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南京市儿童医院

南京市儿童医院

简称:江苏省儿童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省红十字儿童医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风湿热有什么症状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2-6个月。它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舞蹈病、不规则和不自主的肢体运动障碍等。 在病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肌肉障碍也会产生。了解清楚病症表现,才能确定对症治疗方案,消除风湿热危害。 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头晕、嗜睡等。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胸腔肿胀、麻痹、大便疏松等症状。合理治疗,如口服祛风湿药物,是关键。 风湿热严重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尤其是链球菌感染,2-6个月后会有发热或舞蹈病,严重时还会呈现不规则和不自主的肢体运动异常。 风湿热主要损害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虽然近年来风湿热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一旦发病,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皮肤、浆膜、血管等造成病变,尤其是心脏损害最为严重。 风湿热属于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早期发病后,会有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特别是在急性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次,会呈现多发性关节炎的表现,如红肿、发热、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了解风湿热危害后,一定要通过对症治疗来改善疾病,从而消除风湿热危害。 风湿热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等。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抗风湿药物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心脏炎和关节畸形等严重病例。 风湿热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链球菌感染等。 风湿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智慧医疗先锋者

18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几个月戒奶最合适 给孩子戒奶需要看什么

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为宝宝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免疫力。然而,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单纯的母乳喂养已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能量和营养需求。因此,适时为孩子戒奶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戒奶的时间并没有统一标准,需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宝宝在4-6个月大时,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辅食,为戒奶做准备。当宝宝满1岁时,母乳的营养成分相对减少,此时是断奶的理想时机。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左右。 在考虑断奶时间时,还需要关注以下因素: 1. 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情况:随着宝宝牙齿的萌出和消化系统的完善,可以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为断奶做准备。 2. 宝宝的营养需求:一周岁左右的宝宝,身体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增加。此时母乳的营养成分相对减少,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充。 3. 妈妈的身体状况:长时间哺乳可能导致妈妈出现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等问题。因此,适时断奶有助于妈妈恢复身体健康。 在实施断奶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可以从每天喂奶3-4次逐渐减少到每天1-2次。 2. 适当增加辅食:逐步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 3. 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断奶过程中,宝宝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家长应给予关爱和安慰。 总之,断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在断奶过程中,关注宝宝的成长和需求,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医疗新知速递

1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突然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突然出现呕吐现象,作为家长可能会感到慌张。呕吐是宝宝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胃原性以及疾病性等因素。了解宝宝呕吐的原因,有助于家长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一、宝宝呕吐的原因 1. 生理性呕吐:常见于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过快或在哭闹时喂食,导致宝宝咽下空气过多,引起呕吐。改变喂养方式,如少量多餐,可以缓解此类症状。 2. 胃原性呕吐:多由胃肠道感染、消化不良或受寒引起,如胃炎、肠炎、食物中毒等。此类呕吐常伴有哭闹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 3. 疾病性呕吐:某些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咳嗽等,也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呕吐症状。治愈原发病后,呕吐症状通常会缓解。 4. 胃肠型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呕吐等症状。此时,家长应避免强行喂食,以免加重病情。 二、宝宝呕吐的应对措施 1. 保持冷静:发现宝宝呕吐后,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影响宝宝情绪。 2. 帮助宝宝坐起,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 3. 呕吐后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异味。 4. 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防止脱水。 5. 注意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6. 观察宝宝症状,如呕吐频繁、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预防宝宝呕吐 1. 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 2. 喂养宝宝时,注意控制食量,避免过量喂食。 3. 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 4.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未来医疗领航员

17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孩正常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也是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参考。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如何通过身高体重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在2.5~4公斤之间。出生后前三个月,每周体重增长约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约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约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约60~90克。1~2岁期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约2500~3000克,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约2000克,直到青春发育期。 至于身高,新生儿的平均身长约为50厘米。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1周岁时,身高比出生时增长了约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1~2岁期间,宝宝身高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从2岁到青春期之前,宝宝身高的增长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平均每年可增长6~7厘米。 除了了解身高体重的正常范围,家长还需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身高体重发育异常。因此,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了解孩子的身高体重: 1. 定期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并记录下来,以便观察其生长发育趋势。 2. 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 3. 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运动量等,确保其健康成长。 4. 如发现孩子身高体重发育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指导。

