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硬化闭塞症

就诊科室:

心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动脉硬化闭塞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认识下间歇性跛行

认识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不是独立的疾病,它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不是孤立的疾病,它是全身周围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一部分。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田文 现有的临床研究证实,有超过 90%的存在间歇性跛行症状的患者,同时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引起这些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事实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自儿童时期就已开始,但一般在 60 岁以前很少出现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炎症介质。西方的研究表明约 20%的老人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将病变分为四期。① 轻微主诉期:仅感觉到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② 间歇性跛行期;③ 静息痛期;④ 组织坏死期。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约 30%的患者会出现此典型症状,其意义就相当于“转移性右下腹痛”对于诊断阑尾炎的意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第三期和第四期是严重的肢体缺血阶段,需要行手术治疗,合称为严重肢体缺血(CLI)。

王维海

主治医师

寿光市马店医院

145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腿脚发凉血管堵塞,杂交手术恢复畅通

文章首发于 | 柳叶飞刀微博 老范同志的问题 范大爷有个不良嗜好,抽烟!今年66岁,烟龄将近50年,老烟枪一个,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会明显增加肺癌的发生率。 可是身体还有另外一个系统,也跟吸烟有着密切联系,这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网络。这其中最被重视的,当属心脑血管问题,动辄心绞痛啦、心梗啦、中风啦,都是大事儿,谁摊上了都不好对付,不过这些有牛逼的心内科和神经内外科大夫们,大咖云集,交给他们去摆平吧。 咱今儿要重点讨论的,是心脏和脑袋之外的血管,可能是因为不在中央,地方上的事儿,大伙儿都不太在意吧,广大群众普遍发扬着能忍则忍拖一天是一天的精神,于是,这块儿就成了延误治疗的重灾区。 继续说老范的事儿。那是一个周末的中午,本人值班,急诊科来了一位大爷,说是腿疼,有血栓,让我去看看。哎,刚点上来的饭,筷子都还没动呢,搞不好还得开台急诊手术,赶紧走吧。 下去之后,看到一位大爷坐在轮椅上,旁边儿站着三四个家属,应该就是他啦。老范同志,说吧,什么情况?大爷开讲,家属也你一句我一句,算了,还是专业问诊吧。我问你答,总结如下:左腿发凉6年,间歇性破行3个月(一会儿再名词解释),腿疼无法行走1周,辗转两三家医院输液治疗稍微好转,但是仍然一走就痛,彩超检查考虑左下肢动脉闭塞,多方打听来到这里,于是我就接到了急诊科的电话。 另外,2年前有过一次中风,不过不严重,基本恢复正常了,同期查出高血压,长期吃药控制着,果不其然,心脑血管还是有事儿。 病情分析 好啦,病情分析,不要觉得无聊,这段儿很重要。先来个名词解释,间歇性破行,意思是,走一段儿路,腿就不听使唤了,觉得没劲儿,酸软,甚至疼痛,休息几分钟,又可以继续,如此反复。 怎么会这样呢?走路是需要能量的,而能量都在血液里,血管就是运输通道,通道不畅,能量就无法正常供应,自然腿脚就不灵了。 那范大爷的情况,主要问题是长时间的腿脚发凉、间歇性破行,这次急性加重并疼痛。之前有长期吸烟史,高血压、脑梗塞,这是基础情况,说明血管系统本身就有老毛病。 于是我们经过详细的检查及分析,得出结论:老范的左下肢,存在慢性动脉狭窄(老毛病),并在此基础上,有新鲜的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动脉完全堵塞,引起急性加重的表现。 按常理来讲,慢性狭窄可以微创介入手术,疏通即可,无需开刀,但是如果同时有血栓,全微创手术就可能导致血栓碎块脱落,造成小腿血管更严重的堵塞。 开刀取出血栓不就行了?可是慢性狭窄又无法解决,这次取出来,可能不过多久,又会再次复发。那怎么破?不急,咱是外科医生,有办法,“杂交手术”可以完美解决。 “杂交手术” 杂交水稻为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尽皆知。那么杂交手术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微创介入手术和传统开刀手术就有机组合,为特定情况下的疾病提供一种更佳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位患者,我们先开刀,做了一个3cm长的小切口,找到下肢的主干血管,切开血管取出了大约20cm长的血栓,保证了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被彻底移除。 剩下的问题就是血管本身的慢性狭窄,缝合血管之后,我们穿刺血管利用一个针眼作为入口,放置一枚支架将狭窄处撑开,血管重新恢复正常,血流通畅,自然也就确保了肢体的能量需求。至此,问题圆满解决,老范同志再次健步如飞。 做个小结,人体血管系统,与心相连,一生都在不停地运动,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以确保我们的生命不息。不论是心脑血管,还是周围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比如弹性减退,比如动脉硬化,而吸烟、三高(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又会导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升高。 即便我们的医学诊疗水平不断地进步,仍然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控制三高,预防为主,方为正道。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44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一分钟小知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的老化,随着年龄的增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几率随之升高。 2.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血管就越容易发生狭窄、堵塞。 3.动脉粥样硬化,是指斑块的形成造成血管壁内侧增厚,管腔狭窄,管壁变硬,引起供血不足的过程。 4.中老年人发病,早期常见症状有肢体(下肢为主)发凉、麻木明显,后期有明显肢体疼痛,甚至出现足趾的溃疡坏死,甚至膝下肢体的严重坏疽。

