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便秘了,如何给患者开药?

便秘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难言之隐,在老年糖友中较为多见。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危害比较大,可能因排便时用力而导致其他并发症出现。那在临床上遇到这些便秘的糖尿病患者,只用乳果糖和开塞露就可以了吗?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便秘?      

在开具医嘱之前,首先我们得找出患者便秘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损害人体的自主神经,抑制胃收缩和胃排空,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会出现大便排出困难,腹部胀满的情况。另外高血糖通过渗透作用会使体内排出过多水分,大肠水分减少,导致大便不能被充分软化而变得干燥,从而出现便秘。

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合理,喝水不足,或者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肠道蠕动,给顺利排便造成障碍。有一些患者缺乏锻炼,喜静不好动,静坐时间过长,会使自身肌肉收缩乏力,消化道的蠕动能力也可能会受到印象。

不少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药物来降血糖,防治并发症。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损害,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胃肠蠕动,导致排便困难。另外,经常服食泻药的人,肠黏膜敏感度减少,也会诱发或加重便秘。

由于长期患病,一些糖尿病患者情绪低落,平时过度焦虑紧张、或容易生气上火。而大量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抑制胃的正常运动与分泌,也会抑制肠道蠕动,从而导致便秘发生。

便秘对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危害?      

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此时便秘可能还会引起一些更加严重的问题:

1.可引起眼底出血与失明:用力排便时,人体血压会升高。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老人可能会因此造成血管破裂,引起眼底出血,导致失明。

2.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排便时过度用力会让腹压增加、血压升高,会让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诱发心绞痛、急性心梗、主动脉瘤或心脏室壁瘤破裂、脑血管破裂等后果严重的事件。

3.其他危害:便秘可能会引起“粪石性”肠梗阻、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诱发或加重痔疮和直肠脱垂、肛裂,增加结肠癌风险等。

药物治疗有哪些?      

对于糖尿病便秘的这类患者,治疗的基础首先是要控制好血糖;其次,在选用治疗便秘的药物时,也要考虑许多老年患者还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机体耐受力降低,行动不便,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用药应注意安全,可根据情况选择如下药物:

1.泻药。对不存在器质性病变的便秘患者,保守治疗为主,尽量避免过度或长期使用泻药。泻药通常有这几类:容积性泻药(如果胶、欧车前、麦麸、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琼脂等)、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盐性泻剂硫酸镁)、润滑性泻剂(如液体石蜡、甘油),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

2.补充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变肠道微生态,调节肠道正常蠕动,对缓解便秘和腹胀有一定作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双歧三联活菌片、酪酸菌片等。有报道显示应用益生菌对2型糖尿病便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

3.促胃肠动力药。常用药物有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对便秘有一定的效果[2]。

4.降糖药和营养神经类药物。降糖药能使血糖长期得到良好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延缓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如果出现神经病变,可考虑选择口服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3]。

5.中成药。麻仁丸、四磨汤、苁蓉通便口服液等可以辨证选用[4]。 

患者教育如何做?      

尽管部分糖尿病便秘患者暂时不得不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用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预防才是关键,平时应结合饮食、情志及运动等进行综合调理。

1.养成定时排便好习惯。每天定时排便,让身体形成反射。一般每天早上或刚吃晚饭时容易有便意,一定要及时排便,养成习惯。

2.合理膳食。多喝水、多吃绿叶菜、粗杂粮等高膳食纤维饮食。饮食过于精细(缺少膳食纤维)、饮水不足会使得胃肠道内容物运动速度缓慢,排便不畅。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有效防治便秘,同时还可以延缓食物中糖的吸收速度,起到平稳血糖的作用。

3.适当运动锻炼。长期静坐,运动少,可能会使结肠应激性减弱,从而导致便秘。适当运动锻炼,不仅有利于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的利用和消耗,有助于控制好血糖,也有利于缓解便秘。推荐糖尿病患者可选用慢跑、快走,太极拳、八段锦,做做老年操或者跳跳广场舞之类的活动。

4.经常揉揉肚子、做做提肛运动。揉肚子的时候,告诉糖尿病患者可以按照大肠的走行方向,从右下腹开始,顺时针方向转圈揉肚子,这样能促进大肠的运动,进而促进排便。提肛运动是指有规律地往上提收肛门,然后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30-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提肛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便秘,提高生理机能、预防痔疮等都有一定好处。

5.作息规律、心情舒畅。工作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可能会抑制自然排便反射导致便秘。平时生活工作作息规律,遇事想得开,心情放松,也有助于改善便秘。

 

参考文献

[1]刘东宏,索有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型糖尿病便秘45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9):36-3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大家还在看
过敏性鼻炎吃什么消炎药?

