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出现黄疸怎么办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特点是胆管细胞发生癌变。当胆管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常会导致黄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胆管癌出现黄疸怎么办?如何进行治疗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胆管癌出现黄疸后需要根据病情来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胆管癌很容易与黄疸相关联。即使是最早的I期胆管癌,也可能有黄疸。黄疸是否发生取决于胆管癌的位置。一般来说,胆管癌根据肿块的位置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即发生在肝脏的胆管细胞上。胆管癌通常表现为肝脏肿块。早期肝脏肿块也可导致胆管阻塞和黄疸。
除了肝内胆管癌外,胆管癌也可发生在肝管和肝外。例如,黄疸也可能发生在胆总管的早期。尤其是胆管癌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胰管交界处的壶腹。如果肿瘤发生在这一部分,黄疸也会更早发生,因为壶腹的解剖结构狭窄,使肿瘤很小也会引起胆管阻塞和黄疸。
无痛性黄疸是由皮肤变黄、白眼球变黄、尿液颜色变深和大便颜色变白引起的。如果是黄疸,应该首先找到胆管病变的位置。最常见的是通过B超、CT或磁共振成像,找出胆管癌的位置是在中、上还是下段,然后采取进一步合理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对于下胆管癌,如果术前胆红素较低,建议手术治疗,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如为重症胆管癌,建议直接手术切除,再次吻合上、下胆管,恢复其连续性;
3、如果是上胆管,需要切除肝脏。建议患者在手术前穿刺以减少黄疸,排出胆汁,恢复肝功能,然后进行下一步。
如果发现患者无法手术,建议放置金属支架以解决梗阻,恢复胆管的连续性,并配合化疗、放疗等方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胆管癌的风险不仅在于癌症本身,关键在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因此,一旦发现,往往在晚期出现胆管癌症状,往往伴有并发症,这就增加了晚期胆管癌治疗的难度。因此,需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即使诊断为晚期,也不能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