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艾滋病,这个困扰人类多年的病毒,其进化历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近年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图兰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遗传分析,发现其远古祖先开始感染猿猴的时间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早得多。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艾滋病毒是在一百多年前才出现,但最新的研究挑战了这一观点。研究表明,猴免疫缺陷病毒至少存在了32,000到75,000年时间。虽然SIV在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宿主中并不会引起艾滋病,但它的存在为人类艾滋病毒(HIV)的进化提供了基础。亚利桑那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系教授Michael Worobey表示,人类艾滋病毒应该是个特例,因为任何其他的免疫缺陷病毒对于它们的宿主都没有如此高的致死率。如果猴免疫缺陷病毒进化的时间比人们以为的短,我们会认为它是在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低的致病力。但事实却相反,人类艾滋病毒获得致病力不可能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艾滋病仅从20世纪才出现呢?图兰大学的病毒学家Preston Marx表示,20世纪可能发生了某些事情,改变了猴病毒使其能够更有力地流行。虽然我们不知道爆发点是什么,但它一定是存在的。通过对奥科岛病毒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与猴免疫病毒接触也许已有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通过比较这些病毒基因可以重建进化历史,虽然我们不知道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确切的发生了什么,但我们可以尽量找到这些病原体的关系。Worobey认为,在10,000年前奥比岛与非洲大陆分离前,猴免疫缺陷病毒已经存在于整个非洲大陆。当奥比岛与非洲大陆分离后,任何在那时候流行的病毒就从非洲大陆的病毒群中分离出来。图兰国家灵长动物研究中心的病毒学家Marx对数千万年前分离出来的猿猴的DNA样本进行检测验证了猴免疫缺陷病毒的远古起源。他的研究小组收集了奥比岛丛林中的样本,发现了四种猴免疫缺陷病毒株与非洲大陆的病毒存在高度的遗传差异。Worobey比对了这些病毒的DNA序列,推测这些病毒株从分离开始算起至少进化了10,000多年。计算机模型显示,突变的几率比以前认为的要低,同时还显示病毒已经存在了32,000到75,000年。Marx认为,这些数据表明猴免疫缺陷病毒存在的时间有可能更长。Worobey表示,研究表明存在大量快速进化的病原体。我们的研究推测了感冒病毒、艾滋病毒的短期改变,但我们对推论有一些质疑。我们发现病原体的快速进化与它本身的保守程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在孤立的环境下研究这些病毒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机会。就我们所知,没有其他的地方能像奥比岛一样可做准确的时间校准。但是比奥科的一些灵长物种仅剩下几百的个体,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灭绝。我们也许在10年或20年后就不能够进行此类研究了。
点击查看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除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之外,猫科免疫缺陷病毒(FIV)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这两种病毒之间存在着一些令人意外的联系。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正在研发中的人类艾滋病疫苗对猫科艾滋病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发现为猫科艾滋病病毒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这也为开发新型人用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病毒之间的联系,人类和猫的生活习性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血液和体液,因此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因此,了解猫科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进展,对于预防和控制人类艾滋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艾滋病和猫科艾滋病病毒的几个方面: 1. 疾病概述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引发各种感染和肿瘤。 猫科艾滋病病毒(FIV)是一种主要感染猫的病毒。FIV同样会攻击猫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并发症。 2. 病毒传播途径 HI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母乳等体液传播。性行为、注射吸毒、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FIV主要通过猫之间的咬伤、抓伤等途径传播。猫科动物之间的打斗、共同使用食盆和水碗等也是FIV传播的途径。 3. 疫苗和治疗 目前,针对HIV的疫苗研究仍在进行中。虽然尚未研发出有效的HIV疫苗,但研究人员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对于FIV,目前已经有针对猫科艾滋病病毒的疫苗,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加有效的FIV疫苗。 4. 预防和护理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是避免与HIV感染者接触。对于FIV,要避免猫与猫之间的咬伤、抓伤等行为,并定期为猫接种疫苗。 5. 医疗资源 对于HIV感染者,要及时就医,接受抗病毒治疗。对于FIV感染者,也要及时就医,接受相应的治疗。 总之,艾滋病和猫科艾滋病病毒的研究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两种病毒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
