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神经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尊从医生的药物治疗之外,如何在家庭护理中进行健康干预及康复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对于痴呆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护理和康复的着重点也各不相同。
对于早期患者,需要鼓励患者不断地主动思维,比如回忆刚参加的聚会,回忆前一天的晚餐内容,回忆当天报纸或电视的新闻摘要。每天进行足够的交流,对于患者的提问,给予简单、明了、认真的回答,不敷衍了事也不过于繁琐。鼓励参加动脑和动手的活动,如下棋,打牌等益智类活动。
对于痴呆早期的患者,家属应帮助患者尽可能的维持生活的自主自理能力,甚至在刚患病的几年中,在家属的督促下,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买菜、煮饭、洗衣等,都是对患者生活能力的锻炼及自尊的一种维护。到疾病晚期,由于患者自理能力差,对病员要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家人应协助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以及洗脸、洗脚、清洁口腔等。
对于痴呆患者应注意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类易消化食物,做到少量多餐,以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针对老年患者个体化的要求,如果咀嚼功能欠佳,食物宜柔软等。对于中后期患者无节制的饮食,应该加以适度的管理,切忌暴饮暴食。对于吞咽呛咳的要注意防止吸入性肺炎,喂食缓慢,食物以半流质或糊状为宜。
要保证患者适当的休息和必要的户外活动。早期多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做健身操等,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有空间辨别力减退的患者,出门后易走失,故应加强监护,外出时应有人陪伴,必要时在佩戴定位手表或是随声携带标注家属联系电话字条。
老年痴呆患者常伴有罗嗦、赘述、自私、不知羞耻、幼稚、任性等表现,家属应予充分理解和宽容,以免发生情绪激惹冲动等。要注意正确引导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关心、尊重他们,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
照顾病人按时服药,按时就诊。痴呆患者会出现忘记服药,或是重复服药的情况,需要家属从旁帮助。早期可以帮助列出药物清单,把每餐服用的药物分在不同的药盒中,以便患者自己管理和家属督促,保证服用的剂量正确。
一旦被确诊痴呆后,在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应该开始全面的康复训练及护理,这样能够在疾病早期延缓大脑衰退,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在疾病晚期给患者提供一个充满关爱的安全之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收缩或者舒张功能不全,从而引起心脏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简称心衰。其实质是心脏不能将静脉回心血充分的排出,从而引起的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灌注不足的一系列症状。
心衰可以有各种疾病导致,常见的几乎大多数或者所有心脏疾病,最终结局都可以导致心衰,由此可见,心衰是心脏各种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所以心衰是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那么心衰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无症状性心衰
并不是所有的心衰都有症状,在心衰早期,心功能尚可以代偿的时候,心衰可以因为心功能可以代偿而没有症状,或者是症状轻微而不被人注意或发现,从而表现为无症状性的心衰。
2、肺循环淤血症状
大多数左心衰患者表现为肺循环淤血的症状,由于心功能变差,导致肺循环中的血液被泵出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初期主要表现就是常见的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到中后期患者会因为心衰加重而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形式。严重者可出现陈-施呼吸,甚至心源性休克、猝死。
3、体循环淤血症状
因为心功能持续不能改善,从而导致体循环中的各脏器因为长时间淤血而引起的功能改变,患者可出现腹部或腿部水肿,严重者可全身水肿,继而出现颈静脉充盈、肝大、乏力、纳差、肝淤血、肝区压痛、发绀、下垂性水肿、胸腹水等情况,严重者可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从而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4.全心衰症状或心源性休克
患者左心功能右心功能均持续受损,且较为严重时,患者可表现为全心衰症状,可有体循环淤血和肺循环淤血的所有症状。当然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还可以表现为心源性休克状态,在休克代偿期,患者可仅仅表现为低血压状态 ,随着心衰加重,患者全身各脏器出现低灌注,就会有皮肤湿冷、发绀、少尿甚至无尿等失代偿情况的出现;心衰再进一步加重就会有意识障碍的出现,此时患者的循环状态已经严重的失代偿。如果此时不能纠正,患者就会出现休克的不可逆恶果——死亡。
心衰是一个心脏疾病终末期的阶段,以心脏病死亡的多数病人,几乎都会以这种状态和形式结束生命。
在这个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年代,人的精神往往过度紧张,无论是为生活劳顿,还是为凡事所困,人往往绷紧了神经。现在,人们越来越需要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劳累的中年过后就需要面对老年的种种问题,比如现在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越年轻化问题。究竟是恶劣的环境因素还是饮食健康问题,亦或是痴呆者本身遗传、体质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是造成老年痴呆的根本原因?我们又应该怎样趁年轻对痴呆加以预防呢?
