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公众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病理学角度看,肺癌通常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这种分类的原因在于这两种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方案存在差异。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常见的胸腔恶性肿瘤,存在多种病理类型。尽管局限性恶性胸膜间皮瘤较为罕见,但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却十分常见。后者可进一步分为四种病理类型:上皮样间皮瘤、肉瘤样间皮瘤、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皮瘤和双相型间皮瘤。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学诊断依据。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学分类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详细探讨。
点击查看
胸腔积液,也被称作胸水,通常情况下,健康人体内并无此现象。然而,少数人在进行胸部CT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微量的胸腔积液,这种情况一般无需过多担忧。但是,如果出现大量的胸腔积液,那么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有一位76岁的老人,两个月前因为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医生在拍片时发现其一侧胸腔存在大量的胸腔积液。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通过胸腔镜手术和病理分析,明确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地医院多次抽取胸水进行化验,但未能检测出肿瘤细胞。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以胸痛或胸闷憋气为首发症状。虽然在胸水中找到恶性胸膜间皮瘤细胞可以确诊,但实际上从胸水中明确诊断的可能性并不高。因此,肺外科医生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镜手术,取一部分胸膜进行化验以确诊。
在进行胸壁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时,胸大肌肌皮瓣(PMMF)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肌肉填充死腔,还能确保有大面积的皮肤覆盖创面,并且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PMMF被认为是胸壁缺损后软组织覆盖修复材料的首选。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游离组织瓣逐渐替代了PMMF。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或不适合进行游离瓣移植的患者,以及没有显微外科技术的医疗单位,PMMF仍然是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可靠修复方法之一。胸大肌肌皮瓣属于Mathes和Nahai分型的V型,具有一个主导血管蒂和二级血管蒂。其起点位于胸骨体的外表面、肋骨及肋软骨(第2~6肋骨),止点在肱骨结节间沟,锁骨位于中线的腹外斜肌腱膜。胸肩峰血管是其主导血管蒂,胸廓内动脉和肋间动脉的穿支血管为二蒂。胸大肌肌皮瓣由胸内侧神经和胸外侧神经支配,适用于上胸骨、腹壁缺损、上胸背部缺损、腋窝的缺损、颈部等多种使用部位。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制备胸大肌皮瓣的方法包括: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设计皮岛,采用胸大肌内侧入路法,保留大部分肌纤维,制作真正的岛状瓣并延长血管蒂。通过这些方法制备的胸大肌皮瓣可以提高血供的可靠性,并使得肌皮瓣的应用更加灵活和有效。
点击查看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肺癌患者。那个平凡的日子,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起初,我只是感到胸口有些不适,咳嗽也比平常厉害。但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工作压力大,身体不适是常有的事。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咳出血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即去了一家大型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我,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来确定病因。我做了肺部CT、抽血肿瘤学标志物等多项检查。最终,医生给我带来了不幸的消息:我的肺水报告显示恶性肿瘤,可能是胸膜癌或者肺癌。听到这个结果,我整个人都崩溃了。我的世界瞬间变得一片黑暗。但我很快就振作起来,决定积极面对这个挑战。医生建议我做更多的检查,包括肺部和腹部的CT扫描,以便更好地评估肿瘤的状况和全身情况。虽然我知道这将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我下定决心要战胜这个病魔。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医院的重要性。通过线上问诊,我可以随时随地与医生交流,获取最新的治疗方案和健康建议。这种便捷性和实时性,对于像我这样的患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点击查看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尽管早期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但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是晚期。目前,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虽然多柔比星、长春瑞滨和吉西他滨等药物都曾被用于治疗,但它们的有效率并不理想,分别不到20%、24%和10%。目前,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最有效的药物组合是培美曲赛加铂类方案,其有效率可达到40%至45%。培美曲赛在中国上市时,恶性胸膜间皮瘤是其第一个适应症,后来才被批准用于肺腺癌的治疗。使用这种方案,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约为一年左右。一些医生还尝试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或抗血管生成药物,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但由于该病的发病率不高,这些联合疗法尚未被纳入审批适应症。
点击查看
我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会被一场手术改变。2019年,我因胸部纵膈肿瘤接受了手术,手术后我被诊断出患有霍那综合征。眼睑下垂、面部松弛、嘴巴歪斜……这些症状让我感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我开始频繁地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希望能找到解决方法。然而,网络上的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焦虑。直到有一天,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看到了一个在线医生咨询的入口。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试一试。通过视频连线,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和手术经历。医生告诉我,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手术中累及了交感神经干引起的,慢慢能恢复,可以尝试针灸治疗。我听了之后,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接受针灸治疗。起初,我对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的症状确实有所改善。虽然恢复的速度很慢,但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希望的存在。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重要性。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就医方式,还能帮助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无法去医院就诊的情况下,线上问诊也能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目前,化疗、放疗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仍然不理想。