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远离心理疾病,学会心口要打开----我当心理医生的感悟
原创:陈美英 三明市第二医院 心理科 社会的日趋发展,竞争的愈演愈烈,导致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患者也越来越多。我在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几年中,深刻地感受到求助者自身的煎熬和绝望,家人求医不成的痛苦和企盼,还有许多人对心理疾病的无知与迷茫。 一天上午,我刚到诊室,一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打来了电话:“听说你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心理医生,我的婆婆不知怎么回事,一天到晚总是想死,我带她来医院找你咨询一下……”我爽快地回答:“行!” 这是一位60多岁的农家妇女,满脸忧愁。 进入诊室,她眼帘始终低垂着,似乎心事重重。 “老人家,您有什么不舒服吗?”我试探着开始与她交谈。 “我今年已经先后住了四次院,什么检查都做了,医生就是说我没有病,如果没有病,我为什么会这么难受呢?”刚张口一说,她就用手抹着眼泪。 “没关系,您慢慢说吧……您感到什么难受呢?”我温和地说。 “我总是高兴不起来,整天没有力气的,以前能做的事情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头痛、头晕的厉害,心堵得慌,有时连喘气都喘不过来,觉又睡不好,想死又死不了啊……”说着说着她又哭了。 “我的三个儿子、三个媳妇个个对我都很好,如果我自己去寻死,别人一定会说是他们对我不好才死的,这样他们以后怎么去做人呢?端午节那天,我到了水库坐了大半天也没敢跳下去啊!唉……”一声叹息,她用手比划着:“我怎么就不长个大大的瘤子医不好死掉算了……” 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终于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 4个月前的一天,她在下地干活时不小心被锄头柄撞了一下胸部,其实并无什么大碍。可是,在此后的半个月,她总是感觉胸闷不舒服,并伴有头痛、头晕、失眠,整天高兴不起来,经常悄悄地抹眼泪……经过心电图、拍片等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丈夫死的早没法诉说,但三个孝顺的儿子和儿媳都很关心她,送她住进医院进行各种相应的检查,但检查结果却是“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问题”。经过服药、挂瓶等治疗,症状虽有一些缓解,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仍然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头晕、失眠,浑身都不舒服等各种躯体症状,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无奈之下,家人又将她送入一家医疗设施更好、专家更多的另一家医院,几经检查依然是“却找不到与症状相符的器质性疾病”。经过反复的检查、反复更换专家和使用“最好的”药物治疗,病情也一直未见好转。无奈,她对医生、家人以及邻居们认为自己“没什么病”特别反感,常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生病的严重性而痛苦极了,上街买来了“乐果”农药,悄悄地放在床下想一死了之…… “老人家,我能理解你的痛苦,你不是没什么病,也不是在装病的……”未等我说完,她又落泪了:“医生,你真好,只有你一个人承认我有病,太谢谢你了!” 从她所述的情况来看,我初步诊断她患有抑郁障碍。考虑心理因素常常决定患者对治疗方法的反应,因此,除了给予她安慰和认知的心理治疗外,还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病情大为减轻,饭不仅吃的下,觉也睡的香了,心情明显开朗起来,两个月后竟奇迹般地痊愈。她和儿子一起来了,高兴地带来了一个红包要我收下,不停地说:“医生,你真好,只有你承认我有病,太谢谢你了!”感激的泪花在她的眼里闪烁着。 面对着患者感激的泪花,我陷入了沉思…… 35岁的畲乡农民阿香,是二个孩子的母亲,因婆媳关系紧张,经常失眠。一个多月前的一个夜晚,她突然在半夜惊醒,感到极度恐惧、紧张、大汗淋漓,伴有胸闷、头晕,心痛,心跳极快,有快死去的难受,到医院多方检查却没发现任何问题。此后,她一直闷闷不乐,常常心脏疼痛、胸口憋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在一个月内有了3次莫名恐惧的发作的经历,她非常的痛苦,总害怕再发作。辗转多家医院诊治,曾在一家市级医院治疗时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先后发去了家中的好几万元也没能治好她的病。最后经人介绍来到医院的心理门诊,我在门诊见到了神情焦虑的阿香,并诊断为急性焦虑症。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阿香的身体很快就康复了。 来自湖南的小欧,十几岁开始在外打工,长期的失眠和紧张让他苦不堪言。他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自己的亲人会发生什么不幸和意外,对自己身体上一些变化和感觉非常敏感,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得了不治之症。他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次身体检查、服了多少药、找了多少专家、花费了多少钱。结果检查越来越多,精神越来越焦虑,症状越来越严重。让人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医生提醒他可能是心理疾病,建议去看看心理门诊…… 上述几个案例并非刻意搜寻而来!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十多年来,我接诊了大量心理疾病患者。既有身处高职岗位的领导、公务员,也有几乎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既有年事已高的老头老太,也有风华正茂的姑娘小伙;当然,更有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或是抑郁症,或是躯体形式障碍,或是恐惧症……作为专科医师,我尽我所能,理解、体验他们的痛苦感受,用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 每当患者病情明显缓解或痊愈,他们对我表达无限感激时,我总是又欣慰又沉重。很多病人并不是不想求助心理医生,而是对心理疾病毫无概念,以致在疾病中苦苦挣扎和煎熬很久后,才得到帮助,也有的则以结束生命来终止痛苦,令人心痛。21世纪,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毋庸置疑将是心理障碍。