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手足搐搦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原因有缺钙、低血糖、癫痫等。

    1.缺钙: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体内血钙降低,出现肌肉痉挛、口周麻木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低血糖:糖摄入不足、消耗过多等原因可能导致手足抽搐、面色苍白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癫痫:遗传、脑部肿瘤等原因可能导致全身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钾症也可能引起手足搐搦,需及时就医治疗。

    除了以上原因,还可能是由于体内血镁过低、高钠血症、肌肉神经兴奋性增高、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碱中毒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建议手足搐搦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  
    几天前,病房来了个特殊的小病人,是个出生仅7天的男宝宝,当时宝宝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简直就是一个小黄人。医务人员给他测经皮黄疸,竟然高达30mg/dl!
    询问病史,得知宝宝是生后第3天开始皮肤黄眼黄的,当时测经皮黄疸值为11.3 mg/dl,当地医生开了茵栀黄颗粒、妈咪爱给宝宝吃,但黄疸没有消退,后来家长跑到一家私人诊所给宝宝开中药吃,仍然不见好转,宝宝的黄疸从颜面部迅速蔓延到全身,现在连手心脚心都染黄了,家里人不放心,这才将宝宝送过来住院的。
    医生马上给宝宝查了急诊肝功,测得血清胆红素532umol/L(31mg/dl),已达到换血指征(胆红素超过20mg/dl),需要紧急换血,将宝宝血液里过高的有神经毒性的未结合胆红素置换出来,排出体外,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危及宝宝生命及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将可能发生的危险告知宝宝家长,极力建议给宝宝换血,可没曾想,宝宝的家人因为顾忌换血的副作用,拒绝换血,医生只得先给宝宝照射蓝光退黄,输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纠酸等综合治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3小时后,医生给宝宝复查急诊肝功,测得血清胆红素716umol/L(41.8mg/d),天哪!黄疸更严重了,创下了笔者所见过的黄疸最高值的记录!光疗无效!宝宝随时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
    医生再次拨通家长的电话,苦口婆心的劝说家长换血,家长这才同意,签字后开始紧急换血!
    医护人员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完善换血前各项准备后,立即开始动静脉同步换血,用患儿全身血量2倍的血,将宝宝全身的血液进行置换,使宝宝血液中对大脑细胞有毒性的未结合胆红素排出来,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
    换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监测宝宝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并监测血糖、血钙等电解质。最终,经过2个小时的紧急换血,复查宝宝的急诊肝功能,测得血清胆红素已降到270 umol/L(15.8mg/d),明显下降,降到了安全范围以内,医务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换完血后继续给宝宝蓝光照射,巩固疗效,最终宝宝的黄疸完全消退,肤色变得红润起来,彻底转危为安。
    最后,宝宝的检验指标出来,发现是因G-6PD缺乏引起溶血导致的病理性黄疸。目前,宝宝已经完全康复,办理了出院。
    宝宝的家长对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感激不尽。也为自己起初拒绝换血的冒险行为感到惭愧,所幸换血还算及时,宝宝至今没有出现胆红素脑病的症状,但毕竟遭受过超高胆红素的洗礼,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有待回家后进一步观察,以后还需定期来医院门诊监测听力、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发育等情况,并长期随访。
    【温馨提示】
    新生儿黄疸十分常见,大部分是生理性黄疸,不必治疗,但少部分黄疸是病理性的,家长需警惕。
    当宝宝黄疸明显时,应及时到医院测黄疸值,并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该住院就得住院,达到换血指征,该换血就得换血。
    换血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抢救手段。及时换血很重要!胆红素脑病的警告期发展到痉挛期经过的时间为12-24小时,尤其是入院前就已经耽误时间的患儿,时间尤为紧急,能在未达到痉挛期之前换完血,宝宝患胆红素脑病的概率就大大降低,致残率明显减少。
    因此,当医生建议给宝宝换血时,家长切莫优柔寡断,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发生胆红素脑病,造成宝宝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如脑瘫、智力障碍、听力障碍、手足徐动及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 一、 如何避免消化道反应

    (1)放射期间保持口腔清洁,每日4次(三餐后及睡前),用5%硼酸溶液漱口,如出现假膜改用1.5%过氧化氢溶液漱口。

    (2)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3) 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局部可涂溃疡合计。

    (4)口干可用养阴生津的麦冬或金银花泡茶。

    二、 骨髓抑制患者怎么办?

    (1) 大面积照射患者,应每周检查血象。

    (2) 白细胞计数低于1×10^9/L时,则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住单人病房,出入病房均需要戴口罩、帽子、病室通风清洁,保持患者被褥、衣、裤的清洁。

    三、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要进细而软的饮食

    四、 放射性肺炎的患者

    (1)应嘱患者卧床休息。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五、放射性直肠和膀胱炎的患者

    (1)要减少对直肠和膀胱的刺激,避免便秘。

    (2)供应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预防感染。

    (3)放射性膀胱炎者嘱患者多饮水、休息,以起到冲洗膀胱作用。

  • 感染原因导致的慢性胸膜炎可以根治,但是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胸膜炎则较难治愈,预后较差。

    慢性胸膜炎是由于胸腔内的炎症长期持续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胸膜炎伴发胸腔积液。常见引起慢性胸膜炎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其中,最常见的引起慢性胸膜炎的原因为恶性肿瘤。