临床上老年痴呆多见两类:
一类为血管性痴呆,多由反复频发的脑梗死或脑出血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长此以往而导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一类为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病机尚未明确。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力、理解力下降、表达障碍、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性格转变等,伴随症状有烦躁不安、兴趣低落、便秘等。老年痴呆并不可怕,只要预防得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本病的发生。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1、药物预防:有家族史或脑血管病频发的患者应定期到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脑神经类药物,必要时住院液体治疗,减缓本病发生。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2、勤用大脑:培养几种可以锻炼大脑的娱乐活动,如象棋、阅读、练字、唱歌等;一定程度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也有益于大脑,如太极、慢走、骑自行车等,切忌做剧烈运动。
3、调节饮食结构:饮食清淡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减少高脂肪的摄入,推荐食物有水果、豆类、鱼类、海带等。
4、勤于沟通:多参加社交活动,作为子女更应经常探望老人,多于他们沟通,调整他们的情绪,给予老人舒适的生活。
5、生活规律:戒烟限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良好心态。
虽然老年瘙痒症在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不会危及生命,但由于瘙痒症状频繁且剧烈,可能会遗留有疤痕、色素沉着等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皮肤情况。皮肤源性的老年瘙痒症患者建议每3月复诊一次。非皮肤源性的老年瘙痒症患者建议每1月复诊一次,病情进展时需要及时复诊。
一、老年瘙痒症患者的饮食注意
老年瘙痒症患者在饮食调理方面要注意清淡饮食、忌油腻煎炸食物,适当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适量补充蛋白、碳水化合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饮水,补充身体所需的足够水分,促进身体的代谢。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花椒、辣椒等。宜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和适当的蛋白、碳水化合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二、老年瘙痒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老年瘙痒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穿着舒适,居住环境适宜,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同时要注意避免高pH值清洁剂,注意皮肤的保湿,还要特别注意瘙痒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香皂及碱性肥皂等。穿着轻便宽松衣服,居住温度舒适,加强保湿。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不要频繁洗浴,采用温水浴,避免高pH值清洁剂,浴后立即保湿。老年瘙痒症患者要特别注意瘙痒的部位、时间、频率、程度、有无丘疹、有无红肿等,这能够帮助患者及医生监测病情的进展。通常老年瘙痒症患者年龄较大,一些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诱发瘙痒症状。老年人常见的影响情绪的因素包括丧亲、经济压力、慢性病、无聊、孤独等。对于这些患者,要告知他们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分在意皮肤的瘙痒症状。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能帮助疾病的恢复。
特殊注意事项:对于非皮肤源性的老年瘙痒症患者,要注意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只有原发疾病得到了控制,继发性的瘙痒症状才能明显改善。避免使用香皂及碱性肥皂,避免热浴,避免接触刺激性的化学物品。
三、如何预防老年瘙痒症?