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胸膜切除剥脱术(P/D)和胸膜外全肺切除术(EPP),然而,关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比较了P/D和EPP在治疗MPM方面的效果。该研究分析了19篇文献中1166例经P/D治疗的患者和1237例经EPP治疗的患者的术后30天死亡率,结果显示P/D组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低于EPP组(1.7% vs 4.5%)。此外,10篇文献中622例EPP治疗患者和544例P/D治疗患者的生存状况也被比较,虽然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23.8% vs 25%),但需要注意的是,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异质性。最后,EPP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P/D治疗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和全身感染以及心律失常等。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P/D治疗可以显著降低MPM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因此,对于技术上可行的MPM患者,应优先考虑P/D治疗。
点击查看
转移性胸膜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外,合理的饮食疗法也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适合转移性胸膜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首先,患者应避免食用重口味、油腻、辛辣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在烹饪方式上,应以蒸、炖、煮、清炒为主,减少油炸、烧烤等刺激性烹饪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一些适合转移性胸膜肿瘤患者的食谱: 1. 冬瓜金针菇枸杞汤:冬瓜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针菇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三者搭配,营养丰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2. 洋葱炒鸡蛋:洋葱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的作用,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洋葱炒鸡蛋简单易做,营养丰富,适合患者食用。 3. 番茄牛肉汤:番茄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牛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患者体力。番茄牛肉汤鲜美可口,适合患者食用。 4. 西兰花炖豆腐:西兰花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两者搭配,营养丰富,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 5. 藕节胡萝卜炖排骨:藕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排骨富含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增强患者体力。 除了以上食谱,患者还可以适量食用以下食物: 1. 绿色蔬菜:如菠菜、青菜、芹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2. 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3. 瘦肉:如鸡肉、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 4. 全谷类:如燕麦、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 5. 坚果:如核桃、杏仁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 总之,转移性胸膜肿瘤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合理安排膳食,以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配合治疗。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肿瘤,主要由于长期接触石棉引起。目前,MPM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术式:胸膜外全肺切除术(EPP)和胸膜剥脱术(EPD)。EPP是一种侵入性手术,需要切除同侧胸腔内的胸膜、肺、膈及心包;而EPD只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不会切除肺、膈肌与心包。近年来,由于年长的及合并症较多的MPM患者的增加,EPD术式逐渐取代EPP成为首选。研究表明,EPD术式可以使年龄较大、体质较差的病人获得手术机会,且不增加医疗开支、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同时也不会影响术后总生存期。因此,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EPD更适合作为MPM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纳入了362例MPM患者,其中133例行EPP术,299例行EPD术。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性别、肺功能、细胞类型、T临床分期及淋巴结阳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然而,EPD组的病人年龄明显大于EPP组,且体力状态>1分的明显多于EPP组。两组病人在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30天死亡率及90天死亡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EPD组的总生存期在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中明显增加。总的来说,EPD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手术方式,适用于MPM患者的综合治疗。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EPD术式有望成为MPM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占所有肿瘤的0.02%到0.04%,其临床表现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导致诊断困难,并且具有高的死亡率。该肿瘤源自胸膜表面的间皮细胞,其中80%发生在脏层胸膜,20%发生在壁层胸膜。它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但4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接触石棉粉尘的人群中。恶性胸膜间皮瘤可以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类型。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呼吸困难、减轻肿瘤负荷,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实现根治。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胸膜外全肺切除术和胸膜切/剥除术。其中,胸膜外全肺切除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具有潜在的根治效果。然而,这种手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很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食管胸膜瘘、脓胸、声带麻痹、乳糜胸和呼吸功能不全等。一项意大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接受胸膜外肺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和长期生存情况,以确定预后因素并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情况下,胸膜外全肺切除术的成功取决于一系列患者特点。女性、肿瘤为上皮来源以及接受诱导化疗的患者从这种手术中获益最大。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