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1.非手术疗法

    • 急性期:

      卧床休息 3~5 天后逐渐下床活动,坐位时垫以充气物或海绵垫。对有骨折移位者,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肛门指诊行手法复位(采取上下滑动、加压,以使远折端还纳原位),3 天后再重复 1 次。由于肛周肛提肌的牵拉作用,常难以获得理想复位。

    • 慢性期:

      可行理疗、坐浴等疗法,并注意局部勿多受压。病重者,可行骶管封闭疗法,每周 1 次,3~4 次为一疗程。对症状顽固者,可酌情行尾骨切除术。

    2.手术疗法

    • 手术疗法主要为尾骨切除术。

    • 手术病例选择:

      主要是尾骨损伤后长期疼痛且无法缓解的病例。其具体原因不明确,可能是由于瘢痕组织压迫尾神经所致。

  • (续前)

    3. 兴奋试验

    • (1 ) 促胰液素刺激试验

    这是胃泌素瘤患者最有价值的刺激试验。

    • (2 ) 钙激发试验

    补钙后 80%的胃泌素瘤患者钙激发试验可见胃泌素释放增加,多数胃泌素瘤患者的胃泌素浓度可显著升高,达 400pg/L 以上。

    • (3 ) 标准餐刺激试验

    标准餐由 1 片面包、200 毫升牛奶、1 个煮鸡蛋、50 克奶酪(含脂肪 20 克、蛋白质 30 克、糖 25 克)组成。喂养前 15 分钟和 0 分钟采血一次,喂养后每隔 1 分钟采一次血,直到喂养后 90 分钟采血测定胃泌素的值。

  • 心主司血脉的正常运行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离不开阴液的济养。若久病体虚,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情志不畅,或经常动气动火,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则会耗伤心的阴液,内生虚热,影响心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出现心阴虚证。

    阴液亏损,不能制阳,阴虚阳盛,虚热内生。可现阴虚内热甚则阴虚火旺之候,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咽干、面红升火、舌红、脉细数等为特征。

    • 心阴虚则阴不制阳,心阳偏亢,阴虚阳盛,则虚火内扰,影响心神,而见心中烦热、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
    • 阴虚内热,热迫血行,脉流薄疾,影响心主血脉之功能,故脉来细而且数。

  • 其实茶叶梗的作用是很多的,尤其是对于我们想要养生的人来说更是不二的选择,比如做成枕头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它不仅有药用价值还对美容养颜有很大帮助,如果是放在粥里也能起到提味成为有营养的东西,所谓功效作用很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茶叶梗。

    其实茶叶梗做成枕头的功效是很多的,现代医学表明茶叶具有灭菌消暑和安神的作用,所以茶叶梗做成的枕头对我们身体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利用茶叶梗做成的茶枕头不仅有安神保健的作用,还可以消除人们疲劳顺利入睡。

  • 如果烧心只是偶尔出现的,那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小妙招来改善它。比如:

    • 适量使用芦荟。 芦荟含有的物质,是可以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减少胃酸,治疗胃烧心能得到不错的功效。但是要适量食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一些损伤。
    • 泡红茶。 红茶是一种健脾消食的养胃茶,能够调和过多的胃酸,在一定程度上来控制胃酸分泌。对于饮食不规律或者饭后久坐的人来说,经常饮用好茶是可以避免出现过多的烧心。
    • 冲蜂蜜水喝。 生活中的蜂蜜除了有美容功效,还能缓解胃烧心,这是因为能够调节胃酸分泌。在饭前一小时食用一些蜂蜜,能够很好地改善一些不适感。
    • 适量使用黄芥末。 芥末有黄绿之分,对治疗烧心有帮助的是黄芥末,可以调节胃酸平衡。因为黄芥末是属于碱性食物,能够很好地中和。
    • 咀嚼口香糖。 咀嚼是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随着吞咽次数增多,是可以冲走涌上食道的胃液,回流入胃的胃酸得到稀释,烧心感觉就消失了。咀嚼口香糖不能少于三十分钟,否则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唾液来稀释胃酸。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调节体内的胃酸水平。

