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暑了有什么症状表现?

中暑了有什么症状表现?
发表人:医者荣耀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了解中暑的症状对于预防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中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先兆中暑的症状包括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劳、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轻度中暑的症状包括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重度中暑的症状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中暑的类型包括热射病、日射病、热虚脱、热痉挛、水中毒、因人体失水所致的热衰竭、全身脱水、对热气候无力反应(暂时性的热疲劳)、足和小腿的热浮肿等。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

热衰竭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

日射病是指因阳光直接照射对人体的强烈或持久影响而引起的热射病。

热虚脱是经常伴随热射病的一种综合征。

水中毒是在细胞外失水时又发生细胞内水分过多的情况下出现。

全身脱水其特征是全身状态严重,体力衰弱。

对热气候的作用无力反应或暂时性热疲劳长时间停留在炎热气候中发生。

小腿和足热浮肿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水盐代谢有中等程度、但长期障碍时发生。

有问必答网专家提示:了解中暑的症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中暑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暑病疾病介绍: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随着夏日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增多,抵抗力下降。在这个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专家提醒,夏季养生应以“清”为主,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思想上要保持清静。夏日炎炎,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心静自然凉。

      其次,在饮食上要注重清淡。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营养,又能预防中暑。此外,可适量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清凉饮料,以清热解暑。

      再次,在居住环境上要注重清凉。早晚气温较低,可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中午气温较高,应关闭门窗,拉上窗帘,避免阳光直射。同时,可使用空调等设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最后,在活动安排上要注重清凉。夏季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轻柔的运动方式,以增强体质。此外,可选择去公园、湖泊等清凉的地方进行游玩,以缓解夏日炎热带来的不适。

      总之,夏季养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

  •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当发现有人中暑晕倒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救治:

    1.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以选择树荫、走廊等地方。

    2. 及时为患者进行降温。解开患者衣领,脱去外套,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等部位,或用温水擦拭全身,以加速散热。

    3. 补充水分,饮用淡盐水、绿豆汤等解暑饮品,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5.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中暑,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穿着透气性好的衣物。

    中暑晕倒的救治需要及时、有效的措施,了解相关知识和急救方法,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 炎炎夏日,气温攀升,没有空调的夏天让人倍感煎熬。但是,除了依靠空调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身体降温,保持健康。下面,我们将介绍五个有效的防暑降温方法,帮助您轻松度过炎热的夏季。

    妙招一:选择合适的衣物

    夏天穿着应该以透气、吸汗为主。建议穿着浅色、宽松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合成纤维材质的衣物。在室外活动时,可以选择中短袖或长袖的薄款衣物,并佩戴帽子,以减少阳光直射带来的热量。

    妙招二:随身携带防暑用品

    在身边准备一些防暑用品,如清凉油、风油精、冰袋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感到炎热时迅速降温。例如,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或者使用冰袋敷在脸部和手臂上,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妙招三:合理饮食

    夏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建议多喝白开水,多吃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此外,可以适当饮用绿茶、金银花茶等消暑茶饮,以及绿豆汤、莲子粥、荷叶粥等清热消暑的粥品。

    妙招四:室内降温

    在室内,可以在房间角落放置一盆水,有条件的可以放置冰水,并开启风扇或空调,以降低室内温度。如果房间面积较大,可以放置更多的水盆,以增强降温效果。

    妙招五:利用自然降温

    抱着冬瓜睡觉是南方地区传统的降温方法。冬瓜含水量高达96%,具有很好的清凉效果。研究表明,抱着冬瓜睡觉一小时,皮肤温度可以下降近3℃。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预防中暑:

    1.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中暑,保持身体健康。

  • 中暑是一种由于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症状主要包括:

    1. 四肢麻木: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出现流汗、口渴、头晕等症状,甚至出现四肢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2. 血压下降:中暑严重时,长时间体温超过38℃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并可能出现脸红或苍白、出汗、皮肤湿冷、脉搏微弱、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异常表现。

    3. 散热困难:由于无法调节体温,患者会出现头痛、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体温可超过40℃。

    4. 严重衰竭: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分流失,血容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低、呼吸急促、神志不清等。

    5. 肌肉痉挛:大量出汗后,如果不补充盐或钙,会导致口渴、尿量减少、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

    对于轻度中暑,可采取离开高温环境、补充电解质等措施进行缓解。对于重度中暑,应及时送往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

    预防中暑,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停留,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孕妇。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水。

    3. 适当涂抹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4.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时注意调节温度。

    5. 饮食注意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夏日炎炎,气温升高,人们纷纷投身于健身运动中,以期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和活力。然而,健身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安排。本文将从健身误区、饮食调整、运动计划等方面,为大家提供夏日健身的科学建议。

    首先,夏日健身要注意热身运动。高温环境下,人体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因此,在进行剧烈运动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如慢跑、拉伸等,以预防运动损伤。

    其次,夏日健身要注意饮食调整。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量增加,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因此,在饮食上要注重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选择含钾、钠等电解质的饮料。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以帮助肌肉恢复。

    此外,夏日健身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运动计划要兼顾有氧和无氧运动,以达到全身锻炼的效果。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运动,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 穿着透气的运动服装,保持身体干爽。
    • 运动前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晒伤。
    • 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总之,夏日健身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安排。只要我们遵循科学健身的原则,就能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和活力。

