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慎用防暑药品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节气构成了我们常说的‘秋’。入秋后,随着雨水日渐减少,空气湿度降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初秋时节,虽然已经立秋,但气温仍然较高,人们容易被‘秋老虎’所伤。‘秋老虎’指的是立秋后的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7-15天。因此,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仍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合理科学地使用防暑药品。
防暑药品作为非处方药,在药店随处可见。然而,防暑药品种类繁多,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暑药品及其使用方法:
1.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苍术、厚朴、陈皮、白芷、茯苓等中药组成,并含有40%-50%的乙醇。适用于因暑湿邪气侵袭而引起的发热头痛、头昏肢酸、胸闷腹胀、呕吐腹泻等症状。口服一次10毫升(1支),可缓解中暑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少数人可能会出现酒精过敏,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在工作时不可服用。此外,液态口服液吸收快,起效迅速,而胶囊、软胶囊、滴丸、浓缩丸等剂型口感好、携带方便,没有苦味。
2. 人丹
人丹由丁香、肉桂、檀香、冰片、藿香、朱砂、豆蔻等中药制成,具有清暑开窍、驱风健胃的作用。适用于因大太阳暴晒而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烦胸闷等症状。一次用量为10粒-20粒,含服或口服均可。需要注意的是,人丹含有朱砂,不能超量服用,以免引起汞中毒。此外,孕妇、弱者、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三高’的人群应慎用或禁用。
3. 十滴水
十滴水由丁香、薄荷脑、樟脑、鲜姜汁等纯中药组成,适用于因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的情况,例如在户外将身体晒得很热,然后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或是在大汗状态下洗冷水浴或喝冰冷饮品。发病时服用2毫升-5毫升。需要注意的是,十滴水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4. 辟瘟丹
辟瘟丹由羚羊角、玳瑁、麝香、冰片等组成,具有辟秽气、止吐泻的作用。适用于刮痧后有痧气,或腹痛吐泻的患者。成人口服量为1颗-2颗,孕妇忌用。
5. 六月霜茶
六月霜茶味苦性温,具有活血祛淤、消胀止痛、解暑止泻之效。在杭州农村,一些路边的免费饮水点就有六月霜茶。需要注意的是,六月霜茶除了解暑外,还有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的功效,因此气血虚弱的人和孕妇、婴幼儿忌服。女性在月经期间也不要服用。喝六月霜茶适合少量多次饮用。
6. 金银花露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散风、止渴生津的作用。孩子洗澡的时候滴在澡盆里一些,有助于治疗痱毒和暑疖。人称绿色消炎药、天然抗菌素。
7. 清凉油、风油精、花露水
清凉油、风油精、花露水等虽然都是外用药,但它们的毒副作用不可小觑。例如,樟脑是清凉油和风油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孕妇来说不适合用。樟脑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羊膜腔内作用在胎儿身上,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花露水的添加剂含有驱蚊酯,微毒,有过敏史的人士及孕妇禁用。