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心理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但百姓的就医观念显然跟不上脚步,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医务人员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在我们综合性医院,无论在门诊还是病房,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少患者,他们有明显的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但做各种相应的检查,却找不到与症状相符的器质性疾病,其自我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如果我们每个医生都能从单纯 “看病和治病”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患者有心理障碍的可能,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准确的诊疗建议,避免患者走弯路,也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但是,在我们日常的行医过程中,由于长期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临床医生还仅仅只关注患者的躯体表现,而忽视对他们心理的了解,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在各个专科存在着大量的心身疾病患者,多数医生常常都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出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神经症症状等,这一始发病因及重要影响因素正隐藏在深处。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的要求,现代医学需要用整体的观点看待健康和疾病现象,把生物现象和心理现象看成是生命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不再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假如各科临床医师在诊治病人时,观念上也不断更新,对“心身疾病”加以了解和认识,善于发现与躯体疾病共患的心理障碍,积极治疗躯体疾病,合理使用精神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重视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提前预防和积极处理心理行为问题,可能就能减少医患关系的紧张或医疗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4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类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干预
原创:陈美英 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 心理科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精神疾病病程长、易复发、易自杀、易致残,在精神病防治中,有 90%以上的病人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护理。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干预,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疾病康复、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人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多陪伴,多倾听。良好的关系能有效打破患者对家人的阻抗,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帮助患者减轻从心理负担,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恢复社会适应力,提高生活质量。 鼓励患者表达痛苦 家人要多鼓励、多陪伴,多倾听,积极诱导患者诉说心中的苦闷和忧伤。应充分认识患者的精神疾病不是思想病,不是意志不坚强,更不是“装病”,充分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不要随意对他们指责批评,以减轻患者的病痛。 帮助患者正确面对 要认识到精神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一样,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讳疾忌医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其次,要强化这样的认识:目前的灰暗心情和悲观想法是病态的,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也是病态的,这些都是通过治疗可以恢复正常的。 鼓励积极治疗 和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鼓励执行。切忌强迫患者做他目前难以进行的活动。如果不能继续工作和学习,在休息期间不要消极地等待疾病好转,应制定促进早日康复的日常活动计划,并努力执行。计划要确实可行,内容不求多,只求能够做到。主要内容有: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尽量保持生活规律:起床、睡觉、吃饭的时间要有规律,避免病愈后难以适应正常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把做事当作治疗的手段,而不是负担。保持必须的活动:每日保证力所能及的活动内容和时间,尤其是阳光充足的日间活动。 加强安全的护理 注意从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中及时发现举止异常,情绪波动、自杀先兆等。患者卧室不宜摆放刀剪绳带等危险物品, 避免患者能随时拿到有危险的物品。对于容易激惹、强烈自杀观念乃至自杀行为的患者,要有专人全程看护,确保其人身安全。 做好生活事件后的防范 生活中一个很小的事件,都有可能让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家属应保持警觉,提高防范意识,杜绝患者一时想不开而自杀。 做好睡眠的护理 患者常伴有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早醒、睡眠感缺失,应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病人常会诉说“我三四点钟就会醒,这是我一天中最难受的时候”,所以在下半夜的时候,自杀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应加强夜间的巡视,避免自杀的悲剧发生。 卫生的护理 患者常有兴趣下降、疲乏无力、生活懒散等症状,因此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日常生活要学会自我料理,如洗头洗澡、洗衣、整理房间等。 