钟镜锋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133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不规律、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高危因素会引发人们所熟知的心脑血管疾病,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这样内科疾病。但有一个外科疾病被人忽略了。那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下肢动脉血管严重硬化,动脉管腔出现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供应肢体营养的血液无法通过动脉系统顺畅地到达肢体,而出现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的一种疾病。而随着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不同,病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早期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无明显症状,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或肢体有轻度麻木,在活动后易感到疲劳,在肢端易发生真菌感染。 间歇性跛行:简称间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往后可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患肢疲劳、酸痛,在休息后可完全缓解,但在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可出。小腿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静息痛: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一步发展,则可出现静息痛,静息痛就是在患者休息时就可存在肢端疼痛,在平卧以及夜间休息时也容易发生。尤其夜间疼痛严重影响患者休息及精神状态以及食欲。 后期症状:发展到最后,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感染后创面经久不愈。 治疗:以往由于人们对疾病认识不高,疾病多有延误,往往为终末期,严重会截肢,给病人及家庭带来灾难性影响。如今随着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提高及科技发展,可以选择微创方式进行,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药物球囊的应用、药物支架的植入等,治疗效果立竿见影,病人耐受程度高,恢复快。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涿州市医院

131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提醒身边腿脚冰凉的人,他的血管可能“病”了

冬天,是对腿脚冰凉人群最不友好的季节了。明明都是身体的一部分,为什么腿脚比上半身更怕冷?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感觉脚凉的同时,还伴随一些其他症状,可能是血管发来的求救信号。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脚凉和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受访专家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吴巍巍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田晓彦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李立恒 腿脚凉当心动脉栓塞 秋冬气温低,不少人有腿脚发凉的情况,同时也要当心,有些脚凉可能是血管出问题了。 动脉栓塞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当下肢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就会有一系列症状,医生把这种疾病称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这种疾病提示心脑血管也存在严重缺血问题,患者需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并及时就诊。 下肢缺血的危险信号主要包括:发凉、麻木、无力、跛行、疼痛、溃疡、坏疽等。 如何判断是血管问题还是单纯脚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患者一般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 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每次的行走距离、休息时间较为固定; 酸痛部位与血管病变位置存在相关性。 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5种脚凉要看血管科 除了上述病症之外,如果脚冷并伴随下面这些症状,最好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 肢体肿胀 尤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加重的肢体水肿,或各种突发的肢体肿胀,要小心静脉血栓。 伤口不愈合 如果既往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为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足趾破溃,且经过1~2周也无法愈合,也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糖尿病足的表现。 脉搏减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手腕或脚面触及明显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狭窄或堵塞,需及时就医。 搏动性肿物 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提示可能存在动脉瘤,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破裂危及生命。 静脉曲张 肢体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6件事拯救腿脚冰冷的人 相比上半身,为什么会感觉下肢更冷? 人体各部位中,脚和小腿离心脏相对较远,不仅血液流经的路程长,还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脚冷,则冷全身”。 此外,小腿往上走,是膝关节,它仅有皮肤、韧带和少量脂肪覆盖,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 还有一部分人的手脚冰冷跟“末梢循环不良”有关,天冷导致肢体末梢的小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导致的。 