  •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家长开始担心宝宝受凉。然而,福州一位新手妈妈却因为过度保暖,导致宝宝出现了‘捂热综合征’。

    据调查,冬季是‘捂热综合征’的高发期,主要是因为家长对宝宝的保暖过度。这种情况下,宝宝会出现缺氧、高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昏迷或呼吸循环衰竭。

    ‘捂热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使用襁褓、被子保暖不当
    • 室内温度过高
    • 过度包裹宝宝

    那么,如何避免‘捂热综合征’的发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宜过高
    • 给宝宝选择合适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
    • 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宝宝活动时,注意适当减少衣物
    • 避免使用过多的保暖用品,如电热毯等
    • 定期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总之,冬季给宝宝保暖要适度,避免过度保暖导致‘捂热综合征’的发生。

  • 产褥中暑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一、产褥中暑的定义与原因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由于高温、高湿环境或身体调节功能紊乱,导致体温升高,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一种疾病。产褥期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后42天,这个时期妇女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产褥中暑的主要原因包括: 1. 高温、高湿环境:产褥期妇女居住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中暑。 2. 体质虚弱:产褥期妇女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引发感染。 3. 情绪波动:产褥期妇女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体温调节。 4. 不良生活习惯:产褥期妇女生活习惯不良,如过度劳累、缺乏休息等,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二、产褥中暑的并发症

    1. 脑水肿:产褥中暑可能导致脑水肿,引起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症状。 2. 心力衰竭:产褥中暑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引起呼吸困难、心悸、水肿等症状。 3. 呼吸衰竭:产褥中暑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4. 急性肾功能衰竭:产褥中暑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症状。 5. 休克:产褥中暑可能导致休克,引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

    三、产褥中暑的预防措施

    1.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产褥期妇女应居住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2. 适当饮水:产褥期妇女应适当饮水,保持水分平衡,防止中暑。 3. 注意休息:产褥期妇女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保持情绪稳定:产褥期妇女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产褥期妇女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四、产褥中暑的治疗

    1. 降温治疗:产褥中暑患者应及时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 抗感染治疗:产褥中暑患者如有感染症状,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3. 支持治疗:产褥中暑患者需进行支持治疗,如补充电解质、营养支持等。 4.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五、总结

    产褥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产褥期妇女应注意预防中暑,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中暑的发生。
  • 夏季炎炎,人们喜欢喝冰啤酒消暑,但喝啤酒也有讲究。以下是一些关于夏季喝啤酒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健康度过夏天。

    1. 控制酒温

    啤酒的酒温不宜过低,最好控制在5-10摄氏度。温度过低会影响啤酒口感,使其蛋白质分解,营养成分破坏。纯生啤酒在5-10摄氏度下,营养成分和风味最稳定。

    2. 适量饮用

    啤酒酒精含量不高,营养丰富,但也不宜过量饮用。过量饮用会导致血液中血铅量增高,影响细胞活力,甚至导致脂肪堆积,影响心脏功能。建议每天饮用量不超过1000毫升。

    3. 避免烟熏食品

    烟熏食品中含有有机胺、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与啤酒同食可能诱发消化道疾病甚至肿瘤。夏季啤酒饮用量大,更应注意避免烟熏食品。

    4. 注意包装

    购买啤酒时,应注意包装是否规范,避免使用捆扎包装或非B字标记玻璃瓶包装的啤酒。高温环境下,啤酒瓶内气压升高,存在爆炸风险。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夏季喝啤酒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饮酒前后不宜空腹

    2. 饮酒时搭配清淡食物

    3. 饮酒后适当休息

    希望这些小贴士能帮助大家健康地度过夏天。

  • 中暑,这个在夏季高发的小儿常见病,常常让家长们感到措手不及。当孩子出现中暑、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家长们应该第一时间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正常散发而引起的。这会导致孩子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出汗、口渴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呕吐、抽搐、昏迷等危及生命的表现。

    那么,当孩子出现中暑、呕吐、抽搐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立即将孩子转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远离高温环境。

    2. 让孩子平躺,解开衣物,用温水或湿毛巾擦拭身体,帮助散热。

    3. 如果孩子意识清醒,可以给予适量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

    4. 如果孩子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除了以上急救措施外,以下这些日常保养措施也能帮助孩子预防中暑:

    1. 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避免高温环境。

    2. 适当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但要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

    3. 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

    4. 饮食上,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5. 如果孩子有易中暑的情况,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防暑药品,如人丹、清凉油等。

    总之,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小儿疾病,家长们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的夏天。

  • 处暑,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然而,处暑节气过后,气温依然较高,而且气候开始变得干燥,因此,祛暑防燥成为了养生保健的重点。

    处暑时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依然较高,人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以防中暑。同时,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引发秋燥症状,如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因此,处暑养生,祛暑防燥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处暑时节,人体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增长,此时养生保健应以养阴润燥为主。以下是一些处暑养生的小贴士:

    1.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身体调节体温,预防中暑,同时也能滋润肌肤,缓解秋燥症状。

    2. 健脾祛湿:处暑时节,湿气较重,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饮食上应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仁、赤小豆、南瓜等。

    3. 养肺润燥:秋燥容易伤肺,导致咳嗽、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因此,处暑时节应多吃一些养肺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梨、蜂蜜等。

    4. 适量运动: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但仍然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注意保暖:处暑时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早晚气温较低,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