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家有抑郁症少年,父母该怎么陪伴和帮助孩子?
李连杰小女儿 Jade 抑郁症复发,Jade 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得到了很多网友的鼓励和支持。当然,也有一部分讽刺、嘲笑的声音:出生在这么有钱的家庭还有抑郁症。世界上还有更多比你更困难的人,都能健康生活。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青少年患者面临的困扰——家人、学校的不理解和偏见。青少年抑郁症,轻则被理解成性格软弱、不思进取,重则被当做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重性疾病。偏见和误解都使得青少年抑郁症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家有抑郁症青少年,家长应如何陪伴和帮助他们? 1 重视孩子的情绪行为 中国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META 数据显示,抑郁症影响着约 5%-10%的儿童与青少年。但是,有接近 60%的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长期以来,人们对青少年抑郁症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青少年心理障碍被当成是思想品德问题看待。 其实,在发现孩子在一段时内(超过 2 周)出现情绪低落、快感缺少、社交退缩等情况时,家长就需要予以关注和重视。主动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必要时,陪伴孩子到医院或者专业的心理机构寻求帮助,及早干预。 2 药物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可以服用抗抑郁药。一般来说,抗抑郁药物的使用要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如果没有明显的不反应,大部分药物可在 2 周内增加到治疗剂量。治疗 4-6 周后,评估药物效果再决定是否做进一步的剂量调整。 药物治疗是一种能快速缓解症状、经济高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是,药物治疗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疲惫无力、嗜睡、头痛等,影响生活和学习。在多重压力下,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产生抗拒情绪。 药物治疗期间,家长需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关注孩子的情绪行为变化,如攻击行为、症状变化、情绪起伏、自残自杀等。同时,需要坚持规律复诊,与主治医生保持积极沟通,稳定治疗效果。 3 心理治疗 如果患者的抑郁症程度尚不需要药物干预,或者是服药后处于稳定期,可以考虑通过心理治疗进行干预。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而改变抑郁心境以及帮助形成积极信念。同时,目前很多咨询流派和技术也被应用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各种利弊。比如,心理治疗有副作用小,可以从心理根源进行有效干预,但是存在耗时较长、花费较大的缺点。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如患者的急性症状缓解后,可再进行 6-12 个月的药物治疗,期间结合心理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 4 父母的支持和陪伴 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营造健康、积极的环境氛围和生活态度,是父母对抑郁症青少年最大的帮助和鼓励。 切忌指责嘲笑 有些家长会误以为孩子的症状是性格懒散、性格软弱等导致的,进而指责或者嘲笑孩子。或者,总是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那样做”。其实,恰恰相反,不当的教育方式会诱发或者加重孩子的病情,同时产生抗拒治疗的情绪,不利于恢复。 留意孩子的病情变化 父母平时需要多关注和留意孩子的变化,比如情绪变化、睡眠情况、人际交往、是否有幻听幻觉和自伤自伤行为等。 关注孩子的自伤自伤行为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自伤自杀的言语和行为,家长不应该对此掉以轻心,认为孩子是随便说一下或者吓唬父母的。其实,这恰恰说明,孩子存在真实的痛苦且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方法。父母在抚慰孩子情绪的同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干预。 抑郁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真实的,但也不是不治愈的。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关注,愿大家能远离“心灵感冒”!
