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疫苗接种本身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疾病的发生,但有的宝宝却在接种疫苗后发烧,面对宝宝的发热哭闹,这让不少新手父母惊慌失措,这是疫苗产生排斥还是正常现象呢?
接种疫苗后为什么会发烧?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或接种疫苗。不同原因引起的发热,其特点可能不同,而了解患儿的体温、持续时间、波动情况、其他伴随症状情况等都有助于分析发病的具体原因。
通常来说,接种疫苗后宝宝的身体免疫力暂时性的降低(这是正常现象),此时部分宝宝会出现发热现象,较低的热度(<38.5℃)对宝宝的健康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此时使用退烧药反而不利于康复,且会影响对发热原因的判断。
疫苗引起的发热有何特点?
疫苗中的成分有时会导致宝宝一过性的发热,但发生率不高,且热度通常不超过 38.5℃,持续时间短。一般来说,此类发烧不会引发其他疾病,无需特别处理。
接种灭活疫苗后的 4~24 小时内,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持续 1~2 天,很少有超过 3 天者。接种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等,疫苗中含有的病毒成分会在体内增殖,引起轻度的感染。减毒活疫苗引起的发热出现得较晚,通常在接种后 7~12 天左右发生,持续 1~2 天即可消退。
宝宝发热是该怎么办?
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单纯发热而无其他症状,且体温在 38.5℃以下时,一般不需要采取任何处理。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即可;若热度较高时,可适当采用物理降温;若持续时间长或温度过高的话,则考虑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需要就医诊治。
打完疫苗后,一定要注意这 4 点
1、留观很重要
接种后,记得要留院观察 30 分钟才可离开。虽然疫苗是十分安全的,但毕竟是一种生物制品,极个别的孩子有可能出现速发性过敏反应,且大部分会在 30 分钟内发生。
因此,在医院留观可以让宝宝得到及时的救治,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留观时,家长们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面色、呼吸、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皮疹,如果觉得有异常,要立即告诉医生。
口服疫苗要注意
如果是服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注意间隔 30 分钟后,再喂奶或吃其他热的食物,以免影响疫苗的活性。
注意饮食,多休息
接种当天尽量多喂水。对于纯母乳喂养的 6 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正常喂母乳就可以了,不用刻意喂水。
接种疫苗后 1-2 天,避免给孩子喂食他从未吃过并且又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贝壳类海鲜、鱼虾、海参等,以免出现过敏反应,分不清楚是疫苗还是食物引起的。
接种疫苗后 2-3 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洗澡
最后一个注意事项,也是家长问得最多的:打完疫苗,能不能给宝宝洗澡呢?
如果是在夏季,孩子出汗多,不洗澡很难受,我们可以给宝宝洗澡,但要注意不要搓洗宝宝接种疫苗的部位,以防感染就行了。
如果是在春季和秋冬季,建议 24 小时内不要洗澡,以免万一出现发热,不易分清楚是疫苗引起的还是着凉引起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特别害怕宝宝发烧,毕竟一个大人发烧那倒是没什么,但是,如果是一个宝宝发烧,着实能让一家人都十分头疼,尤其是一些新人爸妈,面对宝宝发烧,更是头都能给你变大了,甚至会手足无措,那么,宝宝发烧了该怎么办呢?
