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儿科常见疾病,多经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 易对气管和心脏大血管产生压迫,引起症状
- 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治疗及时预后好
简介
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指纵隔囊肿和纵隔肿瘤等纵隔占位性病变,为儿科常见慢性疾病,根据肿物生长部位和病理组织不同可存在多个类型,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其生长部位隐匿,早期不易发现,肿块增大至相当程度后,压迫邻近器官,方可出现呼吸困难、哮鸣音、吞咽困难等,或因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头颈及上腔静脉饱满、面部皮肤暗红等症状,一般良性居多,且早期临床症状轻微。恶性肿瘤较少,但生长迅速,易对相邻器官造成侵袭转移,或引发感染、破溃、出血等表现[1]。纵隔区域(指胸腔间的区域,位于脊柱侧面,胸骨后)中的器官包括心脏、胸腺等,多且重要,因而此处出现肿瘤或者囊肿,对于心脏、血管、呼吸等均有所压迫,引发一系列的压迫症状影响患儿各项生理功能,并造成神经功能的障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外科手术为主要手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症状表现:
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多在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纵隔区域出现异常阴影时,偶然发现。当肿物侵袭和挤压相邻器官时,可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咳嗽、哮鸣音、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等[2]。
诊断依据:
本病以影像学检查为确诊标准,经由影像学检查(胸片、X线、CT等)于纵隔区域发现肿物,并且可进一步或借助活组织检查进行肿物良性、恶性的鉴别。
小儿纵隔囊肿及肿瘤有哪些类型?
根据发生的部位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 神经源性肿瘤;
- 畸胎瘤;
- 淋巴管瘤;
- 支气管囊肿;
- 淋巴肉瘤;
- 胸腺瘤及增生[1]。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本病常见,小儿纵隔肿瘤为儿科常见肿瘤,约占小儿肿瘤的7%。小儿纵隔囊肿的发病率不详[3]。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囊肿和肿瘤的切除,若确诊恶性肿瘤,还需联合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方法,延长患儿的生存期限。
是否遗传?
无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我有一个2.6公分的前纵隔结节,已经吃了四盒中药,但没有明显改善,需要继续用药吗?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5
患者CT检查发现前纵隔结节,但无症状。咨询机器AI诊断舌苔是否可靠。患者男性39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0
张卫军
副主任医师
兰溪市中医院
前纵隔结节诊断咨询:患者通过CT检查发现前纵隔结节,目前考虑淋巴结可能性大。关于手术和微创治疗等疑问。患者男性46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6
董瑞
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张树建
副主任医师
小儿外科
天津市儿童医院
刘率斌
主治医师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