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中医养生: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全球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中国约占9300万。多数携带者无明显症状,但1/3可能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中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为主。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于慢性化。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的病理改变以肝脏病变最为明显,弥散于整个肝脏。基本病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侵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0~90日)。急性乙型肝炎的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超过6个月,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重型乙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情严重,可能导致肝性脑病、脑水肿和出血等并发症。
中医治疗乙肝需辩证求因,结合宏观和微观辨证,确立病机,遣方用药。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合适的方药。例如,肝胆湿热瘀结型可用茵陈蒿汤和鸡骨草饮加减;肝脾两虚型可用参归羊肉汤加减;气阴两虚型可用参麦地黄汤加减;肝胆湿热型可用垂盆金佛饮加减;湿热俱盛型可用乙肝I号方加减;湿重热轻型可用乙肝Ⅱ号方加减。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加工食品和高铜食物,戒烟酒,保持情志畅通和规律生活,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
此外,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通过食用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和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来增强免疫能力和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例如,菜豆、甜瓜、白山云芝、越橘、余甘子、马兰、苦荬菜和水飞蓟等都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中医认为,酸性食物可以引药入肝,甜性食物可以补充热量,苦性食物可以清热解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肝病患者在服用任何药物或补品时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激素和抗生素,打破膳食平衡或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