老年瘙痒症的预防主要是根据病因来进行,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重在原发病治疗,非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重在日常生活护理。同时要注意对于偶有瘙痒症状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以防发展为老年瘙痒症。
早期筛查:对于短期内偶有瘙痒症状的老年患者,建议及时至医院皮肤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鉴别诊断,早期筛查出是否患有老年瘙痒症。
预防措施: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的预防是指日常生活中不要接触刺激性或过敏的物品,避免皮肤表面过于干燥。非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的预防重在原发疾病的治疗,及时发现原发疾病,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老年瘙痒症的出现。
近年来各种癌症发病率逐渐升高。有的是基因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易感性。有的是由于外界因素诱发的,比如长期大量吸烟引发的肺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宫颈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癌。
由于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少家庭也面临着需要对癌症患者进行照顾护理。如何科学的护理,尽最大可能的减轻癌症患者的病痛,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癌症晚期的人,不仅承受身体的痛苦, 也会有极大的精神压力。癌症晚期患者多器官功能受损,并发症多。对癌症晚期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照顾,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利于患者走好生命的最后一程。
(1) 癌症晚期患者常会疼痛,严重的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患者烦躁不安。
①疼痛症状轻的, 可转移注意力,播放喜欢的音乐、电视等。
②疼痛难忍的,可以根据患者体质,选择适合的止痛药物。
(2) 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呵护:癌症晚期的人多会烦躁不安、恐惧、绝望。应多观察患者情绪, 及时沟通、倾听。如患者有心愿未了, 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患者心愿。陪患者安静平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让患者不留遗憾。
(3)对症处理:癌症晚期患者由于癌细胞扩散, 身体功能出现紊乱及下降, 有时会出现全身水肿、器官衰竭、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等症状。
①对全身水肿患者给予脱水剂。
②排泄失常的,安装导尿管, 帮助患者排泄。
③及时清理排泄物。
(4) 对长期卧床, 易生压疮。
①应帮助患者适时翻身。用温水擦拭患者身体, 勤换衣物。
②对患者排泄物应及时清理, 留置导尿管及时更换。
③对体能稍好些的, 应适度下床活动。天气良好时,适当的出来晒晒太阳, 利于患者放松心情。
(5) 饮食方面:
①根据患者喜好, 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 应尽量满足患者口味。
②可以自行吃饭的, 以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可以采取半流质食物, 少吃多餐, 利于消化吸收。
③对于无法自己吃饭的, 可给予静脉输注营养液或鼻饲进食。
(6)保持环境卫生,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居住环境干净、卫生。适当开窗通风, 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
对于老年痴呆症,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有时候我们会听到,某某的父母年纪大了,得了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记忆力障碍,丧失完成有目的复杂活动的功能,失语,抽象思维和计算能力损害,视空间能力损害,不能通过特定的感觉辨识以往熟悉的事物,人格行为改变等。
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老年痴呆也很难预防。老年痴呆目前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改善生活质量。老年痴呆人群的疾病进展以及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专业的护理,专业的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十分重要。
那么,老年痴呆症人群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1.心理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人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对待老年痴呆患者应该像对待小孩子一样。理解他们因为疾病而记忆力减退,语无伦次,重复地说一件事,经常性的忘记某些事物,他们可能连最亲近的人都不认识了,变得烦躁易怒,不爱清洁。护理人员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
可以让老年痴呆患者看一些熟悉的照片或一些其他物品来回忆过往,多与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聊天沟通,和患者讲一些以往美好的事情。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可以选择听听音乐,多和其他护理人员沟通学习,交流心得,来缓解压力。
2.饮食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益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少吃多餐,建议老年痴呆患者吃七分饱。
多摄入高蛋白饮食:多吃一些蛋类、鱼类、奶类等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给机体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多吃一些胆碱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鱼类、燕麦、花生、核桃等。减少脂肪的摄入,如糕点、油炸食品等。
同时用餐的环境应该温馨舒适,选择暖色光,吃饭的时候不要看电视,要保持吃饭环境的安静。
3.病情观察与复诊。
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认知功能,用药后症状是否改善,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应该及时复诊。
4.运动。
护理人员每天可以陪老年痴呆患者做适当的运动,可以陪同患者打太极拳或慢跑。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坚持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的运动。
5.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白天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患者睡觉,每天让患者按时起床。同时睡眠的环境应该温馨舒适,安静,灯光适宜。要防止患者跌倒,在家里安装合适的扶手,或者给患者准备拐杖等支持物。
