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心理测评问卷,读懂您的“心”
73项心理测评读懂你的“心”理活动 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心理疾病中又以焦虑症、抑郁症对人类影响(zui)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病人需要心理医生呢?河北燕达医院心理咨询心理专家指出: ▼ 1、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一种持久性的心情低落,常伴疲乏、心烦、无趣、厌食、纳差、体重下降和乏力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2、焦虑症:指一种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的状态,并非由实际威胁引起,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不相符。 3、恐怖症:指对一种特定的情境、物体或人产生强烈的恐?或紧张,从而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如学校恐惧症。 4、强迫症:指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病程比较长,患者表现重复数数,反复洗涤,重复检查或反复询问,常常伴焦虑和恐惧。 5、疑病症:指过分地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或某一器官异常,尽管临床检查无客观证据,但总认为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反复一次次去医院检查,同时伴有焦虑不安和失眠。 6、癔症:指由心理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短暂的精神障碍、躯体障碍,但无器质性病症。 7、神经性厌食:俗称“减肥综合症”,是一种以厌食、消瘦、闭经、虚弱为特点的女性心理疾病。多与追求苗条而盲目节食的不正确做法有关。 8、神经性呕吐:指一种反复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为特点的疾病,常具有癔症性格,暗示性强,女性多见,往往在明显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 9、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夜惊、梦呓、夜游、梦魇等。 10、精神疾病的康复期:需要消除病人的自卑感和消极、抑郁的情绪,指导精神病人的社会康复。 11、老年期心理问题:包括老年人的孤独、恐惧、自卑、多疑、忧郁、失落心理等。 12、更年期心理问题:常称“更年期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植物神经紊乱、情绪不稳定、心理紧张、焦虑、恐惧、敏感、多疑等。 简而言之,无论什么人,只要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尤其在意外事故、精神刺激、心理创伤、人际关系和家庭矛盾的情况下,都应及时求助于心理医生。 河北燕达医院心理测评菜单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56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患抑郁症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吗?
心理课堂: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首先要知道抑郁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心情不好或情绪不好,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遇到压力,产生情绪低落,也许过两天就好了,或者事情解决了,压力没有了,心情就好了,这是抑郁情绪而不是抑郁症。 有的事情拖延时间比较久,或者压力源一直存在,也许心情一直不好,但是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这也不是抑郁症,而是压力下的情绪反应。 其次,抑郁症是有明确诊断标准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需要精神专科医生才能明确诊断,而不是自己在网上看看资料,做做心理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SDS),仅仅是因为得分高就把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 所以,如果你怀疑自己是抑郁症或者怀疑身边亲友、同学是抑郁症,一定想办法就医诊断而不是给自己贴标签,以免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因此,这个问题前提不存在,抑郁症只有在医院诊断才是抑郁症,自己诊断的“抑郁症”不一定是抑郁症。 关键词搜索: 抑郁症自我测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评定 SDS 由 20 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均按四级评分。20 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四组特异性症状: 1、精神性一情感症状,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两个条目; 2、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的日间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共八个条目; 3、精神运动性障碍,包含精神运动性迟滞和激越两个条目; 4、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足,共八个条目。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5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10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10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一种我们要宣泄,我们可以找朋友倾诉或者大哭一场; 第二种我们要学会转移这种不好的情绪,我们可以去大自然中放松或者听一首轻快的歌; 第三种我们要思考,把不良情绪升华到美好境界; 第四种我们要学会克制,我们得明白发怒是得不到任何结果的; 第五种我们可以去读一本好书; 第六种我们可以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第七种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幽默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第八种我们可以去运动,用汗水带走烦恼; 第九种我们不妨去到海边;向大海呐喊释放自己; 第十种我们可以试着去帮助别人,助人为乐的快乐是最大的快乐。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54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抑郁症的ZUI常见症状表现
