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黄帝内经》有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饱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害处,长期的高糖、高脂、高盐饮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因而低盐、低糖、低脂肪和纤维丰富的食物即成为“轻食”的重要选择标准。

    轻食一说,最早是从欧洲而来,在法国,午餐的"Lunch"正具有轻食的意味,此外,常被解释为餐饮店中快速、简单食物的"Snack",也是轻食的代表之一。

    所谓轻食,不仅仅是指食材分量,更是烹饪方式的简约,既保留食材的本来营养和味道,也让食用者的营养摄取无负担,无压力,更健康,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轻食并不等于节食,饱腹感是轻食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相比其他食物,蛋白质能带来更多的饱腹感,所以,食用一些水煮或清炖肉类是轻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高纤维的谷蜀类粗粮、新鲜蔬菜是轻食菜谱里必备的原料,烹饪方式以凉拌、水煮、蒸烤等为主,轻食的最终目的在于健康而非减肥。

    食用轻食几点提醒:

    • 建议用酸奶或用少量的食用醋来调味,沙拉酱或者千岛酱量虽少,却是不折不扣的“热量大户”。
    • 长期缺乏主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
    • 注意生冷食物的卫生。

  • 吸烟它是一个主要因素,但是并不代表吸烟是一个必然因素,也就是说吸烟的人群他得肺癌的概率高,但是并不代表吸了烟百分之百得肺癌。

  • 预防

    • 合理膳食
    •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 适当运动
    •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 慎用药物
    •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 保持心情开朗

  • 目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及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CABG )。上述三种治疗手段的选择因人而异,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判定。但药物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病人,是一切治疗的基础。

    冠心病其实是慢性病的一种,其药物治疗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治疗,它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疗程的,丛本质上来说是利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控制,防止冠脉进一步病变。假如说没有出现用药明显的副作用(比如消化道出血),一般是长期的、终生服药的。

    而许多患者做了介入或是搭桥手术,出院以后,就自行把药停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做完支架或者搭桥手术后,病变处的血管仍有可能再次狭窄,其他部位的血管(尚未堵塞的血管)也有可能进展为狭窄,所以还得认认真真地吃药,才能避免其他部位再发生血管堵塞。

  • 我家宝宝 3 岁多,还在穿纸尿裤,家里老人都有意见了,对此我很苦恼,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告别纸尿裤啊?”

    我的回答是:“穿”到桥头自然“止”!

    纸尿裤作为解放家长双手的伟大发明,安全实用又方便,所以不用急着摆脱尿裤。让孩子“挂空档”还会让不怀好意的人有机可乘。

    关键是——过早脱离纸尿裤也不能让宝宝更快学会上厕所。

    根据梅奥诊所的建议,大部分孩子可以在一岁半至两岁的时候开始如厕训练。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甚至到 3 岁才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进行如厕训练后,大多数孩子在 4 岁之前可以控制日间排尿,要实现睡眠期间的排尿控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部分儿童直到 5-7 岁时才不会夜间尿床。

    什么时候告别纸尿裤,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比如白天总是可以保持干爽,那么白天可以尝试不穿纸尿裤。孩子夜间不尿床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给孩子脱掉尿裤之后,发现孩子又尿裤子了,也不必担心。

    纸尿裤可以再穿一段时间,随着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逐渐增强,到时再完全告别也不迟。

    记住,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

    孩子纸尿裤穿到啥时候,我们可以决定。

    PS:如果孩子超过 5 岁还会频繁尿床(≥2 次/周,持续 3 个月以上),则需要考虑遗尿症的可能,这种情况,尽早评估可能对家长有利,所以家长可寻求小儿肾脏科医生帮助评估。

  • 关节外科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初迅速发展,至今已有 100 余年的历史。

    1840 年,美国 J.M.Carnochan 首先进行了下颌关节成形术并植入橡木片(非生物材料),这一手术应该说是人工假体置换术的开端。

    1891 年,德国 Gluck 用象牙股骨头与髋白首次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镀镍螺钉及骨胶作为黏合剂固定假体,这为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起到了启蒙作用。