由于患者记忆减退,独自出门后,可能记不得回家的路线,患者外出时要有人员陪同,防止患者走失。患者可能会有大小便失禁,要帮助患者及时清理,帮助患者养成每天定时如厕的习惯。
总而言之,日常护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十分重要,关系着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进展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该有充足的耐心和热心,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安享晚年。
痴呆本身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个综合症,我国有上千万人受痴呆困扰,表现为获得性认知能力恶化,最常见表现是记忆力丧失,往往还伴随精神障碍,如幻觉,很显然,这一类疾病和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经济负担和思想包袱。
这里我们讨论老年痴呆,随着年龄增长,痴呆发病率增加,据统计50岁以上,每过10年,致残性记忆力丧失的患病率增加。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得老年痴呆,有些百岁老人完全没有记忆力丧失和临床痴呆表现。最常见病因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这两种,其中又以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
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的特点
约10%的70岁以上的人有显著的记忆丧失,50%以上的原因是老年痴呆症。这种病最大特征是自理能力丧失,家人和照顾者也需要付出沉重的情感和经济代价。这个病,最常见的表现是一种潜伏性的记忆丧失,随后数年缓慢恶化的痴呆。在病理上,萎缩是分布在整个内侧颞叶及外侧和内侧顶叶和外侧额叶皮质。显微镜下,在皮质和软脑膜,含β神经炎性斑、由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组成的细丝的神经纤维缠结(NFT)和血管壁淀粉样蛋白的积累。
阿尔茨海默病开始有记忆障碍,慢慢进展表现为语言和视觉空间障碍。有部分患者开始表现为语言组织困难。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记忆丧失可能会无法识别或可归咎于良性健忘。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阿尔茨海默患者开始表现为记忆力障碍,被误以为是健忘,直到特征非常明显才去医院就诊。
老年痴呆症的治疗
目前为止,确实没有有效治愈老年痴呆症的药物和方法,但通过一些延缓症状进展的药物治疗和护理管理,能最大程度缓解老年痴呆症进展,预防病情恶化。
1.人性化的护理
1)安全第一条:注意患者的居室、卧室卫生间安全性,千万不可让患者开车,哪怕是自行车。
2)保持家庭氛围友好和温馨,是护理的关键,通过一些笔记本和贴纸写上事件清单,对患者帮助很大。
3)和患者互动注意技巧,不必做一些复杂游戏,让患者觉有挫败感,能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最重要。
2.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药物
目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药物有多奈哌齐(目标剂量:每日10mg)、利凡斯的明(目标剂量:6mg,每天2次或每天9.5mg)、加兰他敏(目标剂量:每天24mg,缓释剂)、美金刚(目标剂量:10mg,每天2次)等。多奈哌齐、利凡斯的明及加兰他敏的药理反应都是通过提升大脑乙酰胆碱水平,来抑制胆碱酯酶,主要是乙酰胆碱酯酶。美金刚主要是阻止过度兴奋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谷氨酸盐受体。
特别提醒,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监测不良反应,另外,注意不要被很多忽悠人的治疗信息干扰,目前而言,并无真正有效治愈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上述FDA药物长期使用,能一定程度延缓老年痴呆进展,至于保健品等所谓预防老年痴呆药物,往往是商家的夸大宣传,注意不要被忽悠。
发作性睡病是终身性的睡眠障碍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药物以及行为、心理干预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临床上部分青少年期发病的患者可随年龄增长,逐渐痊愈或症状减轻。
一、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护理
1. 饮食调理
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时令蔬菜和水果,保证膳食结构平衡,这对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保持旺盛精力有积极的作用。
2.日常护理
需关注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精神状态、饮食、运动及睡眠质量,病人应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忧郁、悲伤,但也不宜过于兴奋,因为兴奋失度可诱发猝倒发作。最好不要独自远行,不要从事高空、水下作业,更不能从事驾驶车辆、管理各种信号及其他责任重大的工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应有意识地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多参加文体活动,干些有兴趣的工作,尽量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白天可适当饮点茶或咖啡,以增加大脑兴奋性。规律的三餐,适当的运动习惯。晚餐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促进夜间熟睡。
3.中医治疗
推拿按摩,循经推运松解。患者取俯卧位,将身体放松,平稳呼吸。使体表充分享受按摩,治疗后自觉头、肩及背部有麻、热舒适感为佳。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特殊注意事项:对于患有发作性睡病的病人,应正确认识这种疾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压力过大,避免情绪压抑,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二、发作性睡病的预防
发作性睡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可以从环境入手进行预防。
1.早期筛查
如果一名亲属出现发作性睡病,建议其他家属进行睡眠监测。如果≥2名一级亲属患有发作性睡病,则其他亲属患发作性睡病的终生风险较高,需考虑进行筛查和环境因素干预。
2.预防措施
调节好工作、生活、娱乐的平衡,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从事有兴趣的工作,调节好自身的情绪,可减少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发作性睡病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在冬季的时候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发生,可减少发作性睡病的发生。保持乐观情绪,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作性嗜睡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镇静类的药物,以免增加发病。
讲哪一种疾病容易“复发”,不提脑梗,那真的是不了解脑梗。像我们医院每年那么多脑梗塞病人,其中有40%左右是脑梗“复发病人”,也就是说他不是第一次得脑梗,而是二次,甚至三次入院!
