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朝阳市第四医院

朝阳市第四医院

简称:辽宁朝阳市四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杨希忠:我国丙肝报告发病数不足实际25%,需加强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然而,我国丙型肝炎的防控现状不容乐观。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希忠介绍,我国丙肝报告发病数不足总感染数的25%,治疗率约为6.71%,知晓率过低导致丙型肝炎防治工作存在很大缺陷。 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由于丙肝发病隐匿,许多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导致很多人在确诊时已经达到中晚期。丙肝患者未及时接受规范治疗,有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这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丙肝患者,每年需要治愈70万名患者,才能达到理想的‘消除丙肝’的目标。然而,由于丙肝目前尚无疫苗,防控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诊断率和加强规范治疗上。 近年来,随着医药领域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丙肝已经有了可以成功实现‘治愈’的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三个月的疗程治愈率在95%以上。随着国家政策在丙肝防治方面不断加强,部分抗病毒药物已经进入医保,价格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减轻了患者负担。 然而,目前我国应对丙肝最大的困难在于,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自己被丙肝病毒感染,不少基层医院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患者的诊断率、治疗率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因此,加强丙肝筛查工作,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是完成‘消除丙肝’这一目标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了‘消除丙肝,责无旁贷’全国慢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旨在推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提高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我们希望从三个层面全面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基本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培训、有关制度流程的培训、建设医院、社区、乡镇的纵向转诊网络。 同时,基层丙肝诊疗水平的提升也需要伴随医保的落地执行,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医保的实惠,才能打通丙肝防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化解丙肝治疗的难点。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疗星辰探秘

1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吸烟与健康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研究揭示了吸烟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吸烟与多种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吸烟的危害,并探讨如何戒烟。 吸烟与癌症 吸烟是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10-20倍。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吸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和中风。吸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2-4倍。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吸烟者患COPD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10-15倍。 吸烟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吸烟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严重危害。吸烟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低体重、早产和胎儿死亡。 戒烟的好处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戒烟后,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如何戒烟 戒烟需要决心和毅力。以下是一些戒烟的建议: 1. 制定戒烟计划 2. 寻求支持 3. 使用戒烟药物或辅助工具 4. 避免吸烟的诱惑 5. 保持积极的心态

生命之光传递者

18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吸烟可能减效抗癌药

  随着吸烟对健康的危害逐渐被认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吸烟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然而,吸烟的危害远不止于此。近期研究表明,吸烟甚至会影响一些抗癌药物的效果,使得癌症患者面临更大的治疗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2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烟草健康警示”,旨在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我国著名肺癌专家支修益教授指出,吸烟不仅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还会影响肺癌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肺癌靶向药物对不吸烟的患者效果显著,而对吸烟的患者效果则明显减弱。这是因为吸烟会导致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使得靶向药物无法有效作用于癌细胞。   吸烟对肺癌靶向药物的影响与吸烟量和吸烟时间成正比。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药物效果就越可能减弱。这无疑给吸烟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治疗压力。   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除了靶向药物外,还有手术、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吸烟不仅会影响靶向药物的效果,还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延长康复时间。因此,戒烟对于肺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戒烟,并积极接受治疗。同时,家属和亲朋好友也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战胜病魔。   小编推荐:除了戒烟,肺癌患者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1.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4.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5.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丰富生活。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戒烟是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医疗之窗

18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积水原因有哪些

肺积水,医学上称作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胸膜疾病。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胸膜通透性增加、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顶叶胸膜淋巴管引流障碍、创伤以及医源性因素等。 1. 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心脏疾病,以及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阻塞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胸膜渗漏,从而引发肺积水。 2. 胸膜通透性增加: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肺积水。 3. 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引发肺积水。 4. 顶叶胸膜淋巴管引流障碍:癌性淋巴管梗阻和发育中淋巴管引流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胸膜淋巴管引流障碍,从而引发肺积水。 5. 创伤:主动脉瘤和胸导管破裂等创伤,可能导致血胸、脓胸和乳糜胸等,从而引发肺积水。 6. 医源性因素:药物、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液体过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骨髓移植、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和腹膜透析等医源性因素,都可能导致肺积水。 针对肺积水,预防措施包括急性高热时卧床休息、胸痛时采取患侧卧位、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坐位、症状缓解后适当运动以避免疲劳或感冒等。此外,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都有助于预防肺积水。 对于患有肺积水的患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医疗之窗