健康驿站

1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拉屎带有沫子是怎么回事 宝宝拉肚子有泡沫怎么办

婴儿腹泻是新手父母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其中宝宝拉屎带有泡沫的现象尤为常见。这通常是因为婴儿大便中含有大量水分,以及肠道中大肠杆菌分解糖类产生的气体。以下我们将探讨宝宝拉屎带泡沫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首先,让我们了解宝宝拉屎带泡沫的几种常见原因: 1. 生理性腹泻:母乳喂养的宝宝,尤其是母乳中含有较多乳糖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肠道内乳糖分解酶不足,从而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大便呈泡沫状。 2. 消化不良:宝宝摄入过多淀粉或糖类食物,可能导致肠腔内食物发酵,产生深棕色水样便,并伴有泡沫。 3. 宝宝受凉:宝宝受凉后,肠道蠕动减慢,消化功能减弱,也可能导致大便呈泡沫状。 4. 肠道菌群失调:宝宝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大便呈泡沫状。 针对宝宝拉屎带泡沫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处理建议: 1. 适当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妈妈应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脂食物,以免影响宝宝消化。人工喂养的宝宝,应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配方奶粉。 2. 注意保暖:宝宝受凉后,容易导致腹泻。因此,要确保宝宝保持温暖,避免腹部着凉。 3. 增强宝宝免疫力: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导致腹泻。因此,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 4. 观察病情:如果宝宝腹泻伴随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拉屎带泡沫是常见的生理现象,父母们不必过于担心。但要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保障宝宝健康成长。

医疗新知速递

18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大便水样是怎么回事

婴幼儿时期,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腹泻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中,水样大便更是让家长们担忧不已。本文将探讨宝宝水样大便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 宝宝水样大便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原因包括: 1. 消化不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完善,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出现水样大便。 2. 乳糖不耐受:部分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乳糖,导致乳糖不耐受,进而出现腹泻症状。 3. 过敏:宝宝对某些食物或食物成分过敏,如牛奶、鸡蛋、大豆等,可能导致腹泻。 4. 细菌感染:如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会导致宝宝出现水样大便。 5. 服用某些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等,可能引起宝宝腹泻。 针对宝宝水样大便,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饮食:避免给宝宝喂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腻、辛辣、生冷等。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应避免摄入乳制品。 2.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宝宝的生活环境清洁,预防细菌感染。 3. 观察病情:如果宝宝出现水样大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4. 适当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制剂等。 5.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宝宝腹泻会导致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 总之,宝宝水样大便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家长们应了解其成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病友互助家园

1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几个月断夜奶比较合适 怎么让宝宝断夜奶

随着宝宝的成长,母乳喂养不再是唯一的营养来源。对于很多宝宝来说,夜奶成为了他们的习惯。然而,夜奶却给妈妈和宝宝带来了不少困扰。那么,宝宝几个月断夜奶最合适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新生儿时期,宝宝需要按需喂养,因此夜间吃奶是正常的生理需求。但随着宝宝成长,夜奶已经不再必要。从四个月起,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宝宝逐渐戒掉夜奶。 夜奶的坏处有很多,比如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导致宝宝过胖、增加龋齿风险等。因此,妈妈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宝宝断夜奶: 1. 逐步减少夜间喂奶次数,从三次到两次再到一次,让宝宝慢慢适应。 2. 延迟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让宝宝睡得更安稳。 3. 宝宝半夜醒来哭闹时,不要立即喂奶,可以尝试用手轻拍宝宝哄他入睡。 4. 如果宝宝半夜醒来哭闹,可以给他喝点水。 5. 给宝宝安抚奶嘴或进行其他安抚措施。 6. 增加宝宝白天辅食摄入量,让宝宝在睡前吃饱。 断奶期间,妈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在夏天断奶,因为夏天天气炎热,宝宝的消化功能减弱。 2. 不要在孩子患病期间断奶。 3. 不要采取强迫、恐吓的手段使孩子断奶。 4. 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和体重。 5. 孩子的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细一些,饮食要定时定量。 6. 增加宝宝白天水分摄入,避免零食。 7. 断奶过程中,要逐步减少喂奶次数,增加辅食种类和数量。 8. 不要突然断奶,避免母子分离。 9. 不要采取速效断奶法,如用毛巾勒住胸部、用胶布封住乳头等。

健康驿站

16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睡觉突然大哭是什么原因?宝宝睡觉大哭正常吗?

