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按摩乳房恶性肿瘤可以使癌细胞扩散,转移。有学者曾提出,癌细胞的黏附性比较低,通过手的按摩挤压,造成癌细胞的脱落,反复刺激,肿瘤的部位,长时间的揉搓,可以造成癌细胞脱落进入破裂的血管,加速了肿瘤的转移和扩散。

    乳腺炎的肿块,本来就存在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如果长时间或暴力按摩会使乳腺感染加剧,增加炎症的创伤面积,导致损伤的乳房面积增大,增加了脓肿形成的机会。非医务人员按摩史是乳腺炎发展成为乳腺脓肿的主要因素之一。

    乳腺增生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的乳腺改变,在内分泌的刺激下发生周期性性变化。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出现经前期乳房肿胀,疼痛不适,可以摸到多个小结节;月经后乳房变软,疼痛消失,小结节随之消失。这是在女性激素刺激下的乳腺组织的增生,修复过程,而非疾病。因此,乳腺增生可以通过正确的按摩,不仅可以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对疲劳的状态和紧张的情绪也有放松舒缓的作用。

    哺乳期乳房按摩不建议对哺乳期的乳房进行暴力按摩,催奶,排奶!乳房内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腺泡和各种输送乳汁导管。暴力按摩,大力按压,不但会伤害分泌乳汁的腺泡,还会按压断乳腺导管,造成人为的水肿,影响乳汁的排空。 乳房按摩能够对乳汁分泌起到调节作用,疏通乳腺导管,减少乳汁堆积及乳房疼痛。对初产妇增加产后乳房按摩,可改善乳房局部状况,促进产后泌乳,保证产后充足的乳汁,降低乳房胀痛与乳腺炎的发生率,多个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按摩手法需要轻柔,幅度像电动牙刷的震动一样。先从乳头的近端到乳头的远端,只有近端疏通后,才可以一点点远离乳头的按摩。开口不同,后面按压会适得其反。按摩有丰险,下手需谨慎。如按摩期间发现包块及溢液请乳腺外科就诊。

  • 我们都知道,B 超、X 线、CT、核磁是最常见的几种医学检查手段,它们或单独使用、或相互配合,能揪出大部分的病变。但是,当凭借这些游走在身体外部的手段无法确诊时,就需要请一个能够探及内里的方式来协助破案。这就是穿刺活检存在的意义。

    从诊断角度讲,影像学诊断只是医生根据经验做出的初步判断,最终确诊需要穿刺活检得到的“病理学结果”,这被成为诊断的“金标准”。

    从治疗角度讲,单凭影像学结果即便能够确诊,也无法判断病理分型及有无突变等具体情况,后续治疗相应也会变得盲目,而病理学结果可以对疾病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因而能更好地指导治疗。

    穿刺活检如此善解人意而神通广大,为什么很多患者还是对其持抗拒态度呢?一方面是因为惧怕,另一方面是担心穿刺会扎破肿瘤、刺激肿瘤,导致转移扩散。

    1、穿刺真会带来扩散转移风险?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穿刺造成扩散转移的风险低于千分之几,属于极低概率的罕见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一风险确实无法降低为 0,但这太正常了,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零风险的理想化事件。

    大家之所以会认为穿刺会造成肿瘤转移,是因为以前的防癌筛查没那么普及,影像检查没有那么完善,对癌症的认识也不够,很多患者确诊癌症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而这个时候做穿刺很多病情都处在加速恶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错误地联想为“是做穿刺导致了肿瘤转移”。

    也就是说,穿刺活检替晚期肿瘤背了一个锅。

    2、穿刺活检的保护措施

    为什么说穿刺是很安全的?

