步是制定消除强迫症状的作业表,或采用奖励性机制建立新的行为等。第三,应用森田疗法,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当然,最重要的还要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如影随形的焦虑?

【典型案例】 小灵从学校毕业已经一年多了,虽然很努力找工作,但因为所学专业不对口,在参加各种面试后总未被录取,她的心理压力很大,心情烦躁,经常失眠。一个多月前的一个夜晚,她半夜突然惊醒,内心紧张,害怕,感到极度恐惧、大汗淋漓,伴有明显的头晕、胸闷、心痛、呼吸急促、窒息感、心跳极快、四肢发麻、大小便紧迫感、不能控制地发抖出汗、犹如“大难临头”、“死亡将至”的濒死感。立即拨打120出诊,住进医院急诊科后,经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X线以及血生化全套项目等检查均无发现异常。此后,她情绪低落明显,一直闷闷不乐,反复出现明显胸痛、发作性胸闷, 在1个月内有了3次惊恐发作的经历,每次发作就急忙就诊于急诊科、心内科。她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非常的痛苦,总害怕再次发作,反复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却没发现任何的问题。几经周折并经人介绍,最后辗转到我的心理科门诊,经检查我诊断她患了典型的“惊恐发作”,给于抗焦虑及心理治疗后,症状缓解,病情稳定。 如果病人常常出现心脏突然疼痛、全身大量出汗,甚至极度恐惧、紧张、呼吸困难,心跳极快甚至感到“心脏跳到嗓子眼”,到医院检查,心脏却没问题,就要考虑由于“高压”引起的急性焦虑。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如影随形的焦虑呢?我们心理学上讲,那就是放松!要应对焦虑可以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加以调整和训练。 第一,从认知行为的角度进行调整。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是最好的?简单的说是适度紧张和焦虑,这有利于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如果焦虑挥之不去,就不要试图摆脱或消除它,要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顺其自然,带着它上路,一起去应对压力性事件本身,而不是去关注焦虑本身。 第二个方法:学会深呼吸,对调节情绪很重要。 正确运用深呼吸是调节情绪简便易行的方法。很简单,但要注意两个要领:一是缓慢有节奏的吸气,缓慢有节奏的呼气。二是吸气后停1至2秒钟再呼气。呼气时最好微微张嘴,这样立刻感觉肌肉放松,特别感觉胸部放松,就像千斤担子落下的感觉,从而有助于心理放松。 平时最好练习腹式呼吸法,可以起到改善腹部脏器功能的作用,安神益智。 第三种方法:全身肌肉放松训练。这是一种利用语言暗示进行自我放松的方法。在进行放松训练时,你可以站着、坐着或躺着,先调整好身体的位置,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让自己感觉到很舒适、很舒服,慢慢地、轻轻地、自然地闭上眼睛,心中默念:头部放松、面部放松、颈部放松、前胸放松、后背放松、腹部放松、腰部放松、大腿放松、小腿放松、脚背放松、脚掌放松。按照如此顺序,反复默念,可使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第四种方法,积极的自我想象。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良好的情绪。想象什么?想象你过去经历过的最高兴的事情。比如哪次比赛你得了奖、你玩的最开心、哪一次过生日最快乐。还可以想象想象自己躺在海边,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海滩,自己躺在海边松软的沙滩上,海浪轻轻的拍打自己,海风吹来带着一股股咸咸的味道,躺在松软舒适的沙滩上,感觉身体下面是软软的、细细的、暖暖的细沙。沙子包裹着我,太阳照在我的身上,感觉非常的温暖、舒适、安详,海水慢慢浸湿了我,有些清凉,海浪慢慢的退去,又慢慢的按摩我的肌肤,舒服极了。我就躺在这片舒适的沙滩上慢慢的睡着了。 第五种方法,增强自信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不会紧张。怎样增强自信?要多说积极的话,多说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的话,少说倒霉消极的话。 “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亚于任何的营养品。”用古罗马著名军事统帅凯撒的话讲,就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豪情,是一种高度自信的感觉。 第六种方法,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亚于任何的营养品。”要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走路时挺胸抬头,速度稍快。每天都给自己激励话语:“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我今天一定能考好!” 第七种方法,平常心对待生活。稳定情绪,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然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八种方法,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神经系统功能,同时可增强深睡眠时间,从而增强记忆蛋白功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跑步、打球等身体锻炼实际上这是最好的放松。 第八种方法,轻轻松松听音乐。情绪紧张,心情烦躁时,听听自己喜欢的轻音乐,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 情绪稳定是心理健康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之一。尽管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紧张、情绪波动的时候,但只要我们善待各种情绪,就能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并充分享受良好情绪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7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果得了抑郁症,该如何应对?