其实,遇到宝宝发烧的话,在一般的情况下,发烧是一种正常的身体调理,对于宝宝来说,其实非但没有害,相反还有助于孩子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因为发烧可以增加免疫系统吞噬细胞的一种抗体生成措施,说白点,就是宝宝发烧是产生免疫力的一个过程,所以,家长并不用太担心。
当然,我也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发烧是正常现象不假,但是,宝宝的体温要维持在38C以下,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了,那对于宝宝来说,那你就得小心了,因为这种高烧对于孩子来说,危害非常大,尤其是还在发育中的宝宝,这种温度下,搞不好会烧坏脑子,这不是瞎说的。
首先,就是物理降温法,最简单的,你去药店买一些退热贴或者用冰块敷在额头上面,不过,我觉得对于一些3岁左右的儿童,这种方式,我还是不太建议这样做的,最佳的选择是用温水浸毛巾后,慢慢地擦拭孩子的身体部位,比如额头、脖子和腋下等等地方,辅助孩子降温。
如果仍然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宝宝还是持续的高烧不退,这时候,就要采用药物治疗,我个人首选推荐是布洛芬,不过,考虑到这种药物的剂量,你也可以选择用乙酰氨基酚,具体的话,那就只能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这个我觉得都可以的,如果这还不行的话,可以试试混合来使用。
当然,我这里强烈不推荐,切记,是强烈不推荐大家去给宝宝吃阿司匹林进行退烧,这种东西千万别让孩子去吃,因为这种药片有一个副作用,可能会引发一种叫做瑞夷综合征的疾病,如果真的引发了这种疾病,你家宝宝这辈子算是倒霉了,所以,千万别用这种药物。
当然,还有一些长辈,会使用一个偏方,比如盖被子降温法,这个我也是不太推荐的,这就相当于是“以毒攻毒”,这种方法搞好了,孩子拥有更强大的抵抗力,搞不好了,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那些土办法,千万别去做,否则下场一定不会太好。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不少家长都追问我孩子体温到多少度要退热、多少度要送医院,总想要个“标准答案”。
其实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通常会建议将体温警戒值设定在38.5℃。但人和人的体质是不一样, 就像我们每个人日常的体温是不同的。一切要以孩子的身体状态和行为表现来判断。
发热不是彻彻底底的一件坏事,相反,是好事!是人体免疫的自然反应,是身体在全力以赴地对抗感染的表现。如果孩子处在发热状态,但是没有异常表现,就不需要干预,否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退热,不可忽视。
发热虽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出现以上情形表明孩子不是单纯地发热,目前的身体状况很糟,需要立即使用退热药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如果用药1小时内温度还不下降就得及时送医。
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要做紧急处理。
退热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高,适合小月龄的幼儿使用,而布洛芬则一般用于半岁以上的儿童才适用,有过敏体质的或脱水症状的孩子要避免用布洛芬。
在使用退热药时还要注意使用剂量。
每家药企生产药剂浓度都不一样,甚至同一家厂商同一款产品,不同剂型间成分浓度也不一样,像滴剂和混悬液的浓度就会不一样, 家长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剂浓度和剂量使用说明。
发热是一件好事,在非紧急情况下都不应该滥用退热药。
一般情况没有上述紧急症状表现的发热,在体温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舒服一些。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1. 带好孩子的《儿童预防接种证》;
2. 给孩子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
3. 将接种儿童的近期身体状况、有无特殊疾病(癫痫、脑炎、急性传染病未控制期、近期腹泻等)及用药情况(如近期有无使用丙种球蛋白)、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如实告诉接种人员;
4. 要在宝宝身体、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接种疫苗,若儿童存在感冒、咳嗽等症状则需延期接种。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1. 积极配合接种人员,采取正确接种体位,注射过程中分散儿童注意力 ,接种后及时安抚;
2. 接种时和接种后密切监测儿童的表现,要在接种点等待30分钟,若30分钟后若未出现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三、 接种后注意事项
回家后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及体温变化,嘱儿童多饮水,保持穿刺点(打针区域)干燥清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接种疫苗后常见不良反应:
1.全身不良反应:发热(十分常见);偶见头痛、疲劳、乏力、恶心、呕吐等。
2.局部不良反应:常见接种部位疼痛、肿;偶见红、硬结、瘙痒。
关于发热:
部分儿童打完灭活疫苗(如流感疫苗)会在接种后数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
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发热大多为一过性发热,持续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可以减少活动,多休息,多喝水来促进好转。
如果在发热的同时还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并不首先考虑与接种疫苗有关,不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发热的可能,如果儿童的体温高热不退(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反复出现高热)、哭闹不断、精神状态不好或有其它明显不适(咳嗽、皮疹等),就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理论上,宝宝打任何疫苗都有发烧、皮肤红肿、出疹的风险。
为什么会发烧?
