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新认识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副主任医师张英民
张英民,副主任医师,洛南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消化内科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由日本学者于 1982 年首次提出,我国的发病率并不低,多数开始以病毒性脑炎诊断,随着检查治疗以及预后的不断认识,我们对该病有了总体上的共识: 它是一种与胃肠有关的无热惊厥,多不伴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多发生在病程的 2-6 天,预后良好。

BICE 临床表现:

  • 恶心呕吐,腹泻,大便多为黄白色稀便
  • 一般无发热,少数发热,体温<38℃
  • 不伴有或轻度脱水
  • 惊厥多发生在肠炎 2-6 天内,特别是恶心呕吐后,哭闹疼痛可以诱发惊厥,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少数可出现复杂部分发作,失神,小抽搐。

特点:

  • 以冬春季多见,1-5 月份
  • 多发生在 6—36 月内小儿,且发病前健康,无惊厥史包括热性惊厥。

实验室:

  • 血生化(电解质、血糖、血钙、血镁),脑脊液多无异常
  • 脑电图:发作间 ECG 正常。

该病的治疗是以控制惊厥为主,由于惊厥多次反复发生,临床上一致认为利多卡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惊厥药物,其次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止惊有效,易复发。

BICE 的病因暂不清楚,多认为病毒感染有关,比较倾向于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以及诺如病毒,还有其它肠道病毒。

结合我们科在 2012 至 2022 十年内住院收治的婴幼儿腹泻 523 例,其中轮状病毒腹泻 121 例,发生惊厥 3 例,3 例中 2 例于治疗的 2 至 4 天内发生了不少于日均在 2 次的抽搐,但幅度频率在减轻,发病患儿年龄分别为 18 月,24 月,28 月。发病患儿轻度脱水,都是先有腹泻,之后因恶心呕吐伴发惊厥来就诊的,3 例患儿一大特点是患儿爱哭闹,烦躁,通过止惊补液营养支持,5 日后再未发作,精神如常,预后良好,多年观察发现患儿发育智力一切正常。

近年来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群众普遍接受肠道微生态治疗幼儿腹泻,不同于过去老观念,一看小孩“拉肚子”立马给喂服抗生素,有研究发现幼儿腹泻早期滥用抗生素也是诱发惊厥的一大因素,肠道病毒破坏了肠黏膜屏障,积极主动补充有益菌和肠道收敛剂(蒙脱石散)对病毒性肠炎和细菌性腹泻患者收益匪浅,不仅大大缩短了病程,而且一定程度预防了惊厥发生。

虽然对于该病是如何诱发惊厥的机制众说纷纭,但掌握了其发病规律,为我们今后处置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提供了思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