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
- 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劳累后加重
- 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
简介
肩胛背神经卡压症表现为颈、肩、背、腋、侧胸壁的酸痛和不适。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颈部不适与天气季节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Kevin(1993)报道,颈、肩、背神经封闭可治疗颈肩痛。1994年,陈德松详细报道了该病,并提出手术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肩胛背神经在距椎间孔边缘5~8毫米外侧起源于颈5神经根起始部,肩胛背神经与起源于颈5神经根的胸长神经起始段合干者占70%,肩胛背神经与胸长神经分别自颈5神经根发出者占20%,肩胛背神经接收颈3、4发出的分支者占10%。肩胛背神经发出后,其起始部均穿过中斜角肌的起始腱性组织,然后在中斜角肌内斜行走行约5~30毫米,在斜方肌深层抵大、小菱形肌深面与脊柱平行下行。距起点约5毫米处,有2~3束2毫米粗细的中斜角肌腱性纤维横跨其表面。很少标本完全行走于中斜角肌表面。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少数病例可有肩部无力,偶有手麻,主要为前臂及手桡侧伴发麻木。
诊断依据
如有颈肩部疼痛、不适,沿肩胛背神经走行区有压痛,特别是按压胸3、4椎体棘突旁可引发同侧上肢麻痛时,则本病初诊可确立。再经肌电图、MRI等证实可确诊。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否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
确诊后,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以局部封闭为主,每周1次,连续3~6次,辅以理疗,半数患者症状可显著减轻。对保守治疗无效或伴发胸廓出口综合征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无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解读胸背痛的真实原因:胸长神经与肩胛背神经卡压症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出现胸痛、背痛的症状,常常自认为是心脏病、肝胆疾病或肺部病变等器质性问题。然而,经过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发现这些疼痛往往并非器质性疾病所致,而是由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的卡压引起的。
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颈部疼痛、胸前、胸侧壁、肩膀背部和腋部不适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心绞痛、胆囊疾病等混淆,因此在诊断时需要格外小心。
针对这种情况,首选的治疗方法是神经阻滞或射频治疗。通过对受压神经进行局部注射或使用脉冲射频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同时,中医药的辅助治疗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卡压症的鉴别诊断,避免因缺乏认识而导致误诊。只有正确地识别和治疗这种疾病,才能帮助患者摆脱疼痛的困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康复之路
文章 颈源性心脏病:症状、诊断和治疗
颈源性心脏病,也被称为颈心综合征或颈性“心绞痛”,是一种由于颈椎退化或间盘突出压迫颈段脊神经根或脊髓血管而引起的疾病。这种压迫可能会导致脊神经根或脊髓侧角内交感神经功能障碍或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进而影响延髓内的心血管调节中枢,出现类似冠心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憋气、后背和前胸类似心绞痛的疼痛。这种疾病大致可分为颈椎病型和颈椎管外软组织型两种。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例如颈椎X光片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
此外,颈源性心脏病还可能涉及到肩胛背神经和胸长神经的卡压症。肩胛背神经卡压症主要表现为患侧肩胛骨内侧缘不适、酸痛,常被误诊为心绞痛。胸长神经卡压症则可能导致前锯肌痉挛所致的腋窝下方及侧胸壁疼痛。针对这些并发症,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医学奇迹见证者
李凯群
主治医师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吴剑平
主治医师
小儿骨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李小龙
副主任医师
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