陈绘景
主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33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妊娠患者精神药物治疗的考虑
孕期精神药物治疗是否安全尚无法确定,因为不可能在人体进行前瞻性的对照实验研究。因此, 对于孕期精神药物治疗的选择都是基于一些有局限性的资料,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无法控制是疾病本身的作用还是药物的作用;2)个案报道资料的偏差;3)人体试验资料的缺乏。 此外,由于怀孕会增加精神疾病患病和复发的风险,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如何看待药物治疗的利弊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是左右治疗者做出决策的关键因素。 图片 1、孕妇治疗方案的讨论 对于一个罹患精神疾病的孕妇,在决定药物治疗方案前,需要与患者及其监护人进行全面的讨论。如有可能,提供个体化的书面材料来解释各种风险是最好的。应一起探讨药物治疗的绝对及相对风险。应使用自然概率来表述风险,而不是百分比,如每 10 人中有 1 人而不是 10%。一般来讲, 讨论需要涉及以下内容: 孕妇处理疾病未治期或阈下症状(subthreshold symptoms) 的能力。 未经治疗的精神障碍对胎儿或婴儿的潜在影响。 突然中止药物治疗所带来的风险。 既往疾病发作时的严重性,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情况及个人对治疗的喜好。 对于未患精神障碍的孕妇,其胎儿患先天畸形的风险如何。 孕期及产后药物治疗可能的危害,包括药物过量所造成的危害及一些不确定的风险。 对于正在服药且已怀孕的妇女,停止使用药物并不能解除胎儿畸形的风险。 2、孕期处方精神药物的基本原则 对所有育龄期女性精神障碍患者 要经常与其讨论怀孕的可能性,因许多怀孕是计划之外的。应告知尽量避免使用孕妇禁用药,尤其是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如果处方中有这些药物,即使患者不打算怀孕,也应该告知这些药物具有致畸性。 对新近诊断精神疾病的孕妇 除非利明显大于弊,否则妊娠前三个月主要器官形成期应避免使用所有药物。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使用药物的最低有效剂量。 对正在服用精神药物且打算怀孕者 如果患者目前情况良好且复发的可能性很小,则可以考虑停药。 对重性精神病且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停药是不明智的选择。可以考虑换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但应告知换药可能增加复发的风险。 对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且已怀孕者 对患重性精神疾病且复发率高的患者,突然停药并不明智。与继续有效的药物治疗相比,复发对母亲及孩子的危害将更严重。 建议维持目前有效的药物治疗,不要轻易换药或为减少胎儿的药物暴露量而尽量减药。 对吸烟患者 建议尼古丁替代疗法。 对所有孕妇 确保父母双方都参与所有的决定。 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最小的药物。 药物种类尽量少。 根据妊娠进程调整药物剂量。妊娠后期后三个月,体内的血液总量增加将近 30%,这时往往需要增加药物剂量。要注意的是,妊娠期间肝酶的活性变化很大,妊娠后期 CYP2D6 的活性提高将近 50%,而 CYP1A2 的活性降低 70%以上。 考虑转诊接受围产医学服务。 保证必要的胎儿监测,要意识到药物对胎儿出生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告诉产科医生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及可能的并发症。 产后监测婴儿的撤药症状。 对患者所有的诊疗决策过程进行记录。 孕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建议总结 对于有精神病史、目前仍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的女性,应尽早讨论计划怀孕的事。应注意,药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可导致不孕。此时应考虑换用其他药物。对于有精神病史的女性,特别是反复发作者,在怀孕期间最好维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疾病复发时需要加大药量或联合用药的可能,从而减少胎儿对药物暴露。 氯丙嗪(可引起便秘及镇静)、三氟拉嗪、氟哌啶醇、奥氮平和氯氮平(此两种 SGA 均可能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用药经验较多。如患者服用的是其他药物,应以最新的用药指南为依据,轻易改变治疗方案也许既不必要也不明智。NICE 建议孕妇不要使用长效制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少数专家建议分娩前 5~10 天停服抗精神病药,然而,这可能使母亲及婴儿出现撤药症状。混合喂养的方式(母乳/牛奶)可以减少婴儿的撤药症状。若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则并不一定要停药。 妊娠期抗抑郁药治疗建议总结 对于正在服用抗抑郁药和复发风险很高的患者,妊娠前后最好维持药物治疗。