宝宝在睡眠中突然大哭,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困扰。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生理性哭闹:孩子尿布湿、过热、过冷、饥饿、口渴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感到不适而哭闹。这时,家长需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尿布、调整室温、喂奶或喂水,帮助孩子舒适地入睡。 2. 环境不适应:有些孩子对日夜颠倒的作息不适应,白天睡觉,晚上哭闹。家长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增加夜间亲子互动等方式帮助孩子适应。 3. 白天运动不足:有些孩子白天运动量不足,晚上难以入睡。家长应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让孩子充分消耗精力,晚上自然就能安静入睡。 4. 午睡时间安排不当:有些孩子早晨起不来,午后才睡午觉,导致晚上提前入睡,半夜醒来哭闹。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孩子的午睡时间,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5. 疾病影响:佝偻病、消化不良、出牙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孩子夜间哭闹。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宝宝睡觉大哭是否正常,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大脑神经发育:宝宝的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 2. 睡眠周期:宝宝的睡眠周期与成人不同,深睡和浅睡的交替时间更短,更容易从浅睡中醒来。 3. 自我调整能力:有些宝宝无法自我调整进入深睡状态,需要家长的安抚和帮助。 4. 生长发育: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神经系统发育和大脑皮层活跃,可能更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改善睡眠: 1. 轻拍或抚摸孩子,给予安慰。 2. 给孩子喂奶或喂水,缓解不适。 3. 避免过度哄抱,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4.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 5. 调整作息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

医疗趋势观察站

19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手冰凉是什么原因呢

夏季来临,许多家长会发现宝宝的手脚总是冰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宝宝夏季手脚冰凉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调理方法。 首先,宝宝夏季手脚冰凉可能与末梢循环不畅有关。空调房内气温较低,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导致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 其次,阳虚体质也可能导致宝宝夏季手脚冰凉。中医认为,阳气不足会导致手脚末端得不到充足的温煦,从而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症状。 此外,气血两虚、脾阳不振、肝气郁结等中医理论也可能导致宝宝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两虚会使血液循环不畅,脾阳不振会影响脾胃功能,而肝气郁结则可能导致情绪不稳,进而影响手脚温度。 针对宝宝夏季手脚冰凉的问题,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1. 注意保暖:在空调房内为宝宝准备一件小外套,适时增添衣物,避免手脚受凉。 2. 增强体质: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增强宝宝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 调理饮食: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核桃、黑芝麻等,以补充阳气。 4.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宝宝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 5. 定期检查:如宝宝手脚冰凉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运动与健康

16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腹股沟疝气能自愈吗

婴儿腹股沟疝气是常见的婴幼儿疾病,许多家长关心其自愈的可能性。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婴儿腹股沟疝气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 一、婴儿腹股沟疝气的病因 婴儿腹股沟疝气是由于腹股沟区域的腹壁薄弱,加上腹内压力增加,导致腹腔内的肠管或其他组织突出形成疝囊。其病因主要包括: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疝气病史的婴儿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疝气。 腹壁发育缺陷:婴儿出生时腹壁发育不完善,导致腹股沟区域薄弱。 腹内压力增加:婴儿啼哭、咳嗽、便秘等情况下,腹内压力增加,容易导致腹股沟疝气。 二、婴儿腹股沟疝气的症状 婴儿腹股沟疝气的症状主要包括: 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啼哭、用力时肿块增大,安静时肿块缩小或消失。 肿块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有时可触及肠蠕动。 肿块部位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 三、婴儿腹股沟疝气的诊断 婴儿腹股沟疝气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摸婴儿腹股沟区域,观察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特征,初步判断是否为腹股沟疝气。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块的性质,明确诊断是否为腹股沟疝气。 四、婴儿腹股沟疝气的治疗 婴儿腹股沟疝气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症状轻微、肿块较小的婴儿。主要包括: 避免腹内压力增加:减少婴儿啼哭、咳嗽、便秘等情况,降低腹内压力。 使用疝气带:将疝气带固定在腹股沟区域,防止肿块突出。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重、肿块较大、有嵌顿风险的婴儿。手术方法主要包括: 疝修补术:通过手术修补腹股沟区域的薄弱部位,防止肿块再次突出。 疝囊高位结扎术:将突出形成的疝囊结扎,防止肿块再次突出。 五、婴儿腹股沟疝气的术后护理 婴儿腹股沟疝气手术后,家长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注意观察婴儿的体温、食欲、大小便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婴儿腹股沟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疾病,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重,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

药事通

164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200条记录共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