    1923 年,Smith Petersen 设计了玻璃杯关节成形术。

    1938 年,Smith Petersen 发现牙科医师使用的钻铬钼合金材料生物惰性强,在人体内生物相容性较好,将其做成钟状开口的金属杯,但长期疗效不佳。

    1963 年,Charnley 的低摩擦关节问世后,各类型人工关节相继出现,但临床效果都不如 Charnley 髋关节假体。

    后来随着层流手术间、个人隔离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兴起,关节外科逐渐形成以髋膝关节置换术为主体,肩、肘、腕、踝、指间关节等多关节置换共同发展的蓬勃局面。同时,随着对患者主观感受及成本效益的重视,关节外科逐渐向微创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 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 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 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主要有两种疾病: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们平时所说的脂肪肝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患者应遵循的饮食原则:

    • 限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每餐只吃七八成饱。

  • 什么人易得脑血栓?

    这个问题是很多朋友都关注的,在脑血栓的发病人群中多是一些老年人,近些年中年人患上脑血栓的患者也有所增加,所以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脑血栓这种疾病,下面我们就通过文章内容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人易得脑血栓?

    • 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的朋友容易患上脑血栓。
    • 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更易形成脑血栓。
    • 颈椎病,患颈椎病时,可造成椎间孔狭窄。推动脉压从而影响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以致发生脑血栓。
    • 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容易患上脑血栓这种疾病。
    • 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脑血栓。
    • 经常发生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也容易患上脑血栓。
    • 妇女多胎(生育 4 胎以上)者患缺血性中风危险性要比 3 胎或 3 胎以下高 1 倍,这也是容易患上脑血栓的人群。
    • 肥胖者患缺血性中风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 0.4 倍,所以肥胖的人患上脑血栓的几率要大。
    • 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没有充分重视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脑血栓。
    • 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动检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脑血栓。

    生活中我们也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这不仅对本身的疾病有控制作用,也能起到预防脑血栓的效果。

  •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受年龄、体重、外伤、内分泌、软骨代谢、免疫异常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一种以关节疼痛、软骨退化为主,累及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慢性炎症。

    目前在我国,60 岁以上人群患骨关节炎的比例高达 50%,75 岁的人群则高达 80%。近年来,又出现了汽车族、手机拇指族、键盘手指族,使得该病的发病又趋于年轻化了。

    【骨关节炎有哪些表现?】

    起初症状不明显,或感觉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时或久坐时明显,继而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发出咔擦声,膝关节受累的病人,常常会表现为上下楼梯时关节疼痛,下蹲、起立时症状也明显;继续发展若干年,可出现关节膨大、关节畸形,关节的功能障碍。

    【哪些人容易得骨关节炎?】

    • 老年人,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 肥胖者,尤其增加膝关节的负荷,导致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也会增加脊柱和脚关节的负荷,容易出现骨关节炎。
    • 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是天然对抗骨质流失的“秘方”,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退化,雌激素水平跟不上,骨质流失非常厉害,骨质疏松又进一步加速了骨骼的退化,因此骨关节炎发病率也明显提高。
    • 特殊职业人群,如职业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纺织工人等手工劳动者,易引起膝关节、肘、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 其他人群,如本身有其他的风湿免疫疾病或关节炎,可以出现继发性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误区】

    骨关节炎与通常大家所说的“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不一样,“风湿病”是统称,包括 200 多种病,包括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而类风湿关节炎又是和骨关节炎病因和治疗都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种风湿病,因此大家有关节疼痛应该到风湿免疫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再进行治疗。骨关节炎也不是“湿气”重引起的,但是湿气重可以加重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因此冬天要注意关节的保暖。

  • 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 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 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 2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 1~3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 C 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 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 1 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 GAD 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 1 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 1 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 1 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