腿脚冰凉的人,可以试着在冬季做好下面几件事: 鞋底别太薄 鞋直接接触地面,如果底太薄,凉气更易钻入身体。应选择有一定厚度、最好包裹住脚踝的鞋,还可以垫上鞋垫。 脚爱出汗的人,可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晚上睡觉还可以穿上温暖、宽松的棉袜,避免夜间双脚受凉。 穿条厚秋裤 若觉得腿脚冰凉,尤其是从户外回来后,迟迟恢复不到正常温度,此时要加衣服了,建议穿条厚秋裤。 经常久坐或末梢循环不好的人,常会有腿脚冰凉的感觉,更应该穿秋裤,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秋裤适当增厚。 睡前泡泡脚 晚上7~9点,用4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不宜超过20分钟),让水漫过脚踝,泡至身体微微出汗。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并穿上保暖袜子。 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足癣等皮肤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儿童等人群不宜泡脚。 吃温热食物 天冷时,还可以通过饮食御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等都有助驱寒。 钙不足,脂肪合成会增加,产热能力下降,也会妨碍抗寒能力。吃一些钙含量高的乳制品,如热牛奶、酸奶以及奶酪,对暖身有所帮助。 坚持锻炼身体 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热量,缓解怕冷症状。 冬季可以选择暖和的天气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注意全身保暖 紧身衣物会导致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人只会更冷。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外套最好过腰过腹。 出门戴帽子、系围巾或穿件高领衫,上半身穿个背心或马甲,避免穿低腰裤,外套最好过腰过腹。 进出室内、外,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让体感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尽量减少温差的刺激。▲ 本期编辑:王晓晴

京东健康

113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有一种梗叫“腿梗”!夏天腿脚凉的人,心脏不会太好

炎炎夏日,有人小腿却一阵发凉,出去遛个弯儿,走几百米腿就开始疼起来。 这未必是“老寒腿”犯了,可能是下肢的血管堵了。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揭开夏天腿脚凉背后的健康隐患,教你一个动作保护下肢血管。 受访专家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李立恒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秦永林 有一种梗叫“腿梗” 与心梗脑梗相似,腿梗,就是下肢的动脉发生了栓塞。医学上把这种疾病称作“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是由于血液供应障碍而出现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等一系列症状。 出现这种疾病,往往提示心脑血管也存在严重缺血问题,患者需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并及时就诊。 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由轻到重可分为四期: Ⅰ期:轻微症状期 多数病人出现患肢怕冷、感觉麻木、行走易疲劳等。 Ⅱ期:间歇性跛行期 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 Ⅲ期:静息痛期 病变进一步加重,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它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趾端。 Ⅳ期:溃疡和坏疽期 患肢缺血加重,出现肢端溃疡,严重者可发生肢体坏疽,合并感染加速坏疽。 下肢血管堵,易伪装成2种病 由于下肢动脉硬化的症状并不典型,极易与“老寒腿”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 1.老寒腿 老百姓俗称的“老寒腿”,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早期可能无症状,以后逐渐出现疼痛、僵硬,疼痛常伴随着日常生活中的姿势发生改变。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站立行走时需先活动几下关节才能迈步,病人还可能会出现“O”型腿。 2.腰椎间盘突 腰椎间盘突出也会出现下肢疼痛、间隙性跛行等症状。 但一般从症状上来说,一走路就疼痛可能是腰椎病,走一段路才开始疼痛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血管好坏,摸脚背就知道 足背动脉的搏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下肢血管健康状况。 位置:人的足部足背正中最高点 足背动脉的搏动强度因人而异,有些人搏动很强,有些人似有似无,主要与天生差异或脚的胖瘦有关。 如果一个人的足背动脉搏动突然发生了变化,或者左右两侧强弱不对称,可能是腿部血管出现了问题。 不对称:如果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且左右不对称,原因通常是下肢动脉硬化。 双侧都减弱:如果双脚的足背动脉都越来越弱,要警惕大腿部位的动脉等位置相对较高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三高”人群出现血管问题的风险更高,要多关注足背动脉搏。 做到4点,减缓下肢血管堵塞 一旦出现腿疼,特别是伴随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治疗。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通过介入放支架或外科手术的方法,解决下肢血管狭窄的问题。 建议有下肢动脉栓塞症状的人,日常做到: 养成低脂、低糖、低盐的良好饮食习惯,口味要清淡,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类饮食。 少饮酒、不抽烟,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体重。 踮脚尖,减缓下肢血管堵塞。将脚跟离地抬起,用脚尖来支撑身体,保持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再将脚跟抬起,重复进行。 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下肢血管常规彩超,检查是否有斑块形成,以便及时确诊。

