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病毒病暂无特效疗法,可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对症处理,应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出现免疫功能损害的患者运用免疫抑制剂。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者发育障碍。
治疗目标
涎腺病毒病的治疗目标是改善病毒感染反应,制止病毒的复制,避免传染、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1)更昔洛韦:可抑制病毒生物合成。适用于预防可能发生有巨细胞病毒病风险的器官移植者的巨细胞病毒病以及治疗免疫功能缺陷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正常使用,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出现发热,感染,溶血症,食欲减退。
(2)西多福韦:可有效抑制巨细胞病毒复制发挥治疗作用,副作用为大剂量应用后会加重患儿肾脏负担,不适用涎腺病毒病侵犯泌尿系统患者。
2.免疫支持药物
(1)丙种球蛋白:具备识别、清除抗原的生物学功能,可中和细胞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反应。常用于儿童身上,能起到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的作用。副作用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同时丙种球蛋白的添加剂对肾脏功能会造成损害。
(2)糖皮质激素:这类药物常用的有泼尼松、甲泼尼松、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但是副作用也较多,如诱发细菌感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低血钙,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其它治疗
发热:可采用室内放冰块、电风扇、空调等方法降低周围环境。物理降温可用30%酒精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擦拭。
治疗周期
涎腺病毒病一般进行短期治疗。时间一般为1个月。
治疗后效果如何?
总体预后良好。患儿治疗不及时或症状严重,可能出现发育障碍等。
多长时间复诊?
出院后短期内没有症状应当一月后复查,之后无症状时可半年或一年后再做实验室检查复查。
蔡强
主治医师
肝胆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杨琛轩
主治医师
肿瘤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