抑郁症的 ZUI 常见症状表现 抑郁症的各方面表现 现在的人被生活压力催促着向前奔跑,但是却很少关照自己的心理健康。抑郁症就是其中一种困扰着当今众多朋友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是在情绪上、平时的作息上、人际交往表象、内心的体验以及生理上的感受。具体如下: 1、情绪症状 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着、最普遍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一般来说,抑郁症状在早晨最明显,晚上的心情相对最好。几乎和抑郁一样普遍的另外一个情绪症状是兴趣的消失:患者往往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2、睡眠障碍 约有 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推荐阅读:抑郁症——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 3、快感缺失 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轻者尽量回避社交活动;重者闭门独居、疏远亲友、杜绝社交。 4、动机症状 抑郁症病人的动机症状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他们要开始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需要作巨大自我斗争。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每天会披头散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终日茶饭不思,眉间紧锁,寡言少语,甚至以泪洗面。即使他们有所动作,动作也明显缓慢 5、认知症状 主要体现在无端地自罪、自责,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表现了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推荐阅读:如何对待中学生抑郁症 6、自杀观念和行为 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7、抑郁心境 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 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8、躯体症状 随着抑郁症状的发展,一切生物的、心理的快感都遗失殆尽。胃口常常不佳,常常会变得消瘦,睡眠也出现各种问题,渐渐病人就会变得虚弱、疲劳。抑郁症病人的性生活也会受到影响,男性的勃起障碍和女性的性冷淡都是常见的现象。 以上这八个方面能够全面地诠释抑郁症的症状。我们可以以此来做一个参照,自我检视身心是否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免患上心理疾病给身心带来伤害。 聆听心声,分析心事,敞开心扉,解开心结…… 我们在倾听,我们在关注…… 你的痛苦,我们能理解!!!!! 专业心理医生,提供更专业心理帮助…… 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可以来电咨询河北燕达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张庆彬主任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57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识别焦虑症的躯体症状……
正确识别焦虑症伴随的躯体症状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有很多,患者除了精神上过度的担心,还常常会出现躯体性焦虑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躯体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可表现搓手顿足、不能静坐、不停地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肌肉紧张表现为主观上的一组或多组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严重时有肌肉酸痛,多见于胸部、颈部及肩背部肌肉,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有的患者可出现肢体的震颤,甚至语音发颤。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困梗阻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等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早泄、勃起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性欲缺乏等症状。 所以正确的识别焦虑症伴随的躯体症非常的重要,焦虑症状得到控制,这些躯体的症状也会相应的缓解。尽早去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确定诊断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促进康复。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55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认识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的影响 以前很多有心理方面的疾病的人都不好意思去找心理医生治疗,但是近日,不断地收到来信询问如何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有一些必要心理咨询的常识,我觉得非常重要。在你想要寻求心理咨询之前,你要知道找谁、干嘛、你能做啥。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张庆彬 1)你不是要找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你要找的,是一个临床的心理咨询师。 因为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做的事情,其实和我们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隔了千山万水。