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生疏,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男女老少、任何背景的人群都有可能患病。保守估计,目前世界上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3000万抑郁症患者。每10位男性中就有1位患过抑郁,而女性则每5位中就有1位可能患过抑郁。这种被称为“心灵感冒”的普通而又危险的疾病,不仅令人陷入难以自拔的痛苦心境,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且还常常危及生命,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梵高、海明威、三毛、阮玲玉、张国荣、 徐迟、翁美玲等均因抑郁症而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抑郁症是完全可以早期识别并且能够治愈的疾病,然而对它的误解经常使人讳疾忌医,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令人遗憾和痛心。 我们提倡“用知识战胜抑郁”。因此,帮助人们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做到早期识别,正确面对,积极治疗,主动预防就显的十分重要。 1、尽早识别:如果出现难以调节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持续疲乏、伴有睡眠障碍、尤其是早醒、思维混乱、悲观想法等,应高度重视。一旦抑郁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周,而且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或出现自杀念头,则应引起注意,考虑是否得了抑郁症,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诊治。早识别早治疗早康复,不仅减少痛苦,而且有利于预防复发。 2、正确面对:首先,要认识到抑郁症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可以治愈的疾病。与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这些人生中可能罹患的严重疾病相比,抑郁症的治疗相对简单而且效果更好。讳疾忌医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其次,要强化这样的认识:目前的灰暗心情和悲观想法是病态的,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也是病态的,这些都是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要在病中做出危机生命的前途的决定,更不能将危险的念头付诸实施。 3、积极治疗:在坚持服药的同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调节。如果不能继续工作和学习,在休息期间不要消极地等待疾病好转,应积极和医生、家人一起,制定促进早日康复的日常活动计划,并努力执行。计划要确实可行,内容不求多,只求能够做到。主要原则和内容有:尽量保持生活规律:起床、睡觉、吃饭的时间要有规律,避免病愈后难以适应正常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把做事当作治疗的手段,而不是负担。不能用脑就动手做事,工作不能做就做家务。保持必须的活动:每日保证力所能及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尤其是阳光充足的日间活动,可以起到“光疗”的作用。只要能及时治疗,树立信心,遵循医嘱,再加上亲属好友的帮助,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4、主动预防:分析患病的原因,努力改善个性,锻炼适应能力,坚持遵从医嘱维持治疗。抑郁症为“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高死亡”疾病,首次抑郁发作后没有治疗,复发率可达50%;两次发作复发率风险达到70%以上;三次发作复发率风险高达90%以上,药物维持治疗是目前预防复发的主要手段。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7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积极处理抑郁情绪,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预防抑郁症的发生,调节好情绪是关键,调节好情绪就是最好的心理免疫力! 大家都知道,情绪对我们的身体、生理状态,特别是免疫系统有重要的影当我们情绪不良的时候,我们的免疫力就会下降,感冒、病毒就容易趁虚而入。其他研究方面也曾发现,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导致免疫力问题,还会引起心理疾病的发生。调节好情绪就是最好的免疫力! 1.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尽量保持生活规律:起床、睡觉、吃饭的时间要有规律。平时要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营养美食。记住: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快乐心态是抵御疾病的最重要武器! 2.保持心态平和 保持心态平和。做到“三个不”:对今天不生气,对昨天不后悔,对明天不担心。 3.及时处理负向情绪,学会倾诉 倾诉是最佳的宣泄方式,要学会向亲友倾诉。允许自己有一些负面的情绪,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自己的负性情绪说出来。 4.适量运动。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是对抗抑郁症最有效和天然的药物。 5. 日常注意心理疏导。当工作、生活压力增大感到孤立无援时,应与亲朋好友多沟通、多交流,排解忧愁,愉悦心情。可以做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事情,听听歌,下下棋,泡泡澡,甚至做家务等,使自己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维持身心的愉悦。 6.积极培养自己适宜的兴趣爱好,经常聆听舒缓音乐。 