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我爷爷在县城医院接受治疗,医生也束手无策,只好让他今天出院。我爷爷感觉很疲惫,脚部肿胀。县城医生似乎已经放弃了,今天就让我们离院。情况看起来并不太乐观,但我们决定上大医院试试看。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手术,情况可能随时恶化,甚至有生命危险。于是我们决定上大医院进行治疗,希望能够挽救爷爷的生命。
点击查看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为提高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第十届健康中国急救公益论坛于近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主办,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急救科普教育工作。论坛上,多位专家就心脑血管急救体系的建立、社区和家庭在急救生命链中的重要性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呼吁,应加强公众的预防意识,尽快建立心脑血管急救体系,以减少致死、致残不良事件发生。此外,论坛还重点介绍了“健康中国 家庭急教员培训计划暨平安家庭急教自救互救五防工通程公益行动”。该计划通过在社区建立标准化公共应急防灾减灾急救互救科普基地,培养心肺复苏自救互救志愿者培训导师,建立包括防心梗、防中风、防摔倒、防灾害以及儿童安全防护五个方面的“家庭急救员”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急救保障。健康中国急救公益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为推动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论坛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公众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点击查看
触电事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一旦发生触电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处理方式至关重要。首先,救援者需要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以确保自身安全。随后,对触电者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患者意识丧失、无呼吸、无脉搏,则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将患者置于平躺位,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重复此循环。每5个循环后,检查患者的脉搏和呼吸,评估复苏效果。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援助。触电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时间就是生命,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对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除了现场急救外,触电后的康复治疗也十分重要。触电者可能存在肌肉损伤、神经损伤等后遗症,需要接受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在潮湿环境中操作电器设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不在电线下进行户外活动。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为了推动我国心血管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携手波士顿科学,隆重举行了创新学院第一期心友会开学典礼。本次开学典礼以‘以临床需求为核心、临床医生为主体、临床应用为导向’为宗旨,旨在搭建跨医疗、产业、法规、管理等多领域授课与交流的平台,帮助心血管临床医生及产业创新之士实现共同创新。开学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波士顿科学副总裁兼北亚区总经理王欣先生,创新俱乐部秘书长沈雳教授等嘉宾出席并发表了讲话。他们强调了心血管领域创新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创新学院第一期培训班于开学典礼后正式开课。培训班邀请了来自美国、以色列和中国在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创业成果卓著的医生、工程师、创业企业家和投资人,以及医疗器械法规认证、知识产权、法律和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为学员提供全面的知识传授和实战培训。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创新学院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心血管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点击查看
触电是一种严重的意外伤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了解触电的急救方法对于及时救治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触电急救措施:1. 立即断电:发现触电事故时,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确保安全。2. 分离电源:如果无法立即断电,应使用干燥的绝缘物品(如木棍、塑料棒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3. 评估伤情:检查触电者的意识、呼吸和心跳。如果伤者意识丧失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4.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伤者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5.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伤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6. 寻求专业医疗援助: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7. 注意伤者保暖: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注意为伤者保暖,避免体温过低。了解触电的急救方法,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
点击查看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下降,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老年人运动时,一旦突然停止,即所谓的“急刹车”,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副教授孙卫星指出,人在运动状态下,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如果突然停止,血管会迅速收缩,血液供应受阻,导致血压升高、缺氧、心脏供血不足等后果。对于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的老年人来说,这种反应更为剧烈,不仅会使脉搏和血压骤然上升,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停止。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节奏。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应该继续做一些整理运动,如深呼吸、抖动手脚等,直至恢复正常呼吸和心跳。 老年人运动时,还应降低自身要求,避免过度追求动作的完美,造成身体疲劳和损伤。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要适中,避免运动过量。研究发现,运动过量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比中等运动量者高2-4倍。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如60岁以上老年人,每分钟脉搏不超过110次,运动后最多10分钟脉搏应恢复正常。 除了运动,老年人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运动时,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如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家族史,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总之,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急刹车”,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单纯的治疗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级预防才是防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的内容,为大家介绍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策略。一、了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主要包括:1. 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等。2. 潜在危险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饮食、心理压力等。3. 社会经济或心理行为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等。二、评估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评估心血管疾病总体危险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1. 半定量分层方法:根据年龄、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评估。2. 连续变量评估模型:根据中国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采用连续变量得出的危险评估模型来估算心血管发病或死亡危险。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1.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3.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4.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5. 管理心理压力:学会放松身心,保持良好心态。四、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五、积极治疗慢性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点击查看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时常发生,其中触电事故更是让人防不胜防。近日,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发生了一起惊险的触电事故。一名施工人员在架设通讯线路时不慎触电,心跳骤停。经过供电职工和120医生的及时施救,最终在8分钟后奇迹般复活。触电事故中,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导致心跳停止。在这起事故中,伤者心跳停止,脸色青紫,大小便失禁,情况危急。幸亏供电职工及时进行了现场急救,为后续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心肺复苏是救治心跳停止患者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呼吸和按压心脏,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为心脏复跳争取时间。在这起事故中,供电职工和120医生迅速进行了心肺复苏,最终使得伤者得以复活。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也要提高对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了解,以便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除了触电事故外,其他意外伤害也容易导致心跳停止。因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对于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预防意外伤害的措施: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接触带电设备,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等。在发生意外伤害时,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长时间严重的失眠,如连续三天三夜无法入睡,是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患者精神状态和体力急剧下降,还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建议采取如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以减轻压力。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睡眠。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失眠可能会加剧病情恶化,甚至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果失眠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避免过度依赖镇静催眠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或不良反应。长期严重的失眠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因此,对于失眠症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生活习惯、寻求专业帮助等。此外,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以下几种方法:1.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他镇静催眠药物来改善睡眠。2.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睡眠习惯。3. 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物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等。4. 环境调整:如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和噪音等。总之,长时间严重的失眠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睡眠质量,以维护身心健康。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然而,药物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将带您回顾GSK在p38抑制剂领域的研究失败,并探讨CETP抑制剂的研究历程。首先,我们来看看GSK在p38抑制剂领域的失败案例。p38MAP激酶是细胞内重要的激酶,在炎症、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药企试图开发p38MAP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关节炎、COPD等疾病。然而,GSK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条路上失败的药企。其用于治疗关节炎和COPD的p38MAPK抑制剂dilmapimod已经停在了II期临床。这次,GSK的p38MAP激酶抑制剂Losmapimod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再次失败,令人惋惜。那么,为什么p38抑制剂的研究会如此困难呢?原因在于,虽然p38激酶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功能复杂,且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这使得p38抑制剂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除了GSK,其他药企在CETP抑制剂领域也遭遇了挫折。CETP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脂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的活性,从而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然而,多个药企在研发CETP抑制剂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失败。例如,辉瑞的Torcetrapib和罗氏的Dalcetrapib都因增加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被中止开发。目前,默沙东的Anacetrapib是唯一一款正在进行后期试验的CETP抑制剂。虽然其疗效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验证,但Anacetrapib的成功与否将决定CETP抑制剂的研究方向。总之,药物研发之路充满挑战。靶点失败、临床试验失败等问题都可能导致药物研发的失败。因此,药企在进行药物研发时,需要充分了解靶点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严谨的临床试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