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介绍
  • 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黄疸、腹泻、体重下降。
  • 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病理活检可确诊。
  • 治疗以手术为主。

简介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起源于胰管高柱状上皮细胞,并在胰管内呈乳头状增生,引起胰管进行性扩张及十二指肠乳头开口特征性增大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往往取决于胰管扩张程度和黏液分泌量,不具有特异性,可表现为上腹痛、黄疸、腹泻、体重下降等。取组织病理活组织检查可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瘤主要表现为上腹痛、黄疸、腹泻、恶心、呕吐、腹部包块、体重下降等症状。

诊断依据

  1.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若发现囊性病变与主胰管有沟通,则有利于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确诊;
  2. 病理检查是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金标准。术前可通过胰管镜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取组织活检。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有哪些类型?

组织学上,常把IPMN分成3种亚型:

  1. 主胰管型IPMN(MD-IPMN): 好发于胰头部,主要特征表现为主胰管呈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若肿瘤发生于胰头部,由于黏液阻塞胰管,胰管常呈弥漫性扩张;若肿瘤发生于胰体尾部,黏液分泌流出通畅,胰管呈节段性扩张;
  2. 分支型IPMN(BD-IPMN):好发于胰腺钩突处,由扩张的胰管分支聚集在一起而形成,并常与主胰管相通,其恶变率低于MD-IPMN 和 MT-IPMN;
  3. 混合型IPMN(MT-IPMN):常侵及主胰管和胰管分支,同时表现出IPMN特征性病变。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较为罕见。IPMN好发于老年人群,多见于 60~70 岁,男女之比约2.2:1[1]

是否可以治愈?

不可治愈。预后良好。手术治疗的IPMT,术后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60%。但有复发倾向,患者需定期复查、长期随访。对术后残余胰腺的监测方式包括CT、MRCP,必要时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2]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