加强药物的管理 有效的家庭干预能打破患者对治疗的阻抗,鼓励患者寻求医生的帮助,督促患者医嘱服药。药物治疗必须足量足疗程。家人要鼓励患者按时吃药并定期复诊。如果擅自停药,病程复发的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适当运动 运动贵在坚持,重在适度。目前有氧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和运动量。运动可保持体力和脑力协调,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20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科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陈美英 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 心理科 抗神病药物由于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具有许多药理作用,所以不良反应较多,特异质反应也常见,可产生许多方面的副作用,涉及到全身各个系统。但多数具有共同的副作用,有的在用药后短期内出现,也有的在长期用药后出现。 处理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急性肌张力障码 出现最早,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脊柱侧弯等。常去急诊科就诊,常常误诊为癫痫、破伤风、分离障碍等。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史常有助于确立诊断。 处理:肌注东茛菪碱 0. 3mg 或异丙嗪 25mg 可即时缓解。有时需减少药物剂量,给予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盐酸苯海索,如果疗效差应选择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2. 静坐不能 在治疗 1-2 周后最为常见。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易误诊为精神病性激越或精神病加剧。 处理:苯二氮䓬类药和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有效,而抗胆碱能药物通常无效。有时需要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或选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 3. 类帕金森症 最为常见。治疗的最初 1-2 个月发生。女性比男性更常见,老年患者常见并因淡漠、抑郁或痴呆而误诊。主要表现为: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初始的形式是运动过缓,体征上主要为手足震懒和肌张力增高,严重者有协调运动的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脸、粗大震颜、流涎和皮脂溢出。 处理:服用抗胆碱能药物盐酸苯海索,剂量范围 2-12mg/d,但应避免抗胆碱能药物的过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应缓慢加药或使用最低有效剂量。 4.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多见于长期用药者。女性稍高于男性,老年和脑器质性患者中多见。服用高效价药物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TD 是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为特征。其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TD 最早的体征常是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或蠕动。 处理:关键在于预防、使用最低有效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低的药物。异丙嗪和银杏叶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诊断 TD 明确后,缓慢减药或停药,停用抗胆碱能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选择 TD 危险性小的药物,如氯氮平治疗。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有可能逆转 TD。 5. 恶性综合征 是抗精神病药少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特征是:意识波动、肌肉强直、高热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最常见于氟哌啶醇、氯丙嗪和氟奋乃静等药物治疗时。药物加量过快、用量过高、脱水、营养不足、合并躯体疾病以及气候炎热等因素,可能与恶性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一旦确诊,立即停药,给予支持性治疗,如补液、降温、预防感染、抗痉挛、吸氧等,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硝苯呋海因和促进中枢多巴胺功能的溴隐亭治疗。 6、粒细胞缺乏症: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罕见,以氯氮平多见。 建议患者如果白细胞计数低,应尽量避免使用氯氮平。如应用这些药物时应常规定期监测血象。此外,卡马西平可增加氯氮平发生粒细胞缺乏的风险,应避免和氯氮平合用。 7、体位性低血压 在治疗的头几天最为常见,氯丙嗪肌内注射时最容易出现。患者由坐位突然站立或起床时可以出现晕厥无力、摔倒或跌伤。嘱咐患者起床或起立时动作要缓慢。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剂量增加应缓慢。 处理:让患者头低脚高位卧床,严重病例应输液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升压,禁用肾上腺素。 8. 过量中毒 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企图服过量抗精神病药物自杀。意外过量见于儿童。过量的最早征象是激越或意识混浊。可见肌张力障碍、抽搐和癫痫发作。脑电图显示突出的慢波。常有严重低血压以及心律失常、低体温。 处理:由于过量药物本身的抗碱能作用,锥体外系反应通常不明显,治疗基本上是对症性的。大量输液,注意维持正常体温,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抗胆碱能作用使胃排空延迟,所以过量数小时后都应洗胃。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21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精神分裂症要吃多久的药?