点击查看
淋巴癌,作为免疫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我国淋巴癌患者发病率已达到十万分之九,且每年以4%的速度增长。了解淋巴癌的诱因和早期信号,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淋巴癌的五大诱因1. 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酸性食物、高脂肪、高热量等不健康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淋巴癌风险。2.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致癌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病毒感染等,可能导致淋巴癌发生。3.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增加淋巴癌风险。4. 生活习惯:过度疲劳、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淋巴癌风险。5.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淋巴癌患者,可能增加遗传风险。二、淋巴癌的早期信号1. 持续性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且无红、热、痛等症状。2. 发热:不明原因的持续性低热,且抗生素治疗无效。3. 乏力、消瘦:短期内出现明显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4. 咳嗽、呼吸困难:淋巴癌侵犯肺部时,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5. 腹部肿块:淋巴癌侵犯腹部器官时,可能出现腹部肿块、腹痛等症状。三、淋巴癌的治疗方法淋巴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四、预防淋巴癌的措施1.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2. 戒烟限酒: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淋巴癌风险。3. 适度运动:保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4.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淋巴癌。
想象一下,当您面对以下选择题时,您会如何选择? 以下哪种疾病是您最不想面对的? A. 艾滋病(AIDS) B. 癌症晚期 小编真的无法做出抉择,A和B都是我最不想面对的,可偏偏世事无常,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在这些患者中,肺癌、肛门癌、霍奇金淋巴瘤、口腔或咽喉癌等非HIV相关恶性肿瘤已成为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免疫抑制特性,传统的细胞毒性治疗在HIV感染患者中存在局限性。那么,最新、最热的免疫治疗是否可行呢?可HIV感染患者通常被排除在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之外,AIDS+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临床试验数据很少。 近日,Cook MR及Kim C对这些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最终结果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通过检索pubmed文献及国际大会报道摘要,该系统性回顾研究共收纳13篇文献及4篇大会摘要,以评价ICI治疗HIV感染和晚期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发现,ICI治疗HIV感染+晚期癌症患者一般耐受性良好。在70例患者中有6例(8.6%)出现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结肠炎、肌炎和肝炎。使用抗PD-1和抗CTLA-4抗体联合治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3级或更高级别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艾滋病毒载量或CD4细胞计数的不良变化无关。34名患者记录了治疗前后的HIV病毒载量变化。其中28名基线时检测不到HIV载量的患者中,有26名患者(93%)的艾滋病毒仍被抑制。在基线检测到HIV载量的6名患者中,5名患者的病毒载量减少。25名记录了治疗前后的CD4细胞计数变化,开始ICI治疗后,其中14名患者(56%)CD4细胞计数增加,11名患者(44%)CD4细胞计数减少。CD4细胞计数的变化平均值为12.3(28.5)/μL(-290至296 /μL)。 ICI对HIV感染+晚期癌症患者有较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有45名患者对ICI治疗有反应。23例非小细胞肺奥(NSCLC)患者中有7例(30%)出现客观缓解,11例黑素瘤患者中有3例(27%)出现客观缓解,8例Kaposi肉瘤患者中有5例(63%)出现客观缓解。 艾滋病毒感染的存在似乎与ICI治疗的疗效差异无关。接受过系统治疗的HIV感染NSCLC患者的ORR为26%,未接受系统治疗患者的ORR为50%。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表明了ICI可能在治疗HIV感染中起作用。大多数研究未报道PD-L1表达及肿瘤突变负荷(TMB),因此,无法评估PD-L1表达或TMB与ICI抗肿瘤疗效的关系,这需要在更大的研究中去验证。一些ICI治疗HIV感染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这些试验的结果将进一步阐明ICI治疗对HIV感染癌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本系统综述的结果,在缺乏明确的前瞻性数据表明不利的风险效益比的情况下,ICI疗法可能是艾滋病晚期癌症患者的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由于该系统评价的局限性,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前瞻性试验阐明ICI治疗HIV感染癌症患者的抗病毒疗效。 参考文献: Cook MR, Kim C.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IV Infection and Advanced-Stage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Oncol. 2019 Feb 7.
