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如何科学的为宝宝添加辅食
一.婴儿辅食添加基本原则 1.辅食添加时间 一般健康的宝宝在4-6月龄可以添加辅食。(参考上一篇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 2 .辅食种类 种类由种一到多种,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添加量由少到多。 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让宝宝适应3d~ 5d,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逐渐增加辅食种类,最终达到每天摄入七类常见食物中的四类及以上。 3 .辅食添加的数量与营养要求 辅食添加量由少到多,关注婴幼儿的饥饿和饱足反应,主要依据孩子的需要而定。满足母乳及辅食提供的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的需求。 4 .辅食性状与质地 随着婴儿口腔及胃肠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辅食性状和质地应由稀到稠、由细到粗,从肉泥、 菜泥等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增加食物硬度和颗粒大小,过渡到肉末、碎菜等半固体或固体食物。 5. 顺应喂养 随着婴儿生长发育,喂养者应根据婴儿营养需求的变化,提供多样化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保证婴幼儿健康发育。喂养过程中,应及时感知婴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反应,并做出恰当地回 应,应耐心鼓励和协助婴幼儿进食,培养儿童合理进食行为。帮助婴幼儿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 餐礼仪,逐步形成健康的进餐模式。 6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婴幼儿体格生长发育指标,评估营养状况。当辅食营养摄入无法满足需求时,应及时调整,可合理进行营养素补充。 7 .辅食添加的安全与卫生 应使用清洁安全卫生的食材和餐用具进行辅食制作。有些食物或进食行为容易导致进食意外,为保证安全,婴幼儿进食时须有成年人看护。 8 .患病期间的喂养 暂停添加新的辅食。除特殊情况外,鼓励进食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辅食。病愈后,及时恢复正常饮食。 二.分年龄段辅食添加指导 1 .满6~8月龄 (1)辅食种类:首先补充含铁丰富、易消化且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稠粥、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肝泥等,逐渐达到每天能均衡摄入蛋类、肉类和蔬果类。 (2)辅食频次:由尝试逐渐增加到每日1~2餐,以母乳喂养为主。 (3) 辅食数量:每餐从10 mL~20 mL(约1~2勺),逐渐增加到约125 mL(约1/2碗)。因考虑到辅食摄入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以不影响总奶量为限。 (4) 辅食性状:从泥糊状逐渐到碎末状。 (5)辅食质地:可用舌头压碎的程度,如同软豆腐状。 2.9~12月龄 (1)辅食种类:在8月龄基础上引入禽肉(鸡肉、鸭肉等)、畜肉(猪肉、牛肉、羊肉等)、鱼、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逐渐达到每天能均衡摄入蛋类、肉类和蔬果类。 (2)辅食频次:规律进食,每日2~3餐,并继续母乳喂养。 (3)辅食数量:每餐逐渐增加到约180 mL(约3/4碗)。 (4)辅食性状:碎块状及婴儿能用手抓的指状食物。 (5)辅食质地:可用牙床压碎的程度,如同香蕉状。 3.1~2岁 (1)辅食种类:食物种类基本同成人。逐渐增加辅食种类,最终达到每天摄入七类常见食物中的四类及以上。 (2)辅食频次:每日3餐,继续母乳喂养。 (3)辅食数量:每餐从约180mL(约3/4碗)逐渐增加至约250mL(约1碗)。 (4)辅食性状:块状、指状食物及其他小儿能用手抓的食物,必要时切碎或捣碎。 (5)辅食质地:可用牙床咀嚼的程度,如同肉丸子状。 注:文中所用单位,勺容量为10 mL;碗容量为250 mL。 三.辅食制作要求 1 .原料要求 婴幼儿辅食添加所使用的食品和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或相关规定,应新鲜、优质和无污染,应保证婴幼儿安全、满足营养需要。 2 .卫生要求 制作辅食的餐用具应保持清洁;制作过程应始终保持清洁卫生和生熟分开;辅食应煮熟、煮透;水果等生吃的食物要清洗干净;辅食应现做现吃,制作好的辅食应及时食用,如未及时食用应妥善保存,尽早食用。 3 .调味品要求 辅食应保持原味,12月龄内不宜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1岁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膳食。 4 .烹调要求 蔬菜应先洗后切。烹调以蒸煮为主,尽量减少煎、炸的烹调方法。 四.婴幼儿辅食添加常见食物及注意事项 1. 婴幼儿辅食添加常见种类 谷物类因其容易消化和不易引起过敏反应,是婴幼儿进行辅食添加时的首选。婴幼儿辅食一般包括七类常见食物,辅食添加应逐渐达到每天摄入以下七类食物中的四类及以上。 1) 谷物、根茎类和薯类:面粉、大米、小米、红薯、土豆等。 2) 肉类:畜肉、禽类、鱼类及其动物内脏等。 3) 奶类:牛奶、酸奶、奶酪等。 4) 蛋类:鸡蛋、鸭蛋、鹌鹑蛋等。 5) 维生素A丰富的蔬果(不包括果汁):胡萝卜、羽衣甘蓝、南瓜、小白菜、芒果、蜜橘等。 6) 其他蔬果(不包括果汁):小油菜、娃娃菜、花椰菜、西兰花、苹果、梨等。 7) 豆类及其制品/坚果类:豆类及其制品包括黄豆、豆腐等;坚果包括花生仁、核桃仁、腰果等。 2.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当婴幼儿开始尝试家庭食物时,应避免大块食物哽噎而导致的意外,同时禁止食用整粒的花生、腰果等坚果。
周振儒
主治医师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
13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发热的处理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1.发热程度分级(腋表(1)低热37.5~38.0℃ (2)中等热38.1~39.0℃ (3)高热39.1~40.0℃ (4)超高热40℃以上 2..发热的分期 1)前驱期:许多发热疾病可无此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情绪不稳定等。 2)体温上升期:特点是产热多而散热少,因此产热占优势,故体温升高。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鸡皮疙瘩”,触摸患儿皮肤有冷感;如发生寒战,预示将发生高热。幼儿此时可出现惊厥现象。 3)高温持续期:此时体温已达高峰,本期的特点是散热过程开始增强,但产热并未降低,所以此期产热和散热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相对的平衡,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上。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出汗等。 