他们折腾猴子,研究数字,他们的成果应用在无数的行业(当然也有无数的成果,还没有人知道能干啥用)。而尽管心理学的研究者在做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但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心理咨询师”,甚至也不一定了解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工作”有甚差别。 你要找的,是一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门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大夫)。 2)在开始接受治疗之前,主动挑选你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单从人的角度来说,你若是遇见一个不喜欢的人,付钱逼迫自己向TA打开心扉,这个过程得多自虐啊。 尽管治疗的本质殊途同归,但是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师们,也确实用着相互之间听不懂的语言,用着非常不同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你有权利、有必要,在开始咨询之前,认真地了解你的咨询师。 3)你要选择一个,让你觉得可以建立信任感的心理咨询师。 因为心理咨询里面,咨询师才是最终那个使治疗发生作用的工具。来访者需要和咨询师一起建立一种关系,在这个关系里面足够安全地去呈现你所有的自己。而咨询师会通过这个特别的关系,来让治疗发生作用。 倘若你一开始,无论什么原因,就觉得你不可能信任这个咨询师,不要理会你理智里面所想的:“大家都说这是个好咨询师,我应该试试”诸如此类的念头。去找下一个咨询师。 4)开始咨询之前,尽可能多地尝试了解这个咨询师(人本身)。 包括年龄、性别、TA的职业经历,对人和生活的态度,甚至长相。你可以去看TA的微博、博客,你可接触到的TA的相关信息。若能够见面,则更好。 相比TA在媒体上有怎样的影响力、拿过什么样的证书、有怎样的专业背景,若是一个行业内获得认可的咨询师,TA这个人本身所带给你的感受,在咨询中对你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当然这绝不是要你去费尽心力去打探咨询师的个人隐私,和3)表达的一样,目的仅在于,找一个你觉得易于建立信任关系的人。 总而言之,你总会希望找一个,让你觉得舒服的开始。 5)你要了解心理咨询有严格的设置。 一般的咨询设置是,每周一次见面,固定的时间地点,每次50-60分钟。关于时间和频率,有几种情况有特例: a.传统精神分析流派会是每周四次,每次50-60分钟。如果感兴趣,推荐找接受长期训练(且被分析过的)精神分析师来做这样的见面。 b.有一些来访者的症状严重,开始的时候会一周两次见面,稳定后每周一次,咨询结束之前可能会降低见面频率)。 c.家庭治疗的时间可能会60-90分钟,在咨询前咨询师会主动告知。 因为心理咨询是要在一个非常特别的环境下,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特殊的关系。每周一次的频率,既能够在咨询的环境下得到即时的支持,又能够保持现实生活的状态;而固定的时间地点,能够帮助形成“Therapeutic container”(参考《这是个和现实不同的地方》)。 如果咨询师总是换着咖啡厅给你做咨询(非常特殊的情况下除外),用掉了1个半小时,说因为超时30分钟,让你加钱。让丫滚蛋。因为在咨询的过程里面,这是咨询师的责任,来保持咨询的设置。 6)咨询“疗程”的长短、以及咨询的目标,是在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的。 咨询的前几次(甚至在更长一段时间里面),一般是做评估、收集资料的过程。咨询师会帮助来访者在前几次确定大体的咨询目标,而这个目标会跟随治疗的深入不断调整。 因为咨询的一个作用,是帮助你去了解你自己。打个比方,你头痛去找医生。医生的任务是找出你头痛的原因,是心是肺是脊髓,治疗它。心理咨询是一样的。所以咨询的目标,会随着咨询的深入,不断调整。 在不足够了解你状况的时候(比如第一、二次见面),倘若一个咨询师告诉你说,你是因为XXX,所以患上了XXX,7次一个疗程,交钱包治(精神科大夫的药物使用除外,因为药物确实是用来解决症状的)。你就要把之前的咨询费也给要回来,拎包甩门离开。 7)若你心底有诉求,要知道咨询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 这并不是给咨询师找借口。因为:治疗不是给建议、讲道理、做理智的分析。这些你的政治老师都会做,你也千真万确不必花费这样的时间和金钱,来找人教育你。 咨询真正开始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在你和咨询师之间,建立足够安全的咨访关系,你开始能够将自己(潜意识层面)打开,咨询师才有机会通过你们之间建立的关系,开始给你真正的陪伴、支持、疗愈。(参考《成为你自己》) 因此,若你确实心底有求助的诉求,这个关系的建立总会需要一段时间。当然,咨询师也有责任,在咨询的过程中给来访者以治疗的信心。 8) 你可以主动提出结束治疗。 好的咨询师会在适当的时候,开始和你谈论什么时候,如何结束治疗;TA也会鼓励你,当你觉得想要停止治疗的时候,主动地和TA坦诚地谈论如何结束治疗。 不必担心被咨询师“绑架”,你可以主动提出结束治疗。咨询师不是巫师,TA没有能力操控你的思考和行为。当你觉得治疗对你产生“伤害”的话,你可以主动提出希望终止治疗。 但是请和你的咨询师坦诚的讨论你希望终止治疗的原因。因为咨询的过程并不总是温暖怡人的,在适当的时候,治疗师会向你发出一定的挑战。治疗师可以帮助你觉察,你希望结束治疗的原因是如下之一: a.移情反应(例如:是因为在治疗中觉得被挑战,或者是你每次应对亲密关系的一个惯常模式)那么这就有可能是治疗深入的一个契机,或者提醒咨询师,TA需要调整治疗的步伐; b.你确实不再需要更多的帮助,共同商量结束咨询; c.这个咨询师本身并不适合你,好的咨询师会给你进一步求助的建议。 总之,和你的咨询师去坦诚地谈论你希望终止治疗的原因,治疗师会有机会给你进一步的、更适合你的求助建议。 9)你可以放弃这个心理咨询师,但请不要放弃求助! 这是我每次都会跟我的来访者说的一句话。 因为就好像谈恋爱一样,无论咨询师多牛X,都会有不适合TA的来访者。更何况国内咨询师的状况鱼龙混杂,找咨询师的过程更像是盲人摸象。你可能遇见不靠谱的咨询师,亦有可能遇见好的但却不适合你的咨询师。 请不要因此失去信心。就像恋爱一样,你可以放弃不合适你的EX,但请不要放弃爱情;你可以放弃不适合你的咨询师,但请不要放弃求助! 请相信,男女老少的咨询师,总有适合你的那一个:)。 10)Last but not Least.注意安全。 因为两人单独共处一室,安全问题,其实是双向的。无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都要注意人身安全。 如果咨询室不是设置在医院、学校、公共写字楼等地方的话,留心安全。一般咨询师为了保护自己,在接待室会安排人留着,以防突发事件。但是对于来访者,你若觉得例如咨询室“锁门”不安全,你大胆提出希望只关门不要锁门。好的咨询师能够理解。 若确实觉得人身不安全,当即离开。保护自己最重要。。。。。。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5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不愿意交流,家长怎么办?