过敏性鼻炎吃什么消炎药?

#药物治疗
医联媒体
医联媒体
牛皮癣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吃那些什么食物   要注意些什么

牛皮癣患者在生活中不能吃那些什么食物 要注意些什么

刘静平
刘静平
西医巧用经方,治风湿科疑难剧痛

西医巧用经方,治风湿科疑难剧痛

#四肢症状 #中医治疗
张振山
张振山
脑梗后恢复不错,还需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脑梗后恢复不错,还需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康复训练 #患病护理 #合理用药 #神经内科
方健
方健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老年 #概述 #健忘 #神经内科 #保守治疗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疾病预防 #疾病诊断 #神经内科
手护妈妈
手护妈妈
护腺肥大连喝水也害怕吗?泌尿科权威解析2类症状

护腺肥大连喝水也害怕吗?泌尿科权威解析2类症状

#男性健康 #疾病概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外科 #常见症状
泌尿外科陆巍
泌尿外科陆巍
29岁小王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29岁小王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疾病概述 #疾病预防 #肾病内科
李培勇
李培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治愈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治愈吗?

#概述
医联媒体
医联媒体
如何终结「痘痘」?痤疮用药指南来啦!

如何终结「痘痘」?痤疮用药指南来啦!

#药物治疗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夜班导致糖尿病,护士是高危人群!

夜班导致糖尿病,护士是高危人群!

#癌症风险 #肥胖 #护士健康 #癌症风险 #肥胖 #健康风险 #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 #护士保障 #夜班工作 #护士 #睡眠障碍 #工作压力 #夜班工作 #睡眠障碍 #工作压力
糖尿病人可以吃枸杞泡水喝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枸杞泡水喝吗

#糖尿病 #健康饮食 #运动 #糖尿病 #枸杞泡水 #健康饮食 #糖尿病预防 #血糖 #胰岛素 #药物治疗 #胰岛素 #枸杞 #生活方式 #降糖药物 #生活方式 #降糖药物 #血糖控制
你不会说的疾病知识

你不会说的疾病知识

#疾病预防 #疾病预防 #医学知识 #贫血 #乙肝 #传染病 #生活方式疾病 #贫血 #乙肝 #传染病 #生活方式疾病 #艾滋病 #止咳 #遗传病 #艾滋病 #止咳 #遗传病 #健康生活 #糖尿病 #脚气 #糖尿病 #脚气
动养生可防治老年病

动养生可防治老年病

#康复锻炼 #高血压 #冠心病 #腰腿痛 #高血压 #冠心病 #腰腿痛 #老年病 #肩周炎 #肩周炎 #肥胖症 #糖尿病 #运动 #养生 #老年健康 #锻炼 #康复 #肥胖症 #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怎么注意饮食

糖尿病前期怎么注意饮食

#血糖 #低脂肪 #低糖 #少食多餐 #生活方式 #低盐低糖低脂 #低盐低糖低脂 #生活方式 #糖尿病 #饮食控制 #运动 #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 #运动 #豆类制品 #糖尿病前期 #血糖控制 #豆类制品 #谷薯类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一般治疗方案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一般治疗方案

#VVC #治疗方法 #伊曲康唑 #VVC #治疗方法 #伊曲康唑 #免疫力 #免疫力 #日常保养 #抗真菌药物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咪康唑 #克霉唑 #氟康唑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妇科疾病 #糖尿病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糖尿病 #妇科疾病
妊娠糖尿病:“甜蜜”的孕期,当心高血糖危机

妊娠糖尿病:“甜蜜”的孕期,当心高血糖危机

#孕期血糖 #生活方式调整 #妊娠糖尿病 #母婴健康 #妊娠糖尿病 #孕期运动 #孕期保健 #血糖监测 #孕期保健 #血糖监测 #孕期饮食
儿童糖尿病怎么治疗

儿童糖尿病怎么治疗

#运动治疗 #儿童糖尿病 #饮食控制 #儿童糖尿病治疗 #饮食控制 #运动疗法 #糖尿病管理 #胰岛素治疗 #心理治疗 #住院治疗 #胰岛素治疗 #心理治疗 #住院治疗
口干唾液粘稠什么原因

口干唾液粘稠什么原因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治疗方法 #糖尿病 #口干 #糖尿病 #唾液粘稠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口腔疾病 #药物副作用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口腔疾病 #药物副作用 #日常保养
妊娠糖尿病吃鸡

妊娠糖尿病吃鸡

#妊娠糖尿病 #饮食建议 #营养摄入 #孕妇保健 #妊娠糖尿病预防 #妊娠糖尿病治疗 #妊娠糖尿病饮食 #孕期疾病 #妊娠糖尿病保健 #妊娠糖尿病营养
糖尿病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