7.避免凡事上纲上线,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 8.妥善安排生活节奏,参与一些有助于调节情绪的活动。 9.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负面情绪比较强,长时间感到恐惧、焦虑、不舒服,甚至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时,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心理咨询或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寻求专业帮助。 10.练习心理放松松术:如腹式呼吸法、冥想等。 也可以尝试“478”呼吸法,改善睡眠。基本步骤:1、闭上嘴巴,用鼻子吸气,默数4拍;2、屏住呼吸,默数7拍;3、然后呼气的同时默数8拍。如此重复至少3次,花费时间不到2分钟。通过这样的呼吸练习,可以促进身心的整合,而且可以加深呼吸,促进肺活量,提高心理免疫力。 抵御抑郁情绪的要诀:善于营造快乐心情!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病在身体,根在心理

今年63岁的张大妈经常感到右下腹疼痛,还觉得疲乏无力,睡眠不好,有时感到头晕、胸闷、心悸,肩颈背部酸痛等诸多不适症状。 “这样的病症已经困扰了我近三年!开始时怀疑为急性阑尾炎,经血生化、超声、结肠镜检查、CT、阴道镜检查等均未发现病理性证据。我去过好多个医院,反复住过外科、妇科和内科病房,也反反复复做检查,接受了各种治疗,吃了很多的药,钱花了不少,就是查不出毛病来……” 这样的患者在心理门诊中非常常见。他们对躯体症状高度关注,认为自己一定有什么大病,只是查不出来。其实,他们所犯的是神经症范畴中的一种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障碍的总称,属于神经症中较常见的一种。病人反复求医,反复向医生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进行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即使医生对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再三解释;也有的患者有时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其所患躯体疾病并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导致躯体形式障碍的原因是多层次的的。遗传易感素质,心理社会因素中的述情障碍、潜意识获益等都在疾病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患者中大部分病前有一定的压力或应激事件,由于情绪的感受和表述上有障碍,情绪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于是转而用“器官语言”释放,就表现为器官和躯体上的各种各样的不适。躯体症状可以在潜意识中为患者提供两种好处,一是通过躯体症状宣泄缓解情绪冲突;二是通过患病角色,可以回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并获得关心和照顾,当然这些心理过程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医学检查结果常使患者失望,医患双方对症状的理解不一和治疗无效,易引起医患关系问题。 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躯体形式障碍包括了5个亚型;其中4个最为主要。 1.躯体化障碍 这种类型的躯体形式障碍经常伴有变化多样的躯体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又往往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恶心、呕吐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刺痛、麻木、酸痛等),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2.疑病症 以疑病观念为主要临床表现,即持续存在的先占观念,患者担心或相信自己患严重躯体疾病,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反复看病、频繁换医生、重复做检查。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3.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患有这种病的患者往往会有心悸、出汗、脸红等症状,常常有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常见的有胃肠神经症和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在胃镜检查中往往会显示“浅表性胃炎”,但消化科的常规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心脏神经症的患者长期胸闷、心悸、胸痛,但心电图甚至冠脉造影等都检查不出问题来,患者长期辗转于消化科、心内科,成为“看不好的病人” 4.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经过检查未发现相应主诉的躯体病变。患者声称疼痛剧烈,但可能缺少器质性疼痛时所伴有的那些生理反应。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主诉最多的是头痛、腰背痛及不典型的面部疼痛,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常常变化。 那么,得了躯体形式障碍该怎么办呢? 一旦患了躯体形式障碍,该如何治疗?作为患者及其家人,又该怎么做? 对于患者本身而言,要尽可能从躯体症状的关注中转移出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患者在心理上要树立起一个新理念----“身体上的不适感不等于有病的”,要顺其自然接受这些不适。对于内心有明显冲突压力的患者,“不回避、积极面对”是治疗关键,当然,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需要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作为家属应该充分接纳和理解患者的情绪及不适。 据统计,在综合性医院中,有“躯体化形式障碍”的约占门诊病人的20%,占住院病人的30%。因此,如果患者症状繁多、反复就诊、反复检查无结果时,应去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才更有得到有效和准确诊疗的机会。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9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揭开焦虑症的面纱

