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预防脑脓肿:有效措施和注意事项
在当今社会,许多疾病威胁着我们的健康。然而,很多人对脑脓肿缺乏了解。这种疾病的危害极大,因此及时预防至关重要。那么,如何预防脑脓肿呢?
脑脓肿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即使在抗生素广泛应用和治疗方法改进的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死亡率也在25%至40%之间。自从CT技术被引入后,死亡率并没有显著下降,仍然在15%至30%之间。这主要是因为脑脓肿(尤其是血源性)在早期很难被发现。
当患者就诊时,脓肿通常已经进入晚期阶段。手术的死亡率与患者的意识状态有关,清醒的患者死亡率为10%至20%,而昏迷的患者死亡率高达60%至80%。在各种类型的脑脓肿中,血源性脓肿的预后比其他类型差,特别是胸源性和心源性脓肿。小儿的预后比成人差,抗药菌株引起的脓肿的预后也比其他细菌引起的脓肿差。另外,原发灶是否被根除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所有治疗方法都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预防脑脓肿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防止和减少耳、鼻部慢性炎症性疾病,及早彻底治疗耳、鼻部化脓性炎症,以及胸腔和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彻底清创,去除异物,这些都是减少颅内脓肿的有效措施。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丘脑脓肿的多种治疗方法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丘脑脓肿的不同治疗方式。我们回顾了自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三例丘脑脓肿病例,包括一名男性和两名女性患者,所有病例均为单发脓肿。其中一例患者在头颅增强MRI导航下进行了立体定向脓肿穿刺抽吸术;另一例患者先行保守治疗,但由于脓肿破入脑室形成小脑转移脓肿,后来进行了小脑脓肿穿刺引流术;还有一例患者进行了开颅脓肿切除术。
随访结果显示,所有三例患者至今未见复发和神经功能障碍,增强MRI显示脓肿已消失。这些结果表明,经导航立体定向脓肿穿刺抽吸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和疗效肯定的优点;在保守治疗丘脑脓肿时,必须密切观察脓肿的变化,一旦脓肿扩大或扩散,应及时进行外科治疗;开颅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恢复迅速,且费用相对较低。
家庭医疗小助手
文章 看似脑瘤的头痛和肢体乏力:穿刺引流解除疑惑
47岁的姚先生在3个月前开始出现头痛和嗜睡的症状,自行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然而,一个月前,他的右侧肢体出现了乏力感,并伴随着言语减少、精神不佳和反应迟钝。尽管没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但当地医院的头颅CT扫描显示左侧额叶和丘脑存在占位性病变。随后进行的头颅MRI检查进一步确认了左侧额叶-基底节区的巨大占位性病变,呈现囊性特征,并在增强扫描中显示环状强化。中线明显右移,周围广泛水肿,初步诊断为恶性脑肿瘤可能。
面对可能的恶性肿瘤诊断,姚先生和家属感到绝望。他们迅速转诊至一家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入院后,医生首先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并紧急给予脱水降压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了磁共振DWI成像检查,初步判断为脑脓肿。然而,在完成磁共振检查后不久,姚先生的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和浅昏迷的症状。
考虑到手术切除脑脓肿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医生决定在床旁实施急诊穿刺引流术。该手术成功证实了脑脓肿的诊断,并在脓肿腔内放置了一根直径约5mm的引流管。随着稠厚的脓液缓慢抽出,姚先生逐渐恢复意识。经过脓肿冲洗引流和抗菌消炎治疗,姚先生的偏瘫症状逐渐消失,重新获得了自由。
脑脓肿是一种脑内脓性感染病灶,其临床表现与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相似。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陷和进行性的行为及认知功能障碍。磁共振DWI是鉴别脑脓肿与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等良好手段。脑脓肿主要因为脓液内富含细菌、白细胞、纤维蛋白成分使得粘稠度增加,水分子弥散受限,在DWI上一般呈明显高信号;而脑肿瘤坏死囊变区以浆液为主,水分子弥散相对自由,在DWI上呈低信号。脑脓肿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菌药物、脓肿腔穿刺和开颅手术切除。绝大多数脓肿能通过穿刺抽吸辅助抗菌药物得到治愈,少数需要手术切除。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颅内感染:症状、治疗和后遗症
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发生在大脑被细菌或病毒侵袭时,引起炎性疾病,如脑膜炎和脑脓肿。这种情况可能对整个身体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未及时治疗和控制时,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癫痫和脑疝等后遗症。
颅内感染的发生在临床上并不罕见,特别是在脑外伤手术或颅脑疾病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颅内感染的致残率和致亡率都很高。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采取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感染的最佳方案。因为一般的抗感染药物难以直达病灶,手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和控制疾病。
健康驿站
文章 头痛的17种表现形式:症状、原因和处理方法
头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然而,很多人对头痛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的“头疼”的概念上。实际上,头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各有特点,能否正确识别和理解这些特点对于头痛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痛的17种表现形式,包括发作性跳痛、放射性痛、持续性纯痛、锐痛、胀痛、烧灼痛、刺痛、钻痛、锥痛、刀割样痛或炸裂性痛、局部性头痛、蚁走感、扩散性头痛、牵涉痛、痛觉过敏痛、痛觉过度、一过性头痛和间歇性头痛。每种头痛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可能的原因,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头痛。
在阅读本文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会尽力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您正在经历头痛或其他健康问题,请务必寻求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警惕秋季高发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治疗及并发症
随着秋季的到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这种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春秋两季多见,常在气温变化、劳累、受寒等免疫力下降时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咽痛明显、多伴有高热、畏寒,体温可达39℃以上,易反复发作。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引起的。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当机体抵抗力因受凉、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可致化脓性扁桃体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包括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以扁桃体肿大伴剧烈、咽痛为主要症状。全身症状则表现为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食欲差、四肢肌肉酸痛、疲乏无力、周身不适、大便秘结。小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对于细菌性扁桃体炎,治疗通常需要10天的口服抗生素疗程。然而,很多人在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包括非化脓性并发症如急性风湿热、猩红热、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A组链球菌相关性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疾病(PANDAS),以及化脓性并发症如扁桃体咽部蜂窝织炎或脓肿、中耳炎、鼻窦炎、坏死性筋膜炎、链球菌性菌血症、脑膜炎或者脑脓肿、颈静脉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等。
因此,遵嘱用药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完整的治疗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保护我们的健康。
AI医疗先锋
文章 小儿先心病:小房缺是否需要治疗?
