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院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传染科

传染科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

微信扫描 预约加号

科室介绍
一、疾控中心演变过程 朝阳区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截至2002年机构改革已运行了46年。 2002年12月底,根据国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精神,原朝阳区防疫站部分人员和职能与区皮肤病性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合并成立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时属差额事业单位,定编171人,其中防疫站136人,性防所5人,结防所30人 二、SARS之后 年轻的疾控中心成立不久,SARS战役紧接而来,中心虽然经受住了这一场考验,但在这场战役中暴露出了我区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信息化网络建设以及我区防病机构技术手段落后、队伍素质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2003年在抗击非典之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并逐步建立财政经费保障体系”的总目标,充分说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社会保障工作。 三、夯实基础、加强建设、寻求支持、拓展服务 (一)队伍建设 为了加速专业技术队伍的改变,增强中心发展活力,在区人事局、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招募、引进、培养人才,并在职工中逐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的思想,使得中心的人员队伍得到了飞跃发展。 目前,中心建筑面积达到10000余平方米,属全额拨款单位,定编19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84%,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9%、本科学历占26%。正高职称占3%,副高职称7%,中级职称25%,初级职称44%。 (二)硬件建设 2003年SARS之后,区政府为中心投入400万元解决应急车辆、防护用品、消毒用具及信息采集设备等。2004年,由政府拨款345万元及中心配套共计800万元用于中心的硬件建设;2005年由区财政为中心投入716万元设备专款。硬件投入的快速增长,为中心增强科研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中心本年度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监测等方面增加了多项检测项目,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工作能力,拓展了业务范围。 (三)理念创新 1、艾滋病防治的“朝阳模式” 朝阳区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处于北京市的领先地位,其“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卫生指导、社区唱戏”的模式成为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朝阳模式”。中心深入开展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使用、美沙酮替代疗法“三项工程”,在创新中不断拓展,更加深化落实了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在公安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开展针具交换工作,通过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工作积极发展针具交换工作的志愿者,到目前为止,针具交换的回收率超过了98%。 通过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行为监测工作,目前在朝阳区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逐年上升。 同时,中心建成了艾滋病专题网站,实现了在线咨询、同志论坛、在线查询等多项功能。随着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与国际搭轨的交流平台的建立,“朝阳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检验,正逐步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2、结核病防治的“朝阳模式” 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重点在落实十二个分站的六项职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聘用社区督导员,建立督导化疗队伍、痰检筛查队伍和宣传教育队伍。结防工作进社区方便肺结核病人就诊和治疗。 2006年,朝阳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获得了全国先进,国际防痨专家认为:在未来几年内的中国防痨模式都应该是“朝阳模式”。 3、狂犬疫苗分门诊的建立 随着北京市犬类数量的增长,疾控中心率先在北京市设立了8个正规化,标准化的狂犬疫苗门诊,为百姓提供了忠实可靠的就医保障及养犬防病知识,在方便了患者就医的同时也为规范北京市犬苗接种工作开创了先河。 4、内引外联 先后有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先后落户。并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国际企业预防艾滋病联合会(GB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开放社会研究所(OSI)、比尔 盖茨基金会、中国CDC病毒所、中国CDC性艾中心、全球基金等多国NGO建立项目合作关系。 中心还聘请了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常年专业技术顾问,并成为六所大学的实习基地。通过把国内外优秀专家教授的成功经验、成型工作方法与朝阳区的丰富的现场资源结合,更好的服务于朝阳区的防病工作。 5、营造中心文化 为支持中心开展有效的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会生活中心本着群众自身管理原则,聘请心理学老师,与职工定期谈心,减轻压力, 并先后组建了羽毛球、足球、秧歌、强音合唱队等,扶持业余与专业相结合,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心特色的文体活动。 6、数字化CDC 中心的OA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内部局域网通过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将使各项工作逐步实现无纸化、数字化办公。 (四)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应急工作,强化队伍的建设,以培训为切入点,对CDC全体业务人员采取分层次、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应急理念和专业应急知识技能培训。以实用有效为原则,通过不断的应急培训、演练、实战,以确立符合区情的实用高效的应急机制。以防病网络为依托,强化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应急处理队伍。应急设备配备了充足的防护、消毒装备。以保证急需时能及时供应。并储备了一定量的SARS及其他传染病的鉴别诊断试剂,现场调查所需防护设备、采样设备,信息处理设备。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朝阳区疾控中心聘请国家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的专家、教授亲临讲课。 (五)五大卫生 职业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工作不断拓展业务水平及业务工作量。 (六)提升科研水平 中心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研理念,科研能力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北京总体规划对朝阳区的功能定位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疾控中心应定位为全区的“公共卫生指导中心、监测中心、培训中心”,并不断在“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等方面取得领先地位。从而全面统筹朝阳区的卫生防病工作。 成立至今,疾控中心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努力体现反应灵敏、出动及时,方法科学、措施得当,数据准确、信息畅通,协调网底、保障有力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了作为全区公共卫生指导中心、全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训中心、全区公共卫生监测中心的特点, 为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卫生保障,受到了各级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及社会的肯定。 朝阳区疾控中心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兢兢业业的开展朝阳区的卫生防病工作。 经过两年多发展的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焕然一新,随着先进仪器的进一步配置,高级人才的不断引进,我们将努力构建文化型CDC、学习型CDC、数字化CDC、网络化CDC,从而全面提升中心专业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必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卫生防病机构,开创朝阳区卫生防病工作的崭新局面,更好的服务于朝阳区的防病工作,更加强有力的保障朝阳区的公共卫生防病事业做出贡献。
科室服务
科普文章

文章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数字(5月12日17时)

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将介绍截至5月12日17时的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况,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概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17时,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数百万例。其中,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疫情较为严重。 二、疫情发展趋势分析 1. 疫情蔓延速度加快:自2019年以来,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疫情范围不断扩大。 2. 疫情波及人群广泛: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群年龄跨度较大,从婴幼儿到老年人均有发病案例。 3. 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部分患者病情较轻,仅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而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可出现肺炎、呼吸衰竭等症状。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疫苗接种: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 2.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拥挤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3.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清洁,避免食用生肉、生蛋等食物。 4.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5. 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甲型H1N1流感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努力,战胜疫情。

药事通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世卫组织呼吁加强流感疫苗安全性实时监测

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有望在今年9月投放市场,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强调了确保疫苗接种安全有效的重要性。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对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实时监测,以预防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世卫组织在本周末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中指出,疫苗是疾病大流行期间减少病患和死亡的重要医疗干预措施之一。尽管流感疫苗已经使用了60多年,并确立了各个年龄组的安全记录,但大流行期间大规模接种疫苗,仍可能出现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在大型临床试验中很少出现的不良事件,在大规模接种过程中有时却会出现。 针对这一问题,世卫组织强调,各国必须在接种工作开始后进一步实时检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便获得更充足的临床数据,完善疫苗接种工作。 世卫组织还呼吁各国共享疫苗接种监测数据,指出这将有助于指导风险和效益评估并及时调整疫苗接种政策。为此,世卫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数据收集和实时报告的标准规定,并将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 为了更好地应对流感大流行,除了加强疫苗接种监测外,我们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 提高公众对流感知识的了解,普及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2. 加强医疗机构对流感患者的诊疗能力,提高诊断准确率。 3. 关注流感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确保疫苗质量。 4.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流感大流行带来的挑战。 总之,加强流感疫苗安全性实时监测,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医疗科普小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