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肌梗死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心肌梗死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发表人:医疗故事汇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除了直接造成心脏功能损害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肌梗死并发症: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由于心肌梗死后,乳头肌缺血、坏死,导致其收缩无力或断裂,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心尖区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并易引发心力衰竭。

(二)心脏破裂: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在发病一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因产生心包积血和急性心包堵塞而猝死。偶为心室间隔破裂穿孔,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震颤,可引起心力衰竭而迅速死亡。

(三)室壁膨胀瘤:室壁膨胀瘤是心肌梗死后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心肌梗塞范围较大的患者。在心室腔内压力影响下,梗塞部位的心室壁向外膨出而形成。体检可见右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较广泛,可有收缩期杂音。并发室壁膨胀瘤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栓塞,但在心肌梗塞愈合后少有破裂的危险。

(四)栓塞:栓塞是心室附壁血栓或下肢静脉血栓破碎脱落所致。见于起病后1~2周。如栓子来自左心室,可产生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如栓子来自下肢深部静脉,可产生肺动脉栓塞。

(五)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气急、咳嗽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所致。

(六)其他并发症:尚有呼吸道(尤其是肺部)或其它部位的感染、肩-手综合征(肩壁强直)等。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cTnI增高疾病介绍: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指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简称为冠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病变,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发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与传统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相比,其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有所不同。为了准确诊断NSTEMI,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

    首先,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血清心肌酶学检测可以检测到CK、CK-MB、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酶的升高,这些酶在心肌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此外,血沉的增快也是心肌损伤的指标之一。患者还可能存在血脂、血糖的异常。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NSTEMI的重要手段。与STEMI不同,NSTEMI的心电图上没有病理性Q波,但会出现ST-T波的变化。根据ST-T波的变化,NSTEMI可分为三种类型:ST段压低型、T波倒置型和ST段抬高型。

    除了心电图,医生还会进行放射核素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核素检查可以评估梗死节段和室壁运动异常,但其敏感性低于STEMI。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观察到节段性运动异常,对于NSTEMI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NSTEMI的治疗方案与STEMI有所不同。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之,NSTEMI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它起病急骤,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数百万心梗患者,其中约一半的患者最终因心梗去世。那么,心梗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的急救呢?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心梗的早期症状

    心梗的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胸闷、胸痛:这是心梗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感,可放射至颈部、肩部、手臂或背部。
    • 气促、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症状。
    •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 出汗、乏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汗、乏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梗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轻微或无典型症状,因此,对于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二、心梗的急救措施

    心梗的急救关键在于尽早发现、尽早救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梗急救措施:

    •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一旦出现心梗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 保持平静: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 就地休息: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应就地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无禁忌症,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胸痛症状。

    三、心梗的预防措施

    预防心梗,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 合理膳食:保持饮食清淡、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总之,心梗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了解心梗的早期症状、急救措施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心梗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 在众多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疾病。其早期症状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其中胸痛便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预警信号。

    心梗前的胸痛通常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的闷痛或压榨样疼痛,伴有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这种疼痛可能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且与患者年龄、肥胖、吸烟等易患因素密切相关。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通过心电图、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等检查手段,明确是否存在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如曲美他嗪、β受体阻滞剂、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等高危因素。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以重建心肌血供。

    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同时,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总之,了解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积极预防,及时治疗,是保障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的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在临床上,心梗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由于心梗病情危急,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心梗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心梗的治疗和康复期,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针对心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建议:

    1. 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举止得体,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2. 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减少对患者心理的刺激。同时,医护人员和家属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 对于进入监护室的患者,应向其详细介绍监护室的环境和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缓解紧张情绪。

    4. 针对情绪低落的患者,可以采取放松疗法,如气功、冥想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医护人员应耐心讲解心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饮食等,以降低心梗复发的风险。

    6. 向患者讲解病情的演变过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同时,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低血压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老年人低血压的原因多样,可能与饮食习惯、药物使用、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饮食过少、出汗多、腹泻等因素会导致体内循环血液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此外,心脏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问题也会导致循环系统出现问题,进而引发低血压。