疫苗接种本身就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打进去的抗原,属于外来物质,机体会出于自我保护,与他们做斗争。这个过程就会有体温升高的可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人体能获得了保护性抗体。所以打完疫苗出现轻微发热是正常现象,如果宝宝精神状态正常,吃奶不受影响,则正常饮食与作息,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即可。这种轻微发热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就恢复正常了。
与宝宝的体质有关
并不是所有的宝宝打完疫苗都有发热反应,大多数的宝宝在注射大多数一类疫苗过程中,基本不出现发热反应。所以打哪种疫苗会发烧是因宝宝而异的。
与疫苗有关
部分联合苗,比如百白破三联苗、麻风腮三联苗等接种后出现发热的风险要相对较高。多种抗原的同时刺激,理论上也会比一种抗原单独刺激引起发热的概率高。
另外有的疫苗是纯抗原,有的是成分复杂的混合抗原,所以不同种类的疫苗,引起的副作用也不同,是否会引起发热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活疫苗引起发热的情况比灭活疫苗和纯化苗更多一些,因为活疫苗的免疫原性更高,激起宝宝免疫反应的能力比较强,人体的反应自然也会稍微明显一些,例如一些减毒活疫苗。近几年,发现乙脑疫苗出现发热的情况比较多,建议各位家长关注。一般要求,注射完疫苗,都要在接种站停留至少半个小时后再离开,以免出现重度发热或过敏反应等,会得到医护人员的及时处理。
接种疫苗后发热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的发热都属于轻度发热,不需要额外处理。体温在38.5度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此时也不建议加用退烧药。多喂一些温开水,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即可。体温在38.5度以上,可以在采用物理降温的同时,使用退烧药。如宝宝不哭不闹也正常吃奶,则也不必过于担心。接种疫苗引起的体温升高,一般最多不会超过3天。如3天后还是高烧不退,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其他病毒、细菌的可能。
打完疫苗,医生都会嘱咐了一句:多喝水,注意休息,24小时不要洗澡……
我遇到的问题跟您基本一样,我也曾疑惑过,多喝水,多休息都可以理解,为啥不能洗澡呢?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一天不洗澡,宝宝又那么好动出汗,岂不是要臭了?由于我十分不认可打疫苗后不给宝宝洗澡的说法,所以我们家的情况就是早晨打了疫苗,晚上就会给宝宝洗个澡。
由于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了几位儿童医院的专家,于是顺便也咨询了他们。给出的回答基本一致:没必要不洗澡,按压之后不流血了,观察几个小时,没有发烧等不良反应,基本就可以洗澡了。
进一步了解一下原因:打疫苗之前,都是局部消毒的。而且针头特别细,按压之后不流血了,基本没有针眼部位感染的可能,针眼很快就愈合了。特别是在炎热夏季,宝宝本身就在不断的出汗,皮肤基本是持续湿润的,洗澡不洗澡已没什么区别了。
更多宝爸宝妈关心的打疫苗了,孩子可能免疫力会暂时下降,这时候再洗澡,可能会着凉感冒等。其实这个问题与打疫苗关系不大。我家宝宝洗澡,都是用温度计调好了水温,较为严格的37~38度,洗澡期间没有空气流动,洗完澡用大毛巾包起来,吸干身上的水,打爽身粉,穿衣服。在这个过程中着凉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如果水较凉,或者吹着风了,就算不打疫苗,还是有着凉的可能。如果宝宝打完疫苗,观察几个小时,没有哭闹,没有发烧等不适反应,还是可以洗澡的。如果您非要认为打疫苗后不能洗澡,不洗就不洗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带宝宝去打疫苗,是很多宝爸和宝妈的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过,很多宝爸、宝妈并不知道宝宝打完疫苗后需要注意什么?笔者今天跟大家科普下这些注意事项。
一、打疫苗前要注意的事项
(1)要关注宝宝的身体情况
在预定打疫苗的前几天,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健康情况,看他有没有发热、腹泻、咳嗽等情况,即使这些症状很轻,也不要忽视,因为打疫苗后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本来轻微的反应会变成比较严重的反应。
(2)告知医师宝宝的过敏史
如果宝宝有食物、药物等过敏史,在前一次打疫苗某种疫苗后有过高热、抽搐、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务必告诉医生,让医生来判断能能否继续打疫苗。