青春期抑郁,孩子不愿交流,家长怎么办? 青春期,是人一生之中生理、心理变化最为快速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我们很敏感,心理容易“受伤”。不少抑郁症的最初发病时间就是在青春期(12-18 岁)。因此青春期抑郁,需要受到更大的重视。 【青春期抑郁案例】 家长问:青春期的女儿抑郁了,不说话,不吃饭,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也不去上学。怎么办? 【青春期抑郁解析】 何为青春期抑郁症? 据相关专家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爱说话,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然而,青春期本身特有闭锁心态,情绪容易暴风骤雨,时而非常低落,时而兴奋激越,青春期是孩子在寻找自我的一个关键时期,然而,童年一些情绪问题的影响和沉积,青春期本身身体激素变化影响,父母管教方式的不当,或者在校内遭遇同学排挤、老师嘲笑、学业压力巨大等一系列问题,让青春期孩子可能无法自我调控,也许会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下降、自我封闭、动机不足,最后表现为抑郁症现象。 而抑郁现象与青春期孩子的闭锁心理合并起来,可能让家长非常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办是好。 【面对青春期抑郁 心理咨询专家建议】 1、不要认为孩子一封闭自己就是抑郁发作,就是病态的,接纳她的情绪变化。青春期大多数孩子都有闭锁心理,希望拥有自己的小空间,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以此自我探索,发展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他们不再视父母为绝对权威,可能会挑战父母权威,而更重视同伴小群体的交往。那么,允许孩子的私人空间,尊重他的闭锁心理,接纳他青春期身心的变化,允许他可以少言寡语,尊重他的独立人格,本身就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2、弄清楚孩子抑郁的原因,对症下药,对因治疗。如果孩子长期封闭自己,几乎不说话,食欲总是不佳,不爱吃饭,要学会跟孩子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温柔地交流沟通,了解她抑郁情绪的具体原因。看是学习原因,还是人际关系原因,或者是父母教育方式的原因,仰或是个性偏差?不用原因不同解决。 3、在家里形成一个和谐化,高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父母,不是权威,更不能专制对孩子。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更有自己的见解、感觉和看法,要多给他们机会,倾听他们,并共情支持他们合理的见解,适度放手让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而家长的意见只是参考。在家里,一种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会让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感到被重视,并逐渐向父母畅所欲言。 4、发现孩子的情感缺失,及时寻求心理救治或心理疏导。有的青春期抑郁症,其实反映了童年的创伤、阴影和缺失。比如,0-3 岁,母爱不足造成的缺爱现象,让青春期孩子性格非常孤僻,难以接纳第二性征的发育,在性心理方面有恐惧和障碍,导致了自闭,抑郁,厌食,或者 3-6 岁,父爱不足,父亲过于权威专制,导致青春期孩子自我苛责,低自尊带来低自信,总是不满意自己,耐挫力,抗压能力差,情绪低落。还有的受到父母低质量婚姻的影响,这些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辅导和介入,或心理治疗。 河北燕达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张庆彬主任提醒:青春期孩子心理敏感,需要家长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对孩子的关心(情感忽视),更不要认为孩子只是任性、不懂事,长大了就会好的。尤其是青春期抑郁,需要明确诊断,是单相抑郁还是双相抑郁,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少青春期心理问题会伴随孩子一生,当问题越来越严重,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张庆彬
副主任医师
平度市人民医院
14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7条记录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