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糖尿病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患者,而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糖尿病会对全身器官、部位造成很严重的损害,比如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足部等。据统计,约 6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高血压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防线提高近 2 倍,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两者并存,那么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可达 50%。所有如何理想的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至关重要的,在药物选择上,不仅考虑对血压水平控制效果,还应考虑有无靶器官保护作用,能否降低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及药物对糖代谢控制或低血糖症状有无影响等。

    在六大类降压药物当中,ACEI 或 ARB 常被各种指南推荐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尤其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时的首选。因为这两类药物不仅降压效果明确,对糖、脂肪代谢无不良影响,而且可减少尿蛋白排泄,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具有保护作用。ACEI 或 ARB 也是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时必须包含的药物。如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可考虑采取 ACEI 或 ARB 和利尿剂的联合治疗方案;同样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ACEI 或 ARB 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使患者从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ACEI 或 ARB 联合钙离子拮抗剂(CCB)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此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1 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

    在药物治疗上,宜优先选择服用简单、效果平稳、1 次/日的长效制剂。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调整,防止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但如果患者血压较高,也可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 毛细血管瘤是婴儿期常见的良性血管性肿瘤,好发于出生 3 个月内的婴儿,由增生的血管内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好发于头颈部,大部分患儿在 5~7 岁时肿瘤可自行消退。

    毛细血管瘤表现为皮肤深红色斑块,轻度隆起,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指压肿瘤可褪色,轻度摩擦可引起出血。肿瘤累及眼睑时,可出现弱视和斜视。

    若毛细血管瘤瘤体较小、发展缓慢或不发展,并且无症状可不予治疗,随访观察;

    若不消退,影响功能和美观时,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具体方法根据毛细血管瘤的类型、部位等具体情况而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身体健康。当人们到医院做检查时,医院一般会为患者开具尿常规等化验申请。尿常规等相关检查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尿常规相关检测报告单其结果怎么看,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有哪些,接下来我们继续简单介绍下尿液标本相关检测报告单解读。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下血红蛋白尿。

    首先,血红蛋白尿指的是发生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破碎,释放出血红蛋白通过肾小球过滤,进入原尿,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尿液中便会出现血红蛋白,形成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主要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行军性血红蛋白尿,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血型不合导致的输血反应等。另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会导致血红蛋白尿。

  • 2.高纤维食物

    • 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能有效抑制人的胃口,这类食物主要包括新鲜水果、蔬菜、粗谷类和豆制品,。因为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消化慢,与脂肪、糖类食物相比,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在胃里滞留时间长,所以能抑制食欲。

    3.流质食物

    • 流质食物与固态食物相比,密度小,含热量低,容易给人以饱腹感,饭前喝汤可以减少进食量。

    所以如果减肥可以试试下面的减肥餐。

    早餐:把煎鸡蛋换成煮鸡蛋,把油条、油饼换成全麦面包或者粗粮小馒头,再加上一个水果,就可以补充一条所需的纤维和维生素啦。

    午餐: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午饭经常会选择热量很高的快餐,所以最好记得给自己加一碗蔬菜汤,或者一杯酸奶,机能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又能帮助身体更快地排出脂肪。

    晚餐:晚饭最好安排在下午五点半或者六点,这时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比起晚上 9 点来要高出 10%左右,摄入的卡路里在睡觉之前早就消耗光了。

  • 在临床中,吊单杠可以治疗颈椎病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如果出现了颈椎病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到当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或者是疼痛科治疗。

    一般情况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治疗:

    • 药物对症处理,建议服用血塞通片,甲钴胺片,替扎尼定片这三种药物,三种都用,有活血化瘀,营养周围神经,改善颈部肌张力止痛方面的作用,药物治疗是基础。
    • 需要配合做相关的康复治疗,比如说颈部针灸,推拿,中频,超短波等治疗,综合性的处理,这样治疗才有效果。
    • 需要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少用手机电脑,减少伏案工作学习的时间,枕头不要太高了,注意身体的防风保暖,不要直接吹空调吹风扇,要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 增生性(化生性)息肉:最常见的一种息肉,症状不明显者,无需特殊治疗。

