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
- 主要表现为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等
- 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激光和药物治疗
简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其发展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1]。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的致盲眼病中最常见,占整个闭角型青光眼总数的50%以上[2],是50岁以上人群的眼部高发病之一[3]。本病起病较为隐匿,多数患者早期不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直至眼部视功能受损,病情步入中晚期后才被确诊[4]。一般表现为头痛、眼部胀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本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激光和药物治疗[4],大部分患者通过及时积极而有效的治疗,预后效果良好。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等严重症状。
症状表现:
一般可表现为头痛、眼部胀痛、视物模糊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病症和病史(发作前是否有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是否有青光眼的家族史及是否有眼胀、眼痛、剧烈头痛等症状),以及眼压检查(一般眼压会升高,正常眼压范围在1.47~2.79kPa(11~21mmHg))、房角镜检查(检查可见前界线并不是白色发亮突起的细线,巩膜突沉陷黑色)、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OCT检查)(可直观地看到视网膜各层的结构改变,基本变薄,此项检查还可对视盘、前房角、虹膜进行相关检查)、视野检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视觉诱发电位(可看到患者的视神经功能受到损伤)等综合检查可以确诊。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根据虹膜和前房角形态分为两型:
1、 虹膜膨隆型
2、 高褶虹膜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常见。本病在我国的致盲眼病中最常见,占整个闭角型青光眼总数的50%以上,是50岁以上人群的眼部高发病之一[[2][3]。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本病通过手术、激光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是否遗传?
是,有一定遗传倾向,遗传机制尚不明确[5]。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老年人需警惕无征兆眼病:全国助残日提醒
每年的五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的5月18日,我们再次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指出,45岁以上的健康、亚健康人群中,15%的人群患有眼科疾病,尽管没有明显的眼病症状。
以下是老年人常见的无征兆眼病: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这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单眼无痛性严重视力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可能在数秒内降至指数到光感。
-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单眼无痛性突然视力下降,视野部分丧失,发作前可能有一过性视力下降(黑矇)。
- 视网膜中央静脉动阻塞:单眼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部分患者可于数天内视力逐渐下降,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突然单眼视力下降或部分视野缺损,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部位多在颞上方,其次是颞下方及鼻下方。
- 玻璃体积血:突然无痛性视力下降伴眼前突然黑影飘,出血量多时患者眼前发黑,检查无法窥见眼底。
- 视网膜脱离:突然眼前闪光,眼前似有物漂浮,视野中出现帘幕或阴影遮挡,视物变形,周边或中心视力下降,高度近视、无晶体眼、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及有眼外伤史者易患视网膜脱离。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下降,眼和眉部痛,早期为暂时性同侧黑矇及特征性的光照后视力下降,常单眼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1。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眼部严重并发症,50岁以上患者重要和致盲原因,多因视网膜内屏遭到破坏,毛细血管闭塞,闭塞区附近产生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渗出、棉絮斑、黄斑囊样水肿,造成无征兆性视力下降。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50~70岁最多,可能有家族史,晚上突然眼胀头痛,恶心,视物模糊,夜晚看灯有虹视,视力急剧下降。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眼硬度逐渐升高,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尔出现虹视、眼胀、头痛,往往没有引起患者注意,有的患者到晚期出现视野缩小,视力下降明显时才来就诊。
- 视网膜出血:多见于老年人,视网膜静脉动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和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眼底改变,严重影响视力。
为了预防这些无征兆症状性眼科病变,老年人需要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查眼底;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可以降低血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保持清淡、低脂、低盐的饮食,多食蔬菜和水果;放松心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癌症防治先锋
文章 妈妈的眼睛模糊了,去医院检查是青光眼,怎么办?
我记得那天,妈妈的眼睛突然模糊了起来。她总是说自己年轻,身体好,没想到这次却被青光眼找上了门。我们匆忙赶往天津眼科医院,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在医院里,医生告诉我们妈妈的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听到这个消息,我和爸爸都吓坏了。我们从未想过妈妈会有这样的问题。医生说需要监测眼压,并且可以口服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以防止视力下降和视野损害加重。我们听了医生的建议,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妈妈每天都要滴眼药,定期复查视力、眼压和视野。我们也开始注意她的生活习惯,避免她在暗处待太久,控制饮水量,避免趴着睡觉,尽量让她保持情绪稳定。这些都是为了防止眼压升高,引发炎症。
虽然我们尽力了,但妈妈还是很担心。青光眼是双眼性疾病,她总是担心另一只眼也会发病。医生告诉我们,青光眼的发病间隔没有具体时间,需要定期复查。我们只能安慰她,告诉她只要控制好眼压,定期复查,视力就可以稳定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妈妈的焦虑和恐惧。每次复查时,她总是紧张得不行,生怕自己的视力会下降。我们也很心疼她,尽力给她提供支持和安慰。幸好,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建议,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青光眼。
现在,妈妈的视力已经稳定下来了。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关于青光眼的知识,知道了如何预防和治疗。虽然这段经历让我们很难过,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更加关注健康。希望大家也能从我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多关注自己的健康,及时就医,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后悔莫及。
医者仁心
文章 我有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要手术吗?
我是一名小说家,生活在太原市。最近,我被诊断出患有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我左眼的视力基本正常。然而,右眼的情况却让我忧心忡忡。医生告诉我,我的右眼视神经已经萎缩,看到的只是模糊的光影。这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永远无法逃脱的黑暗世界里,无法捕捉到任何清晰的图像。
我开始四处求医,希望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医生建议我做双眼的青白联合手术,而另一些医生则认为只需要做右眼的手术。其中一位医生甚至警告我说,如果我选择做左眼手术,可能会影响到我仅剩的视力。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焦虑之中。
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在线医生。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线上问诊。他仔细地查看了我的检查报告,并告诉我,如果我的视野和视盘oct检查没有进展,那么可以继续用药观察。他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安慰,但我仍然不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这位医生还提醒我,右眼的眼压需要降到13以下。我们讨论了各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控制和手术治疗。最终,他建议我先尝试药物控制,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意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重要性。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就医渠道,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疾病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做出更明智的治疗选择。
医疗故事汇
刘敬
主治医师
眼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海丽
主任医师
眼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川辉
主治医师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