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展开更多
传染性
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
传染源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020 年 5 月,荷兰一家水貂养殖场内的工人感染了 2019-nCoV,且该养殖场内近期死亡水貂 2019-nCoV 核酸检测均阳性,提示水貂同样可以感染 2019-nCoV,并有可能进一步感染人类。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疾病类型
本病主要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型。
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此外,肺部影像学显示 24~48 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厕所,一个“解放真我”的场所,当代忙碌生活中的一片绿洲。
人跟人的区别在于:有人5分钟内解决战斗;有人蹲了半小时,大肠上下求索,水流涓涓而过。
如厕是个技术活,既不能过于用力,也不能时间太长。一个花5分钟排便和30分钟排便的人,身体差在哪儿?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揭示科学的排便时间。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志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红霞
花5分钟排便的人什么样?
花30分钟排便的人什么样?
容易形成痔疮
排便时间延长,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肛门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静脉曲张,轻则引起便秘,重则形成痔核,引发痔疮长久不愈。
伤害腰椎颈椎
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压力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
尤其是蹲便,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时间久了可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
当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如果经常保持这种坏习惯,可能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突然站立易发生危险
长时间排便,容易使血液向下流,突然站起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久蹲后突然起立会出现头晕脑涨的原因。
根据临床观察,多数中国人都习惯在清晨排便。
因为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且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会刺激结肠蠕动,形成排便反射。
每次蹲厕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排出来,就别太强求。揉腹,有利于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老年人若很难在10分钟内解决,可站起再坐下,把时间间隔开,绝不能一次蹲坐半小时。
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正确的排便方法有助于缩短时间,预防痔疮。
蹲姿:促进排便
坐着时,肛肠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
坐姿:适合老人小孩、慢病患者
坐姿排便适合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这是因为蹲着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
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也最好是坐便如厕。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最好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便秘如同堵车,让人痛苦又焦躁。如何控制好排便时间,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下面6个好习惯至关重要。
01 多运动,避免久坐
避免保持同样的姿势太久。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工作的人,更应积极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每天做1~2次做提肛运动(收腹,慢慢吸气,同时向上收提肛门),每次3~5分钟,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静脉回流。
02 每天定时排便
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
建议起床后就上厕所,或早餐后20分钟再排便。平时有便意也别憋着,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03 排便别太用力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用力排便是诱发心梗非常危险的因素。
当人在屏气用力排便时,使心脏回心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加大,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引发猝死。
04 如厕时不玩手机
上厕所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玩手机,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诱发便秘。
05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芹菜、白菜、菠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及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增加大便容积,促进肠蠕动。
06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生活节奏快、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久而久之会导致便秘。
工作、娱乐应张弛有度,一坐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极不可取。
痫病在临床上可以治愈,医生所说的治愈是经过用药,可以控制发作。
对于有些病人,特别是青春期的痫病,随着在发育过程中,脑电活动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发生痫病。有的病人用药以后稳定,用药 2-4 年,控制症状以后会逐渐减药、停药,从而治愈。有的病人刚开始时,发作次数在 1-2 次,甚至不会用药,仅进行观察。
有些病人痫病反复发作,或者有明确病因,病因不能去除的痫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用最小剂量。根据不同痫病发作的类型,全面性发作,如肌阵挛发作、失神小发作、全面性大发作,或者局灶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选择不同的药物,服药治疗以后可以进行脑电图随访监测。因此对于有些病人来说可以治愈,对有些患者来说,可以服药完全控制症状。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好羡慕那些迅速恢复身材的妈妈,刚生完孩子,我还在承受臃肿的痛苦,她们却像没生过一样健步行飞了。”
怀孕期间,为了宝贝的健康成长,妈妈或多或少都会增重。
但不同的是,有些妈妈似乎有让人艳羡的“长胎不长肉”体质,生完孩子立马恢复少女身材,有些妈妈则孕育了宝贝,成长了自己, 肚子上戴上了“游泳圈”,即使努力锻炼,好像也很难恢复到自己孕前的状态。
看着那些迅速恢复的妈妈,再看看自己身上的一圈圈一层层,好难过!想要保持最佳身形,有4个陷阱,一定要绕开!