    在最近的十年内,穿刺活检的理念和所用的器械在发展中做了很聪明的改进。穿刺取材的装置外面加了一个保护套,类似圆珠笔。一按开关,穿刺针就会刺到肿瘤里面,取材结束后又会缩回到外壳中。而这个外壳不进入瘤体,这样在穿刺针拔出的过程中,就避免了肿瘤细胞的外漏,对人体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退一万步讲,即便这样的严密保护仍可能造成外漏,也不足以造成转移。因为人体的血液循环中本身就有很多的肿瘤细胞,但它们会被人体的“清道夫”——免疫系统清除掉,因而并不表现为肿瘤。即便穿刺针带出了肿瘤细胞,其量也非常之少,远远达不到人体正常血液循环中的数量,所以造成转移的几率微乎其微。

    再退一万步,即便免疫系统没有及时清理掉转移的癌细胞,造成了转移,其生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乳腺癌为例,根据肿瘤细胞动力学研究结果,快速生长的肿瘤倍增时间约为 1~4 周,而生长较慢的肿瘤约为 2~6 个月。

    国外曾有大量对接受过穿刺针活检的乳腺癌患者的随访研究,时间最长达 15 年,结果发现,穿刺针活检后 2 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并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也没有证据证实穿刺针活检后延期 1 个月内手术会对患者不利。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诊断后早期合理治疗,如在活检 2 周内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再合理地化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是可以通过治疗来抵消的。

    因此,从理论、技术、器械等各个方面来考虑,穿刺都是安全可信赖的,如果经医生评估确有穿刺需求,切勿盲目恐惧和抗拒。如果结果为良性,自然皆大欢喜,不必再担心受怕;即便结果为恶性,也是利大于弊,值得尝试,因为它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 肺癌(Lung Cancer )是一种恶性肿瘤,癌细胞主要起源于支气管的黏膜上皮。目前,它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

    肺癌通常可分为 2 种类型:

    • 非小细胞肺癌
    • 小细胞肺癌

    绝大多数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更高。

    肺癌最主要的病因是吸烟。二手烟、氡气、空气污染等,都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

    大多数肺癌患者找医生看病时,病情已发展到晚期。早期肺癌通常没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咳嗽、胸痛、气短、咳血等症状。

    早期肺癌的筛查主要依靠胸部 CT。医生要确诊肺癌,必须靠病理活检。如果怀疑肺癌发生了转移,医生可能会让患者进行磁共振、骨 ECT 等检查。

    不同类型的肺癌生长方式不同,治疗选择也不同。同时,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癌症的具体分期选择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早中期患者可以尝试手术或放疗根治肿瘤,晚期患者可采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多种治疗方式,还可将多种疗法进行联合。

    肺癌患者应立刻戒烟,改善生活方式,并通过合理的调整缓解情绪。

    预防肺癌的关键就是远离烟草,拒绝吸烟和二手烟。常接触粉尘等环境的职业人群,要做好职业防护。

  • 2. 适量主食:每日 5~8 两,米面为主,每日粗杂粮占主食的 1/3。

    3. 多食蔬菜:每日 1 斤左右,注意选择深绿色蔬菜和红色蔬菜;每天中等大小水果 1~2 个,不能以加工的果汁饮料代替水果,尤其是市面上经常买的到的比如椰子、橙子、葡萄汁等等饮料。

    4. 适量肉类:每天鱼虾 1~2 两,瘦猪(或者牛、羊肉)1 两~1 两半,鸡鸭肉可以去外皮后替换猪肉。煮鸡蛋清 1 个。每周鸡蛋黄不超过 3 个。

    5. 每日低脂牛奶半斤和半两大豆(或者大约 1 两豆干、2~3 两豆腐)。正常的人不达到或者适当超标也是可以的,不一定完全安装这个标准进行。

  • 经常抽烟或者重度抽烟的人群在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他得肺癌的概率那肯定是高过完全不抽烟的人群的,就打个比方每天抽烟的患者,他就相当于每周都去买一次彩票,而完全不抽烟的患者,相当于每年去买一次彩票,每周都去买彩票的人,并不代表买了一辈子一定能中彩,同样的每年只买一次彩票的人群,也不代表他一辈子不中彩,但是从概率上来讲每周都买一次彩票的中彩概率,那肯定是高一每年买一次的中彩概率的。

  • 对于早期的胃癌,首选内镜下治疗,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

    内镜下治疗主要是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肿瘤,最初的适应症包括:

    • 肿瘤分化良好
    •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cT1a)
    • 直径<2cm,不伴有溃疡

    目前更多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探讨内镜的适应症。

    内镜切除术后,一定关注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对于存在黏膜下浸润部分或断端阳性时,病理学诊断不明确,应该追加外科手术,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内镜切除术后的随访策略:目前指南推荐术后第 1 年之内要每 3 个月进行一次胃镜复查,第 2 年内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内镜检查,之后每一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