所以,我经常跟我的病人这样解释脑梗:我说你没见过脑梗,但是你肯定看过老家的墙掉墙皮,是不是有一个地方开始掉了,其他地方就很容易再掉了?脑梗就是这样一种容易复发疾病,只要出现过第一次脑梗,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第二次,第三次……
那么面对高复发率的脑梗,我们应该怎么办?真的不可预防吗?可防的话,那我们说阻止脑梗复发的“冠军”是什么?今天我跟大家来聊一聊。
我们先来看一下,好端端一个人为什么会得脑梗?
脑梗,有很多名字,有的人叫它脑梗塞,也有的人说是脑梗死,而在我们医学上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缺血性脑卒中。但不管它叫啥,都离不开它发病原因来命名的,就是这个脑梗,是由于我们脑部血管堵塞了,导致它所供应脑细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甚至处理不及时,还可以直接导致病人的死亡。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脑部血管堵塞是脑梗的“原罪”,那这平时通的好好的脑血管,怎么说堵就堵了呢?
实际上,我们脑血管说它说赌就赌只对了一半,因为有时候它是慢慢堵起来的,只是我们在它堵的不是很厉害时候,没什么感觉。
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我们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
第一个,大家最常见的,也是目前诱发脑梗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血管源性的,由于我们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不断积累,然后脱落,形成血栓堵塞我们的脑部血管,引起脑的供血不足,诱发脑梗;
第二个,是我们的血液出现了问题。比如我们有一些得了特殊血液疾病的病人如高血小板症、高红细胞症等,他们这些人血液长期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这样也很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出现脑梗;
第三个,就是“祸从其他降”,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脑血管本身也没有斑块脱落,也没有其他堵塞的风险,但是由于我们人体血液是一种循环状态,这时候我们其他地方脱落的斑块,有可能就正好掉到我们这个脑血管里头去,引起了这样一个堵塞,比如最常见的心脏冠脉斑块脱落、主动脉斑块脱落等。
第四个,就是“供不应求”。这个脑梗诱发的原因,可能跟我们说的堵塞有点不太一样,但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假如我们一个人出现大出血,这人的血液总量不够,那么自然而然我们脑部血管也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坏死,诱发脑梗。
所以,我们一个人得脑梗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只不过我们平时大家提到的脑梗的诱因,基本上指的都是第一种,因为它高发,普遍,而下面我主要提到的预防,也基本上主要针对第一种原因引起的脑梗,这点大家要清楚!
接着我们说,哪些人最容易得脑梗?
实际上,大家可以想想哪些人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哪些人容易出现高血脂?这自然而然就知道哪些人最容易得脑梗了!