陈美英 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心理科 精神分裂症常被称为严重精神障碍,不论是首次发作还是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要吃多久的药,是否能够治愈,获得更好的预后,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发病年龄、发病次数、病程长短、患者家庭状态、患者依从性等。 就精神分裂症结局来看,约三分之一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得到彻底的缓解,其中部分人不再复发,可认为治愈,部分人可能再次复发,需要治疗。药物往往是有效治疗的基础,也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石。 目前较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有: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有: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五氟利多。 第二代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有:阿立哌唑、氯氮平、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氨磺必利。 研究发现,通过规范的抗精神病药治疗,能坚持用药,大部分患者能获得理想疗效。因此,规范治疗,不要自行减药或停药是治疗的关键。 精神分裂症药物使用原则,建议早期、适量(一般指药品说明书推荐的治疗剂量)、足疗程、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一旦确定患者有药物治疗指征,即应启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大多数情况下推荐口服治疗,对某些兴奋、激越患者可选择短期内非口服给药方式治疗。对绝大多数患者应选择单一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有效推荐剂量,剂量增加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特质而定。当药物加至已知的最低有效治疗剂量时,至少需要经过 1-2 周后的评估才能决定是否还需要增加剂量。 目前尚无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优于标准剂量的确切证据,只有在当标准剂量经足疗程治疗后,患者症状部分改善,但耐受性良好或血药浓度未达标时,在获得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的超标用药。巩固治疗期间原则上不应减量,除非患者难以耐受。维持治疗剂量可酌情减少,但需要个体化把握。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不要突然停药,除非某些紧急情况的出现。多数情况下,精神分裂症需要全程治疗,即使症状已经消退。 治疗疗程一般分为 3 个阶段: 急性治疗期:一般 4-6 周,其主要目的是尽快控制症状,防止疾病所致的继发性伤害。 巩固治疗期:持续治疗至少 6 个,继续使用急性期有效的药物,保持剂量、用法不变,以巩固疗效。主要目的是防止疾病复燃,预防症状复发或病情波动,促使病情缓解(痊愈)、协助患者恢复病前社会功能。 维持治疗期:治疗时间至今没有统一规定,疗程因人而异。药物应缓慢减量,以最小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1-2 年,疗程一般为 2-5 年。维持治疗期目的是防止疾病复发,进一步改善 社会功能的整合和提高生活质量。维持期治疗时间至今没有统一规定,多数建议:对于首发、缓慢起病的患者或多次复发的患者,维持治疗时间至少 5 年或更长,部分患者可能需终生服药;对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患者,维持治疗时间可相应较短,但应告知患者及监护人停药可能的后果、复发的早期症状及应对措施。
陈美英
主任医师
三明市第二医院
1189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