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毛细血管瘤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好发于出生 3 个月内的婴儿,由增生的血管内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好发于头颈部,大部分患儿在 5~7 岁时肿瘤可自行消退。

    毛细血管瘤表现为皮肤深红色斑块,轻度隆起,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指压肿瘤可褪色,轻度摩擦可引起出血。肿瘤累及眼睑时,可出现弱视和斜视。

    若毛细血管瘤瘤体较小、发展缓慢或不发展,并且无症状可不予治疗,随访观察;

    若不消退,影响功能和美观时,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根据毛细血管瘤的类型、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 过敏反应性疾病如此急骤地增加,其原因是什么呢?目前认为,过敏反应发生在具有过敏反应体质的人身上。近 40 年中,不是有过敏反应体质的人急骤增加,实际上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使本来不会发病的人也发生了过敏反应性疾病。

    目前认为引发过敏反应体质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 婴儿饮食的变化消化。现在婴儿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增加不适合婴儿吃的高蛋白食物,体内摄入了婴儿不易消化的蛋白质,耳这些蛋白质就成为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变应原之一。
    • 化学制品
    • 药物自不用说,洗涤剂。布匹、化妆品、农药。塑料。橡胶等等在现代社会所有范畴内都存在着化学制品,这些因素使被称为特应性皮炎的过敏反应性湿疹增加。
    •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
    • 现代社会的精神紧张和精神压力过大等等,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低下,给了致敏基础。
    • 大气污染
    • 大气污染是引起哮喘等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

  • 今天真的遇到迄今为止门诊最难沟通的家属了

     

    今天真的要气炸了,我反复跟家属说了,为什么一定就需要打针输液,简直就是把输液当作神一样的东西,而不知其危害。

    事情是这样的,有个小朋友,之前也在我这里看过,体质比较差,动不动就感冒生病,以前打针输液不少,这次孩子又咳嗽了,到县医院看,拍了片子,说肺部有感染,血常规也没有化验,要住院治疗。因为孩子的母亲跟我比较熟,但是今天没有空,就让其奶奶带过来给我看。

    孩子精神状态很好,也没有发烧,咳嗽虽然有点多,但是肺部听诊偶尔闻及痰鸣音,没有湿性啰音,所以我就建议先不住院,先吃点药看下,但是奶奶却说你这个药能不能治好她孙子的咳嗽。我说这个要看治疗的效果,这个不能保证,但是孩子的咳嗽不是很严重,可以先吃药治疗。当时奶奶就说你都不能保证孩子能不能好,那我还是去住院输液治疗好了,这样效果更快,我顿时就无语了,我说那你就去住院输液吧。

    有时候跟奶奶爷爷一辈的真的很难沟通,尤其是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很多人的观念都停留在输液万能的时代,我讲过很多遍,也重复很多遍,医疗是有制度的,不是乱用滥用的,孩子的健康不光靠医生,家属的配合也很重要。

    真不知道这是疼爱还是溺爱,本人个人能力也有限,治疗水平也有限,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患者,但是信任很重要。

    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3.前列腺炎会影响性功能吗?前列腺炎病人会伴有性欲下降以及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但首先要排除是否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前列腺炎跟性功能障碍有直接关系。因此不应将二者过度挂钩,医生也不应过度暗示,让病人感觉得了前列腺炎,性功能一定不行,毕竟作为男人,信心很重要。

    4.前列腺炎会影响生育吗?前列腺炎可能会导致精液中白细胞升高,但只要精液质量正常,一般不影响生育。因此,不宜过度治疗而浪费患者钱财。

    5.前列腺炎会发展成前列腺癌吗?不会,二者没有任何联系!

