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宁化县中医院

宁化县中医院

简称:福建省宁化县中医院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心气虚可以运动吗?三种运动适合心气虚患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气虚的症状。心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对于心气虚患者来说,是否可以运动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事实上,心气虚患者是可以进行适量运动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改善心气虚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加重病情。 以下是三种适合心气虚患者的运动项目: 1. 慢跑: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有助于改善心气虚的症状。 2. 太极:太极动作缓慢,节奏舒缓,有助于调节呼吸,放松身心,适合心气虚患者练习。 3. 瑜伽:瑜伽动作柔和,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柔韧性,同时还能调节呼吸,改善心气虚的症状。 除了运动外,心气虚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等。此外,必要时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 总之,心气虚患者是可以进行适量运动的,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改善病情。

远程医疗新视界

1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虚劳气血亏虚怎么办

虚劳气血亏虚,中医学称之为‘气血两虚’,是常见的健康问题。气血不足会导致人体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虚劳气血亏虚,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如四物汤、八珍汤等,以补气养血,调和阴阳。 2.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虚劳气血亏虚的症状。 3.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疲劳。 4. 拔罐:通过拔罐,排出体内湿气,改善气血运行。 除了中医治疗,日常生活中的调养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等。 2. 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气血运行。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4.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出现虚劳气血亏虚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学奇迹见证者

18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女人低头含胸走路影响心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姿势往往被忽视,但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却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姿势不仅能够改善我们的体态,还能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姿势及其危害,以及如何纠正这些姿势: 一、办公姿势 长时间保持弓背伸头的姿势,容易导致颈椎、肩膀前屈,引发腰背疼痛。正确的办公姿势是:选择高度、后背角度可调节的座椅;保持膝盖、大腿和后背、肘关节呈90度角;将下巴向内收,使胸腔、肩膀打开,有助于呼吸顺畅。 二、看电视姿势 瘫坐在沙发上,不仅挤压内脏,还易导致腰肌劳损。正确的看电视姿势是:选择稍微高一点、硬一点的沙发。如果沙发太软,可以加个坐垫;如果座位太深,不妨在腰后放一个腰背枕,使腰背直立。 三、思考姿势 长时间托腮坐,容易诱发背痛和头痛。正确的思考姿势是:想问题时起来走走,或将双手放在后颈,扭转颈部,保证脑部血液流通。 四、站立姿势 歪向一边的站立姿势,容易导致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引发腰背疼痛。正确的站立姿势是:两腿直立、小腿和腹部微微收紧,重心稍微向前,两眼平视前方。如需长期站立,每隔10分钟用“稍息”动作交换重心。 五、走路姿势 低头含胸的走路姿势,会影响心肺功能。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抬头平视前方,迈步时让大腿带动小腿,采用“小快步”增加双腿运动频率,有益于活跃心肺功能。 六、下楼梯姿势 踢踏下楼梯的姿势,容易伤害膝盖关节。正确的下楼梯姿势是:膝盖与脚尖应呈垂直状态,例如迈出右脚时,右膝盖应尽量放松,让身体的重量能落到脚底。 七、跑步姿势 只抬小腿的跑步姿势,容易导致膝盖疼痛和疲劳。正确的跑步姿势是:通过上臂、髋关节、大腿、小腿联动把腿“送出去”,着地时膝关节微曲,脚掌从后跟到前掌“滚动着地”,这种姿势肌肉最省力、膝关节压力小,对心肺锻炼最充分。

康复之路

1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老年人突然失明如何急救?

老年人突然失明,常见病因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这种疾病如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的先兆症状包括:精神过度紧张、遭受精神创伤时,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一过性失明,持续几十秒至十几分钟。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吸入亚硝酸异戊酯雾剂,可快速缓解症状。 2. 含服硝酸甘油片、口服亚硝酸钠片,并进行眼球按摩。 注意事项: 1. 发生先兆症状时,应立即进行自救,并尽快就医。 2. 出现先兆症状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 3.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盒。 此外,以下内容也可作为拓展: 1.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的病因及预防。 2. 眼科急诊的常见疾病及处理方法。 3. 如何选择合适的急救药品。 4.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的康复治疗。 5. 如何关注老年人的眼部健康。

健康驿站

18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呼吸与瑜伽体位的配合要领

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身心修炼方式,强调体位法、呼吸和意念三者合一。其中,呼吸与体位的配合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瑜伽练习的效果。 首先,呼吸要深长而平稳,与体位动作相协调。在体位动作中,手臂向上时吸气,向下时呼气;身体向左或向右扭转时呼气,还原时吸气;身体前弯时呼气,后仰时吸气。这样的呼吸节奏有助于放松身心,提高练习效果。 其次,在体位练习中,要关注身体的感受。在动作过程中,要集中意念于身体被刺激的部位,感受韧带拉伸、肌肉收紧的感觉。在放松时,闭眼用心享受身体的舒适,感受血液在体内加速循环流淌。 此外,瑜伽练习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在练习瑜伽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位,避免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造成的损伤。 最后,瑜伽练习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在瑜伽教练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掌握呼吸与体位的配合要领,提高练习效果。 总之,呼吸与瑜伽体位的配合要领是瑜伽练习的关键。通过合理的呼吸和体位动作,可以放松身心,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运动与健康

18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医养生:四类体虚男人怎么进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男性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多重责任,因此更容易出现体虚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体虚分为多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虚,进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 肾虚 肾虚是男性常见的体虚类型,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不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肾虚的进补应以补肾壮阳为主,可食用羊肉、海参、鹿茸等食物,同时可配合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中药。 2. 脾虚 脾虚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等症状。脾虚的进补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食用红枣、山药、小米等食物,同时可服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丸等中药。 3. 胃虚 胃虚表现为胃脘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胃虚的进补应以健脾养胃为主,可食用生姜、大枣、小米等食物,同时可服用香砂六君丸、健胃消食片等中药。 4. 心虚 心虚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心虚的进补应以养心安神为主,可食用酸枣仁、茯苓、莲子等食物,同时可服用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中药。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男性应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卫生。