    炎症性息肉:又称假息肉,炎性息肉。是肠粘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息肉样肉芽肿,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肠、克罗恩病(Crohn)及血吸虫病。炎症性息肉也是这些原发疾病的表现之一,炎症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病为主。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及混合性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直径大于 2cm 者,约半数癌变。管状腺瘤最常见,癌变率低;绒毛状腺瘤少见,但癌变率较高;混合性息肉癌变率介于两者之间。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从腺瘤到癌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 10-15 年。腺瘤性息肉需要治疗。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

    家族性肠息肉病:又称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这种疾病与遗传有关,APC 基因突变。直肠、结肠布满息肉。癌变率极高,治疗上需要做全结肠切除、末端小肠与直肠吻合或全结肠直肠切除、末端小肠永久性造瘘。

  • 随着新冠肺炎的出现和爆发,人们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诊断、预防、治疗越来越重视。

    传染病不像其他疾病,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性,让人们提起传染病,都很畏惧。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可以是患者本人例如乙肝、艾滋病,也可以是动物,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源就是鼠类。

    传播途径的种类很多,消化道、呼吸道、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

    有的疾病只有一种传播途径,例如流感,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有的疾病有多种传播途径,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母婴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一般都是人。

    传染病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临床特征。

    基本特征,是几乎每个传染病都具有的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等。

    临床特征,1 根据疾病发展阶段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期。

    2 常见症状和体征:发热,发疹。

  • 脑血栓是脑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引起的脑功能损害。根据血管堵塞部位的不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 常见患者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偏瘫,有些患者会出现失语,突然说不清话或者说不出话,还有的患者会视物不清,或者出现视野缺损,部分患者会出现失明;
    • 严重时会出现昏迷,出现四肢瘫。

    该疾病出现的症状各种各样,会给个人、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所以这些患者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及时治疗,及时治疗会减轻功能缺损,比如有些偏瘫患者,及时采取溶栓或者康复等正规治疗,经过慢慢治疗可以恢复,或者生活基本能自理。

  • 息肉切除后怎么复查?

    大肠息肉切除后,由于可能留有残基,也可能有漏网之鱼;再者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还存在,适合于它生长的环境还在,所以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应强调定期结肠镜随访并及时处理。

    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首次复查时间建议在 1~3 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 3~6 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 肠道准备欠佳,影响检查视野者;
    • 因各种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 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 10 个者;
    • 大于 1 cm 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者;
    • 大于 1 cm 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 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同时,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加大复查频度。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 2-3 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 5-10 年查一次。回顾下息肉也就是泛称人体体表或体内凸起的病灶。皮肤上也有,胃,胆囊,子宫里也会有,但是彼此不相干,因性质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只要大肠里头发现凸起物,都可以称为息肉,但并非都跟大肠直肠癌(以下简称大肠癌)有关。

  • 拔牙术是否可以进行,应考虑到全身及局部两个方面的情况,根据矛盾的主次和对病员的利弊来决定。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病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有的经过妥善处理或在有关科医师密切配合下可进行拔牙,有的应暂缓拔牙。

    对一些暂时不宜拔牙的病员。除积极给予全身或局部治疗为拔牙创造条件外,对病牙应采取造当的保守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血液系统疾病,凡有凝血障碍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可因拔牙引起出血不止,甚至危及生命,故应避免拔牙。必须拔牙时,应给予维生素 C、维生素 K、钙盐以及输鲜血等,以提高血液的凝固性。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以防止术后感染,最好可以在住院条件下拔牙,便于术后观察,一旦出血,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麻醉时,应少用阻滞法,多用指压或浸润麻醉,以免发生深部血肿。

    二急性传染病,如患有伤寒、流感、猩红热、痢疾等应暂缓拔牙。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