第一个,患有高血压的人。血压高了,血管长期压力就大,我想血管容易损伤也很好理解;
第二个,高血脂的人。像我们经常提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其中就是因为它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形成;
第三个,糖尿病患者。像糖尿病病足、糖尿病肾病等,都是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
第四个,经常抽烟的。抽烟损伤我们血管内皮生长,这是早就跟大家说过的,而同样的,抽烟的人比不抽烟的更容易得脑梗;
第五个,不爱动,又胖的。
第六个,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注意不是说脑梗是遗传病。简单来讲,就是家里你父母得过脑梗,那么你想对比其他人来说,更容易得一些,但不是必得!
第七个,要跟大家提醒的,严格意义上讲,不算容易得脑梗的人群,但是他很容易被大家忽视,那就是很多人认为自己年轻不会得脑梗,这点是错误的。
事实是年轻人也可以得,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引起血栓形成原因。比如我们曾经有一个病人,颈动脉无名长了一个血栓;还有一些年轻人得了瘤子压迫了我们的颈动脉等等都是可以的。所以,脑梗是各个年龄都可以得的,只是说人到了45岁之后更容易发生这玩儿!
那我们平时生活中出现哪些症状就要高度警惕脑梗塞的发生?
脑梗之所以可怕,致残致死率那么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早期的表现,很容易,经常被我们老百姓给忽略。
那具体有哪些典型症状?
首先,第一个就是嘴歪,平时都能流利表达的,突然说话说不好了,说不太利索了,而且很容易犯困等等;
还有就是我们医生经常说的一过性黑圈,突然之间,眼前啥都看不见,然后过了几分钟自己又好了,这种有时候就是我们一过性的脑缺血引起的,很可能那时候有一个小东西掉到我们脑血管了,或者出现了短暂的脑血管痉挛导致的,像这样的,大家还是要特别留意的!
当然,还有一些病人,它也不完全眼前一黑,就是可能视野的缺损等等,这些其实都提示我们要尽早去医院检查,千万别以为它跟我们有一些突然心梗一样,你含一片硝酸甘油,这样的药,就会好,就没事,这不能完全对等处理的,因为脑梗塞很多时候是我们颈动脉突然的血栓形成全堵死的,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在3小时内,尽快输液溶栓,所以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平躺,尽量往医院送就对了!
最后,我们说脑梗塞到底能不能根治?
能,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根治,大部分是不能根治的。
哪些人属于少部分可以根治的?
比如大出血引起的,只要止住血,补充血容量就可以;
还有由心脏或者其他地方脱落斑块堵塞脑血管,也可以根治,只要把血栓溶了就可以;
但假如,你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那这种基本上不可能根治,因为这个病变是几乎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延缓,降血脂降血压控制糖尿病,或者吃一点抗血小板一类的药物,比如说阿司匹林、氯匹格雷等等,只有极少数病人可以根治。
既然不能!那么对于已经发生过脑梗的病人,应该怎么做,可以减少脑梗的复发率?
首先,第一次得脑梗要越早治疗越好。现在有很多病人送的太晚,到我们医院去的时候已经很重了,导致很多后遗症,也就是说对于目前很多脑梗病人,是没有完全好就出院的,而这肯定容易诱发二次、三次脑梗,我们强调跟时间有关系,因为治的越早,我血管早期通了,那么可能就恢复得更好,越不容易复发;
其次,发生脑梗以后要严格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比如像我们脑梗病人出院,一般都会开具一些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治疗药物,这个大家一定要听从我们医生的,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能不能停,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切勿擅自做主;
最后,一定要改变以前生活习惯,积极干预引发脑梗的相关危险因素。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人得了脑梗,大多数时候就说明这个人之前生活方式、习惯肯定是有问题,或者都能查出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等易于引发脑梗的危险因素,这些就需要我们去改,去控制,不要明知而不为,血压也不去控制,血脂高也不控制饮食,不服药;烟也不戒,而是好了以后就忘记它的危害。
总结一句话:别好了伤疤忘记疼,脑梗复发往往是加倍奉还的!