    6.前列腺炎的治疗手段有哪些?需要手术吗?前列腺炎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症状及前列腺液常规结果,可选择抗菌药物,坦索罗新,中成药或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及改善性功能药物等一种或几种药物的组合。可辅以理疗,配合改善生活习惯,以缓解症状。前列腺炎是不需要手术的。

  • 哮喘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家族因素丶诱发因素丶以及职业性的暴露有很密切的关系。

    家族史:如果你的父母或者近亲有过敏性的疾病,你更容易患哮喘;如果你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的皮肤病,湿疹,你患哮喘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诱发因素:尘螨,食物,霉菌,花粉,动物毛皮屑等;非过敏性诱发因素,包括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烟雾,空气污染,吸"二手"烟丶阿司匹林等药物。

    职业性哮喘:工作时接触某些化学物质而发生职业性哮喘。

  • 对于早期的胃癌,首选内镜下治疗,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

    内镜下治疗主要是适用于淋巴结转移可能性极低肿瘤,最初的适应症包括:

    • 肿瘤分化良好
    •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cT1a)
    • 直径<2cm,不伴有溃疡

    目前更多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探讨内镜的适应症。

    内镜切除术后,一定关注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对于存在黏膜下浸润部分或断端阳性时,病理学诊断不明确,应该追加外科手术,以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内镜切除术后的随访策略:目前指南推荐术后第 1 年之内要每 3 个月进行一次胃镜复查,第 2 年内每 6 个月进行一次内镜检查,之后每一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

  • 息肉切除后怎么复查?

    大肠息肉切除后,由于可能留有残基,也可能有漏网之鱼;再者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还存在,适合于它生长的环境还在,所以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应强调定期结肠镜随访并及时处理。

    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首次复查时间建议在 1~3 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 3~6 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 肠道准备欠佳,影响检查视野者;
    • 因各种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 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 10 个者;
    • 大于 1 cm 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者;
    • 大于 1 cm 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 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同时,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加大复查频度。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 2-3 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 5-10 年查一次。回顾下息肉也就是泛称人体体表或体内凸起的病灶。皮肤上也有,胃,胆囊,子宫里也会有,但是彼此不相干,因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只要大肠里头发现凸起物,都可以称为息肉,但并非都跟大肠直肠癌(以下简称大肠癌)有关。

  • 尿路感染是指致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

    是否常见

    常见。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

    多发人群

    • 育龄期妇女
    • 老年人
    • 妊娠期女性
    • 女幼婴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者

    疾病周期

    疾病周期较长,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疾病迁延,肾盂肾盏变形,进展为慢性肾盂肾炎。

    疾病类型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

    • 上尿路感染(常见)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
    • 下尿路感染(常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

    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分类:

    • 孤立(散发)感染(常见)
    • 反复发作性感染(常见)

    发病部位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

    传染性  无

    遗传性  无

    诊断

    结合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可确诊。

    怎么可治愈,需经专业医生进行诊治。
  • 治疗原则

    没有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密切观察即可,可进行相应预防以及腰背肌锻炼,避免其进展。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可缓解疼痛。常见不良反应为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耳鸣等。
    • 肌肉松弛药:伴有肌肉痉挛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类药,如氯唑沙宗等。氯唑沙宗的不良反应以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其次是头昏,头晕、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可自行消失或停药后缓解。
    • 脱水剂:考虑存在神经水肿时,可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等。严重失水者、颅内活动性出血者、急性肺水肿、严重肺瘀血患者禁用甘露醇。
    • 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性疼痛等。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 微创手术:包括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 开刀手术:如果椎间盘退变合并脊柱不稳,可能要选择传统开刀手术,包括椎弓根钉椎间融合技术以及减压技术联合治疗。

    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先采取保守治疗,卧床休息,一般卧床 3-4 周症状大多能缓解。

    其他治疗

    神经阻滞技术:若经保守治疗三个月以上,效果不明显,可选择神经阻滞技术。通过局麻药和消炎药阻滞神经,达到治疗的目的。

  • 1.2 诊断标准

    • 基本损害位于表皮深部的圆形水疱、丘疹,针尖至绿豆样大小,成批发作,周围无红晕,疱液干涸后形成脱屑
    • 皮损对称性分布于手掌、足底和指(趾)侧
    • 夏季多见,常伴有多汗,冬季自愈
    • 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或烧灼感

    1.3 纳入病例标准

    • 年龄 18~65 岁
    • 符合汗疱疹的西医诊断
    • 治疗前一周未进行本病相关治疗者
    • 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该项研究的患者

    1.4 排除病例标准

    • 对本实验用药过敏者
    • 患有严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不能遵医嘱用药者
    •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或在备孕期的患者
    • 服药过程中合并其它疾病并应用与疾病相关的药物者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