1.孕前饮食
怀孕前身形苗条,一怀上宝宝之后就变成小胖,其实这个祸根有可能是在怀孕前就埋下了 。
很多女生爱吃又爱漂亮,受不了美食诱惑,在外就餐总会一不小心吃多,事后为了保持身材,又通过节食的方式让自己瘦下来,这些不良小习惯都为孕期变胖埋下伏笔。
在怀孕后,准妈妈的饮食习惯可能没有改变,但因为孕期身体状态的变化,食量增加了,这就导致吸收过量的脂肪和热量。再加上孕期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引发肥胖。
2.错误的认知
一旦怀了宝宝,那准妈妈在家里享受的就是国宝级待遇了,家里的长辈,贴心的老公总是变着法儿地做好吃的。
其实在怀孕期间,孕妈妈的肠道会自动增加吸收营养,摄取适当的营养素比增加食量更重要。
孕妈只需要饮食均衡,足够保证宝宝的营养和发育。
孕妈应该摄取叶酸、碘、维他命A、铁、钙等营养元素,帮助胎儿发育。 另外,虽然不能剧烈运动,但孕期妈妈也应该保持每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量,如散步,爬楼梯等。在孕后期的散步爬楼等活动,也是有利于准妈妈顺产的哦。
3.荷尔蒙作怪导致水肿
有些妈妈怀孕4个月就开始“变胖”了,其实是因为怀孕期间体内黄体素的分泌大量增加,水分容易积聚在下半身。水肿也会让孕妈“变胖”。
4.月子期餐饮习惯
孕期为了宝宝的成长,妈妈们努力进食,以为卸货了总好了吧;万万没想到,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为了补身,也为了下奶,不少家庭给产妇准备的月子餐都有大量的补品和滋补汤水,哪个妈妈没有表演过“饱腹喝汤”的绝技的!
这些食物确实有滋补作用,但这些汤水通常脂肪含量比较高,一不小心就热量过多。
还有的家庭怕新妈妈“寒凉”而很少进食蔬菜水果。这样的饮食结构会导致新手妈妈们在哺乳期依旧持续增重。
不少孕妈怀孕期间吃得多,胃口渐渐变大了,产后很难一下子恢复以前的食量。这个时候束腹带就显得很必要了。
一方面是能够帮助妈妈恢复因怀孕错位的内脏
另外一方面,包裹束腹带也有收胃的作用,能让新手妈妈的饮食习惯慢慢调整过来。
此外,新妈妈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小宝宝身上,很难分心来关注和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自己的身型和饮食习惯的期望降低。大食量的维持,令体重难以下降孕期控制体重。
除了苗条,还有什么健康的意义呢?
怀孕期间孕妈长肉较多的话,产后难以恢复之前的体重。
持续过重的情况下,妈妈患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的几率也更高。
孕期的体重管理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最好根据医生的建议,不要觉得超标一些也无所谓,很多潜在问题当时不会显现出来,但会在多年以后反馈在自己的身体上。
怀孕期间的体重增加应参考孕前的体重指数(BMI)。假如怀孕前女性的BMI在健康范围内(19.0-23.5),则怀孕时体重可增加11.5-16kg。
如果准妈妈在孕前的BMI已经超过了23.5,那么怀孕时就要注意,体重增加最好不要超过7-14.3kg。(怀双胞胎妈妈除外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最近,患糖尿病的大姐因为血糖控制得不好,不得不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昨天刚出院,她的一帮“老铁”闺蜜们就来大姐家,大包小包地拎着各式美味食品来慰劳大姐,还忙不迭地解释说,买的都是特别针对糖尿病人的“无糖食品”,我打开一看:无糖萨其玛、无糖夹心饼干、木糖醇月饼......OMG!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无糖=控糖?其实血糖一样噌噌升!