(3)给宝宝穿比较宽松的衣服
打疫苗的当天,记得给宝宝穿比较宽松的衣服,特别是袖子要稍微宽大点,这样打疫苗时易卷起,免得脱衣服了。
(4)要注意宝宝的饮食
去打疫苗前让宝宝吃点食物,但不要让宝宝吃大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鸭肉、牛肉、鱼头、竹笋等发物。
二、打疫苗后要注意的事项
(1)让宝宝在医院留观三十分钟
给宝宝打完疫苗后,为了安全起见,不要马上离开医院,特别是打第一针疫苗时,个别宝宝有可能出现晕厥、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急性过敏性反应。当虽然很罕见,但一旦发生,就很严重,急救需要争分夺秒。
(2)让宝宝多喝水,少做剧烈运动
宝宝打疫苗后的1天到2天内,要让宝宝多休息、少做剧烈运动。打疫苗的当天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即使要洗的话,也不要把注射部位浸在水里。给宝宝洗完澡后,用干净毛巾轻轻地吸干水分。如果是服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注意间隔30分钟后,再喂奶或吃其他热的食物,防止胃液内温度过,影响疫苗的活性。
(3)打完疫苗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洗澡。
并非说完全不能洗澡,比如炎热夏季,孩子出汗多,不洗澡很难受,我们可以给宝宝洗澡,但要注意不要搓洗宝宝接种疫苗的部位,以防感染就行了。
而如果冬季,孩子没什么剧烈活动,可以尽量避免洗澡就不洗,防止因为洗澡受凉导致感冒不适,到时又很纠结,是否疫苗导致不适,疫苗往往可能因此背锅,造成不必要麻烦。
(4)打完疫苗后出现不舒服,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疫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的反应和全身的反应,局部的反应,接种之后会出现疼痛的情况,有的会出现红肿,有的会出现硬结,这些局部的反应都不需要处理,自行会痊愈。全身反应表现相对多的,一个是头痛、乏力,
如果打完疫苗后出现了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也不要着急,有些人在打完疫苗以后,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头晕等这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果不是太重,可以先在家里自己观察,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应该到医院去诊治。
疫苗是人类对付病毒的最有力武器!可以说,疫苗是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长朋友千万不要因为社会上传播的一些疫苗谣言而畏惧甚至拒绝疫苗,要知道,我们目前使用的疫苗分为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我国接种的疫苗几乎都是灭活疫苗,例如大名鼎鼎的新冠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等等,所谓灭活疫苗,就是已经几乎完全没有毒性了,不存在反而感染人体的可能。
灭活疫苗,通俗说就是“死疫苗”。其主要成分是将病毒或细菌杀灭后的大分子,例如蛋白质或多糖。我们可以把这些成分看成有害物质的标记。孩子在接种这类疫苗后,这些大分子(标记)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产生防御性物质,孩子的免疫系统就获得抵抗病毒/细菌的能力和记忆。
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体时,免疫系统会识别其标记,根据过去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抵抗对应病毒/细菌的伤害,产生免疫效果,也就是免疫应答, 接种疫苗产生免疫的过程如同给免疫系统看“安全教育视频”,告诉免疫系统哪些事物是危险的,以及应对方法。
总之,打疫苗也是一门科学,为了孩子和家庭,每一位家长都要知道上述疫苗知识。
有了小孩之后,很多新手爸妈们可能会感觉焦头烂额,要管吃喝拉撒之外,还要操心孩子的健康和学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所以很容易被很多病原体攻击并且感染疾病,所以宝宝们都要打疫苗。
如果是免费的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要求接种的,倒还好,也不用纠结,但是对于自费的二类疫苗,很多爸妈们就一脸懵逼的不知如何选择了。那么宝宝们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呢?
宝宝到底应该接种哪些疫苗?
