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涵体肌炎概述
- 病因不明,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病程进展缓慢
- 典型症状为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可致瘫痪
- 尚无特效药,不可治愈,预后差
简介
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特征是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包涵体,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统称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一种常见病。包涵体肌炎占炎性肌肉疾病的15%~28%,好发于中老年人,与年龄密切相关,多在50岁以上发病。该病病程进展缓慢,受累肌肉具有特定部位,可能与免疫介导有关,也可能为一种肌肉变性病。包涵体肌炎早期出现肢体不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晚期四肢呈均匀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甚至累及咽喉肌。但本病无感觉障碍症状,一般不伴有相关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没有家族遗传特征。包涵体肌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可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数年而致残。
症状表现:
包涵体肌炎以肢体在早期出现不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晚期呈均匀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疾病特点。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的症状,结合肌肉活检病理检测可见程度不等的肌坏死、炎症、再生。肌细胞内常见边缘性空泡,细胞质包涵体中可见单个、多个嗜酸性细胞质包涵体,空泡附近可见大的、囊状肌纤维膜,核数量增多,增大的肌核周围的空泡样间隙亦可见嗜酸性或无形性包涵体等特点,可确诊。
包涵体肌炎有哪些类型?
无
是否具有传染性?
无
是否常见?
包涵体肌炎占炎性肌肉疾病的15%~28%,好发于中、老年人,与年龄密切相关,多在50岁以上发病[1]。
是否可以治愈?
本病不可治愈。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包涵体肌炎的病程也呈现出反复缓解与复发的特点。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