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长春肿瘤医院

普通内科

普通内科

长春肿瘤医院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普文章

文章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近年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一项发表于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的最新研究指出,冬末春初怀孕的孩子,在秋天出生后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 该研究由芬兰奥卢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他们调查了2001年至2006年间在芬兰东南部出生的近6000名儿童。研究结果显示,在母亲怀孕11周时正值4月至5月的孩子,食物过敏的几率为11%。而怀孕11周时正值12月至1月的孩子,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仅为6%。 研究人员对花粉水平进行了分析,发现4月至5月正是桦树和赤杨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经发现,孕期接触花粉会增加孩子食物过敏的风险。最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人员发现,在母亲怀孕11周时接触花粉最多的4月至5月份,孩子发生牛奶和鸡蛋过敏的风险,比母亲怀孕11周时为12月至1月的孩子高三倍。据估计,大约6%至8%的3岁以下儿童患有食物过敏症,其中少部分反应严重。 研究人员表示,30年来,儿童哮喘和过敏发病率不断攀升,与洁癖生活方式、饮食及过早使用抗生素等一系列诱因不无关系。 奥卢大学附属医院的凯萨·皮霍宁博士表示,研究发现,18%的孩子在4岁前的食物过敏测试中呈阳性。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食物过敏情况与其出生月份有关,7月至8月份出生的孩子的食物过敏发病率为5%,而10月至11月份出生的孩子的发病率为10%。 英国哮喘(Asthma UK)慈善组织的伊莱恩·威克斯博士表示,此类研究有助于大众逐渐了解孩子出生前其免疫系统的形成情况。随着理解的深入,也更有助于研制出过敏新疗法及早期干预措施。

医疗数据守护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中暑后有哪些症状

炎炎夏日,高温酷暑让人避之不及。然而,由于工作等原因,许多人不得不在烈日下工作,容易导致中暑。中暑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暑的症状,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中暑。 中暑的症状主要分为三种: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在37.5℃以下。 2. 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以上。 3.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昏迷、痉挛、高热、无汗、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症状。体温一般在40℃以上,病情危急,需要立即就医。 除了上述常见的中暑类型,中暑还有以下几种特殊类型: 1. 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症状。 2.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痉挛、疼痛,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后。 3. 热衰竭: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但体温正常。 4. 日射病:表现为头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为了预防中暑,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或活动。 2.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3. 穿着透气、吸汗的衣物。 4.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降温。 5.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疾病解码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何计国:带你认识真正的“酵素”

近年来,关于‘酵素’的神奇功效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这些文章往往只强调酶在体内的积极作用,却忽略了酶在消化道中的变化。那么,酵素究竟是什么?它真的具有宣传中所说的保健效果吗?本文将为您揭开‘酵素’的神秘面纱。 ‘酵素’是‘Enzyme’的台湾译名,大陆译为‘酶’。目前发现的酶绝大多数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具有催化活性的酶、具有免疫活性的抗体、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等。 蛋白质的生理活性不仅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关,还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有关。一旦失去空间结构,蛋白质的活性就会减弱甚至失去。蛋白质变性是导致蛋白质活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其中加热、改变酸碱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虽然使其失去了活性,但其空间结构的破坏却使蛋白质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因此,熟肉比生肉更容易消化。蛋白质在消化道被分解成氨基酸后进入血液,人体通过摄入蛋白质获得氨基酸,并将氨基酸作为原料用于合成自身蛋白质。这是为了保证人体构成的纯洁,不会因为吃猪肉而在体内含有猪肉蛋白,其它生物也是如此。 强调任何蛋白质的活性并没有实际意义,酶和抗体也是如此。即使生吃含酶和抗体的食物,在胃酸作用下,这些蛋白质也会失活,并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生理科学实验证实,小分子肽和氨基酸一样可以穿过肠粘膜细胞。然而,这些研究者忽略了一个事实:在肠粘膜细胞内,存在着氨基肽酶,能够把小分子肽降解成氨基酸。因此,食用蛋白质食物,进入血液并被机体利用的绝大多数是氨基酸,而非肽,更不是蛋白质。 当然,有些蛋白质能够抵抗胃酸和胰蛋白酶的消化,可以以蛋白质的方式进入人体。但这些蛋白质不仅不会产生对人体有用的生理作用,往往表现为对健康的伤害。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毒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能够以原型穿过肠道粘膜进入体内,并导致神经传导阻滞;朊蛋白进入人体的后果是导致以中枢神经破坏为主要表现的疯牛病;还有一些蛋白质本身没有毒性,但直接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一些敏感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例外的情况是新生儿可以从母亲的初乳中获得有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帮助新生儿抵抗外界的微生物。但这是因为新生儿胃酸分泌能力差,酸度不够,不能使免疫球蛋白变性。随着婴儿的发育,胃酸分泌能力的增强,很快就会失去获得有活性免疫球蛋白的特权。 因此,本文旨在提醒广大营养师们,在传播营养知识时,要客观、严谨,避免被一些商业利用,成为商业上夸大宣传的工具,欺骗消费者。

医疗新知速递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