1)一类疫苗必须接种
像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等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要求每个公民强制接种的一类疫苗,这些疫苗只要按照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建议时间定期接种即可。如果不去接种,不仅宝宝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可能还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学甚至出国。
2)二类疫苗提倡选择性的接种
二类疫苗虽然不是国家强制接种的,需要自费的疫苗,但是并不意味着无所谓打不打。它也可以预防很多危险疾病的发生,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建议家长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公认推荐家长给宝宝接种的二类疫苗有:
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疫苗)并非可打可不打。要想让孩子获得更全面的保护,建议尽可能接种更多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下面这几种就是强烈推荐、最好都给孩子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1)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
推荐有条件的家庭都给孩子接种Hib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绝大多数Hib严重病例的唯一公共措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自开始接种Hib疫苗以来,Hib侵袭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下降。
2)肺炎球菌疫苗:
世卫组织已将肺炎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优先等级最高)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而引起儿童肺炎的除了上文提到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就是肺炎链球菌了。
3)水痘疫苗: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得过水痘,发病轻重不一而已,即使这是个自费疫苗,还是建议每个小朋友都接种。
4)肠道病毒EV71疫苗:
这个疫苗的名字有些陌生,但说起手足口病,你一定经常听到,没错,这个其实就是手足口病疫苗,它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包括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等。
5)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疫苗往往一针难求,但如果有条件,对于免疫力相对低的小朋友,有条件应该接种,而且建议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最好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打。
结语
总之,无论是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都是可以对宝宝们起到保护作用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早接种早保护,家长朋友不可以人云亦云,甚至以为自费的不安全,这样可就吃亏了,因为可能措施疫苗的巨大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疾病预防控制局
http://www.nhc.gov.cn/jkj/s3590/202001/f1b793e053ea49d3b4251fe107ada325.shtml
由于疫苗对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所以接种不同疫苗会因个体差异有一些常见反应,家长应提前了解以正确应对。
1.卡介苗: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轻微,按种后2~3周在接种局部可见红肿硬结,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破溃,流出少量分泌物,家长可用酒精棉签轻轻拭去分泌物即可,不必过于紧张。之后溃破处会结成痂皮,最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一个正常过程,一般持续8~12周。
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只有极少数婴幼儿出现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而愈。
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患儿可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局部形成的硬结不能吸收,可能形成接种部位的无菌性化脓。如果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麻疹减毒活疫苗:注射后一般局部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幼儿可能会出现发热、一过性散在皮疹和流涕等呼吸道卡他症状等,持续不超过2天。如体温超过38. 6℃,持续时间超过5天,属加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很少有不良反应。极个别幼儿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微痛,这些轻微反应一般可在24小时内消失。
6.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小儿在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小儿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异常反应主要为皮疹、发热、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7.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反应轻微,少数人有短暂低热,多发生于接种后6~8小时,局部有红晕及压痛感,多在接种24小时后逐步消失。
8.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注射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即可消退。
9.风疹减毒活疫苗: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6~11天内,个别小儿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及轻微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个别成人接种后2~4周内可能出现轻度关节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10.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常见的接种反应是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 3℃或以上)或皮疹。
11.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疫苗安全可靠。
12.水痘疫苗:注射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小儿在接种部位可出现疼痛,偶有发热或伴有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3天。
13.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疫苗: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微,并且大多于接种后48小时内缓解。
14.伤寒Vi多糖疫苗:注射后发热反应较少,局部稍见红肿,个别人有压痛感,大多为轻反应。
15.流行性感冒疫苗(裂解型):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红肿反应,显著的全身反应(如发热、肌痛、虚弱)罕见。
16.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国产狂犬病疫苗则少数人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少数人可发生过敏反应;进口狂犬病疫苗则注射部位可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发热极少见。
17.轮状病毒疫苗: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等轻微症状,皆为一过性,2~3天后即可减轻或消除。
18.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少数小儿可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等轻微反应,个别小儿可出现低热、肌痛和严重的局部反应。过敏反应极为少见。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有粉丝评论说“孩子反复流鼻涕咳嗽,看了两年都当感冒治,每次都是好几天又反复,直到这次看不好了,咳嗽几个月,还是自己查到的是过敏性,鼻窦炎,咳嗽变异性哮喘,要是早发现就不这么严重了”
把孩子的流清涕、鼻塞、鼻痒、打喷嚏的症状归结于感冒,错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普通感冒去治疗,并且在服感冒药也确实有效果,但是停药就复发,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感冒药中含有抗过敏抗组胺的成分,对缓解过敏症状确实能起到作用,但感冒药给孩子带来的不止有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还会给孩子的肝肾代谢造成很大的负担。
这一切造成的原因是因为过敏性鼻炎症状和感冒初期症状非常相似,所以不少家长都中招,判断错,用错药。既然这两种病症都一样,该怎么区分,避免用错药呢?
下面我就从病因、病程、症状、发作时间等方面,详细给大家介绍清楚区别,避免混淆。
1、病因
2、病程
3、症状
4、鼻黏膜
5、发作时间
6、并发症
7、传染性
8、鼻分泌物涂片
9、血清IgE
10、对外貌影响
所以通过以上的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家长们可收藏备用,别错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来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一、哪些情况的宝宝不能接种疫苗?
宝宝的疫苗并非随时、随地、任何宝宝都可以进行接种。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那么在平时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有以下情况的宝宝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此外,宝妈宝爸们在带宝宝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二、在给宝宝接种完疫苗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特别提醒:有些宝宝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长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等症状,那么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宝宝的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由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后再接种。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发热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表现,是机体对致热源的正常反应。那么关于发热,家长需要知道哪些知识呢?