有些人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但是不知道在日常应该如何进行护理,不知道护理方式是怎样的。一般来说,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有很多。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对症护理。因为如果是盲目的进行护理,是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的。
呼吸衰竭患者要如何进行护理?呼吸衰竭这种疾病的患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创伤,休克以及呼吸道疾病等引起的。呼吸衰竭的致死率非常的高,所以大家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护理。可是,呼吸衰竭患者要如何进行护理呢?
1、正确使用各种通气给氧装量:
应用鼻导管给氧要使导瞥与鼻前庭密切连接,不能放在鼻孔前。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不宜用此法。对用鼻导管给氧者,要插入足够深度,并应固定好,切忌脱落。
面罩给氧简便,病人易于接受。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活瓣氧罩,有利调节氧气流量,控制给氧浓度。如果使用普通面罩应注意二氧化碳再吸入产生的影响。
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对各种通气型式的改变,应常规为病人作血气分析。随时记录呼吸支持方式、血气分析结果,并及时处理报警指示出现的问题。
2、防止下呼吸遁细菌污染:
对用鼻导管给氧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每12小时置换消毒鼻导管,以防感染。对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者,应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吸痰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呼吸道和通氧装置的污染。每天应更换湿化器中液体。呼吸套管应1人1套。1—3天更换,不应反复使用。
3、要使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
要积极鼓励病人咳嗽、咳出痰,勤快的更换位置,还要多喝水。对于特别危重的病人来说,每2~3小时就要翻身、拍背一次,帮助病人进行排痰。如果建立了人工气道,就更应该加强湿化吸收。对于神志比较清醒的病人,要每天做2到3次的超声雾化和喷雾吸入,每次大概10~20分钟。医生要根据病人的血气分析和时机的情况做出合理的给氧,避免病人缺氧。危重的病人或者是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要做好特护记录单,还要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干燥,来预防病人发生褥疮等皮肤病。
上面就是对“呼吸衰竭患者要如何进行护理”这个问题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重视。呼吸衰竭这种疾病,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让患者窒息而死,我们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那么作为患者的家属就要帮助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现代人有多喜欢「囤东西」?
去年促销囤下的卫生用品,十几年前的旧衣服,在各平台收藏了几百条文章和视频,多数都没有点开过……
不少人抱着“留着,总会有用”的心态囤货,但你知道吗,过度囤积一旦影响到日常生活,可能就是病了。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带你认识囤积症,并教你科学缓解囤积行为。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袁勇贵 主治医生 侯正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沈 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敏婷
实际上,留着旧物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囤积欲,指人们总想获得东西、收集东西、保留东西的欲望。这种欲望与生俱来,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物资常常是匮乏的,所以想大量囤积物品来保障自己的生活。
然而,如今的我们早已从原来的匮乏状态转变为供应过量状态,在适度范围内收集喜欢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视为收藏,但如果过度收集不愿丢弃,影响生活、交际,则可能是种病。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曼哈顿住着一对兄弟:他们彻底与外界隔离,弟弟每天在夜深人静时外出疯狂收集各类报纸、书籍、家具、乐器等废弃物。为了防止盗贼,兄弟俩在屋内各处设有自制防盗陷阱和机关。
很快,房子变成了一座迷宫,电线捆绑的废品和垃圾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隧道。