    慢性胸膜炎是否能治愈取决于引起的原因,通常来说,化脓性胸膜炎和结膜性胸膜炎是可以治愈的,通过积极的选择药物,一般预后较好。

    而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胸膜炎,则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肺癌等,相对来说其预后较差,并且需要长期的随访治疗,缓解症状。慢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引起胸膜炎的原因,并且积极治疗,切勿耽误病情。

  •  春节期间,大人们胡吃海喝已经预料之中了。

    每逢过节胖三斤,已成了现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孩子怎么样呢?过年期间,家家餐桌上大鱼大肉,酸甜苦辣,大人们喝酒,小孩子自然少不了各种饮料,加上饭前饭后甜点蛋糕,有的饭后再来个冰激凌,过年简直太幸福了!但是小孩子吃饭管不住嘴,一不留神,就容易喝多吃多了。

    儿童肠胃娇弱,胡吃海喝会引起

                                     腹痛
     

                                  ​​​​​​​​​​​​​​​​​​​​呕吐

                                  泄泻

                                    便秘

            针对儿童出现的各种不适,小编推荐了以下几种家长家庭治疗小妙招,以供参考。

                              1、摩腹

     摩腹疗法是一种自我按摩疗法。它主要是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的特定按摩。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所,摩腹既可健脾助运而直接防治脾胃诸疾,又可培植元气,使气血生化机能旺盛,而起到防治全身疾患的作用。摩腹时间一般5—10分钟,力度适中,每分钟30—40圈。

    注意:顺时针摩腹主要针对腹痛、便秘、消化不良、呕吐等积滯实证;逆时针摩腹主要针对泄泻、腹痛的虚证。

                            2、按压穴位

    足三里这个穴位是足阳阴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对他按摩能够起到很好的补中益气以及疏通经络还有匡扶正气的效果,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消化不良、便秘、拉肚子、胃痛、胃胀以及恶心想吐、水肿以及心悸气短等等情况,在足三里穴这个位置进行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可改善消化不良等不适。

                              3、小儿捏脊

    家长两手半握拳,两食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作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长强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即可,如此反复5——7次,但捏第3次时,每捏3把,将皮肤提起1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疗程。

    如果以上方法您都试过了,宝宝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建议到医院去看看或者关注我、咨询我,我可以为您提供线上问诊,图文问诊、电话咨询、视频服务、团队会诊,给您一个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祝您的宝宝健康茁壮的成长!

  • #耳鼻喉赵宇 #医学科普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五万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其中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标准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1974年发明的,主要针对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根据适应人群和方法分为: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胸部冲击法、婴幼儿海姆立克法三种。发现身边人在吃饭或进食时,突然出现海姆立克征象,应立即询问是否发生了噎食,回答肯定后立即展开施救。
     
    一、1岁以内婴儿手法
    首先,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
    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
    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二、1岁以上或成人手法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站立时,首先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儿童身高较矮者,施救者可跪在其身后,然后施救者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双臂环抱患者腰部,使其上身前倾。
    最后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拳眼放在患者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并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吐出。
    若患者意识不清或站立位不便于施救时,可让患者平躺,首先开放患者的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两手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手法:
    当自己被异物堵塞气道,且四周无人时可进行自救,一只手握拳,拳眼置于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用物体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异物排出。

    特别提示:
     
    1.进餐时避免说话、大笑、打闹;
     
    2.对于婴幼儿来说,不要将细小物品放入口中;

    3.发生噎食后不要喂食任何东西,尤其是想将异物用水顺下去的错误方法及用手指抠掏行为;

    4.不管异物是否取出,都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

  • 有一位家住天津市宝坻区的女士在线上问诊平台联系到我,她最近在当地医院拍片子,发现肺部有一个结节。这位女士年龄并不大,今年才50岁,她把自己在当地医院做检查的资料发给了我,想听听我的治疗意见。
     
    我看到报告中描述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并且这个直径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我想看一下具体的片子,但是她手里边并没有电子图像,拍过来的胶片特别的模糊,根本也看不清这个肺结节的细节,我建议她过来找我当面看一看片子。
     
    她问我自己的肺结节如果想进一步检查,是不是需要做一个强化核磁?她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在大学时读临床课。在考试的时候有问题就是这样问的,有某一种占位性的疾病,都有什么样的检查方式?学生们通常都会这样回答,B超,CT,强化CT,核磁,增强核磁。在初学者的眼里,这几个检查是逐步递进的关系,越来越精确,因为那时候的医学生和普通老百姓是一个水平的,并不是真正的医生。觉得好像有什么病,一做到增强核磁也就是强化核磁,那肯定是最准确了。
     
    其实不是这样,肺磨玻璃结节在影像学诊断领域,门诊做一个普通平扫就可以了,是不需要做核磁乃至强化核磁的。
     
     

     

  • 早泄也被称为早期射精,指的是男性在性交开始之后不久即达到射精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早泄可以分为原发性早泄和继发性早泄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早泄是指男性从首次性行为开始就存在持续的早泄问题,继发性早泄指男性在过去有一定时间段能够控制射精,但后来出现了早泄问题。

    早泄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焦虑、紧张、性压力等心理因素会导致早泄的出现,激素水平异常、性器官感染、长期使用药物(如抗抑郁药物)等亦可能导致早泄的发生。对于早泄的治疗,可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治疗,还可以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部麻醉剂进行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还可口服帕罗西汀等药物治疗,此外还可通过性行为技巧训练、锻炼性肌肉控制和使用避孕套等方法来提高性行为的控制力。

    如果存在早泄,需要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