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发红伴瘙痒、淋巴结肿大、视力下降
- 并发症有侏儒症、股疝、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 早期使用驱虫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简介
盘尾丝虫病,是指旋盘尾丝虫寄生于眼部、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的发作与盘尾丝虫感染有关,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黑蝇(蚋)叮咬传播。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损害,皮肤纤维结节,皮肤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严重皮炎等;淋巴结病变:淋巴结可肿大,触之坚实,无疼痛感;眼部损害,可引起虹膜、睫状体、视网膜及脉络膜炎症,或侵犯视神经,影响视力,可致失明。盘尾丝虫病的治疗,早期使用驱虫药物疗效良好,如伊维菌素、乙胺嗪、舒拉明钠等。皮下结节可用手术摘除,部分病例治疗晚,发展至失明则难以恢复视力。盘尾丝虫病对生命危害不大,被感染者可能出现奇痒和各种皮肤改变。有些被感染者出现眼睛病变,最终发展为视力受损,严重眼部病变常致失明。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是皮肤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严重皮炎等;颈部淋巴结肿大,但无疼痛感;眼部损害引起虹膜、睫状体、视网膜及脉络膜炎症。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的皮肤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瘙痒、严重皮炎等;淋巴结肿大;眼部损害等表现,结合组织液涂片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从肿物穿刺液、表皮可检见微丝蚴,或皮下结节中查见成虫可明确诊断。
盘尾丝虫病有哪些类型?
该病可分为:
- 微丝蚴致病变:可进入宿主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层和皮下淋巴管,引起各种类型的皮肤损害及淋巴结病变;微丝蚴可进入眼球引起眼部损害;
- 成虫致病变:成虫寄生于皮下组织淋巴管汇合处。盘尾丝虫病病损发生于皮肤、淋巴结和眼组织。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通过蚋虫叮咬传播,需做好预防措施,尽早杀灭蚋虫。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没有明确的患病率。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驱虫药物杀伤虫体,促进恢复;出现皮下结节时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侵犯眼部,而导致视力障碍,甚至失明,但病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年龄超过40岁。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我可能有寄生虫感染,出现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想知道伊维菌素片是否适合我?患者男性46岁
就诊科室:皮肤科
总交流次数:8
患者最近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疲劳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怀疑可能是寄生虫感染,询问伊维菌素的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传染科
总交流次数:8
余国伟
主治医师
龙川县人民医院
我想了解伊维菌素的用法和适应症,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患者女性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5
陈念
主任医师
感染内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
王磊
主治医师
中医皮肤科
中日友好医院
冯爱平
主任医师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