对于妊娠期间中、重度抑郁患者,应使用抗抑郁药治疗。阿米替林、米帕明及氟西汀的用药经验较多。其中,阿米替林和米帕明均可导致便秘和镇静,也可能导致撤药综合症;氟西汀可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的风险。如果孕妇已在服用其他抗抑郁剂,应该查找最新的用药建议。由于其他药物的用药经验正逐渐增多,因此,改变治疗方案也许是不必要且不明智的。相比其他 SSRIs 类,帕罗西汀可能安全性较差。新生儿撤药症状的缓解可以选择先维持母乳喂养,然后转向混合喂养。妊娠后期服用 SSRIs 类药物可能增加新生儿患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妊娠期双相情感障碍治疗建议总结 对于长期稳定未复发者,怀孕前或者至少在妊娠前三个月,应考虑换用较安全的抗精神病药或完全停药。突然停药,产前及产后复发的风险很大, 因此不应突然停药。对病情严重或已知停药会迅速复发者,在讨论过风险后应建议维持药物治疗。没有哪种情绪稳定剂是绝对安全的。服用锂盐者,在妊娠的第 6 周和第 18 周应行二维超声检查,以排除胎儿 Ebstein’s 综合征。服用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者,应预防性服用叶酸以减少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同时应进行产前检查。若已经服用卡马西平,那么产后母亲及新生儿都应预防性使用维生素 K。孕妇应避免服用丙戊酸盐致畸性最强,同时也应避免联合使用情绪稳定剂。拉莫三嗪可能导致腭裂。NICE 建议用具有情绪稳定作用的抗精神病药替代情绪稳定剂。妊娠期突发急性躁狂,可选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如果无效,考虑 ECT 治疗。妊娠期发生双相障碍抑郁相,中度抑郁发作者可用认知行为治疗 CBT,重度发作者可选用 SSRIs 类。 妊娠期镇静剂的使用 妊娠期常见焦虑障碍及失眠,处理的最好办法是 CBT 及睡眠卫生保健。对于上述处理无效者,可能需要镇静、抗焦虑药治疗。 苯二氮卓类:妊娠期间服用有可能导致低体重儿及早产,妊娠晚期服用则通常与新生儿综合症有关(软婴综合征)。此外有报道妊娠早期暴露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增加唇腭裂的风险及导致幽门梗阻及消化道闭锁,但这些结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其他药物异丙嗪常用于妊娠剧吐者,并且似乎不会导致畸形,但研究资料有限。NICE 建议使用低剂量氯丙嗪或阿米替林作为替代药物。
陈绘景
主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33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药物真的有依赖吗?
新患者在谈及药物治疗时,总是会担心服药之后会产生依赖。而且这个问题,不管我们医护人员怎么讲,他们总是有自己的一套观念,难以改变。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多么希望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和广大患者朋友结为短时的朋友,相伴互助。我们更希望的是,总有那么一天你们能微笑着告诉我们,“再见了,但希望再也不见了!”但不少患者,在治疗之路上,总是要和我们纠缠不休,难以分别。 其实这很大原因就是觉得药物有依赖,要不就是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亦或是不好时吃药、好时不吃,导致疾病反复复发,硬生生将疾病搞成慢性化、顽固化。他们在这个过程不知反思反省,甚而转过头来口径一致怪“药物具有依赖性”。在科室常常遇到“三进宫”的患者,见多了,就不奇怪也不生气。 今天,我想把“依赖”这个问题好好理一理,希望能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改善患者朋友的不良认识,促进疾病的好转和恢复。 到底什么是依赖? 依赖是指外来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特定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使人体对它产生心理生理上的嗜好,非要经常应用不可。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药物的每次使用剂量和频率也会增加,否则便无法解除心理生理上的渴望。如果减停药物将会产生心理及生理的不适反应,也叫戒断反应。 概念很枯燥,我们举一个有画面感的例子——毒品。一个人第一次吸毒后,会产生身体极度舒适、心理极度满足的愉悦感。身体和心理上极度满足感,会使人体和吸毒建立一个强链接。当他想获得这种满足感时,他就会想要吸毒。随着吸毒时间增加,他不再满足于每天只吸一口。为了不断达到那种极度满足感,他们可能会每天吸好几次,每次吸好几口。当没钱买不到毒品了,他毒瘾发作时就会全身痛苦至极,如浑身蚂蚁在爬在咬,这就是戒断反应。这个过程就是上面概念的形象化。 那再抽象一点,依赖需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强链接,使用之后马上就能解决问题,得到满足感。 边际效用,需要不断增加使用的剂量和频次,才能得到之前的满足。 戒断反应,不适用就会出现戒断反应,让你戒断不了。 记住有这三点才是依赖!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机理,要么是通过调节体内某一个机制达到治疗的目的,要么是补充或减少某一类物质来治疗疾病。