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砷中毒

砷中毒

别名:砒霜中毒,三氧化二砷中毒

就诊科室:

职业地方病科 急诊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砷中毒介绍
  • 由三氧化二砷、二硫化砷等物质导致的毒性反应
  • 需及时隔离有毒物,并介入解毒药物、透析治疗
  • 预后良好,抢救及时,数周至数月内即可痊愈

简介

砷中毒,一般指由砷化物进入人体引起的毒性反应,患者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被破坏,会导致神经系统、心、肝、肾等多个脏器的损害。砷中毒患者临床常见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休克、蛋白尿、血尿、抽搐、喉头水肿、皮肤脱屑等症状,及时抢救,预后良好,数周至数月内即可痊愈。若延误治疗、拒绝治疗,会导致患者承受严重的身体损伤,甚至会导致死亡。

症状表现:

砷中毒患者常见症状有头痛、呕吐、腹泻、抽搐等。

诊断依据:

米氏线(指(趾)甲上的1~2毫米宽的白色横纹)检查阳性,血砷超过8.54μmol/L(微摩尔/升),尿砷超过1.73μmol/L,发砷超过1μg/g(微克/克)即可诊断。

疾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有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与剂量分为:

1.急性砷中毒:多由口服或大量吸入引起,常见口服性中毒、吸入性中毒;

2.慢性砷中毒:多由长期接触引起,常见职业性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常见,但暂无砷中毒的权威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进行洗胃、血液透析,服用解毒剂即可,但延误治疗可导致死亡。

是否遗传?

是否医保范围?

砷中毒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常见的重金属中毒有哪些

在众多重金属中毒的案例中,铅中毒和汞中毒尤为常见,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且一旦中毒,后果严重。

铅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长期接触含铅的油漆、涂料、电池等物品,以及食用被铅污染的食物和水。汞中毒则主要源于工业生产、医疗设备以及含汞药物的使用。

重金属中毒会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伤害,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预防重金属中毒,我们需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含重金属的物品,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更应注意。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针对铅、汞等重金属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中毒情况。

目前,针对重金属中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驱铅、驱汞等解毒治疗,以及支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减少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家庭医疗小助手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儿童砷中毒的症状

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砷是一种化学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可通过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进入人体。儿童砷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是砷中毒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包括头晕、烦躁和惊厥等。这些症状可能与中毒性脑病相似,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能出现失水、电解质紊乱、肾脏功能不全,甚至循环衰竭。

除了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外,砷中毒还会影响其他器官系统。例如,心脏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肾损伤;血液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贫血等。

砷中毒的病因主要包括误食可溶性砷化合物和环境污染。误食砷化合物主要发生在儿童,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容易接触到这些有毒物质。环境污染则可能来源于工业排放、土壤污染等。

针对砷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对症治疗旨在缓解症状,如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血压等。支持治疗则包括给予营养支持、保持水分平衡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等特殊治疗。

为了预防砷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对砷化合物的管理,防止其泄漏和污染。其次,加强对水源的保护,避免污染。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砷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绿色医疗倡导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砷中毒怎么解毒

砷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现象,通常由误食含砷物质引起。砷与盐、糖、面粉等物质外观相似,难以辨认,因此中毒事件频发。

砷中毒的典型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休克、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针对砷中毒的治疗,首先应立即停止接触砷源,尽快进行催吐、洗胃等排毒措施。同时,可给予特效解毒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促进砷的排泄。此外,还需对症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保护肝脏等。

预防砷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避免误食含砷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蔬菜、水果等。

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生中毒,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智慧医疗先锋者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