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糖尿病:病因、症状与治疗
在中医经典中,关于糖尿病的系统描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特别是有关糖尿病患者小便有甜味的记载,比起西方学者发现这一现象要早得多。早在西汉时期,中医典籍中就出现了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病案记录,如西汉淳于意的诊藉中,载有“肺消瘅”的诊治情况,这是关于糖尿病的最早医案。
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和诱发因素有较全面的认识,早在1000多年前就指出过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情志失调、五脏虚损等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更为可贵的是,中医很早就认识到运动疗法是防治糖尿病综合疗法中重要的一环。公元七世纪,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就指出糖尿病人应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提倡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锻炼方式――导引,在导引锻炼后,“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这较之西方倡导糖尿病者进行体育锻炼要早1000余年。
中医把糖尿病叫做消渴,又称渴病或消瘅。《说文解字病疏下》解释说:“消,欲饮也。”故消渴这一病名突出了糖尿病患者多饮这一症状。至隋代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中给消渴下了更确切的定义:“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甄立言所在的年代大约是1400年以前,他对消渴病患者尿糖排量增高,尿有甜味已有明确的认识,这比起英国人Thomas Willis于1675年发现糖尿病人的尿“甜如蜜”约早出1000年。
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往往有先天禀赋的不足,导致五脏虚弱,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后天因素中,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形体肥胖,这些都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对产生消渴病的病机有详尽的分析,了解发病的病机,对于确立消渴的防治原则有指导意义。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灼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在病变早期,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为本虚标实之证。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脏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上焦肺燥阴虚,津液失于输布,则胃失濡润,肾乏资助;中焦胃热炽盛,灼伤津液,则上耗肺津,下耗肾阴;下焦肾阴不足,上炎肺胃,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津亏和燥热也互相影响,阴津愈亏,燥热愈盛;燥热为害,耗津更甚,使阴虚愈烈。到病变中期,病程迁延,燥热伤阴耗气。气阴两伤,脉络瘀阻,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痰浊瘀血内生,致使脏腑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出现诸多并发症。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人之阴阳,互生互根,消渴之初,阴虚为本,但病程日久,或治疗不当,都会导致阳气虚损,最终出现阴阳俱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