18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食疗是最佳防病法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这句话道出了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合理的饮食不仅可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更能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然而,错误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医学认为,食物对人体具有滋养作用,能够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生命力强。同时,饮食还具有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帮助人体适应气候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要遵循以下饮食养生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饮食结构,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2. 因时制宜 不同的季节,人体的生理状况和营养需求也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以适应气候变化。 3. 因地制宜 不同的地域,气候和物产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地域特点,调整饮食结构,以适应地理环境。 4. 因人制宜 不同体质的人,对食物的需求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饮食结构,以保持健康。 5. 辨证施食原则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饮食调理。我们需要根据疾病的证型,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理。 6. 辨病施食原则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饮食调理。我们需要根据疾病的病机,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理。 7. 平衡膳食原则 平衡膳食,即尽可能食用多种食物,使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避免偏食。

智慧医疗先锋者

1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支气管肺炎症状有哪些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多见。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帮助家长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一般症状 1. 发热:发热是支气管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体温多在38~39℃,也可高达40℃左右。 2. 咳嗽:咳嗽及咽部痰声一般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极期咳嗽可减少,恢复期咳嗽增多、有痰。 3. 气促: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加快,重症者呼吸时呻吟,可出现发绀。 4. 呼吸困难:常见呼吸困难,口周或指甲青紫及鼻翼扇动,重者呈点头状呼吸、三凹征、呼气时间延长等。 5. 肺部固定细湿啰音:胸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或捻发音。 二、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严重受累外,还可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 三、预防与护理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3.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4. 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咳嗽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健康管理专家

18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肝炎初期症状 如何鉴别诊断

肝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炎,了解肝炎的初期症状至关重要。 一、肝炎的初期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肝炎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上腹部不适等症状。这是由于肝炎病毒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导致消化器官受损。 2. 黄疸:黄疸是肝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皮肤、眼睛和尿液等部位会出现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3. 乏力:肝炎患者常常感到疲劳无力,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进行能量代谢。 4. 肝脾肿大: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组织增生。 5. 肝区疼痛:肝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区疼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组织肿胀和充血。 二、肝炎的鉴别诊断 1.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2. 非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非病毒性肝炎不具有传染性,其病因复杂,可能与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三、肝炎的治疗与预防 1. 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炎,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病毒性肝炎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非病毒性肝炎则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2.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性肝炎;控制饮酒,避免药物滥用等。

智慧医疗先锋者

17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婴儿支气管肺炎严重吗

婴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婴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那么,婴儿支气管肺炎到底严重吗? 婴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发热、呕吐和腹泻等。这些症状可能会让家长感到担忧,但事实上,只要得到及时的治疗,绝大多数婴儿都能康复。 婴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支原体感染:如肺炎支原体。 吸入异物:如呛奶、呛水、呛饭等。 婴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症治疗:如止咳、平喘、化痰等。 雾化吸入治疗: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水肿。 支持治疗:保证营养和水分摄入。 为了预防婴儿支气管肺炎,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注意婴儿的日常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 增强婴儿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相关疾病。 如果婴儿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医疗新知速递

19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新型肺炎疑似和确诊的区别?

新型肺炎,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冠状病毒感染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型肺炎的临床表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新型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接下来,我们来区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流行病学史包括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接触过来自武汉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确诊病例需要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在鉴别诊断方面,新型肺炎需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此外,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肺炎,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健康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首先,个人防护是预防新型肺炎的关键。我们应该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场所等。其次,提高健康意识也是预防新型肺炎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了解新型肺炎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便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者。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新型肺炎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总之,新型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积极预防。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和消除新型肺炎疫情。

医者荣耀

16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心脏封堵介入治疗有无风险

心脏封堵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疾病的方法,但任何治疗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以下是心脏封堵介入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 1. 封堵伞脱落或移位:封堵伞是治疗房间隔缺损等疾病的关键工具,若封堵伞脱落或移位,可能导致心脏其他部位受损。 2. 心脏穿孔:介入手术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心脏壁穿孔,引起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术中出血: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出血,需要及时处理。 4. 麻醉意外: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如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 5. 造影剂过敏:部分患者对造影剂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6. 导管断裂:介入手术过程中,导管可能出现断裂,导致手术中断。 7. 心律失常: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等。 8. 传导阻滞: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如房室传导阻滞等。 9. 残余分流瓣膜关闭不全: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残余分流瓣膜关闭不全,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10. 穿刺口出血、伤口感染:手术部位可能出现出血或感染,需要及时处理。 11. 造影剂肾病:部分患者对造影剂敏感,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 尽管心脏封堵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它在治疗心脏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了降低风险,建议患者在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手术。

生物医疗创新站

192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1条记录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