在小儿先心病中,小房缺的治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小房缺有可能自行闭合,因此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传统观点认为,小于10mm的小房缺如果没有心脏扩大和症状,可以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近年来发现小房缺可能会引发两个罕见的并发症:矛盾血栓和脑脓肿,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因此,成年人小房缺的治疗方法正在向介入治疗转变。
大多数临床医生仍然认为小房缺“小于5mm”可以不用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心脏彩超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健康管理专家
文章 成功治疗新冠肺炎期间的脑脓肿:一名外籍患者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一位韩国女性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出现了高热、神志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她的家人带她就医,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头颅及肺部CT、MRI检查,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初步诊断为脑脓肿引起的颅内感染发热头痛。由于患者属于第三种原因不明的情况,治疗带来了不确定性。经过两周的抗生素治疗,患者进入了颅内感染的脑脓肿形成期,医生决定进行开颅微创手术治疗。考虑到患者家属的顾虑,医生建议将患者的脑部CT、MR等影像资料发往韩国,征求当地医生的建议。最终,在微创下进行的脑脓肿清除术成功地清除了脓肿,患者在手术后迅速恢复。
健康驿站
文章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详细解析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头部创伤,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这些问题包括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外伤性脑积水、静脉窦损伤、颅面伤、脑室伤、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脑膨出、脑脓肿、外伤性癫痫、颅骨骨髓炎、颅骨缺损和颅脑伤后综合征等。
脑脊液漏是指脑脊液从破损的脑蛛网膜和硬脑膜流出到硬脑膜外,甚至经骨折缝流出体外。这种情况可能导致颅内感染,发生率约为2%~9%。治疗通常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视情况而定。
颅神经损伤可能由颅底骨折引起,常见的症状包括嗅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动眼神经损伤、面神经损伤和听神经损伤。治疗方法因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但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外伤性脑积水是由于颅脑外伤后引起的脑脊液循环和重吸收障碍。它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需要通过脑室外引流术或脑室-腹腔引流来治疗。
静脉窦损伤通常发生在颅底骨折中,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修补损伤的静脉窦或结扎受损的静脉窦。
颅面伤可能导致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干预,包括清除颅内血肿、骨片和失活的脑组织,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重建。
脑室伤可能引起大量脑脊液流出、脑室内出血和深度昏迷等症状。治疗需要清除脑室内血块和异物,并进行反复冲洗和持续引流。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由于颅底骨折或异物直接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引起的。典型症状包括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眼球运动障碍和球结合膜水肿充血。治疗通常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技术。
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是由于颅底骨折伤及颈内动脉、蝶腭动脉或筛动脉引起的。治疗可能包括鼻腔填塞止血、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和手术治疗,如颈动脉结扎术或蝶腭动脉或颈动脉结扎术。
脑膨出可能由广泛脑挫裂伤、急性脑水肿、颅内血肿或早期并发颅内感染等因素引起。治疗需要解除颅内压增高,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脑脓肿是脑穿透伤常见的并发症和后期死亡原因之一。治疗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包括清除异物和引流脓肿。
外伤性癫痫可能由颅脑穿透伤后引起,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控制症状。
颅骨骨髓炎通常由颅骨开放骨折引起,需要通过抗菌素治疗和手术干预来清除死骨和脓液。
颅骨缺损可能需要修补,以防止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症状的发生,并改善外观。
颅脑伤后综合征可能导致多种神经和精神方面的障碍,需要通过综合治疗来管理症状,包括药物治疗、体疗、气功和太极拳等。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诊断及影像学特点
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与原发病因有关,包括全身性症状和窦性症状。全身性症状主要与诱发病因相关,而窦性症状则与受累静脉窦部位的不同有关。无论哪种类型,CVST 都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和皮质受损,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肢体运动障碍、惊厥等。
在小儿中,乙状窦和海绵窦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乙状窦血栓常见于婴儿及儿童,主要由中耳炎和乳突炎并发。海绵窦血栓形成通常起源于鼻窦、眼眶或上面部皮肤的化脓性感染。两者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脓肿和化脓性脑膜炎。
影像学诊断在CVST的早期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CT扫描可以显示脑水肿、静脉性脑梗死、脑出血等异常征象。MRI和MRA则可以更精确地显示血栓的位置和性质,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DSA虽然准确率高,但因其有创性和儿科病例检查依从性受到影响,使用较少。
对于小儿CVST的诊断,需要高度警惕。任何出现静脉窦血栓形成易患因素的患者,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而无明显神经定位体征,突然发生神经系统局灶损伤,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伴有或不伴有癫痫发作且病情迅速进展加重,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改变不能用各种脑炎、脑膜炎、出血解释者,都应及时进行经血管成像磁共振(MR)或DSA检查。
药事通
汪戴军
主治医师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陈功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