市场上高调炒作的无糖食品,其实是钻了咱老百姓不懂营养知识的空子。营养学上的糖,其实还有一个文邹邹的名字,叫碳水化合物,包括的范围很广,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甜味蔗糖、红糖、冰糖等,还有一大类我们天天都离不开的食物——大米、白面、地瓜、土豆等,它们虽然不甜,但在营养学上也称为糖。所有这些糖类,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都是糖尿病人需要十分小心的食物,特别是那些不甜的精米白面,升糖能力甚至都超过了甜得齁死人的蔗糖和绵白糖!(大米饭的升糖指数是83.2,馒头高达88.1,而蔗糖的升糖指数为65,绵白糖为83.3)
而所谓的无糖食品,其实只是没有添加那些甜味糖,比如蔗糖,而是用甜味剂等来代替,口感一点都不比那些真的添加糖差,看起来是不是很完美?
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把注意力给转移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无糖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恰恰是那些真正具有杀伤力的精米白面!饼干、蛋糕、面包、萨其玛......,哪个能少了精制谷物,虽然没有甜味糖的助力,但这些精米白面一样会瞬间升高血糖,它们才是对糖尿病人的致命杀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无糖食品虽然没有添加糖,但含有另外一种对糖尿病人非常关键的成分——淀粉或糊精,比如,无糖麦片中往往添加糊精作为白糖的替代品,而糊精是淀粉的水解产物,虽然不甜,却也能在人体中变成葡萄糖,本身含有和白糖一样的热量,升高血糖的速度甚至高于白糖!
还有一部分“无糖食品”的甜味很可能来源于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虽然它们不叫糖,但其实它们也和蔗糖一样,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未必会比蔗糖慢多少,你有没有被躺枪呢?
我的健康养生法宝,每晚都睡饱!
来源:丁荣晶教授团队 北医人民心脏康复公众号
根据2020年ACC.20/WCC的研究,对于一些心肌梗死(MI)幸存者来说,精神压力——相对于身体压力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强的引起心肌梗死复发或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子。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是否与心肌梗死幸存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以及这种压力测试与传统运动带来的压力有何不同。研究参与者中包括306名年龄在61岁或以下(平均年龄在50岁,从22- 61岁不等)的成年人,其中65%为非洲裔美国人,50%为女性。
所有的参与者均接受了两种类型的压力测试:一种是心理压力测试,即即兴带有感情色彩的演讲;另一种是传统的压力测试,使用药物或运动负荷试验。主要终点随访中位数为3年,终点指标包括再发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通过独立的医疗记录核查和死亡记录来判定。压力测试中的心肌缺血判定通过心脏核磁扫描进行评估。
总体而言,16%的患者出现了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35%的患者出现了运动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这表明传统的运动或药物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更为常见。经过3年的随访,10%的患者(28例)再次发生了心肌梗死,2例死于心脏相关问题。
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相关死亡的发生率在精神应激性缺血患者中是无精神应激性缺血患者的2倍多,分别为10例(20%)和20例(8%)。即使在调整了临床危险因素和抑郁症状之后,急性精神压力与心肌梗死或死亡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相比之下,传统的运动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与主要终点无显著相关性。
“在我们的研究中,由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是一个比传统压力测试更好的风险指标,”首席研究员Viola Vaccarino医学博士说。
Vaccarino解释说,“这是在相对年轻的MI幸存者中进行的唯一同类研究。“这些数据指出心理压力对心脏和心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证据证明心理压力是如何影响治疗结果的。目前的临床指南中并没有具体提到心理压力。”
研究还发现,精神应激和传统应激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这表明了它们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生的。事实也说明,与身体压力应激相比,由情绪引起的压力应激对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有着独特的机制,”Vaccarino说。
参考链接: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articles/2020/03/18/15/42/can-stress-trigger-a-second-mi-yes-new-research-suggests-acc-2020
翻 译 | 范晓绵
校 正 | 丁荣晶
婴儿脑瘫是临床常见而病情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婴幼儿出现了疑似脑瘫方面的临床症状,需要及时的到当地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或者康复科检查治疗。
一般情况下需要完善头部方面的检查,包括头部磁共振、脑电图、脑血管彩超等,以详细了解头部情况。此外,还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微量元素测定以及激素分泌测定水平的检查。根据头部和血液方面的检查结果来选择药物,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是基础。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配合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方式包括头部针灸治疗、手脚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手脚活动锻炼、认知功能训练、站立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通过综合性的处理,尽量改善临床症状。
早发现、早处理对脑瘫的预后影响较好。如果时间已经较长,效果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