  •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逐步的,最关键的是伤后 3 个月内,在伤后 6 个月以后恢复就比较困难了。

    如果患者在之前没有痛温觉等各种感觉,则出现麻木提示为感觉神经逐步恢复的过程。如果患者在脊髓损伤后原本感觉正常,在正常感觉的基础上反而出现了麻木,则提示为异常感觉,非但不是脊髓恢复的表现,反而提示有可能出现了脊髓或神经根受累,使患者出现了异常感觉。

    则出现麻木提示为感觉神经逐步恢复的过程。如果患者在脊髓损伤后原本感觉正常,在正常感觉的基础上反而出现了麻木,则提示为异常感觉,非但不是脊髓恢复的表现,反而提示有可能出现了脊髓或神经根受累,使患者出现了异常感觉。

  • 睡眠占据了宝宝的大部分时间。在新生儿时期,宝宝的主要任务就是睡觉;但并不是每个宝宝都肯乖乖睡觉。新生儿睡眠问题让爸妈头疼,新生儿不爱睡觉,睡觉的时候哭闹不停等,都要及时处理好。

    睡眠时间的长短在不同的宝宝身上可能差别很大。在最初的几周里,宝宝每天大约要睡 16 个小时;到 3 个月大时,每天要睡 14~15 个小时。而且在最初的几周里,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宝宝每次睡眠的时间不会超过 3~4 个小时。

    也就是说,作为父母你很难睡个整宿觉。晚上,你要起来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白天,你还要陪他(她)玩耍。虽然有些宝宝早在 6 周大时就能睡整夜觉,但是大多数宝宝在 5~6 个月之前,还不能整夜安睡。你可以从一开始就教你的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他(她)早些达到这个成长里程碑。

    1、了解宝宝表示疲倦的表现

    在最初的 6~8 周,你的宝宝一次醒着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 2 个小时。如果宝宝醒来后,过了太久才让他(她)睡觉,可能会因为过度疲倦而难以入睡。注意观察宝宝困倦的表现。看看他(她)是不是在揉眼睛、拉自己的耳朵,或者出现了淡淡的黑眼圈。

    如果宝宝有这些表现,或者其他疲倦的表现,就应该让他(她)睡觉了。很快,你就能对宝宝每天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形成第六感——你的直觉会告诉你宝宝什么时候要睡觉了。

    2、开始让宝宝了解白天和夜晚的不同

    有些宝宝是小夜猫子(怀孕时你可能就感觉到了),在你想要睡觉的时候,他(她)却清醒得很。在最初的几天里,你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等宝宝 2 周大时,你就可以开始教他(她)区分白天和夜晚了。

    宝宝白天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她)一起玩耍,让他(她)的房间有充足的光线,也不用特意减少日常的生活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洗衣机嗡鸣声。如果宝宝在需要吃奶的时候仍然在睡觉,你要叫醒他(她)。

    晚上,小家伙醒来吃奶时,不要跟他(她)玩,屋里的光线调暗一点,保持四周安静,不要跟他(她)多说话。不久,宝宝就会开始意识到是晚上睡觉的时间了。

    3、让宝宝有机会自己入睡

    等宝宝长到 6~8 周时,开始让他(她)有机会自己入睡。在宝宝困倦但还清醒的时候把他(她)放到床上。不建议摇晃着哄宝宝入睡,或让他(她)边吃奶边入睡(即使在 6~8 周这个阶段)。

    如果你在最初的 8 周里每晚都是摇晃着哄他(她)入睡的话,那么他(她)以后也会习以为常地要用同样的方式才能入睡。这就意味着,当以后你的宝宝不再像现在这样轻巧时,哄他(她)睡觉就会成为你和家人每天要执行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了。

  • 1、添加辅食不合理

    有些妈妈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不注意各个阶段的婴儿的发育状态,没有一定顺序的添加或什么最有营养就添什么,导致婴幼儿是吃什么拉什么或消化不了吐了或积食或影响到婴幼儿脾胃的正常发育。