生命之光传递者

18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孕23周胎动频繁怎么回事

胎动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活动,它不仅是母亲感受到胎儿的生命力的标志,也是判断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从怀孕5个月开始,母亲就能明显感受到胎儿的胎动。胎动的次数、速度和强度可以反映胎儿的活跃程度和安全状况。一般来说,怀孕24周时,通过超声波观察到的平均每天胎动次数约为200次,怀孕32周时近600次,足月时超过200次。 那么,在怀孕23周时,如果孕妇发现胎动频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胎动频繁并不一定是异常情况,它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胎儿活泼:有些胎儿天生就比较活泼,喜欢在子宫内四处游动,这就导致了胎动频繁。这种情况下,孕妇不必过于担心。 2. 胎儿发育良好:胎动频繁也可能意味着胎儿发育良好,胎盘功能正常,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 3. 孕妇饮食:孕妇在孕期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糖分、油腻食物等,也可能导致胎动频繁。 然而,如果孕妇在怀孕23周时出现胎动频繁,同时伴有以下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1. 胎动过于强烈:如果胎动过于强烈,甚至让孕妇感到疼痛,这可能意味着胎儿缺氧。 2. 胎动不规律:如果胎动不规律,时快时慢,这也可能是胎儿缺氧的表现。 3. 胎动减少:如果胎动突然减少,甚至消失,这可能是胎儿在子宫内出现危险的信号。 针对胎动频繁的情况,孕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适当运动:孕妇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以促进胎儿的发育。 2. 保持良好的作息:孕妇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 注意饮食:孕妇要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油腻食物等。 4. 定期产检:孕妇要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 总之,孕妇在怀孕23周时出现胎动频繁,不必过于担心,但也要注意观察胎动的规律和强度,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生命守护者联盟

18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寒冬保健饮食的养生之道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人体易受寒冷侵袭,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冬季养生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中医养生、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为您介绍冬季养生之道,助您顺利度过寒冬。 一、中医养生,调养身心 中医认为,冬季是养肾的最佳时期。肾主水,与冬季的寒冷气候相对应。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补肾,保持肾精充沛。具体方法包括: 1. 精神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 睡眠调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作息规律。 3. 起居调养:适当增加衣物的厚度,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二、饮食调理,温补养生 冬季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吃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材,如羊肉、牛肉、鸡肉、鲫鱼、黑芝麻、核桃、红枣等。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鱼肉、豆制品等。 2. 多吃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萝卜、胡萝卜、柑橘、柚子等。 3.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三、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冬季运动要选择适合室内外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瑜伽等。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四、预防疾病,健康过冬 冬季是流感、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疾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 2.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4. 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未来医疗领航员

1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5招教你养生喝水的秘诀

人体中,水分占据了约65%的比例,可以说我们的身体是由水构成的。中医理论中,水被誉为‘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喝水被视为养生的第一法则。然而,喝水并非简单的日常行为,其中蕴含着许多养生的小窍门。 一、晨起喝水不宜过多 早晨起床后,人体血液浓度较高,适量饮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肠道蠕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体阳气生发,过多饮水或饮用凉水会伤害脾阳,尤其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建议儿童和老人喝半杯水(约100毫升),成年人则可适量饮用一杯。 二、按需喝水,避免过量 中医认为,喝水应顺应身体需求,避免过量饮水。年龄、体质、气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体对水的需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水分相对较少;夏季炎热,则需增加饮水量。通过观察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尿液颜色等信号,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水分。 三、把握喝水最佳时段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有助于通便润肠;午睡后,饮用一杯绿茶可以提神醒脑、降低血脂;晚饭前喝水可以清洗膀胱、排出肾毒,预防结石;睡前喝水可以养阴、预防血稠。这些时段是每天最佳的喝水时间,其他时间可按需补充。 四、避免大口猛喝水 口渴时,许多人习惯大口喝水,但这种做法会突然增加心脏负担,影响消化。正确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慢饮,将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咽下,以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 五、谨慎饮用‘阴阳水’ ‘阴阳水’指的是将生水(如矿泉水、自来水)和开水混合而成的水。虽然日常饮水机中的净化水混合饮用对身体无害,但自来水和井水等生水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将生水与开水混合饮用,可能引发肠道传染病,因此不建议饮用‘阴阳水’。

老年健康守护者

19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喝老火汤一点不健康?这六大传统饮食都是坏习惯

广东人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老火汤更是备受喜爱。然而,近年来,一些专家指出,老火汤并不一定健康,甚至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老火汤中煲煮的肉类蛋白质不易溶解于汤中,且维生素在长时间的煲煮过程中被破坏,导致汤的营养价值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此外,饭前喝汤或汤泡饭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对于尿酸高、痛风的患者来说更是禁忌。 除了老火汤,广东人的一些其他饮食习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谷类摄入量不足、主食过于单调、过度依赖老火汤和补品补充营养、三餐时间不规律、偏好稀有食物以及以零食代替正餐等。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谷类摄入,保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 2. 丰富主食种类,每天1/3的主食为面份类,每周至少两三次杂粮、豆类。 3. 煲汤时间不宜过长,建议1到2小时为宜,饮适量的汤,吃适量的肉。 4. 保持三餐时间规律,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5. 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多选择鱼和禽类。 6. 规律地吃正餐,少喝饮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未来医疗领航员

165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1条记录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