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健康负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服核苷类药物成为治疗慢乙肝的重要手段。口服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等,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使血液中的HBV DNA转阴。然而,这种病毒抑制需要长期服药来维持,与高血压病人吃降压药类似,一旦停药,病情可能会反复。那么,慢乙肝患者需要服用核苷类药物多久呢?目前,国内外乙肝治疗指南中推荐的停药标准如下:1. 治疗时间越长,停药标准越难以实现,推荐用药时间也越长。这是因为,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时间短的患者更容易复发,因此不得不提高停药标准。2. 即使达到了所谓“停药标准”,专家们仍然推荐尽量延长疗程来防止停药复发。这说明专家对这些停药标准还是有一定保留的。由此可见,只要在服用核苷类药物的过程中能够维持HBV DNA测不到,就说明抗病毒治疗有效。对于这类慢乙肝患者,建议长期服药,等待治愈性药物研发的突破。除了药物治疗,慢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2.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3. 戒烟限酒。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5.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闫杰教授表示,慢乙肝患者需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战胜病魔,过上健康的生活。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