某一天,弟弟不小心被机关绊了一跤,接着被房屋中倾倒的130多吨垃圾砸死。失明和瘫痪的哥哥因弟弟死后没有食物也很快饿死。直到邻居闻到异味报警,警察在将近三个星期的清理中,才在垃圾堆下找到俩兄弟早已腐败的尸体。
这就是科利尔兄弟的故事,他们患严重的囤积症,囤积症甚至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科利尔兄弟综合征”。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修订版所述,囤积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类,和强迫症相似,表现为不可抗拒地强迫囤积东西。
患者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不舍得扔掉旧物,于是有大量没用的东西堆积在家。
国外调查显示,成人的囤积症发病率约为1%~3%,以老年人、男性和低收入者较为多见,在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不少见。
很多人以为囤积癖是因为懒惰和不讲卫生,但其原因复杂得多。
害怕做错决定
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无法承担选择错误的后果。这些人难以确定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害怕“做错决定”。他们大多有选择困难症,决定是否扔掉某件东西时需要花更多时间,导致丢弃物品的速度跟不上积压的速度。
获得安全感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在远古时期,人们要囤积粮食、必需品来保障生活,以此获得安全感。时代已变,但“囤积-安全”的认知没变。我们还是会通过囤积,比如存钱、存粮以及其他任何能让我们感到丰盛和富足的东西,来确保安全。
难以割舍的情感
囤积症患者对物品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感情,轻则舍不得扔掉用过的老物件、旧东西,重则把扔掉的又从垃圾堆中捡回来,会努力搜寻与物品有关的记忆,很难割舍那份联系。
家里堆积东西往往给人懒惰、不喜欢整理收拾物品或不讲卫生的印象。但患囤积症的人,有更深层次的情绪、认知问题。严重囤积物品还可能是老年痴呆的症状之一,或是脑病征兆。
不正常的囤积通常有哪些表现呢?最新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新增了囤积症为诊断项目,而不是以往归类在强迫症范畴内。如果有这些特征,家人应尽早带老人来就医:
1. 持续性的丢弃困难,不管东西实际价值如何,都难以分离;
2. 保有物品的需求,觉得有一天会用到,对丢弃感到苦恼;
3. 住所拥挤或凌乱,大量囤积物品,堆积如山;
4. 常常需要家庭成员强制整理;
5. 生活其他重要领域功能减损,囤物的行为已经引起很多困恼,影响到家庭成员关系、社交、职业和环境安全等;
6.无法解释为其他疾病,比如非身体病痛引起,也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
临床上有严重囤积行为的多为老年人,可能是脑功能存在明显紊乱,对物品有认知障碍并形成病态依恋。
比如,他们害怕丢掉重要的东西,夸大物品的功用,赋予物品人性化特征;或对物品放置的感知减弱,无法分类,也容易忘记与物品相关的重要信息,所以喜欢将物品放在视线范围内。
积攒大量旧物不愿扔的人要清醒审视自己的囤积欲,多想想“这些东西我现在需要吗”“一个月内用得上吗”,如果答案是否定,就果断地清理掉那些“可能有用但很久没用”的东西。
如果难以做到每天及时清理,就定一个时间,如每周末,按时整理和扔掉一些东西。学会给生活与工作做减法,将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腾出来给真正重要的事情。
过度的囤积很可能伴有强迫症,收集时既愉悦又痛苦,扔掉时既解脱又焦虑,内心不断处于矛盾中。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就需要尽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果你亲友中有囤积症患者:
“
避免争吵
不要威胁对方或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扔掉东西,大规模的清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通常会重新开始囤积东西。
“
注重教育
和患者沟通囤积的危害,提前做好安全保障,例如注意火灾隐患、堵塞厕所等。
“
劝说就医
囤积患者通常还存在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身体残疾、慢性疲劳、关节炎、肥胖、抑郁或焦虑等,最好能劝他们及时就医。
如果你身边有老人患囤积症:
当老人仅仅是不断囤积,不加分类整理,也不想出售废品,那家人就需要根据情况严重程度,考虑为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囤积症的老人很少主动就医,身边亲人的协助就尤为重要:
要用支持开放的态度:比如单独辟出一个空间让他集中收集,备好手套防止手受伤,定期帮助他变卖废物换钱等。
用同理心取代指责:在理解的基础上,与老人坐下来耐心讨论,可以尝试列清单来勾选清理的顺序。
在尊重老人的前提下帮忙丢掉没用的东西:慢慢地“断舍离”,让他自己体会到“东西丢弃后,生活并没有差别”,多次经历这种丢弃后,老人就会比较不害怕清理。
要鼓励老人多参与社交:就不会把每天的心思都放在储物上了。
如果老人爱收集,但会归类整理,而且对以后怎么处理有自己的安排和想法,是没有问题的。
并不是所有的囤积都需要改正,只有当囤积行为让你感到痛苦,生活因此而混乱,才需要积极寻求帮助来改掉这个习惯。▲
本期编辑: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