    2、喂食不注重婴幼儿的发育过程

    婴幼儿的唾液腺一般在三月后才发育。对于一些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以及豆制品应分阶段喂养。牛乳和母乳虽属动物蛋白,但由于其颗粒小容易被吸收。2-3 月的婴幼儿可以吃些鱼肉,搅碎成肉泥喂给宝宝。营养丰富且易吸收。只有在 8-9 月后的幼儿才可以吃动物蛋白或植物蛋白或豆制品。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喝些菜汤,以增强肠道的消化蠕动。

    3、母亲营养过剩

    妈妈生完小孩后,的确需要滋补,因为母亲在怀孕及生育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能和营养,中医上认为是气虚加血虚,需要大量的产后调养。但是母亲在坐月子的过程也是哺乳期。母子关系在胎儿脱离母体后通过哺乳来维系。当然也有抚摩等。妈妈通过乳汁将营养、免疫,也包括细菌、病毒。如若妈妈的营养过剩或大鱼大肉的导致乳汁内脂肪堆积,乳汁过厚就会导致宝宝消化不了或吐或泻或积,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出现宝宝偏瘦、体质下降、疾病百生。

  •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 1.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 常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
      •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大环内脂,喹诺酮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等
    • 2.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 3.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 抗生素: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 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常见致病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百日咳杆菌(多数为病毒感染)
      • 抗生素:大环内脂、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等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铜绿假单胞菌
      • 抗生素:
      • 1)第二、三代头孢,青霉素,喹诺酮类,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 铜绿感染风险高危人群:
      • 1)每年四次或最近 3 个月有使用抗菌药物;
      • 2)最近住院史;
      • 3)病情严重(FEV1<30%);
      • 4)有结构性肺病;
      • 5)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
      • 6)既往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
    • 以上满足 2 条以上即是高危人群
    • 3. 支气管扩张
      • 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抗生素:
      • 1)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青霉素,如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
      •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三、泌尿系细菌感染

    • 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腐生葡萄球菌、肠球菌类、念珠菌
    • 抗生素:
    • 1)青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等
    •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 3)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克肟
    • 4)沙眼衣原体: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 5)腐生葡萄球菌: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SMZ/TMP(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磷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 6)肠球菌:青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 7)念珠菌:氟康唑、两性霉素 B

    四、腹腔细菌感染

    • 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等厌氧菌
    • 抗生素:
    • 1)青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
    • 2)肠球菌:青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 3)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美唑、亚胺培南等

    五、骨、关节感染

    • 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拟杆菌等厌氧菌
    • 抗生素:
    • 1)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
    • 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 3)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 4)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六、皮肤与软组织感染

    • 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拟杆菌、厌氧菌、小螺菌、多杀巴斯德菌、放线菌、奴卡菌
    • 抗生素:
    • 1)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多粘菌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多粘菌素等
    •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酶烯类,氨基糖苷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
    • 3)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克林霉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 4)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碳青霉烯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多粘菌素 E、多西环素、亚胺培南等
    • 5)小螺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
    • 6)多杀巴斯德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 7)放线菌: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
    • 8)奴卡菌: SMZ/TMP、亚胺培南

    七、盆腔感染

    • 常见致病菌:淋病奈瑟菌、肠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厌氧菌、沙眼衣原体、念珠菌
    • 抗生素:第二、三代头孢,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甲硝唑,氟康唑,如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

    八、脑膜炎及脑脓肿

    • 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李斯特菌
    • 抗生素:
    • 1)青霉素,第三、四代头孢,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甲硝唑,如苯硝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 2)有铜绿感染风险: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
    • 3)李斯特菌:青霉素、美罗培南、氨基糖苷类、SMZ/TMP,如阿米卡星。

  •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心电学当中的一个名词,属于一种心律失常,心脏当中分为两条束支,一条叫左束支向左心室传导,一条叫右束支,向右心室传导,两条束支同时发源于房室结。

    很多时候,右束支经常容易出现阻滞,右束支的根部的位置就出现阻滞,叫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如果在右束支的远端出现的阻滞,我们叫不完全性右束滞传导阻滞,很多正常人都会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如果患者本身没有任何症状的话,同时,也不合并其他一些心脏方面的疾病,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观察,不需要做进一步治疗的,不算很严重的一种疾病。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