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混合瘤的治疗需要根据疾病的进展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辅以药物治疗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少部分年老体弱不适合手术的高龄患者采用定期复查。如未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目标
切除肿物,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
1.阿托品
阿托品是副交感神经抑制剂,多用于术后抑制唾液的分泌,一般在饭前半小时口服,可以减少和控制唾液分泌,能有效预防术后发生涎腺瘘。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干燥、视力模糊、皮肤潮红、排尿困难等,儿童、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此药。
2.甲钴胺
属于营养神经的药物,一般为口服或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和甲钴胺,促进术后神经的恢复,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胃肠道,以恶心、呕吐多见,对甲钴胺过敏或者过敏史者禁用。
3.糖皮质激素
用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水肿压迫神经的情况,常用药为地塞米松。长期应用可能会引起皮质功能亢进表现,如满月脸、水牛背、多毛、血糖升高等心脏和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禁止使用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1.区域性腮腺肿瘤切除术
小于2cm(厘米)的肿瘤采用区域性腮腺肿瘤切除术,将肿瘤连同周围1cm的正常腮腺组织一并切除,保留导管和大部分腮腺组织。大多数的混合瘤发生于腮腺浅叶,位于腮腺浅叶的混合瘤常规做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注意以腮腺组织的范围以肿瘤边缘0.5~1.0cm为界,切忌单独分离肿瘤破坏包膜。这一术式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面神经损伤、保护部分腮腺功能,避免术后面部畸形[3]。
2.常规全腮腺切除术
对于4cm以上的大肿瘤必行全腮腺切除术,位于腮腺深叶的肿瘤做保留面神经的瘤体及全腮腺切除。术后较区域性手术易发生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面部畸形、面瘫等。
3.联合切除术
对于伴有颌下腺混合瘤的做颌下腺连同肿瘤切除术。联合切除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为面神经损伤,腮腺瘘、Frey综合征等。
4.扩大切除术
对于复发病例的治疗,多是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连同瘤体及周围组织扩大切除,并将原手术疤痕切除干净后配合舌骨上清扫。对于高度怀疑恶性或确诊恶性涎腺混合瘤者同样采用扩大切除术,如若肿瘤发生于软腭、舌下腺及颌下腺者,行扩大切除术+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发生于颊部者,行扩大切除术+皮瓣修复。
治疗周期
手术治疗后即可进行药物治疗,根据个人情况可短期或长期用药以预防并发症或其复发。
治疗后效果如何?
多数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可明显缓解,但该疾病较容易复发,术后需进行药物辅助治疗,经治疗也可达到满意效果;如未经治疗任其发展,涎腺混合瘤有恶变可能,已有恶变者会加速侵袭其他部位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预后极差。
多长时间复诊?
1.不适合手术的高龄患者:初期根据需要,每2~3个月复查,后期可根据病情变化,病情稳定者可半年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后:1个月复诊一次,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后期可3~6个月复查。
杨劲松
主治医师
肿瘤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东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北京医院
钱瑞琴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