4)体温下降期:本期特点是散热过程占优势,产热减少,同时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散热仍处于较高水平,病人体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散热加强,于是体温开始下降,产热和散热终于恢复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 3.发热的处理: 1).治疗原发病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2).退热处理 ①如果体温在38.5°C以下,可以给小儿多喝温开水,并给予无力降温,温水擦身,或用湿毛巾敷在额头,或血管丰富处,如腘窝、大腿根、腋下、颈部等,每10-15分钟一次。并可在额头处贴退热贴。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②.如果体温超过38.5°C,需要口服退热药降温,临床常用的退热药有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用于>3个月小儿,布洛芬用于>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 ③.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出现热性惊厥;3个月内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5天;发热>40℃且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时内有效降温;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没有食欲、很少说话、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突然出现以前从没有过的特殊表现;尿少,提示脱水,如婴儿每天尿湿尿布<3块,或大一些儿童8~12小时没有小便。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医。
周振儒
主治医师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
134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挑食的病因及处理
1.挑食的概念: 挑食是指儿童对食物种类的偏好,对自己喜欢的食物毫无节制,而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一概拒绝,是一种不良进食习惯,而不是一种疾病。严重挑食或偏食时间过久会导致因食品单调引发营养不良或肥胖、胃肠功能紊乱。 2.病史 (1 )家长影响:挑食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因为家长食品种类选择单一、制作方式的单一、食物质地不符合儿童需要、辅食添加时间错过味觉发育敏感期及咀嚼发育关键期等。据研究资料显示,挑食有一定的家族性,许多挑食的亲属挑食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挑食可能是儿童模仿父母、兄弟姐妹或养育者的结果。有些儿童已经出现了对某些食物的偏好倾向,但父母出于对儿童的溺爱和迁就,明知这种偏爱不对,但担心儿童饥饿,仍经常给做或买这些食品,这样子女的偏爱就容易被逐渐强化而固定下来,成为不良习惯。 (2 )微量元素铁和锌缺乏:铁缺乏影响胃肠道消化酶功能,可以出现食欲缺乏;锌缺乏可以导致味觉减退,对清淡的蔬菜更感无味,而偏爱口味浓的食物。 2.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为 2-6 岁,主要表现为吃的少、吃的慢、对食物不感兴趣、拒绝吃某些食物>1 个月、不愿尝试新的食物、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或某些类型的食物,造成膳食品种的单一。严重时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常会出现膳食不平衡、便秘、食欲缺乏和消化功能紊乱。 3.处理 (1 )营养评价及指导:对儿童的体格生长进行全面的评价,尤其是生长曲线图监测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采取膳食频度法和 24 小时回顾法的结果了解膳食营养摄入情况(上述需要去儿童保健科),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如微量元素、血红蛋白、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调等,根据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2 )家庭进食环境改善:家长家庭环境进食习惯对孩子有很大影响,要改善孩子的挑食必须先改变家庭环境,发挥父母及其家人的榜样作用,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促进孩子改变不良行为。 (3 )进食行为指导:进食时避免分心(电视、故事、玩具),规定进食时间(<25 分钟),逐步引入新食物(15 次)左右,鼓励自己进食(>1 岁),体验饥饿,获得饱感,限制两餐之间的零食,餐前不喝饮料,两餐之间间隔一定时间(3 小时左右),提供适合其年龄的食物,允许与年龄相符的进食狼藉、营造快乐进食。 (4 )行为疗法 1)认证疗法:对有挑食习惯的儿童,父母和老师应对其讲述挑食对人体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危害,让儿童充分认识挑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方法,从而达到自觉或愿意配合克服和纠正挑食的不良习惯。 2)强化疗法: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偏食很大一部分是不良强化的结果,要对其爱吃的食物进行负强化或不强化,对不爱吃多食物进行正强化,多给予表扬、鼓励、物质奖励等,以增进食品的多样化。 3)系统脱敏疗法:有计划地让儿童尝试某种不喜欢吃的食物味道,从不吃到吃、到能吃一点,直到正常进食。 4)饥饿疗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年龄偏小的儿童使用。根据饥不择食的法则,饥饿时,儿童不是考虑吃什么,而是先吃饱为止,通过体力活动,使其感到饥饿后,先给其不爱吃多食物,再给其喜欢吃的食物,逐渐使爱吃的和不爱吃多食物各 1/2,并得到巩固,基本纠正挑食习惯。 4.预防: 强调早期预防,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婴儿期添加辅食做起。添加辅食时应多样化,初次给予的辅食要专门制作,不适应婴幼儿咀嚼能力的加工方式或成人膳食,会引起婴幼儿反感和拒食。一种食物连续添加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儿童吃腻或产生依赖,在幼儿期,对儿童喜欢吃的食物,应限量并间隔其他食物。在食物的采购制作上应多样化,使儿童保持新鲜感。饭前不吃零食和饮料。有偏食倾向要及时纠正。膳食中注意含锌、铁等微量元素食物的补充,有利于挑食的预防。同时要注意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照顾者的饮食习惯对儿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及家人要做好表率作用,注意不要强迫儿童进食,更不能责骂。
周振儒
主治医师
北京首儿窦店儿童医院
959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