那么在吃药之前,一定是医生评估、判断、诊治患者的病情后,才会给患者开具药物来治疗。所以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药物进入体内后会消耗一部分,吸收一部分。吸收的部分在体内不断累积达到血药浓度后,就可以治疗疾病,这之间有一个过程,而不是迅速起效。所以没有强链接这点。 医生予以患者服药,虽然初期会根据病情从小剂量增量,那是为了让患者适应药物,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当药物达到治疗量,我们将不会调整药物。而不是像毒品一样,逐渐增加剂量来满足患者。就像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这种终身服用的药物,均是在病情稳定时,便不再变动维持治疗,偶尔根据病情变化微调。所以药物也没有依赖所需的边际效用。 减药停药的“戒断反应”,对于这一点我们医护人员只能很无奈很无奈。患者不听医嘱自行减药停药,病情复发波动,却偏偏认为自己是药物依赖后的戒断反应。真的很无奈。 药物一定是用来治病的,是对我们有好处,才会进入医院为患者使用,药物就如同朋友。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有时我们会难以独自完成,这时就需要很多朋友,有的朋友不适合自己,很快就散了忘了;有的朋友曾经无偿帮助我们,帮助了也不求回报,甚至有些连名也不留;有的朋友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他们会收取一些回报;也有时我们会遇到和我们相伴一生的朋友。 患者朋友们在治疗这条道路上,也需要药物这个朋友,遇到不同的疾病就需要不同的朋友。有的药物有过敏反应,就再也不要用了;有的药物服用一次,病就好了;有的药物需要服用一定疗程,再逐渐减药,而且不能减得太快停得太快,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不然疾病会死灰复燃;还有的药物可能要终生服药,如治疗高血压或糖尿病。 有! 在药物分类中的精麻药品会产生依赖,麻药常手术时用,那是为了救命。精神药品常见的就是安定类的,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这类药物主要在睡眠病房用于两类患者。一是焦虑患者,如惊恐障碍的患者,惊恐发作时难受至极,需要药物迅速作用缓解症状。其次是睡眠差的患者,其他药物起效需要一个过程,在治疗初期需要加用,起到早期治疗效果,待其他药物起效,我们会逐渐减停。是否使用是根据患者当时病情所决定,给患者的利大于弊是我们医生使用的前提。 希望在治疗这段旅程里,各位患者朋友并不孤单,有照顾你的家人,有帮助你的医生护士,还需要治疗你的药物。
陈绘景
主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32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不少孩子正在用你没有察觉的方式伤害自己!
自伤行为的医学名称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直接、故意、反复伤害自己身体的一系列不被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 自伤行为的表现常见于但不限于——用刀或利器割刺自己、用烟头烫自己、抠或抓自己、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用头撞墙、用力咬自己、用绳索捆绑自己、食用不能吃的食物、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窒息等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刀割。 这样的行为在青少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约为8%~30%。大部分自伤在 12~14 岁之间出现,18岁后逐渐减少,有17%~60%的自伤者终生都有这样的行为。如果孩子出现反复自伤,很有可能是得了某种精神疾病的表现,比如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手上、腿上等部位出现这些自伤行为留下的印记后,第一反应是担心孩子是不是有自杀的倾向,甚至已经做出了自杀的一些举动,就把娃儿天天守到,生怕他/她做出一些不敢想的事情出来。 其实自伤行为与自杀有一定关系,但不能把自伤行为等于自杀,原因有以下三点: 1. 自伤行为不是真的想自杀,目的不是为了结束生命。但自伤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最后可能发展为自杀行为,或者造成意外死亡。 2. 反复自伤通常是某种精神疾病的外在表现,是心理痛苦的结果,是在提醒家长,孩子可能心理有问题了。 3.个体的自伤行为具有“传染性”,容易在青少年群体中引起模仿。未成年人之间就存在彼此模仿、学习、比较的情况,如果同学之间、好朋友之间有人自伤的话,周围的人可能会受影响跟着学。 了解了这三点,家长们可以稍微松口气:孩子手上有刀割伤、腿上有锐器划伤等情况,不要以为他们不想活了。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小时候打个预防针都哭得惊叫唤,现在长大一点了咋个有勇气用刀、用针去划伤自己?不怕痛吗?” 这是很多家长在面临孩子有自伤行为时,最想不通的问题。其实造成孩子自伤的原因很复杂,下面是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相关研究总结一些可能因素。 01 个体因素 人格特征 具有抑郁、自卑、攻击、冲动等性格特征的青少年更易发生自伤。 