京东健康

104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下肢动脉堵塞你知道多少?

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局部缺血期出现的症状是患肢麻木、发凉、怕冷。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很多朋友会把下肢动脉硬化症的发凉怕冷症状误认为是出现了“老寒腿”,其实两者并无关系。 局部缺血期可能有轻微间歇性跛行。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时,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过程和状态再度出现。 再加重就有肢体疼痛,静息痛则是当病变发展,患者下肢缺血加重,肢体在静止状态下也发生疼痛,且疼痛持续存在,一般经休息不能缓解,夜间可更加明显。这个时期患肢皮肤温度显著降低,明显苍白,或出现紫斑。皮肤干燥、无汗、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萎缩,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继续加重,进入到了坏死期,患肢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疼痛剧烈且呈持续性,迫使病人日夜屈膝抚足而坐,或借助下垂肢体以减轻疼痛,肢体伴有明显肿胀。病人因疼痛而不能入睡,消瘦、贫血。如果继发感染后,干性坏疽变成湿性坏疽,出现高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症状。由于糖尿病周围病变本身也可能导致下肢溃疡的形成,又称糖尿病足。

秦红松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6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是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如果本身就发生过脑梗或是心梗的人,要尽早的去查一下有没有“腿梗”的可能。糖尿病患者也要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另外,如果出现走路感觉酸、胀、麻、乏力,甚至走一段路需要歇一会才能继续走的时候,我们称为间歇性跛行,就要看看是不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了。 根据患者症状分成7级。0级是没有症状;Ⅰ级是轻度跛行;走路超过500米出现跛行症状;Ⅱ级是走路200--500米出现跛行症状;Ⅲ级是重度跛行,走路不到200米就出现跛行症状;Ⅳ级是有静息痛即不走也会疼痛;轻微溃疡是Ⅴ级;Ⅵ级是严重的溃疡、甚至肢体坏死已到截肢状态。

杨森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16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腿梗”知多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

心梗、脑梗,大伙儿都经常听说,因为很危险,而且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提到“腿梗”,大家就可能比较陌生了! “腿梗”的学名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心梗、脑梗是同一类的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斑块附着于动脉管壁,突起于动脉管腔,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使动脉变得狭窄、闭塞,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一、“腿梗”的临床表现: 第一阶段(轻微主诉期):感觉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容易发生脚癣而且不易控制,皮肤变薄,缺乏营养,毛发减少,容易脱落。 第二阶段(间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和疲乏无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等症状有所改善才能继续行走,如此症状反复。 第三阶段(静息痛期):当下肢缺血加重,侧支代偿严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经出现缺血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彻夜难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则加重缺血,这个时期,患者精神和躯体者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阶段(组织坏死期):缺血肢体出现组织坏死,皮肤温度明显降低,肢体末端出现溃疡,足趾呈现暗紫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经过血液进入身体,发生全身中毒,严重威胁生命。

牛启兵

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1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有哪些方式?

本文节选自 若想了解更多体系化知识 请点击上方图片购买

JDH健康大讲堂

583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