点击查看
免疫缺陷病,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担忧的疾病,究竟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受损,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为了避免传染源,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外出,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补充免疫球蛋白是治疗免疫缺陷病的重要手段。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能够增强免疫力的蛋白质,可以帮助患者抵御病原体的侵袭。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手段来重建免疫功能。免疫缺陷病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两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饮食均衡、戒烟戒酒等。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4.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5. 积极参加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免疫缺陷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日常保养,仍然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点击查看
免疫缺陷病,顾名思义,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免疫缺陷病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联合免疫缺陷病、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多与后天因素有关,如感染、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反复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皮肤病变、器官功能障碍等。其中,反复感染是最常见的症状,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皮肤感染等。针对免疫缺陷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免疫替代治疗:对于严重免疫缺陷病患者,可以通过输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等替代品来提高机体免疫力。2.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3. 针对性治疗: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等治疗措施。4. 支持性治疗:对于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免疫缺陷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避免接触病原体。2.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3.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4.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免疫缺陷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患者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点击查看
免疫缺陷病,顾名思义,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出现缺陷,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的一种疾病。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以及免疫分子,如可溶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在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均可能出现异常。 免疫缺陷病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的,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可能由感染、营养不良、肿瘤、药物、放疗、化疗等因素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会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也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患者常常出现反复感染、乏力、虚弱等症状。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败血症、脑膜炎、骨关节感染等全身性感染。因此,对免疫缺陷病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至关重要。 治疗免疫缺陷病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增强免疫力。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免疫调节剂等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免疫缺陷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3.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5.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医嘱。 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艾滋病(HIV)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抗艾滋病创新药物普泽力(达芦那韦考比司他片)在中国获批上市,为我国艾滋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普泽力是由HIV蛋白酶抑制剂达芦那韦和药代动力学增效剂考比司他组成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案,普泽力具有以下优势: 简化治疗方案:患者每日仅需服用一片,方便依从。 疗效显著:临床数据显示,普泽力可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提高CD4+细胞计数。 耐药基因屏障高:降低患者产生耐药的风险。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HIV感染/艾滋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有大量患者需要治疗。普泽力的上市,将为我国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艾滋病防治事业,此次普泽力的上市,是其积极推动艾滋病防治进程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更多创新药物的出现,为艾滋病患者带来希望。 以下是一些与艾滋病相关的科室: 感染科 皮肤科 内科 妇产科 儿科
点击查看
免疫缺陷病,顾名思义,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功能缺陷导致的疾病。这类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通常与基因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普通变异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这类疾病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减少,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缺失的免疫因子,如丙种球蛋白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可能由于感染、恶性肿瘤、药物或化疗等原因引起。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病,以及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后都可能出现免疫缺陷。治疗这类疾病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例如调整药物、控制感染等。免疫缺陷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保证均衡饮食,避免食用增强光敏感作用的食物,如紫云英、油菜、无花果等。其次,要保证高蛋白饮食,多吃鸡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免疫缺陷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在我国,免疫缺陷病的主要治疗科室包括感染科、风湿科、血液科等。总之,免疫缺陷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通过了解其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
宝宝免疫缺陷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主要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免疫替代疗法等方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则是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如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类疾病的治疗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治愈和改善。对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儿,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 转移因子疗法:将正常人的免疫细胞输注给患儿,帮助其恢复免疫功能。2. 胸腺素治疗:适用于胸腺发育不良的患儿,可促进胸腺发育,提高免疫功能。3. 胚胎肝移植术:适用于严重免疫缺陷的患儿,可替代患儿自身的免疫系统。4. 胚胎胸腺移植术:适用于胸腺发育不良的患儿,可促进胸腺发育,提高免疫功能。5. 骨髓移植术:适用于严重免疫缺陷的患儿,可替代患儿自身的免疫系统。对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原发病。专业风湿病学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恢复体内的免疫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2.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实现营养均衡,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3. 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4. 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5.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