    老年人低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导致跌倒,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骨折等不良后果,威胁生命安全。慢性低血压的老年人还容易出现疲劳、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老年人低血压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2. 适量运动,如饭后散步,促进血液循环。

    3. 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避免药物副作用导致低血压。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心律失常等问题。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总之,老年人低血压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控制和心理调适,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低血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心梗,全称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内突然发生持续、无法缓解的剧烈胸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发生心肌坏死。根据梗死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心梗可以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尽快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挽救存活的心肌。这可以通过急诊介入手术或药物溶栓来实现。介入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为它的成功率远高于溶栓治疗,同时还可以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

    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治疗方式可以相对保守,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等。如果检查发现有存活心肌,也可以考虑介入手术或手术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心梗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心梗作为冠心病的急性发作类型,可以通过预防冠心病来预防心梗。这包括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坚持适度运动;注意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积极治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等。

    总之,心肌梗死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脂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容易破裂,破裂后暴露的胶原纤维会激活血小板,导致血栓形成。血栓会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痉挛也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加重心肌缺血,甚至导致心肌梗死。

    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中性粒细胞等因素也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闷等症状。无锡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阿斯利康共同打造全国首个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胸痛患者救治的“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提高救治成功率。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通过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实现院前、院内、出院后无缝连接的一体化救治体系。患者一旦出现胸痛症状,即可通过“120”急救系统迅速转运至最近的胸痛中心。在院内,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救治流程,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救治信息的实时记录和共享,提高救治效率。

    胸痛中心全市模式的建立,对于降低ACS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模式也为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在胸痛中心全市模式的建设中,无锡市卫生计生委、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阿斯利康等多方携手,共同推动该模式的落地实施。未来,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为更多胸痛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 提高ACS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降低ACS患者的死亡率
    • 改善ACS患者的预后
    •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 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人们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在冬季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教授刘寅指出,急性心肌梗死要重视防治,建议五步走。

    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属于心肌梗死后备人群。以下人群要小心: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劳累者;慢性病人群如‘三高’患者;曾有过胸闷、胸痛症状者;不良生活方式者(久坐、缺乏锻炼、重口味饮食、熬夜、吸烟等)。可以通过自测问卷、血糖、血脂等综合评估,尽早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惕性。

    其次,要积极‘赶走’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平衡心态、合理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劳,都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心梗高危人群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也不要太长,同时避开冠心病发病‘高峰期’早上6-9点。

    第三,提前筛查疾病风险,及早发现蛛丝马迹。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疾病筛查,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心脏彩超、肌钙蛋白、心肌酶、凝血四项、颈动脉超声等都能起到一定的预测预警作用。心梗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红旗飘飘’:心电图ST段有明显的弓背抬高。

    第四,练就发现危险的眼睛,与时间竞赛。心梗的典型症状有胸骨正中或中间偏左处出现剧烈疼痛,有濒死、压迫感,伴有出冷汗、恶心等;非典型症状有后背疼、胃疼、牙疼、嗓子疼、意识丧失等。老人若出现腹痛等症状,在排除胃肠道疾病后,极有可能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第五,心梗救治记住两个‘120’。心梗发生后,首先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病情和地址。其次,是把握急性心梗发病后最佳救治时间:发病后2小时(120分钟)内。

  •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症状识别以及预防措施。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

    1. 立即停止活动: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应立即让患者停止一切活动,采取平卧或半卧位。

    2. 稳定情绪: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3. 高流量吸氧:有条件者可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缺氧症状。

    4.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

    5. 及时送医: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6.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突然倒地、面色口唇发绀、呼之不应,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争取抢救时间。

    二、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识别

    1. 胸闷、胸痛: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位于胸骨后、左肩、左臂等部位。

    2. 呼吸困难、出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症状。

    3.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急性心肌梗塞的预防措施

    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2.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病情。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