精神疾病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可能会发生自伤行为。 0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缺乏关心和凝聚力、缺少相互支持和帮助,甚至矛盾重重,导致孩子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压抑情绪,遇到困难后不能及时获得支持。 成长经历 家长过度保护、过度控制,孩子长期被忽视、遭受暴力/虐待等,导致孩子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困难时,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处理。 03 学校因素 同伴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相互模仿,如与同伴关系不好、同伴中有自伤行为,青少年自伤的风险会增加。 学业 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老师的责罚、父母的过高期望和对未来的迷茫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 04 社会因素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少年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容易获取和传播自伤行为,在一些错误的引导下,没有办法客观认识到自伤行为的危害。 五 我们医生遇到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中,有少部分会反反复复伤害自己,像是“上瘾”了一样,除了上面那些影响因素之外,还可能跟这些原因有关: · 01 · 心理层面的因素 ①为了缓解不良情绪 自伤的孩子常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维特点,容易片面关注负性事件,忽略积极方面,也更容易遭遇困境而产生不良情绪。同时,出现这些不好的情绪后,因为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办法,只能采用冲动、极端的方式比如自伤来调节。 ②为了表达自我愤怒 青少年可能习惯性地惩罚或贬低自己,通过自伤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他们在自伤前会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感到沮丧甚至厌恶自己,为了减少或削弱这些情绪,实施自伤来实现自我协调和自我平衡。 ③为了应对情感麻木 自伤可能是为了不让自己麻木、重新产生情感和身体感觉的一种方式,这样产生的疼痛,让自己感觉真实或再次活着。 ④为了引起他人关注 自伤可能是一种求救、避免被忽视的方法,可以通过自伤来影响他人、更被重视,如获得家人的关注与陪伴、满足自己的要求。 ⑤为了抵抗自杀冲动 自伤可能是为了抵抗自杀的冲动,代替自杀的意图。比如青少年可能在察觉到自己有自杀倾向时,通过自伤来缓解自杀想法,但因自伤行为造成了意外死亡的情况也存在。 ⑥为了表明自我身份 自伤可能是确认自我边界的一种方式。自伤的青少年可能缺乏正常的自我意识,通过在皮肤上做标记等方式从而确认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区别,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自主权。 ⑦为了寻求兴奋刺激 部分青少年认为自伤可以“提供一种令人兴奋或刺激的感觉”,超过10%的青少年选择自伤的理由是“我认为这很有趣”。 · 02 · 生理层面的因素 持续存在的自伤行为还可能与个体的大脑活动特点相关,甚至改变人的大脑功能,如激活大脑的神经奖赏回路、抑制前额叶区功能;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平衡失调;改变个体的疼痛知觉,升高疼痛阈值和耐受性等。最终从生理层面演变成一种失控的成瘾行为。 · 03 · 自伤行为的强化 无论自伤行为的目的是希望缓解负性情绪还是获得他人的关注,一旦这种行为每次出现都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那么自伤行为就会被反复强化,持续保留下来。就像老话说的,奶娃儿一哭就有糖,那下次想吃糖的时候他就晓得哭。 六 1. 家长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有自伤行为时,第一反应就是惊抓抓、毛焦火辣地拉到娃儿问:“你咋个嘞嘛,不想活了嗦?,妈老汉儿辛辛苦苦养你那么大,你耍长了嗦?” 但华西心理专家拍到胸口儿给你们说,这样沟通的效果多半为0,对娃儿的教育效果也为0。 管孩子,与孩子沟通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①及时发现并制止自伤行为 父母作为孩子的守护人,要具有敏感性,能够及时察觉孩子的性格、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可疑变化,尽早发现孩子的自伤行为并予以坚决制止,避免行为的强化。 ②学习接纳,提高养育技巧 娃儿在长大在变化,家长也是需要适应他们的变化,了解他们每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状况,提高亲子沟通技巧,学会鼓励、倾听孩子,支持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获得自主体验。