【典型案例】  案例1:罗某,女,38岁,公务员。2个月前一次开车途中突然出现心慌、呼吸困难,感觉自己快不行了,立即将车停在旁边,呼救,送入急诊科。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120次/min。约半小时缓解。1个月前休息时再次出现上述情况,感恐惧,打开窗户呼救,再次送入急诊科。此后患者怕出门,担心再次出现上述情况,渐不敢单独开车,外出需家人陪伴。 案例2:桑某,男,29岁,工人。1年前患者在一次乘公交车过程中,突然感到胸闷、心悸、气短,遂害怕是心脏病发作,强行恳求司机让其下车。从此害怕乘车,症状逐渐加重,以至于现在不敢乘公交、出租和火车飞机,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 这究竟是怎么一种疾病呢?其实,他们都患上了焦虑症。 正常人的焦虑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呢? 正常人在面临重大事件时,如因病住院、等待手术、参加考试或紧张的人际关系等矛盾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些反应是继发性的焦虑,一般随着问题的解除,焦虑症状也随之消失,它并不属于焦虑症范围。焦虑症病人的焦虑常为一些小事而紧张不安,或者虽然事出有因,但反应过重,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那么,焦虑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焦虑,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症。焦虑症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其临床表现不尽一致。 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惊恐障碍。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患者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心紧张、恐惧感。急性焦虑者,起病突然,发作时可出现极度恐惧、紧张、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瞳孔扩大、大汗淋漓、晕眩昏厥、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心跳极快、四肢发麻、甚至不能控制地全身发抖出汗,病人惊恐万分,犹如大难临头、死亡将至, 有濒死感或失控感的验。一次发作一般10分钟达到高峰,持续20至30分钟,常会突然发生,自行缓解。急性焦虑常常突然发作,发作时意识清楚。 急性焦虑极易误诊为心脏病发作。在突然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主要表现为:(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慢性焦虑症病人常处于持续的焦虑状态中,可几个星期或更长,在这段时间内病人有或轻或重的焦虑症状,如常为些小事而苦恼、自责,对困难过分夸大,遇事常往坏处着想,常无病呻吟,对躯体不适特别关注。 焦虑症的病因和发作的诱发因素 焦虑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焦虑症的发生一般和素质有关,大多数病人平时较为敏感,易于着急和担忧,容易惊慌失措,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最容易引起焦虑的原因是配偶及亲人死亡,其次是婚姻不和谐及离婚。感染、外伤以及手术等躯体因素也可诱发焦虑症。一个人所受的心理刺激越多越容易发病。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举 治疗焦虑症,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惊恐发作时首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发作期效果不佳。心理治疗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松弛治疗、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合理情绪疗法、催眠疗法等。 治疗焦虑症的关键是患者要学会放松自己紧张的情绪。大部分人在处于焦虑时,会发生某部位肌肉紧绷的现象。通过深呼吸、多运动松弛肌肉,自我疏导、自我催眠、自我放松、自我反省、转移注意、自我调节法,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运动并保持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最有效方法。多运动可消除烦恼及控制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另外,经颅磁刺激疗法、营养与饮食疗法、按摩、洗热水澡、听音乐、生物反馈疗法、芳香疗法等对治疗焦虑症也有良好的疗效。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怎样判断自已得了抑郁症?

1.情绪低落。 对什么事情都不感 兴趣, 疲乏无力 , 缺乏愉快感, 整天高兴不起来,抑郁 、 悲伤、容易哭泣。 2. 长期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尤其是早醒。 3. 躯体不适。身体各种不舒服但医生却检查不出具体毛病。患者常常感到头部闷痛、胃肠不适、胸闷憋气、肢体乏力等; 4. 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脑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等。 5. 情绪波动大。出现情绪失控,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因小事而发火,过后又后悔。 6. 有自杀倾向。经常有活着没有意思的念头,经常用小刀割腕自残,甚至自杀行为。 以上情况超过二周,就要考虑患有抑郁症,应及时去医院精神心理科诊治。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产后抑郁症是怎么来的?