  • 肺炎链球菌肺炎顾名思义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的炎症,占社区肺炎的半数,起病急、全身症状及肺部症状重,X 线特征明显。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染色的细菌,对人体主要毒性来着细菌的荚膜,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侵入人体而致病。

    肺炎链球菌本身没有毒性,它荚膜内的多糖结构可以侵袭组织,引起肺泡壁的水肿,导致白细胞和红细胞渗出到肺泡之中,如果几个肺段甚至整个肺炎的肺泡都有渗出,则呈现出大叶性病理改变。

    整个病理期包括: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但是临床上典型的病理分期很少见,大部分肺炎链球菌肺炎对肺部结构都没有改变都可以痊愈,少量会有肺纤维化。

  • 关节炎听得多了,反应性关节炎你听过吗?

    随着人们对本病进行的一系列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证实,目前认为,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出现的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

    除关节表现外,反应性关节炎常伴一种或多种关节外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反应性关节炎?具体会有哪些临床症状?

    什么是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指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泌尿生殖道或肠道感染后的反应性关节炎最为常见。

    反应性关节炎病因及发病机制

    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多数由某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或肠道感染所诱发,常见微生物包括肠道、泌尿生殖道、咽部及呼吸道感染菌群,甚至是病毒、衣原体及原虫等。

    上述病原体的抗原成分可能诱导患者外周血中 T 细胞活化,从而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研究认为,骨骼上的肌腱附着点可能是反应性关节炎最初的免疫反应发生的部位之一,是肌腱端炎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已有研究证明,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多与 HLA-B27 有关,而链球菌、病毒、螺旋体导致的反应性关节炎一般无 HLA-B27 因素参与。

  • 分娩期处理

    (1 ) 一般处理 注意休息、镇静,给予适当饮食,严密观察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

    (2 ) 阴道分娩 临产时情绪紧张及疼痛可使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对母儿均十分重要。临产后仍采用糖尿病饮食。产程中一般应停用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静脉输注 0.9%氯化钠注射液加正规胰岛素,根据产程中测得的血糖值调整静脉输液速度。同时复查血糖,发现血糖异常继续调整。应在 12 小时内结束分娩,产程过长增加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和感染危险。

    (3 ) 剖宫产 在手术前一日停止应用晚餐前精蛋白锌胰岛素,手术日停止皮下注射胰岛素。一般在早上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及每日胰岛素用量,改为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尽量使术中血糖控制在 6.67~10.0mmol/L。术后每 2~4 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

    (4 ) 产后处理 产褥期胎盘排出后,体内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大部分 GDM 患者在分娩后即不再需要使用胰岛素,仅少数患者仍需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应减少至分娩前的 1/3~1/2,并根据产后空腹血糖值调整用量。多数在产后 1~2 周胰岛素用量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于产后 6~12 周行 OGTT 检查,若仍异常,可能为产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

    (5 ) 新生儿出生时处理 新生儿出生时应留脐血,进行血糖、胰岛素、胆红素、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钙、磷、镁的测定。无论婴儿出生时状况如何,均应视为高危新生儿,尤其是孕期血糖控制不满意者,需给予监护,注意保暖和吸氧,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开奶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

  • 如果我们平时打嗝经常止不住,可以试一下下面的几个生活小妙招:

    • 深呼吸,人体在深呼吸时,能够使膈肌处于变形状态,如此时适当持续一段时间,膈肌持续处于该状态,起到抑制膈肌痉挛收缩的作用,当膈肌不在收缩时,打嗝自然就会停止,倘若一次无法缓解,可多尝试深呼吸几次。
    • 喝水弯腰法,具体方法为喝少量温开水,缓慢咽下,同时做 90 度的弯腰动作 10-15 次。由于人体胃部与膈肌距离较近,通过该动作也可起到按摩膈肌的作用,从而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打嗝期间要注意喝水量以及速度,以防呛到。
    • 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 30~45 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 1/3 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 惊吓法,该方法可在打嗝患者不注意时,突然出声或拍打,对患者形成刺激,经大脑皮层对各神经肌肉产生影响,促使膈肌痉挛受到抑制。但该方法不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儿童,以防引发危险。此外惊吓还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