1、体温的测量
何时需要监测体温
发热几乎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疾病症状,当宝宝出现精神不好,面色红,口唇红,或伴有不想活动,不想吃饭,想睡觉时,都需要及时给孩子监测体温。因此宝爸宝妈们家中一定要备有至少一支体温计,避免临时着急。
正常体温范围
人体的不同部位温度不同,临床上经常采用腋温、舌下温度以及肛温进行测量,判断是否发热。通常认为肛温≥38℃或者腋温≥37.5℃即为发热。
体温计的选择
目前市场主流的体温计类型主要有水银体温计、接触式电子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三类,该如何选择呢?
大部分宝爸宝妈用过的传统体温计都是水银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测量准确,价格低廉,是很多家庭的首选。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的测量时间较长,较小的婴幼儿难以配合。
另外提醒大家,如果使用水银体温计,要避免摔落造成玻璃碎片损伤及元素汞暴露。儿童的元素汞暴露主要来自水银体温计使用中的破碎。汞(即水银)是一种常温即挥发的液态重金属,具备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一旦水银体温计破碎导致汞暴露,最好远离暴露地点,并且开窗通风,及时清理。
第二类常见的体温计为接触式电子体温计。在新生儿和儿童的腋温测量中,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的测量差异很小,而且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间较短,也不存在汞暴露的风险,因此电子体温计是替代水银体温计测体温的理想工具之一。
如果家里使用的是红外线电子体温计,则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可能提高测量准确性。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小儿体温,比如季节、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段体温都略有波动,小儿活动、哭闹、进食后、衣被过厚、室温过高都可以使体温升高到37.5℃左右。所以在测量体温时,应使宝宝处于安静状态,不哭闹、不活动,并且在穿的不多,房间温度适宜,非进食的情况下监测体温。
2、就诊需要知道的问题
除了测量体温,还要做什么
当宝宝发热时,家长需要观察并记录以下情况,方便在就诊时能够准确地描述孩子的病情:
* 孩子的精神状况
* 饮食及大小便情况(次数、性状等)
* 有没有其它伴随症状如:鼻塞,咽痛,咳嗽,眼肿,皮疹,呕泻,抽搐等等
若宝宝<3月龄,出现发热时应立刻就诊;如果出现持续发热、或发热伴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剧烈咳嗽,及抽搐发作等症状时,也建议及时就诊。
何时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
首先,我们要知道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目的是识别严重细菌感染,避免延误治疗。而指南中指出发热12小时后较发热12小时前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更优。
家长急于查找病因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发热之初马上要求进行血常规、CRP检测未必是明智之举。
血常规+CRP化验单怎么看
很多家长想知道化验单怎么看,一般情况下:
3岁以下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 WBC < 临界值15×10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临界值10×109·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小;
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取CRP>临界值20 mg·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小;取CRP >临界值40mg·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取CRP >临界值80 mg·L时,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注意:疾病诊断需要结合多种化验结果及临床症状,单纯血常规及CRP检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请以医生结论为准!)
3、退热药的使用
何时可以使用退热药
应用退热药的目的是缓解宝宝因发热出现的不适感,所以并不是孩子体温高于38.5℃就必须使用退热药物。
常见的退热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15 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6 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布洛芬的剂量为每次10 mg/kg,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为6 ~8 h。
不推荐这样使用退热药!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因此:
*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用于儿童退热;
*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 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 不推荐静脉、肌注赖氨匹林退热;赖氨匹林说明书最新【儿童用药】修改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 不推荐静脉、肌注中成药退热,如柴胡注射液等。柴胡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应增加警示语【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不推荐服用儿童复方感冒药
首先,儿童复方感冒药不是退热药,但是很多家长在发热初期喜欢给孩子吃复方感冒药,如艾畅、惠菲宁、小儿氨酚黄那敏等等;认为可以把病毒和细菌“扼杀在摇篮里”。然而复方感冒药成分复杂,不推荐服用,有些复方感冒药同时具有退热功效,更不建议与退热药同时使用。
多个欧美国家,都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
在美国药店出售的儿童复方感冒药说明书都标注了限制使用的年龄段:
* 2岁以下禁用;
* 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 4~6岁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6岁以上儿童根据需求自主使用。
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一些常见的感冒药做了一些变更,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根据下方图片进行查找。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