1、 生物因素 : 产后 激素水平的迅速下降导致身体的不适应 。另外, 产后 伤口的疼痛、 身体的虚弱、哺乳的 不适应 等都可能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2、 心理因素: 产后生活习惯的改 变以及 相处模式的改变,导致婆媳关系、夫妻关系 、亲 子关系 都可能存在适应 困难 , 往往会承受巨大 的心理压力,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 3、 社会文化因素: 传统的月子模式、社会普遍认为女性需要承担大部分乃至全部照料孩子责任的观点,均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困扰。 对于产后抑郁,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区别。 抑郁情绪是一种感到无意义、无价值而郁郁寡欢的情绪状态,通常在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抑郁症需符合医学诊断标准,通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兴趣丧失和快感缺乏等症状2周以上,诊断及治疗均需要专业人士进行。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8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及早识别产后抑郁症?

近年来,“产后抑郁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起,从朋友间笑称自己“我抑郁了”,到产后抑郁症 自残、自杀案例 的相关报道, 产后 抑郁症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那么,应如何 及早判断是否得了产后抑郁症? 如何及早识别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测试题~ 1.生完宝宝后,有明显的自卑感?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2.当事情出错时,我总是责备自己?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3.我会无缘无故地焦虑或者担心?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4.我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恐惧或惊慌?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5.我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佳或白天昏昏欲睡?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6.我认为一些事情发展到我无法应付的地步?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7.我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哭泣?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8.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9.我有伤害自己或者孩子、家人的冲动和想法?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10.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总是 下面可以计算总分了: A为0分、B为1分、C为2分、D为3分。 分数范围是0到30分。 9分以下没有产后抑郁症的征兆; 9 ~ 11分,有轻度的产后抑郁症; 12分或以上很可能有程度较严重的产后抑郁,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诊治。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如何应对产后抑郁症?

【导读】近年来,“产后抑郁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起,从朋友间笑称自己“我抑郁了”,到产后抑郁症自残、自杀案例的相关报道,产后抑郁症造成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应学会积极应对。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当产后抑郁情绪来临时,应如何及时进行心理调节与干预,以增进母婴身心健康。 1、鼓励诉说。 当发现自己有抑郁情绪,应及时向亲近的人倾诉,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情绪疏导。产后抑郁症并不可怕,也并非难以启齿,及时寻求帮助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2、主动寻求亲人、朋友帮助,不要陷入自责。 当出现抑郁症的征兆时,要主动寻求亲人、朋友的帮助,给自己多留一些时间,到更加开放的环境去释放自己,鼓励新手妈妈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独自或约朋友出行,没条件的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多与别人交流,多参加社会活动、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减压。 3、减少独处时间,多晒太阳,多户外活动。 当出现抑郁症的征兆时,人们首先要战胜惰性,不能总呆在家中,因为独处的时间越短,多晒太阳,多户外活动,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规律锻炼,适当做一些运动或做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事情。比如每日腾出一小段时间外出散步、购物、喝杯饮品等,就越容易摆脱抑郁症的侵袭。 4、家人的支持很关键。 家人要尽量多去关心产妇,特别是丈夫的支持。在产后全家人容易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时,丈夫的关注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主动帮忙分担家务和带孩子的重任,让妻子的身心都能得到真正的依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个保姆。 5、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好觉就可以预防抑郁情绪的困扰,尤其在婴儿睡觉的时候,产妇尽量休息,不要无休止地看手机、看电视。 6、调整饮食。 坚持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勿暴饮暴食。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稳定情绪、消除压力和紧张情绪的食物,例如多吃富含氨基酸的食品有助于稳定情绪,对抗抑郁。豆制品、坚果以及菌类都不错,还包括黑木耳、花生、炒葵花子、南瓜子仁、杏仁、榛子、黄花菜、山药等。 7、寻求专业的帮助。 当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持续疲乏,难以入眠或早醒,甚至有自伤自杀想法等表现持续2周以上,无法进行自我调节时,应前往专业机构寻求专业的治疗,以免导致悲剧发生。不要忌讳药物及其他治疗方式,当你无法自我调节时,这些治疗方式可能可以帮助你,让你好起来, 每个宝宝都有权利拥有一个健康的妈妈,每个妈妈都有权利享受生活和宝宝带来的幸福。不要独自忍受不良情绪的折磨,只要应对得当,产后的生活虽然依旧劳累、繁忙,宝贝和妈妈都会快乐而幸福。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5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4条记录共4页
陈美英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22760 次
总文章 34 篇
在线服务患者 2254 次
患者评价 2125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3-31 1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