调整过度控制、忽视等不良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引导、提高孩子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能力。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随时在管娃儿,随时在与娃儿沟通,但其实他们的沟通都是无效的。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妈,今天我跟同桌扯筋了! 家长:小娃儿家家的扯啥子筋哦,快去做作业! 孩子:爸,我短跑50米跑了个第一名! 家长:又整那些没用的,你数学、语文考了好多?你看别个**成绩好好! 孩子:妈,我不想弹琴了! 家长:啥子喃?不学?花了那么多钱你不学了,你对得起这几大万一台的钢琴不?!对得起我们辛苦的付出不?! 这些得分为0甚至为负分的沟通场景,你们自己对号入座一下? 图片 ③处理好父母自身的情绪 父母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在事业、生活、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创造稳定、有序、平和的家庭环境,培养积极关注、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 孩子像个垃圾桶装下了你们的负面情绪,他又要往哪里去倒呢? ④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应对 家长可以主动了解一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识,及时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孩子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甚至有患病的可能性,要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科学地应对,不要讳疾忌医!!! 2. 学 校 ①接纳关心学生,个体化帮助。 学校应该关心、接纳有自伤行为的学生,积极与家长沟通,提供心理辅导并制定个体帮助的方案。 ②建立预防与预警机制。 学校应纠正校园排斥、孤立及欺凌行为,建立自伤行为的预警机制,主动发现高风险学生,及时处理学生在校的自伤行为,防止自伤在学生中的蔓延。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 社 会 社会应该通过媒体、书籍等媒介正面、积极地向公众传达儿童青少年自伤的正确知识,纠正大众对于自伤行为的错误认知和不良态度,并向青少年提供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求助途径,给予有自伤行为的儿童青少年更多的理解、重视和引导,避免歧视和污名化。 七 图片 接下来的这一段,想单独给孩子们聊几句,相信你们可以感受得到自己的情绪,也能够看懂下面的这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你们在遇到这类困惑时,更好的处理和缓解情绪,与自己、与外界合解。 ① 尝试理解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解读及理解自己的痛苦,想一想为什么会做出自伤的行为,梳理可能付出的代价、考虑后果。遇到同样的事件,不同的思考方式可能会使人出现截然相反的感受和反应,咱们可以试试学习分析自己情绪的来龙去脉,掌握情绪产生的认知层面的原因,试试换一种更加积极的思考方式,逐渐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强化正面情绪和积极的调节技巧。 ② 学习放松与自我抚慰, 尝试接受现状,不评价、不指责。 比如遇到堵车不抱怨,静静等待;调动嗅觉自我抚慰:吃美食、喷香水;调动视觉自我抚慰:欣赏美景,看看喜欢的人的照片;调动听觉自我抚慰:听舒缓的音乐、轻松有趣的谈话节目。 ③ 寻找安全的替代行为来纾解情绪。 你们可以尝试自己能想到的任何健康的、无害的行为来替代自伤。比如,当想要自伤的时候,用手握住冰块,用力挤压,让彻骨的寒意麻痹并分散你的注意力,或者用红色记号笔在身上狠狠地画下去,来替代刀割。 ④ 学会转向快乐的活动。 快乐的活动可能不会马上消除痛苦,但可以起到舒缓的作用,如音乐、电影、散步、运动等。 ⑤ 学会转移注意力。 试试用学习和杂事(比如做家务、数数)等来转移注意力。 ⑥ 及时求助。 如果自己发生了自伤行为,不要任其发展,应及时向父母、朋友、老师、医生等求助,积极改变消极的自我认知、学习控制情绪的方法、减少自我伤害的行为,甚至在需要的时候配合医生接受专业治疗。
陈绘景
主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132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4条记录共1页
陈绘景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577620 次
总文章
4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57761 次
患者评价
190338 个
获得锦旗
289 个
入驻时间
2020-08-19 17:22:10
陈绘景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57761 人
随访中的患者
243 人
陈绘景医生获得的锦旗
已获得锦旗
289 个
月映团圆
1个
医德高尚
226个
感恩有您
9个
济世良医
24个
医者仁心
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